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载体负载的磷化钨催化剂加氢脱硫和降烯烃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翠清 魏军 +3 位作者 孙桂大 周志军 王红伟 李凤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7-771,共5页
A series of supported tungsten phosphide catalysts of 30% W (counted in WO3) supported over γ-Al2O3, TiO2, SiO2, γ-Al2O3/SiO2, γ-Al2O3/TiO2 and SiO2/TiO2, respectively, were prepared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 A series of supported tungsten phosphide catalysts of 30% W (counted in WO3) supported over γ-Al2O3, TiO2, SiO2, γ-Al2O3/SiO2, γ-Al2O3/TiO2 and SiO2/TiO2, respectively, were prepared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phosphates.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BET and TG analysis. The activity of these catalyst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of thiophene and simultaneous thiophene HDS and cyclohexene reducing-olefin (HD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P species could not be clearly detected in tungsten phosphide over the supports containing alumina, while species with a structure of -Al-O-W-P was obviously formed. TiO2 could play a better role in restraining the generation of WP species on the surface of composite supports than that of SiO2. T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art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phosphiding-reduction of the supported tungsten phosphide precursor was probably determined by the structure of catalyst, while the extent of phosphiding-reduction wa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pport and active species and between two supports. W species on the surface of catalysts over the support containing alumina could not be completely reduced to WP and some W species may be existed in the form of -Al-O-W-P. Tungsten phosphide over different supports showed better cyclohexene HDY conversion than that of thiophene HDS conversion. The -Al-O-W-P species favor the thiophene HDS reaction and also favor the simultaneous thiophene HDS and cyclohexene HDY reactions. Besides of the TiO2, thiophene HDS activities of supported tungsten phosphide catalysts decreased to some extent by adding cyclohex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磷化钨 噻吩 环己烯 加氢脱硫 加氢降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筛负载锰铈催化剂的低温NH_3-SCR脱硝性能 被引量:29
2
作者 黄增斌 李翠清 +5 位作者 王振 徐胜美 冯凌波 王虹 宋永吉 张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88-1393,共6页
分别以β、ZSM-5和US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锰铈催化剂,对其低温NH_3-SCR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采用XRD、BET、NH_3-TPD、H_2-TPR以及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分子筛负载的锰铈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低温NH_3-SCR反... 分别以β、ZSM-5和US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锰铈催化剂,对其低温NH_3-SCR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采用XRD、BET、NH_3-TPD、H_2-TPR以及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分子筛负载的锰铈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低温NH_3-SCR反应活性,其中,Mn-Ce/USY的催化性能最好,在107℃时NOx转化率可达到90%。负载锰铈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所下降;活性组分MnOx主要以无定型态分布于催化剂表面,且在ZSM-5上检测到聚集的CeO_2。催化剂表面弱酸对低温NH3-SCR反应起主要作用,催化剂表面上活性组分的表面浓度和氧化态明显不同,较高的Mn^(4+)/Mn^(3+)原子比和吸附氧表面浓度对提高催化剂的低温NH3-SCR反应活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SCR 分子筛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钼催化剂的制备及噻吩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24
