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载体催化剂上十氢萘产氢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达 王凤丽 +3 位作者 赵俊哲 陈杰玉 刘清龙 罗明生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LDH),经焙烧得到NiAl-LDH载体(NiAl-LD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NiAl-LDO催化剂,利用XRD、N2吸附-脱附和T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上十氢萘的...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LDH),经焙烧得到NiAl-LDH载体(NiAl-LD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NiAl-LDO催化剂,利用XRD、N2吸附-脱附和T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上十氢萘的产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更有利于形成NiAl-LDH的层状结构,有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和反应物与催化剂活性位的接触;载体中适量Ni的存在有利于Pt颗粒的稳定;过高的Pt负载量易导致Pt颗粒粒径明显增大;当Ni/Al摩尔比为4∶1,Pt负载量为1%(w)时,催化剂的催化脱氢活性最高,在260℃、常压下反应20 min,每克Pt原子的产氢量达到4.47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有机氢载体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十氢萘脱氢 Pt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馏分中微量丁二烯选择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雅冉 潘网娟 +1 位作者 孙锦昌 张谦温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0-1016,共7页
烷基化过程中使用的C_(4)馏分主要是由重油催化裂化、煤焦化装置的副产物获得的。所述C_(4)馏分通常可含有0.3%~2.0%(w)甚至更多的二烯烃和炔烃,限制了烷基化制汽油的C_(4)馏份深加工利用。工业上常用选择加氢的方法脱除C_(4)馏分中微... 烷基化过程中使用的C_(4)馏分主要是由重油催化裂化、煤焦化装置的副产物获得的。所述C_(4)馏分通常可含有0.3%~2.0%(w)甚至更多的二烯烃和炔烃,限制了烷基化制汽油的C_(4)馏份深加工利用。工业上常用选择加氢的方法脱除C_(4)馏分中微量丁二烯,所用催化剂大多为Pd基催化剂,而更为经济的Ni基催化剂也逐渐得到研究人员关注。综述了国内C_(4)来源,丁二烯选择加氢催化剂加氢机理,催化剂载体和活性组分,重点阐述了Pd基催化剂和Ni基催化剂的活性及改性效果,并对Ni基催化剂在丁二烯选择加氢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加氢 催化剂 镍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思泽 鞠然 +2 位作者 邢铁翰 杨忆新 禹耕之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1-637,共7页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工艺处理效率与催化剂的性能密切相关。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新型碳材料是最受关注的非均相催化剂,其中氧化锌具有无毒、易制备、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兼具催化臭氧氧化活性...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工艺处理效率与催化剂的性能密切相关。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新型碳材料是最受关注的非均相催化剂,其中氧化锌具有无毒、易制备、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兼具催化臭氧氧化活性和光催化氧化活性,表现出优良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氧化锌催化臭氧氧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氧化锌催化臭氧氧化过程的效能和机理,概括了工艺处理过程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氧化锌在光催化臭氧氧化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氧化锌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催化 臭氧 工业废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Co_(3)O_(4)催化分解N_(2)O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巾茹 宋傲磊 +3 位作者 赵明新 赵田田 王虹 柯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3-1831,共9页
以乙酸钴为钴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o_(3)O_(4)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N_(2)物理吸附脱附测试、H2程序升温还原、氧的程序升温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Co_(3)O_(4)催... 以乙酸钴为钴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o_(3)O_(4)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N_(2)物理吸附脱附测试、H2程序升温还原、氧的程序升温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Co_(3)O_(4)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评价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活性,考察了不同沉淀剂(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尿素、碳酸铵、氨水)对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o_(3)O_(4)催化剂均为尖晶石结构,不同沉淀剂影响催化剂形貌、氧化还原性能和催化分解N_(2)O活性;含有钠离子沉淀剂制备而得的催化剂活性高于其他催化剂,其促进了Co^(3+)到Co^(2+)的还原过程,影响了钴离子化学环境,提高了给电子能力,弱化了催化剂中的Co—O键,加快了反应过程中氧空位的再生,进而提高了自身的催化活性;其中含少量Na离子的Co_(3)O_(4)-NaOH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O_(ads)/O_(latt)较大,表面吸附氧数量多,N_(2)O分解温度较低,在反应气体组成为0.88%O2、0.65%N_(2)O,N_(2)为平衡气的(流量为80mL/min)条件下,T_(10)和T_(95)分别为330℃和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剂 氧化亚氮 四氧化三钴 钠离子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反应器在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邢铁瀚 余思泽 +2 位作者 赵冬汁 禹耕之 杨忆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1-760,共10页
