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废塑料油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30
1
作者 冀星 钱家麟 +2 位作者 王剑秋 李术元 郭绍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8-22,共5页
介绍了我国废塑料油化技术的现状 ,对废塑料的热解法、热解 -催化改质法、催化热解法 3种基本方法进行了经济技术评价 ,对建立废塑料油化工厂的原料收集体系及运输距离、建厂规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控制... 介绍了我国废塑料油化技术的现状 ,对废塑料的热解法、热解 -催化改质法、催化热解法 3种基本方法进行了经济技术评价 ,对建立废塑料油化工厂的原料收集体系及运输距离、建厂规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控制污染的方案 ,对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提出了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化油技术 热解法 催化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炭质吸附剂吸附贮存天然气的最佳孔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邹勇 吴肇亮 +1 位作者 陆绍信 朱亚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6,共2页
本文运用狭缝模型和微孔容积填充理论(TVFM),计算出了微孔炭质吸附剂吸附贮存天然气的最佳孔径在T=298°K时,为15×10-10~19×10-10m。
关键词 微孔炭质吸附剂 最佳孔径 天然气 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相继热解气相色谱法研究聚丙烯的热解 被引量:4
3
作者 冀星 王剑秋 钱家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2-86,共5页
采用等温相继热解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聚丙烯的热解动力学,结果显示,聚丙烯的热解反应为动力学一级反应,C3~C4(气体部分)、C5~C11(汽油馏份)、C12~C20(柴油馏份)、C21~C30(重油馏份)及各组份的生成反... 采用等温相继热解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聚丙烯的热解动力学,结果显示,聚丙烯的热解反应为动力学一级反应,C3~C4(气体部分)、C5~C11(汽油馏份)、C12~C20(柴油馏份)、C21~C30(重油馏份)及各组份的生成反应为平行一级反应。计算了各组份生成反应的k、E、A值;考察了冷却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开发了聚丙烯的热解动力学模型,探讨了此研究对废聚丙烯油化工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相继热解 气相色谱法 聚丙烯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塑料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万升龙 王剑秋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1-45,共5页
选取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低聚物、聚丙烯、聚苯乙烯为试样,以热重分析法分析了这些常见塑料的热解动力学性质。从热裂解和催化试验研究发现,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乙烯聚合物降解时直链烃比较多,聚丙烯的支键产物比较多,聚苯... 选取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低聚物、聚丙烯、聚苯乙烯为试样,以热重分析法分析了这些常见塑料的热解动力学性质。从热裂解和催化试验研究发现,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乙烯聚合物降解时直链烃比较多,聚丙烯的支键产物比较多,聚苯乙烯的单体产量高。从试验结果可见,乙烯聚合物降解后宜于制取蜡产品、聚丙烯宜于制取汽油、柴油,聚苯乙烯宜于制取苯乙烯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塑料 降解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的提纯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涂云 刘璞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5期79-83,共5页
用硝酸银作沉淀剂,采用沉淀法提纯了标称氧乙烯(EO)数分别为2和4的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纯度在99.8%以上。测定了不同温度和离子强度下的表面张力,由热力学关系计算出其表面性质和胶团化及表面吸附过程的标准热力... 用硝酸银作沉淀剂,采用沉淀法提纯了标称氧乙烯(EO)数分别为2和4的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纯度在99.8%以上。测定了不同温度和离子强度下的表面张力,由热力学关系计算出其表面性质和胶团化及表面吸附过程的标准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标称EO数由2增至4时,分子的最小截面积增加,反离子结合度减小,表面张力降低能力则下降很小。加入氯化钠,可使表面活性分子的最小截面积明显减小,却对表面张力降低能力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驱油剂 热力学 化学驱油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盐耐盐耐硬性能的考察 被引量:8
6
作者 吕荣湖 刘璞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5期84-88,共5页
针对高矿化度油藏条件状况,结合表面活性剂-碱剂-聚合物三元复合化学驱油体系及活性水驱的开发,考察了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APC(Na)-n)的耐盐耐硬性能,重点考察了APC(Na)-2与碱剂复配时的耐盐耐硬性能... 针对高矿化度油藏条件状况,结合表面活性剂-碱剂-聚合物三元复合化学驱油体系及活性水驱的开发,考察了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APC(Na)-n)的耐盐耐硬性能,重点考察了APC(Na)-2与碱剂复配时的耐盐耐硬性能,且与石油磺酸盐TRS-40作了比较。结果表明,APC(Na)-n具有优良的耐盐耐硬性能,可望用于高矿化度油藏条件下的化学驱油。APC(Na)-2与NaOH复配产生协合效应,使耐Ca ̄(2+)、Mg ̄(2+)性能显著提高,对ca ̄(2+)、Mg ̄(2+)的耐受能力已可满足实际油藏硬度条件的要求。APC(Na)-2与Na_2CO_3的复配对Ca ̄(2+)和Mg ̄(2+)耐受性能影响不大,而复配Na_2SiO_3则使耐Ca ̄(2+)和Mg ̄(2+)性能显著下降,实验中还发现,同号无机离子对羧酸盐型活性剂的胶束性质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驱油剂 性能 化学驱油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酸化的酸/油微乳液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亚松 刘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用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了酸/油型微乳液,初步优选了配方。