3
作者 靳广洲 朱建华 +2 位作者 俱虎良 孙桂大 高俊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9-804,共6页
以MoO3为前躯体,CH4/H2为还原碳化气,采用自制的程序升温还原碳化反应装置制备出Mo2C催化剂,并用XRD、BET进行表征.借助原位TGDTA方法研究了MoO3在CH4/H2气氛中的还原碳化历程和适宜的还原碳化温度.以噻吩/环己烷溶液为模型反应物,采用... 以MoO3为前躯体,CH4/H2为还原碳化气,采用自制的程序升温还原碳化反应装置制备出Mo2C催化剂,并用XRD、BET进行表征.借助原位TGDTA方法研究了MoO3在CH4/H2气氛中的还原碳化历程和适宜的还原碳化温度.以噻吩/环己烷溶液为模型反应物,采用高压微反色谱实验装置考察了制备的碳化钼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程序升温条件下的局部规整反应可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且制备的碳化钼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活性,在体积分数为5%的噻吩/环己烷溶液中,反应压力为3.0MPa,空速为6h-1,H2/原料液体积比500∶1的反应条件下,370℃时的噻吩转化率达到98%以上,明显高于相应的硫化钼催化剂.还原碳化终温的提高,导致碳化钼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减少和表面积炭的增多,进而使其加氢脱硫反应活性降低.MoO3在CH4/H2气氛中的还原碳化历程应为MoO3→MoO2→MoOxCy→Mo2C,实验确定的适宜还原碳化温度为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钼 碳化钼 催化剂 噻吩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助剂Ni(Co)磷化钨催化剂柴油加氢精制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翠清 孙桂大 +2 位作者 李凤艳 周志军 魏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6-521,共6页
采用共浸渍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的方法,以γ-Al2O3为载体,分别制备了WO3负载量为30%的含助剂Ni、Co和Ni/Co双助剂的磷化钨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和TG表征,评价了催化剂的柴油HDS和HDN活性。结果表明,Co和Ni均对磷化钨催化剂催化... 采用共浸渍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的方法,以γ-Al2O3为载体,分别制备了WO3负载量为30%的含助剂Ni、Co和Ni/Co双助剂的磷化钨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和TG表征,评价了催化剂的柴油HDS和HDN活性。结果表明,Co和Ni均对磷化钨催化剂催化柴油HDS反应有助催化作用;而加入Co和适量的Ni对磷化钨催化剂催化柴油HDN反应有利。反应温度为360℃时,分别加有5%质量分数助剂Ni和助剂Co的2个磷化钨催化剂上柴油HDS率分别为59.15%和58.24%,而其上柴油HDN率分别为55.41%和66.79%。Ni、Co质量分数分别为3%和1%的双助剂磷化钨催化剂具有相对最高的柴油HDS和HDN活性,反应温度为360℃时,其HDS与HDN率分别达到62.44%和57.61%。催化剂对柴油的HDS和HDN催化活性不仅与载体表面W物种的磷化程度及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有关,具有类似-Al-O-W-P结构的物种可能也是影响反应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钨 柴油 加氢脱硫 加氢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钼在CH_4/H_2气氛中还原碳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靳广洲 赵如松 +2 位作者 罗运强 高俊斌 孙桂大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8-742,共5页
采用TG-DTA技术研究了MoO3在CH4/H2气氛中的还原碳化行为,考察了程序升温速率和还原碳化终点温度对氧化钼还原碳化行为的影响,并探索适宜的还原碳化条件。结果表明,在1℃/min的程序升温条件下,MoO3在CH4/H2气氛中经三段失重过程被还原... 采用TG-DTA技术研究了MoO3在CH4/H2气氛中的还原碳化行为,考察了程序升温速率和还原碳化终点温度对氧化钼还原碳化行为的影响,并探索适宜的还原碳化条件。结果表明,在1℃/min的程序升温条件下,MoO3在CH4/H2气氛中经三段失重过程被还原碳化为Mo2C,相应的反应历程为MoO3→MoO2→MoOxCy→Mo2C,适宜的还原碳化终点温度为675℃;程序升温速率升至2℃/min以上时,MoO3在CH4/H2气氛中的反应历程为MoO3→MoO2→Mo+MoOxCy→Mo2C,且随程序升温速率的增大,第二段失重过程中金属Mo的生成量增大,还原碳化反应的始、终点温度升高。提高还原碳化终点温度,MoO3在CH4/H2气氛中的还原碳化反应规律相同,但过高的还原碳化温度会引起有机烃类分解生炭反应的发生,沉积在催化剂的表面,导致制备的碳化钼催化剂表面积炭增多,比表面积降低,从而引起催化活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钼 碳化钼 还原 碳化 反应历程 TG-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镍WP/MCM-41催化剂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翠清 潘雅妹 +3 位作者 李继文 王虹 靳广州 孙桂大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0-935,共6页