臭氧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类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气液传质受限、臭氧利用率低等问题。微反应器在促进流体混合和强化气液传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臭氧高级氧化技术结合可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本文对微反应器进行简要介... 臭氧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类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气液传质受限、臭氧利用率低等问题。微反应器在促进流体混合和强化气液传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臭氧高级氧化技术结合可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本文对微反应器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微反应器中气液流动特性、混合效率和气液传质系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对采用T-型微通道反应器、毫米级管式反应器、康宁微通道反应器、金属套管式微反应器和微填充床反应器等进行臭氧高级氧化反应处理污水的研究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对微反应器中臭氧高级氧化反应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臭氧氧化 气液两相流 废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Ti-Mg/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 被引量:9
6
作者 乔函 孟一帆 +1 位作者 余思泽 杨忆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以浸渍法制备金属复合催化剂Mn-Ti-Mg/Al_(2)O_(3),采用SEM-EDS、XPS、BET对复合催化剂的表观形貌、原子组成、金属元素的存在状态、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其pH_(zpc)。之后将其作为多相催化剂用于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煤化... 以浸渍法制备金属复合催化剂Mn-Ti-Mg/Al_(2)O_(3),采用SEM-EDS、XPS、BET对复合催化剂的表观形貌、原子组成、金属元素的存在状态、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其pH_(zpc)。之后将其作为多相催化剂用于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对其催化效果进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O_(3)流速、溶液初始pH对其催化效能的影响,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Ti-Mg/Al_(2)O_(3)复合催化剂对于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效果较好,催化剂投加量和臭氧流速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煤化工废水COD的去除率,废水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处理。经过催化臭氧氧化处理之后,废水的pH显著降低,导致催化剂中金属活性成分溶出,催化剂活性降低。在温度22℃、溶液初始pH 7.8、催化剂投加质量浓度10 g/L、臭氧流速1.0 mg/min、反应时间40 min条件下,采用Mn-Ti-Mg/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处理后废水的COD、BOD_(5)、NH_(3)-N等指标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GC-MS分析结果表明,煤化工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酚类、烷烃类等物质,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良好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负载 Al_(2)O_(3) 催化 臭氧 煤化工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负载氧化钴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秋娜 罗明生 +1 位作者 刘清龙 杨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2-1063,共12页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DMSNs)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钴负载量的催化剂,利用XRD、SEM、TEM、BET、H_(2)-TPR、O_(2)-TPD、XPS、EPR、Raman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对甲苯...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DMSNs)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钴负载量的催化剂,利用XRD、SEM、TEM、BET、H_(2)-TPR、O_(2)-TPD、XPS、EPR、Raman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钴基DMSNs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有序介孔结构,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及活性位与反应物的接触;随着Co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0%Co/DMSNs催化剂活性最佳,甲苯转化率为90%时的温度(T_(90))达到268℃(质量空速为15000 mL/(g·h)、甲苯初始体积分数为50μL/L),并且表现了优异的抗水性能和稳定性。该催化剂活性组分主要以Co^(2+)形式存在,拥有更多的氧空位和高活性氧物种,有利于甲苯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而载体特殊的形貌结构和钴氧物种与载体较强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催化氧化 氧化钴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Cr改性CeO_2/Al_2O_3催化剂CO_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超 冀德坤 +2 位作者 易玉峰 丁福臣 刘多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3-528,共6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Zr、Cr掺杂的CeO_2/Al_2O_3催化剂,利用BET,XRD,SEM,H_2-TPR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O_2气氛下改性催化剂的乙苯氧化脱氢性能。表征结果显示,Cr改性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明显降低,团聚现象严重,反应后催化...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Zr、Cr掺杂的CeO_2/Al_2O_3催化剂,利用BET,XRD,SEM,H_2-TPR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O_2气氛下改性催化剂的乙苯氧化脱氢性能。表征结果显示,Cr改性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明显降低,团聚现象严重,反应后催化剂的积碳率较高,催化剂失活较快;Zr改性后,Zr进入Ce晶格中形成CeO_2-ZrO_2固溶体,改善了催化剂的烧结现象,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还原性稍有降低,但热稳定性增强,对抑制积碳有积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r最佳负载量为3%(w),Zr最佳负载量为10%(w),Zr改性的催化剂在长时间的反应中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氧化脱氢 铈锆固溶体 CO2 积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银催化剂催化乳酸乙酯制丙酮酸乙酯的选择性氧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建华 黄龙 +2 位作者 易玉峰 郑枝源 周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35-141,共7页
