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卫星影像在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34
1
作者
黄海军
李成治
郭建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9-37,共9页
本文对比了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速率与陆地卫星资料空间分辩率以及分析用卫片对比岸线变化可能产生的误差等,论证了用卫片研究该区岸线变化的可行性,通过潮位校正、坡度改正等方法提供了一套用卫片研究验潮站位较少的淤泥质海滩岸线变...
本文对比了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速率与陆地卫星资料空间分辩率以及分析用卫片对比岸线变化可能产生的误差等,论证了用卫片研究该区岸线变化的可行性,通过潮位校正、坡度改正等方法提供了一套用卫片研究验潮站位较少的淤泥质海滩岸线变化的方法,并讨论了提高该方法精度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本区1985.5.1—1977.5.10;1986.6.5—1975.5.21和1989.5.28—1977.5.10三组陆地卫星影像,分析了黄河最后一次改道以来本区岸线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位校正
岸线变化
黄河
卫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特提斯沉积地质演化
被引量:
29
2
作者
罗建宁
王小龙
+3 位作者
李永铁
朱忠发
冯心涛
谢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5,共9页
组成青藏高原的主要微板块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地质演化历程和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的沉积地质历史演化经历了区内各主要微板块的基底形成与盖层沉积演化的前特提斯阶段;以板块汇聚边缘与碰撞时期的构造背...
组成青藏高原的主要微板块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地质演化历程和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的沉积地质历史演化经历了区内各主要微板块的基底形成与盖层沉积演化的前特提斯阶段;以板块汇聚边缘与碰撞时期的构造背景为基础,划出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沉积地质历史发展及其所形成的弧盆体系格架的特提斯形成演化阶段;随着始新世末期残留海的消失,青藏地区形成统一大陆,并进入统一应力场的青藏统一陆壳形成阶段;从中上新世开始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青藏高原上发育了一些大中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如羌塘盆地、措勤盆地、昌都盆地等都经历过从弧后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的演化阶段,并具有受喜马拉雅运动统一改造的特征,这些沉积盆地中油气藏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
特提斯
沉积盆地
弧盆体系
地壳结构
沉积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卫星影像在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34
1
作者
黄海军
李成治
郭建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
研究
所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9-3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对比了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速率与陆地卫星资料空间分辩率以及分析用卫片对比岸线变化可能产生的误差等,论证了用卫片研究该区岸线变化的可行性,通过潮位校正、坡度改正等方法提供了一套用卫片研究验潮站位较少的淤泥质海滩岸线变化的方法,并讨论了提高该方法精度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本区1985.5.1—1977.5.10;1986.6.5—1975.5.21和1989.5.28—1977.5.10三组陆地卫星影像,分析了黄河最后一次改道以来本区岸线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潮位校正
岸线变化
黄河
卫星影像
Keywords
satellite image monitoring tidal correction shoreline changes
分类号
P737.1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特提斯沉积地质演化
被引量:
29
2
作者
罗建宁
王小龙
李永铁
朱忠发
冯心涛
谢渊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
研究
所
北京石油研究院遥感所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5,共9页
文摘
组成青藏高原的主要微板块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地质演化历程和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的沉积地质历史演化经历了区内各主要微板块的基底形成与盖层沉积演化的前特提斯阶段;以板块汇聚边缘与碰撞时期的构造背景为基础,划出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沉积地质历史发展及其所形成的弧盆体系格架的特提斯形成演化阶段;随着始新世末期残留海的消失,青藏地区形成统一大陆,并进入统一应力场的青藏统一陆壳形成阶段;从中上新世开始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青藏高原上发育了一些大中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如羌塘盆地、措勤盆地、昌都盆地等都经历过从弧后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的演化阶段,并具有受喜马拉雅运动统一改造的特征,这些沉积盆地中油气藏前景良好。
关键词
青藏
特提斯
沉积盆地
弧盆体系
地壳结构
沉积地质
Keywords
QinghaiXizang Tethys
sedimentary basin
arcbasin system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卫星影像在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黄海军
李成治
郭建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特提斯沉积地质演化
罗建宁
王小龙
李永铁
朱忠发
冯心涛
谢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