以MCM-41为载体,以镍(Ni)为助剂,制备了Ni含量不同的WP/MCM-41催化剂。采用XRD、BET、SEM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通过高压微反装置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结果表明,Ni的加入促进了活性组分WP... 以MCM-41为载体,以镍(Ni)为助剂,制备了Ni含量不同的WP/MCM-41催化剂。采用XRD、BET、SEM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通过高压微反装置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结果表明,Ni的加入促进了活性组分WP的生长并使其晶相尺寸略有增加,一定含量的Ni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Ni对WP/MCM-41催化剂二苯并噻吩HDS反应具有促进作用。少量Ni的加入有利于WP活性相的生成并增加了活性位的数量;加入过量的Ni,在催化剂中形成了具有一定活性的类似Ni-W-P结构的物种,减少了活性组分WP所占的比例,从而使催化剂DBT的HDS活性降低。其中,Ni的质量分数为1%的催化剂(cat-Ni-1)具有相对较高活性,其DBT脱硫率和转化率分别为76.78%和72.16%,比不加Ni的催化剂分别提高了30.04%和21.62%。二苯并噻吩在WP/MCM-41催化剂上以加氢脱硫途径为主,Ni的加入对提高加氢脱硫途径选择性起到了促进作用,且加氢脱硫选择性随N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 磷化钨 MCM-41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钴WP/MCM-41催化剂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翠清 李继文 +2 位作者 商新科 王虹 孙桂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9-865,共7页
制备了不同Co含量的WP/MCM-41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微反装置对该催化剂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WP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相,C... 制备了不同Co含量的WP/MCM-41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微反装置对该催化剂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WP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相,Co的加入不同程度地促进了WP晶相生长,同时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具有一定活性的类似Co—W—P结构的双金属磷化物。Co对WP/MCM-41催化剂的DBT HDS反应有促进作用,催化剂中活性位数量以及主要活性相WP在催化剂表面所占比例是决定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其中,Co质量分数为9%的催化剂(Cat-Co-9)具有相对最高DBT HDS活性,其DBT脱硫率和转化率分别为63.7%和60.4%,比未加Co的催化剂分别提高13.2%和13.7%。DBT在WP/MCM-41催化剂上以加氢脱硫(HYD)路径为主,Co的加入对HYD路径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Co加入量的提高,其HYD路径产物选择性逐渐降低,而直接脱硫(DDS)路径产物选择性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 磷化钨 MCM-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铝单元的AlMCM-41负载的磷化钨催化剂DBT HDS性能(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翠清 邓明亮 +3 位作者 王虹 葛明兰 郭志武 孙桂大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1-506,共6页
通过微波加热的方法,分别合成了硅/铝比(30、40、50、55、60)不同的含磷铝结构单元的AlMCM-41复合分子筛,并以此为载体采用共浸渍和程序升温高纯氢气还原的方法制备了负载量为30%(以WO3计)的磷化钨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 通过微波加热的方法,分别合成了硅/铝比(30、40、50、55、60)不同的含磷铝结构单元的AlMCM-41复合分子筛,并以此为载体采用共浸渍和程序升温高纯氢气还原的方法制备了负载量为30%(以WO3计)的磷化钨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定、扫描电镜(SEM)及X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高压微反装置对催化剂的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表面检测到活性组分WP和以类似-Al-O-W-P结构形式存在的具有一定活性的物种。WP是主要的活性相,硅/铝比对WP活性相在催化剂表面所占的比例有一定影响。不同硅/铝比的催化剂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加氢性能,但直接加氢脱硫是催化剂DBT HDS的主要路径。其中,硅铝比为55的催化剂具有相对最高的DBT HDS的转化率(93.1%),且其直接加氢脱硫产物(联苯)的选择性相对最高(82.7%),这对减少氢耗,保护环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钨 AlMCM-41 磷铝单元 复合分子筛 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H_2气氛中Ni-Mo双金属氧化物还原碳化过程的TG-DTA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靳广洲 俱虎良 +2 位作者 朱建华 孙桂大 高俊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73,共5页
