-
题名尾矿坝筑坝模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李巧燕
王惠栋
马国伟
李之建
周汉民
崔旋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
西澳大学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山工程研究设计所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7-964,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178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51408127)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项目团队资助计划)(No.ZY20120103)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QN2015327)~~
-
文摘
模袋法是解决上游法细粒尾矿堆坝难的一种新方法。为研究模袋法尾矿坝筑坝模袋的基本力学性能,采用与云南省某尾矿坝施工现场一样的土工布和尾砂,通过斜坡滑移、直剪、无侧限压缩试验,对固结不同时间的小尺寸尾矿坝筑坝模袋进行了摩擦和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斜坡滑移试验表明,若含水率相对较低,则模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直剪试验测得固结8 d的模袋间内摩擦角约为28o,黏聚力约为40 k Pa;在无侧限压缩条件下,固结1 d和3 d的模袋在受压过程中,其弹性模量都表现为"大-小-大"的变化形式。由于土工布和尾砂的共同作用,模袋的极限抗压强度远大于单纯尾砂堆积体的极限抗压强度。当压应力达到模袋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时,通常会在模袋底部靠近模袋边缘处发生土工布的撕裂破坏,采用主动土压力理论分析了发生破坏的原因。本试验研究可以为模袋法尾矿坝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
关键词
斜坡滑移试验
直剪试验
无侧限压缩试验
尾矿坝筑坝模袋
摩擦系数
极限抗压强度
-
Keywords
slope sliding test
direct shear test
unconfined compression test
tailings dam geofabriform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ultimate compressive strength
-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D854.6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
-
题名上覆及侧向采空条件下近距离煤层沿空巷道布置研究
- 2
-
-
作者
杨军
于世波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山工程研究设计所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103,11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编号:51304210)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120023120014)
-
文摘
沿空巷道的位置布置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对于巷道掘进及煤炭回采期间的巷道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地质调查、数值模拟和经验分析等方法,依据南屯煤矿相邻工作面不同回采顺序,分别对侧向工作面、上覆工作面的开挖对底板及沿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了多工作面开采动态应力的叠加演化分布规律。上覆工作面回采后,应力传播向底板及沿空巷道工作面方向发展,加剧了其应力集中程度;此外,在分析多工作面开采后应力叠加特征基础上,确定了沿空巷道的留设煤柱尺寸为6~10m ,在实践中的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为类似条件下沿空巷道的布置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沿空巷道
采空区
位置布置
数值模拟
-
Keywords
gob-side roadway
the gob area
the layout of the gob-side roadway
numerical calculation
-
分类号
TD822.1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基于霍克-布朗破坏准则的采场空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 3
-
-
作者
解联库
杨小聪
刘庆林
郭利杰
杨天鸿
-
机构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山工程所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111,共3页
-
文摘
使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安庆铜矿5#柱采场空区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与回采爆破临近结束时实际发生的矿岩变形破坏状况较为吻合,岩体变形破坏主要集中在空区上部对应的凿岩硐室顶板及大理岩薄板处。分析结果对制定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保证空区稳定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空区稳定性
霍克-布朗准则
FLAC3D
薄板
-
Keywords
mining engineering
stope goal stability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FLAC3D
rock lamella
-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853.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
-
题名红岭铅锌矿的虚拟现实系统
被引量:4
- 4
-
-
作者
赵永
杨天鸿
解联库
朱根鹏
胡高建
张飞
-
机构
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山工程研究所
内蒙古赤峰红岭有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3,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3CB2279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740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1174045)
-
文摘
根据红岭铅锌矿的实际情况,基于VR技术建立了一整套矿山虚拟现实系统。针对VR技术在矿山中应用的不足之处,对虚拟现实系统构建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加强其对外部数据的集成与可视化,实现对微震数据、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以及理论计算结果的真三维显示。该矿山虚拟现实系统不仅包含了地表、工业场地、矿体、井巷、采场以及回采动画等矿山三维模型场景,还包含了一些数据、数值结果的显示,具有虚拟场景漫游、信息查询、数据立体呈现和交互控制等功能。针对红岭铅锌矿的大量采空区,通过对虚拟现实系统中众多重要三维数据的联合解读和分析,实现对采空区围岩稳定性的评价以及危险区域的确定,提高了VR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性。