研究了用电解银催化剂实现乳酸乙酯的定向转化。结果表明,电解银催化剂最佳的焙烧温度为600℃,高温焙烧会使催化剂表面微晶发生团聚、粒径变大,从而降低催化活性。乳酸乙酯选择性氧化制丙酮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80℃、氧酯... 研究了用电解银催化剂实现乳酸乙酯的定向转化。结果表明,电解银催化剂最佳的焙烧温度为600℃,高温焙烧会使催化剂表面微晶发生团聚、粒径变大,从而降低催化活性。乳酸乙酯选择性氧化制丙酮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80℃、氧酯物质的量比为1. 4、LHSV=0. 6 h-1,此时产物收率达85. 97%。由此进行了100 h催化剂寿命考察,XRD、SEM、TGA、H2-TPR等表征结果证明了催化剂失活是由表面积炭所致,经原位烧炭再生后,催化剂活性基本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银催化剂 乳酸乙酯 丙酮酸乙酯 选择性氧化 丙酮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WPO体系中污泥炭催化降解头孢氨苄废水 被引量:7
10
作者 余丽 刘允康 +3 位作者 ATTI MAMA 王国英 刘伟军 马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2-1270,共9页
通过加入正丁醇以共沸蒸馏法对剩余污泥进行脱水,再对污泥进行干燥、焙烧和改性得到污泥炭催化剂.将污泥炭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体系,处理头孢氨苄废水.采用响应面法中的中心组合设计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初始pH和过氧化氢投... 通过加入正丁醇以共沸蒸馏法对剩余污泥进行脱水,再对污泥进行干燥、焙烧和改性得到污泥炭催化剂.将污泥炭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体系,处理头孢氨苄废水.采用响应面法中的中心组合设计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初始pH和过氧化氢投加量对TOC降解率的影响,反应温度和过氧化氢投加量具有显著交互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T=50℃、pH=3.00、H2O2=0.071 mol·L-1),TOC去除率为59%,接近预测的TOC去除率(60%),在95%的置信区间内,说明该模型可靠.SEM、TEM、TPD-MS、XPS和FT-IR等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炭表面存在纳米尺寸片状结构,这种结构中存在酚羟基、羰基、羧基等活性官能团和醌类结构,且ICP-OES、EDAX和57Fe穆斯堡尔谱等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炭中含有不同价态的Fe,能有效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将头孢氨苄转化为苯甲酸、丁二酮等小分子物质,再进一步完全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污泥炭 头孢氨苄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锰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去除甲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秋娜 罗明生 刘清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1-836,840,共7页
综述了催化氧化去除甲苯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Co、Mn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去除甲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催化剂的结构形态效应。从合成条件、制备方法、载体、助剂、双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等方面总结了Co、Mn基催化剂的甲苯氧化催化性能,分... 综述了催化氧化去除甲苯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Co、Mn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去除甲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催化剂的结构形态效应。从合成条件、制备方法、载体、助剂、双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等方面总结了Co、Mn基催化剂的甲苯氧化催化性能,分析了催化剂的物理结构、表界面结构、活性组分分散度的结构形态效应,概述了催化氧化甲苯的反应机理。掺杂合适比例的双金属可以调变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氧物种含量、还原性以及增强双金属间协同作用;通过调控不同的合成条件或方法,可充分发挥催化剂的结构形态效应,进而有利于提高催化氧化去除甲苯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催化 甲苯催化氧化 双金属催化剂 结构效应 反应机理 VOC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方法对Co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陈杰玉 谯雨 +3 位作者 克德尔叶·阿布都外力 胡佳婕 孙敏 刘清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为载体、Co为活性组分,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了含Co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催化剂,利用XRD、SEM、N_(2)吸附-脱附、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催化活性。实...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为载体、Co为活性组分,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了含Co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催化剂,利用XRD、SEM、N_(2)吸附-脱附、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Co的分散性更好,主要以Co^(2+)形式存在并与载体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掺杂法合成过程简单,催化剂中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载体的结构保持更完整,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丙烷脱氢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体积浸渍法 嫁接法 掺杂法 丙烷脱氢 钴氧化物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冯靖 彭效明 +4 位作者 李翠清 王腾 居瑞军 汤晨洋 邱晓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39-2343,2349,共6页