采用TG-DTA技术研究了MoO3在CH4/H2气氛中的还原碳化行为,考察了NiO助剂对MoO3还原碳化性能的影响,探索了适宜的还原碳化条件。结果表明,MoO3在H2气氛中程序升温还原经MoO3→MoO2→Mo反应历程被还原为金属Mo,在CH4/H2气氛中则经MoO3→M... 采用TG-DTA技术研究了MoO3在CH4/H2气氛中的还原碳化行为,考察了NiO助剂对MoO3还原碳化性能的影响,探索了适宜的还原碳化条件。结果表明,MoO3在H2气氛中程序升温还原经MoO3→MoO2→Mo反应历程被还原为金属Mo,在CH4/H2气氛中则经MoO3→MoO2→MoOxCy→Mo2C反应历程被还原碳化成Mo2C;NiO可在H2气氛中被还原成金属Ni,但在CH4/H2气氛中不能被碳化成相应的碳化物,也被还原为金属Ni;NiO作为助剂添加到MoO3中后,NiO-MoO3在CH4/H2气氛中的还原碳化反应历程为NiO-MoO3→Ni-MoOxCy→Ni-Mo2C,相应的还原碳化温度降低。随Ni/Mo原子比的增大,制备的NiO-MoO3在CH4/H2气氛中还原碳化的温度降幅增大。MoO3和NiO-MoO3的适宜还原碳化温度分别为675℃和6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钼 碳化钼 镍助剂 还原 碳化 反应历程 TG-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温度对磷化NiW催化剂噻吩HDS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军 李翠清 吴修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6-29,共4页
采用磷酸氢二铵溶液对工业NiW催化剂进行了磷化处理,用TG,XRD,BET方法对所得的磷化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还原温度对磷化催化剂噻吩HDS(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提高,磷化催化剂前体的起始磷化还原温度升高,... 采用磷酸氢二铵溶液对工业NiW催化剂进行了磷化处理,用TG,XRD,BET方法对所得的磷化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还原温度对磷化催化剂噻吩HDS(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提高,磷化催化剂前体的起始磷化还原温度升高,而磷化还原过程的失重率减小。还原温度对磷化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影响很小;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磷化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磷化催化剂有利于高温时的噻吩HDS反应,其噻吩HDS转化率随还原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适宜的NiW催化剂的磷化还原温度为550℃,此时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300℃和360℃时的噻吩HDS反应转化率分别为61.15%和9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氢二铵 催化剂 噻吩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改性的MnCu/γ-Al_2O_3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春艳 李翠清 +3 位作者 黄增斌 李晶 王虹 宋永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9-446,共8页
以γ-Al_2O_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Cu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量不同的MnCu/γ-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不同碱金属(Na、K、Rb)改性对MnCu/γ-Al_2O_3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RD、BET、H2-TPR、XPS和SEM等手段表征催化剂... 以γ-Al_2O_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Cu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量不同的MnCu/γ-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不同碱金属(Na、K、Rb)改性对MnCu/γ-Al_2O_3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RD、BET、H2-TPR、XPS和SEM等手段表征催化剂。结果表明,对于MnCu/γ-Al_2O_3催化剂,适宜的MnCu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量为20%(Cat-20),此时添加碱金属K、Rb使Cat-20催化剂Mn—O键和Cu—O键弱化,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了Mn4+/Mn3+原子比,从而有利于提高Cat-20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反应性能。当添加K、R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时,Cat-20-K(6)和Cat-20-Rb(6)均具有相对较高的催化分解N_2O反应活性,其对应的N_2O完全转化的反应温度分别为510℃和500℃,而Na的添加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锰 氧化铜 Γ-AL2O3 碱金属助剂 氧化亚氮 催化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