在常压下对比了盐酸、Hoefner 的酸/油微乳液、Phillips 的稠化酸及作者所配制的酸/油微乳液与大理石之间的反应速率。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微乳液体系的酸化速率最小。考... 用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了酸/油型微乳液,初步优选了配方。在常压下对比了盐酸、Hoefner 的酸/油微乳液、Phillips 的稠化酸及作者所配制的酸/油微乳液与大理石之间的反应速率。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微乳液体系的酸化速率最小。考察了钙离子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用支撑液膜研究了氢离子在微乳液中的传递机理。所配制的微乳液体系可用于砂岩油层的基质酸化或压裂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状液 酸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反应精馏过程计算的气液平衡算法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建华 高建保 濮芸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4年第11期62-67,共6页
本文对反应精馏过程计算使用的气液平衡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并开发出用于评价反应精馏过程气液平衡计算方法的软件。根据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水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对反应精馏过程计算常用的几种气液... 本文对反应精馏过程计算使用的气液平衡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并开发出用于评价反应精馏过程气液平衡计算方法的软件。根据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水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对反应精馏过程计算常用的几种气液平衡算法,如Wilson,NRTL,UNIQUAC,ASOG和UNIFAC方法对该体系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得知对于这种反应精馏体系,Wilson方法是一种简便、可靠、实用的气液平衡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气液平衡 计算 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数据线性拟合方法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裘俊红 郭天民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对等分三组平均法、分段最佳斜率平均法和线性最小二乘法这三种线性拟合方法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探讨。通过一计算实例,分析了这三种方法所具有的拟合精度。研究表明,线性最小二乘法的精度高于其它两种方法,因此。在工程数据线... 对等分三组平均法、分段最佳斜率平均法和线性最小二乘法这三种线性拟合方法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探讨。通过一计算实例,分析了这三种方法所具有的拟合精度。研究表明,线性最小二乘法的精度高于其它两种方法,因此。在工程数据线性拟合时,宜选用线性最小二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线性拟合 计算 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与Ca^(2+)和Mg^(2+)的相析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涂云 刘璞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6期88-92,共5页
用透光率法考察了提纯的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NPC(Na)-n)与ca ̄(2+)和Mg ̄(2+)的相析作用,NPc(Na)-4的耐Ca ̄(2+)、Mg ̄(2+)能力比NPC(Na)-2要好,而且NPc(Na)-... 用透光率法考察了提纯的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NPC(Na)-n)与ca ̄(2+)和Mg ̄(2+)的相析作用,NPc(Na)-4的耐Ca ̄(2+)、Mg ̄(2+)能力比NPC(Na)-2要好,而且NPc(Na)-4与ca ̄(2+)Mg ̄(2+)生成的钙皂和镁皂在水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当加入0.5%的NaOH后,NPC(Na)-2的耐Ca ̄(2+)能力与NPC(Na)-4相当,而其耐Mg ̄(2+)能力却显著提高;相反,NPc(Na)-4却几乎不能耐受Mg ̄(2+)。文中提出用一种双层表面活性剂结构模型来解释这一特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相析作业 化学驱油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作用下颗粒页岩快速燃烧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术元 王剑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A00期73-76,共4页
利用压力热重仪对抚顺和茂名页岩颗粒进行了快速燃烧实验,以此来模拟油页岩在沸腾炉内的燃烧过程。考察了粒径、温度、压力等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所用的样品粒径为3~11mm,燃烧温度700~900℃,压力为0.1~0.9M... 利用压力热重仪对抚顺和茂名页岩颗粒进行了快速燃烧实验,以此来模拟油页岩在沸腾炉内的燃烧过程。考察了粒径、温度、压力等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所用的样品粒径为3~11mm,燃烧温度700~900℃,压力为0.1~0.9MPa,利用总包一级燃烧反应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燃烧 压力 动力学 燃料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阀类塔板的压降及对V-4型浮阀塔板压降的关联
12
作者 刘艳升 赵景芳 段道顺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1期77-80,共4页
对浮阀塔板压降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不同操作阶段塔板压降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升程是影响塔板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减小塔板压降,可采用较长阀腿的浮阀,在较大的实验数据范围内对V-4型浮阀塔板压降进行了关联;获得了满... 对浮阀塔板压降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不同操作阶段塔板压降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升程是影响塔板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减小塔板压降,可采用较长阀腿的浮阀,在较大的实验数据范围内对V-4型浮阀塔板压降进行了关联;获得了满意的关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阀塔板 压降 塔板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蜡含量及蜡晶的影响
