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质强韧化改性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欣悦
丁伟
+2 位作者
金玉顺
刘若凡
伍一波
《精细化工》
2025年第8期1625-1637,共13页
聚乳酸(PLA)是以乳酸为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具有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好以及生物可降解等优点,已应用于包装、医疗和农业等领域。然而,PLA存在脆性高、耐热性差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对PLA进行强韧化改性是...
聚乳酸(PLA)是以乳酸为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具有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好以及生物可降解等优点,已应用于包装、医疗和农业等领域。然而,PLA存在脆性高、耐热性差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对PLA进行强韧化改性是解决上述缺点的有效途径。该文从添加韧性材料共混改性聚乳酸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生物质强韧化改性聚乳酸的研究进展。对典型强韧化改性体系涉及的界面增容等基本原理、熔融共混等技术方法、复合材料力学强度以及当前强韧化改性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生物质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关键难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纤维
纤维素
木质素
淀粉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高容量负极用粘结剂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灵科
刘洋
+2 位作者
祖雷
连慧琴
冀泓宇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485,共11页
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容量负极材料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常见的高容量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硅、磷、锡等,对于快充有着各自的优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锂化...
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容量负极材料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常见的高容量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硅、磷、锡等,对于快充有着各自的优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锂化/去锂化过程中较高的膨胀率,导致循环过程中电极的断裂、粉化与脱落。粘结剂仅占电极的一小部分,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保持电极结构完整的关键作用。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高容量负极材料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解释了粘结剂与负极材料的作用机理,从提高粘结能力、提高机械性能和增强功能性三个方面对粘结剂的改进策略进行综述,展望了粘结剂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剂
锂离子电池
硅
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钛合金表面GO/HA/MAO复合膜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明泽
赵子聪
+3 位作者
吴敏宝
左佑
张玉林
陈飞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10,共14页
为了改善钛合金种植体在体液中的腐蚀及摩擦腐蚀行为,延长其在人体环境中的服役时间,在微弧氧化(MAO)膜层上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于羟基磷灰石(HA)和氧化石墨烯(GO)的混合溶胶中浸渍提拉成膜,从而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备了GO/HA...
为了改善钛合金种植体在体液中的腐蚀及摩擦腐蚀行为,延长其在人体环境中的服役时间,在微弧氧化(MAO)膜层上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于羟基磷灰石(HA)和氧化石墨烯(GO)的混合溶胶中浸渍提拉成膜,从而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备了GO/HA/MAO复合膜层。结果表明,MAO膜层表面的微孔及微球被GO/HA薄膜有效的覆盖且较为致密;膜层的物相组成主要为金红石相及锐钛矿相的TiO2、HA、SiO2和GO;根据电化学腐蚀和摩擦腐蚀结果分析知,GO/HA/MAO复合膜层在模拟体液(SBF)中的耐蚀性及耐摩擦腐蚀性相比于MAO膜层和Ti6Al4V基体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微弧氧化
羟基磷灰石
氧化石墨烯
摩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纯镁微弧氧化含碳陶瓷层的耐磨性能
被引量:
2
4
作者
曾云
陈飞
+1 位作者
雷元贵
魏田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89,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纯镁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在硅酸盐体系的电解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石墨烯添加剂,对纯镁试样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硬度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镁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表面和截...
为进一步提高纯镁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在硅酸盐体系的电解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石墨烯添加剂,对纯镁试样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硬度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镁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陶瓷层成分、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并用MS-T3000球-盘磨损实验机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台阶仪计算比磨损量。结果表明:在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石墨烯添加剂后制备的陶瓷层中含有一定量的碳元素,含碳的微弧氧化陶瓷层在干摩擦小滑动距离下的摩擦因数显著减小,最低至0.095,较原始镁试样的0.45减小近50倍,含碳微弧氧化陶瓷层比磨损量是原始试样的1/5。纯镁表面含碳微弧氧化陶瓷层有效提高了纯镁表面的减摩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微弧氧化
石墨烯添加剂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黑磷负极的储能优势及其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方正
高兴
+8 位作者
刘雷
袁天恒
曹宁
李凯
王亚涛
李建华
连慧琴
汪晓东
崔秀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1-582,共12页
在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新能源发展背景下,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被赋予更高期望,探索开发满足高容量、高倍率和高稳定性的新材料已然成为发展关键。石墨负极和硅碳负极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并保持着各自优势。黑磷作为新型储能材...