-
关键词
三维模型
VR技术
数据集成
采空区稳定性
-
Keywords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VR technology
Data integration
Goaf stability
-
分类号
TD862.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D862.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
-
题名铜矿峪矿地下溶浸制液系统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吉兆宁
-
机构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山工程研究所
-
出处
《有色金属》
CSCD
2002年第2期88-89,97,共3页
-
文摘
通过地表试验模拟地下制液系统及技术参数 ,并将结果用于设计和生产实践。实践结果表明 :模拟试验结果对地下布液集液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合理地利用井下原有工程 ,能够降低地下溶浸采矿的成本 ,获得良好的效益 ;中条山地下溶浸采矿中布液集液系统的方案设计合理 ,参数选择正确 ,布液集液系统在建设完工后 ,于 2 0 0 0年 3月投入使用 。
-
关键词
铜矿
地下溶浸
制液系统
溶液采矿
-
Keywords
underground leaching
solution mining
solution preparation
-
分类号
TD862.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D853.37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
-
题名翻板抛投土工包沉落轨迹与落域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刘欣欣
束一鸣
顾克
王晓娟
-
机构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山工程研究设计所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南京市滁河河道管理处
-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4,7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06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B03B02)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
文摘
针对河口海岸工程中翻板滑抛土工包入水后落点位置无法准确预测的问题,对抛投土工包进行了受力分析,提出了落点坐标的理论计算公式;基于实际工程中的施工参数,采用物理模型水槽开展沉落规律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深和流速条件下的土工包沉落规律,得到了土工包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沉落轨迹物理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浅水条件下由落点坐标公式计算得到的沉落轨迹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深水条件下土工包容易发生翻转,落点离散程度稍大;对于工程中通常所用的填砂口周长8 m、长度62m、充填率为78.54%的土工包,其水平阻力系数和竖向阻力系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0~4.27和0.84~2.53。
-
关键词
土工包
翻板抛投
阻力系数
沉落距离
模型试验
-
Keywords
geocontainer
bevel dumping
drag coefficient
settling distance
model experiment
-
分类号
TV641.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管袋坝信息化施工设计与初步实践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刘欣欣
束一鸣
顾克
-
机构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山工程研究设计所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06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B03B02)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
文摘
为提高我国管袋坝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从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反馈以及控制决策等流程方面,开始了管袋坝信息化施工的设计与初步实践。结合管袋坝自身特点和监测原则,选择波浪要素、潮位、基床面海流流速、风速、坝基变形和坝基渗流等作为施工监测指标,提出了与各项监测指标相对应的监测设备及其现场布设、安装方案;针对每项监测指标给出了相应的管袋坝施工安全性计算方案,并就管袋坝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构建专家知识系统。信息化施工技术可为管袋坝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
关键词
管袋坝
信息化施工
信息技术
监测指标
专家系统
-
Keywords
geotube embankment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nitoring indicators
expert system
-
分类号
TV641.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尾砂充填料浆静态沉降过程的现象及其机理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彭啸鹏
杨小聪
-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山工程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6-130,共5页
-
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16YFC0600709)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资助(编号:2014DFR70340)
-
文摘
为研究尾砂充填料浆的静态沉降过程相关现象与规律,采用某矿山分级尾砂与溢流细沙配置的一定级配特性的骨料,进行了不同浓度与配比的尾砂充填料浆静态沉降试验。通过对实验现象以及试验所得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得出了料浆最终沉降浓度与初始浓度正相关,料浆形成的固结体在不同高度上孔隙率、含水率以及颗粒粒径差异均将影响最终充填体强度均匀性的结论。同时,初步分析得到了静态沉降过程引起粗细物料颗粒分离的机理,即粗细物料颗粒分离现象主要受物料颗粒间的干扰沉降以及孔隙水泌出产生的渗透力带走细物料颗粒的作用所影响。
-
关键词
充填采矿
尾砂料浆
静态沉降
固液分离
-
Keywords
backfill mining
tailings slurry
sedimentation
solid-liquid separation
-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