13
作者 周亚松 陈月珠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5期93-95,共3页
对鄯善渣油(>350℃)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蜡的分子大小及蜡晶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较为缓和的温度条件下,首先发生大分子蜡的断裂,其次再进行较小分子蜡的断裂,反应物的键能起主要作用,但浓度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鄯善渣油... 对鄯善渣油(>350℃)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蜡的分子大小及蜡晶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较为缓和的温度条件下,首先发生大分子蜡的断裂,其次再进行较小分子蜡的断裂,反应物的键能起主要作用,但浓度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鄯善渣油蜡量呈双峰分布,且主要以正构烷烃为主。在一定温度下,随热作用时间的增加,蜡的片状结晶相应变小,含油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热处理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二乙醇胺对H_2S和CO_2同时吸收的传质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锁海滨 汤渭龙 沈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6,10,共7页
运用渗透理论建立了H2S和CO2在N-甲基二乙醇胺水溶液中选择性吸收(或解吸)的传质动力学模型,并用差分法对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化学吸收增强因子计算结果与文献计算值对比,平均相对偏差小于±6.2%,模型与膜理论H... 运用渗透理论建立了H2S和CO2在N-甲基二乙醇胺水溶液中选择性吸收(或解吸)的传质动力学模型,并用差分法对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化学吸收增强因子计算结果与文献计算值对比,平均相对偏差小于±6.2%,模型与膜理论H2S单组分吸收的解析解对比,平均相对偏差小于±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二乙醇胺 气体脱硫 硫化氢 氧化碳 脱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改性对γ-Al_2O_3物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爱军 潘慧芳 沈志虹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6期84-87,共4页
用实验方法考察了磷改性对γ-Al_2O_3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磷酸盐与γ-Al_2O_3的反应容量有限,且存在着一个平衡点,磷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γ-Al_2O_3的表面积和孔体积,并同时能改变γ-A... 用实验方法考察了磷改性对γ-Al_2O_3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磷酸盐与γ-Al_2O_3的反应容量有限,且存在着一个平衡点,磷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γ-Al_2O_3的表面积和孔体积,并同时能改变γ-Al_2O_3的表面酸性,使γ-Al_2O_3表面酸强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性能 三氧化二铝 裂化催化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气浮选机的流动性能研究
16
作者 臧维良 赵朝成 +1 位作者 郑远扬 赵东利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6期78-83,共6页
吸气浮选机中的流体流动状况是影响吸气浮选机除油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四级吸气浮选机模拟装置上,用定性观测和定量测定手段研究了浮选机的流体流动状况,并选择合适的流动模型对浮选机中的流动进行了描述。研究发现,每个浮选室中的流... 吸气浮选机中的流体流动状况是影响吸气浮选机除油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四级吸气浮选机模拟装置上,用定性观测和定量测定手段研究了浮选机的流体流动状况,并选择合适的流动模型对浮选机中的流动进行了描述。研究发现,每个浮选室中的流动接近于理想全混流,上部混合较差;底部有很小量的短路流。各浮选室间有较大的返混流,在各浮选室人口加挡板,可有效地阻止短路流,减小各室间的返混流量。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吸气浮选机的设计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浮选机 流动特性 浮选机 污水处理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PVT测试计算机辅助计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17
作者 楚纪正 卞凤鸣 郭天民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6期60-64,共5页
针对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RUSKAPVT测试装置,开发了用于凝析气常规PVT测试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计算软件系统(PVTAID)。该系统与实验操作同步运行,通过屏幕显示管线连接、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及动画显示平衡釜状态,逐步... 针对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RUSKAPVT测试装置,开发了用于凝析气常规PVT测试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计算软件系统(PVTAID)。该系统与实验操作同步运行,通过屏幕显示管线连接、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及动画显示平衡釜状态,逐步引导实验过程,确保规定测试的内容正确完成,能实时处理各类复杂、繁重的换算和计算,同步运行基于立方型状态方程的预测模型,并将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显示,此外,还讨论了通常定容衰竭实验操作将导致平衡釜内油气体积的逐级减少,不能恒定在初始露点体积的问题,并应用PVTAID给出实现定容衰竭的严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 高压物性 PVT测试 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