在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新能源发展背景下,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被赋予更高期望,探索开发满足高容量、高倍率和高稳定性的新材料已然成为发展关键。石墨负极和硅碳负极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并保持着各自优势。黑磷作为新型储能材料,依靠自身二维层状结构和较高的锂化电位,展现出在实现超快充电方面的突出优势,但也存在体积膨胀等问题。针对黑磷负极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从各维度进行优化研究,包括结构优化、表界面优化以及预锂化策略。本文首先从各角度综合论证了黑磷可以作为超快充电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可能性,进而综述了针对黑磷负极的优化进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指出黑磷负极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展望了黑磷负极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超快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强韧化改性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欣悦
丁伟
金玉顺
刘若凡
伍一波
机构
北京石油
化工学院
新
材料
与
化工学院
出处
《精细化工》
2025年第8期1625-1637,共13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Z211100002121085)。
文摘
聚乳酸(PLA)是以乳酸为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具有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好以及生物可降解等优点,已应用于包装、医疗和农业等领域。然而,PLA存在脆性高、耐热性差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对PLA进行强韧化改性是解决上述缺点的有效途径。该文从添加韧性材料共混改性聚乳酸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生物质强韧化改性聚乳酸的研究进展。对典型强韧化改性体系涉及的界面增容等基本原理、熔融共混等技术方法、复合材料力学强度以及当前强韧化改性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生物质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关键难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乳酸
纤维
纤维素
木质素
淀粉
界面改性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fibers
cellulose
lignin
starch
interfacial modification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高容量负极用粘结剂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灵科
刘洋
祖雷
连慧琴
冀泓宇
机构
北京石油
化工学院
特种
弹性体
及
复合材料
北京市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48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3021,5120301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162015)
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2024J00113)。
文摘
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容量负极材料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常见的高容量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硅、磷、锡等,对于快充有着各自的优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锂化/去锂化过程中较高的膨胀率,导致循环过程中电极的断裂、粉化与脱落。粘结剂仅占电极的一小部分,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保持电极结构完整的关键作用。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高容量负极材料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解释了粘结剂与负极材料的作用机理,从提高粘结能力、提高机械性能和增强功能性三个方面对粘结剂的改进策略进行综述,展望了粘结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粘结剂
锂离子电池
硅
磷
Keywords
binder
lithium-ion battery
silicon
phosphorus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钛合金表面GO/HA/MAO复合膜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明泽
赵子聪
吴敏宝
左佑
张玉林
陈飞
机构
北京石油
化工学院
材料
科学与工程
学院
天津大学
材料
科学与工程
学院
北京
科技大学新
材料
技术研究院腐蚀与防护中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10,共14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202017)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2020X00175,2020X00176)
文摘
为了改善钛合金种植体在体液中的腐蚀及摩擦腐蚀行为,延长其在人体环境中的服役时间,在微弧氧化(MAO)膜层上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于羟基磷灰石(HA)和氧化石墨烯(GO)的混合溶胶中浸渍提拉成膜,从而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备了GO/HA/MAO复合膜层。结果表明,MAO膜层表面的微孔及微球被GO/HA薄膜有效的覆盖且较为致密;膜层的物相组成主要为金红石相及锐钛矿相的TiO2、HA、SiO2和GO;根据电化学腐蚀和摩擦腐蚀结果分析知,GO/HA/MAO复合膜层在模拟体液(SBF)中的耐蚀性及耐摩擦腐蚀性相比于MAO膜层和Ti6Al4V基体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微弧氧化
羟基磷灰石
氧化石墨烯
摩擦腐蚀
Keywords
Ti6Al4V alloy
micro-arc oxidation
hydroxyapatite
graphene oxide
tribocorrosion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镁微弧氧化含碳陶瓷层的耐磨性能
被引量:
2
4
作者
曾云
陈飞
雷元贵
魏田杰
机构
北京石油
化工学院
材料
科学与工程
学院
北京
化工
大学
材料
科学与工程
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89,共6页
基金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BIPT-BPOAL)
文摘
为进一步提高纯镁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在硅酸盐体系的电解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石墨烯添加剂,对纯镁试样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硬度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镁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陶瓷层成分、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并用MS-T3000球-盘磨损实验机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台阶仪计算比磨损量。结果表明:在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石墨烯添加剂后制备的陶瓷层中含有一定量的碳元素,含碳的微弧氧化陶瓷层在干摩擦小滑动距离下的摩擦因数显著减小,最低至0.095,较原始镁试样的0.45减小近50倍,含碳微弧氧化陶瓷层比磨损量是原始试样的1/5。纯镁表面含碳微弧氧化陶瓷层有效提高了纯镁表面的减摩和耐磨性。
关键词
纯镁
微弧氧化
石墨烯添加剂
耐磨性
Keywords
pure Mg
micro-arc oxidation
graphene additives
wear properties
分类号
TG174.45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G115.58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黑磷负极的储能优势及其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方正
高兴
刘雷
袁天恒
曹宁
李凯
王亚涛
李建华
连慧琴
汪晓东
崔秀国
机构
北京石油
化工学院
特种
弹性体
及
复合材料
北京市
重点
实验室
北京
化工
大学有机-无机
复合材料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开滦煤
化工
研发中心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1-58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573021)资助。
文摘
在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新能源发展背景下,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被赋予更高期望,探索开发满足高容量、高倍率和高稳定性的新材料已然成为发展关键。石墨负极和硅碳负极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并保持着各自优势。黑磷作为新型储能材料,依靠自身二维层状结构和较高的锂化电位,展现出在实现超快充电方面的突出优势,但也存在体积膨胀等问题。针对黑磷负极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从各维度进行优化研究,包括结构优化、表界面优化以及预锂化策略。本文首先从各角度综合论证了黑磷可以作为超快充电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可能性,进而综述了针对黑磷负极的优化进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指出黑磷负极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展望了黑磷负极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黑磷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超快充电
Keywords
Black phosphorus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
Ultra-fast charging
分类号
O64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质强韧化改性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欣悦
丁伟
金玉顺
刘若凡
伍一波
《精细化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锂离子电池高容量负极用粘结剂的研究进展
李灵科
刘洋
祖雷
连慧琴
冀泓宇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钛合金表面GO/HA/MAO复合膜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李明泽
赵子聪
吴敏宝
左佑
张玉林
陈飞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纯镁微弧氧化含碳陶瓷层的耐磨性能
曾云
陈飞
雷元贵
魏田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锂离子电池黑磷负极的储能优势及其优化的研究进展
胡方正
高兴
刘雷
袁天恒
曹宁
李凯
王亚涛
李建华
连慧琴
汪晓东
崔秀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