银杏叶用微波-超声联合萃取,得到银杏叶黄酮粗品,用大孔树脂HPD-100纯化黄酮粗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黄酮含量。结果表明,HPD-100纯化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上样液浓度0.75mg/mL,上样流速0.5BV/h,上样体积160mL,洗脱液乙醇浓度6... 银杏叶用微波-超声联合萃取,得到银杏叶黄酮粗品,用大孔树脂HPD-100纯化黄酮粗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黄酮含量。结果表明,HPD-100纯化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上样液浓度0.75mg/mL,上样流速0.5BV/h,上样体积160mL,洗脱液乙醇浓度60%,上样液pH=6,洗脱流速2.0BV/h,洗脱体积55mL。此工艺可将银杏黄酮粗品由纯度25%提升到74%,大孔树脂可回收再利用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银杏叶 总黄酮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离子液体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靖 彭效明 +4 位作者 李翠清 王腾 居瑞军 邱晓 汤晨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探究离子液体与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关系,筛选可以显著提高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的离子液体,并利用该离子液体与醇提法、微波-超声联合的新型提取方法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探究最佳实验条件,并用响应面的方法优化实验条件... 探究离子液体与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关系,筛选可以显著提高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的离子液体,并利用该离子液体与醇提法、微波-超声联合的新型提取方法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探究最佳实验条件,并用响应面的方法优化实验条件。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离子液体为0.75 mol/L[Bmim]Glu,超声功率为69 W,超声时间为6.5 min,微波时间2 min,最佳提取量为41.34 mg/g,响应面与实际值相差0.33%。最佳实验条件下,提取量达到传统方法提取量的4倍,提取时间缩短为传统提取方法的1/10,该方法操作方便、快捷、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Glu 微波 超声 银杏叶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提取天然产物活性物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冯靖 彭效明 +4 位作者 李翠清 王腾 居瑞军 汤晨洋 邱晓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5-949,共5页
从离子液体的特性:密度、熔点、粘度和酸性;离子液体的分类:按阳离子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大类、按阴离子的结构分为两大类;离子液体的提取方法:液-液萃取、超高压辅助提取、双水相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强化萃取,以及在提取天然产物中... 从离子液体的特性:密度、熔点、粘度和酸性;离子液体的分类:按阳离子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大类、按阴离子的结构分为两大类;离子液体的提取方法:液-液萃取、超高压辅助提取、双水相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强化萃取,以及在提取天然产物中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蒽醌类、木脂素、挥发油、皂苷类等的应用这四方面入手来阐述离子液体在提取天然产物中活性物质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特性 结构 天然产物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稠油改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秀珍 葛明兰 +1 位作者 慕朝 陈金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72-176,共5页
合成了[BMIM]Cl、[BMIM]FeC_l4和Et_3NHCl-NiCl_2三种离子液体;并研究了这些离子液体在不同加入量时对新疆哈浅22号稠油的改质效果。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改性制备的[BMIM]FeCl_4在一定量的条件下可使稠油有效降黏,降黏率达34.12%以上,这... 合成了[BMIM]Cl、[BMIM]FeC_l4和Et_3NHCl-NiCl_2三种离子液体;并研究了这些离子液体在不同加入量时对新疆哈浅22号稠油的改质效果。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改性制备的[BMIM]FeCl_4在一定量的条件下可使稠油有效降黏,降黏率达34.12%以上,这说明离子液体可使稠油在开采过程中降低黏度,提高采收率,降低采油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稠油 改质 降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气氛下温度和压力对煤热解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洁 狄佐星 +3 位作者 罗明生 王亚涛 丁肖肖 李洪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16-121,共6页
研究煤热解的反应特性有助于提高煤热解的转化率和焦油收率并且能够改善焦油的品质。本文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N2气氛中,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唐山烟煤热解反应,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热解失重率、热解气体组成及液相产物产率的影响规律。... 研究煤热解的反应特性有助于提高煤热解的转化率和焦油收率并且能够改善焦油的品质。本文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N2气氛中,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唐山烟煤热解反应,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热解失重率、热解气体组成及液相产物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热解压力由1MPa增加至3MPa时,唐山烟煤的失重率和焦油产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在2MPa时达到最大值。当温度低于600℃时,压力不影响CH4、H2和CO的收率,当温度超过600℃时,CH4、H2和CO的收率随热解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热解的失重率、水的产率以及CH4、H2的收率不断增大,焦油的收率和CO的收率先增大后降低,在2MPa下600℃时焦油的收率达最大值为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温度 压力 焦油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处理剂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吴嘉蕾 佟拉嘎 +1 位作者 张云雷 孙保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20-223,共4页
油基钻井液是处理地质复杂类井层及开发页岩气的重要油田化学助剂,加大其开发力度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油基钻井液处理剂是提高油基钻井液技术和应用水平的关键,不仅是钻井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以针对性改... 油基钻井液是处理地质复杂类井层及开发页岩气的重要油田化学助剂,加大其开发力度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油基钻井液处理剂是提高油基钻井液技术和应用水平的关键,不仅是钻井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以针对性改善该体系的性能。在阐述油基钻井液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介绍了近期油基钻井液处理剂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油基钻井液处理剂 乳化剂 降滤失剂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