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鞋类产品中合成材料的苯酚和双酚A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徐根 韩军 +2 位作者 白子竹 杨萌 杨明山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8,共7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鞋用合成材料中苯酚和双酚A的分析方法,以甲醇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鞋用合成材料中的苯酚和双酚A,优化了仪器分析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0.1~5.0μg/m L,检出限为0.4~3.6 mg/kg...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鞋用合成材料中苯酚和双酚A的分析方法,以甲醇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鞋用合成材料中的苯酚和双酚A,优化了仪器分析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0.1~5.0μg/m L,检出限为0.4~3.6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4%~99.6%,相对标准偏差为3.1%~6.9%。市售80批次鞋用合成材料样品中共有10批次检出苯酚或双酚A(检出率12.5%),苯酚和双酚A的引入途径可能为聚氯乙烯和聚氨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抗氧剂、稳定剂和增塑剂。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适用于鞋用合成材料中苯酚和双酚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类 合成材料 苯酚 双酚A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石墨烯智能复合材料及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瑜 王雷 +3 位作者 刘洋 连慧琴 崔秀国 李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1,共3页
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以及稳定性,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驱动材料。而智能材料是指能感知外部刺激且本身可执行的新型功能材料。聚合物/石墨烯智能复合材料兼具石墨烯材料和智能材料的特性,因而被应用到驱动器的设计中。概述... 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以及稳定性,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驱动材料。而智能材料是指能感知外部刺激且本身可执行的新型功能材料。聚合物/石墨烯智能复合材料兼具石墨烯材料和智能材料的特性,因而被应用到驱动器的设计中。概述了聚合物/石墨烯智能复合材料驱动器的最新进展,并且讨论了在多种驱动条件或刺激下石墨烯所发挥的作用,介绍了不同刺激下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最后对聚合物/石墨烯智能复合材料及器件作了总结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驱动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化聚丙烯腈在电极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杨锁军 陈飞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相较于传统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材料,环化聚丙烯腈具有更优异的韧性和弹性,具备成为电极候选材料的潜力。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化聚丙烯腈的基本性质与反应机制,综述了环化聚丙烯腈在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中的应用。针对... 相较于传统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材料,环化聚丙烯腈具有更优异的韧性和弹性,具备成为电极候选材料的潜力。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化聚丙烯腈的基本性质与反应机制,综述了环化聚丙烯腈在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中的应用。针对现有研究中环化聚丙烯腈在电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环化反应 电极材料 储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铕-脂肪酸相变和发光双功能复合纳米纤维 被引量:11
4
作者 师奇松 赵祎宁 +3 位作者 张鸣春 靳昕怡 刘彦池 杨明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07-1812,共6页
以不同链长的脂肪酸为配体,1,10-邻菲啰啉为第二配体,通过与发光稀土铕离子进行配位,合成了铕-脂肪酸相变和发光配合物;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基质,铕-脂肪酸为相变和发光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 以不同链长的脂肪酸为配体,1,10-邻菲啰啉为第二配体,通过与发光稀土铕离子进行配位,合成了铕-脂肪酸相变和发光配合物;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基质,铕-脂肪酸为相变和发光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荧光光谱仪(FL)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在285~600 nm,在280 nm紫外光激发下,复合纳米纤维发射出主峰位于580,593和614 nm的红光,对应Eu3+的5D0-7F0,5D0-7F1及5D0-7F2跃迁.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及相变功能,纳米纤维的直径随着铕含量和脂肪酸碳链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脂肪酸 聚丙烯腈 相变 荧光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聚丁苯橡胶接枝MAH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金娟 栗晓杰 +4 位作者 林青峰 陈力军 杨明山 刘冰 戴玉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0-14,共5页
溶聚丁苯橡胶(SSBR)由于其优良的耐磨、耐低温等性能,主要用于轮胎的胎面、胎体和胎侧等部位,但由于SSBR是一种非极性橡胶,使得它与白炭黑等极性填料的结合力较弱。为了提高SSBR与白炭黑的相容性,以马来酸酐(MAH)为极性单体对SSBR进行... 溶聚丁苯橡胶(SSBR)由于其优良的耐磨、耐低温等性能,主要用于轮胎的胎面、胎体和胎侧等部位,但由于SSBR是一种非极性橡胶,使得它与白炭黑等极性填料的结合力较弱。为了提高SSBR与白炭黑的相容性,以马来酸酐(MAH)为极性单体对SSBR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接枝聚合物(SSBR-g-MAH)与白炭黑共混后的胶料的各项性能,探讨了接枝率对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聚丁苯橡胶接枝了MAH后,接触角降低,门尼黏度增大,硫化时间延长,胶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动态力学(DTMA)测试表明,接枝MAH后实现了胶料抗湿滑性能的提高和滚动阻力的降低,为轮胎胎面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马来酸酐 白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变纳米纤维及其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师奇松 陈三宽 刘太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6-178,185,共4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基质,聚乙二醇(PEG)为相变材料合成了一种相变纳米纤维。考察了溶液浓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等对静电纺丝效果的影响。对于不同PEG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混合溶液中不同的PEG含量对于纳米纤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基质,聚乙二醇(PEG)为相变材料合成了一种相变纳米纤维。考察了溶液浓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等对静电纺丝效果的影响。对于不同PEG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混合溶液中不同的PEG含量对于纳米纤维形态及直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相变纳米纤维呈现圆柱形状而且表面比较光滑,纳米纤维的直径在370 nm^620 nm,而且,纳米纤维的直径随着PEG含量和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同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了相变纳米纤维的相变温度,其值与PEG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相变材料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ZnTe、Cd_(0.875)Zn_(0.125)Te及ZnAl_2Te_4结构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海 刘皖 +2 位作者 高欢 陈飞 曾冬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35-138,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ASTEP程序软件包,计算了CdTe、ZnTe、Cd0.875Zn0.125Te、ZnAl2Te4相的弹性常数、形成能、热力学性能、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4种相都为稳定相,ZnAl2Te4相的结构稳定性最差,4种相的优先生成顺序为:CdTe、Cd0.87...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ASTEP程序软件包,计算了CdTe、ZnTe、Cd0.875Zn0.125Te、ZnAl2Te4相的弹性常数、形成能、热力学性能、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4种相都为稳定相,ZnAl2Te4相的结构稳定性最差,4种相的优先生成顺序为:CdTe、Cd0.875Zn0.125Te、ZnTe、ZnAl2Te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0 875Zn0 125Te 结构稳定性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1520对溴化丁基橡胶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肖琪 李树新 +1 位作者 陈琼枫 武海川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溶液法制备溴化丁基橡胶(BIIR),添加液体抗氧剂1520。为考察抗氧剂1520对BIIR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用热重分析仪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对橡胶进行热分解测定,采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计算非等温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并用Co... 采用溶液法制备溴化丁基橡胶(BIIR),添加液体抗氧剂1520。为考察抗氧剂1520对BIIR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用热重分析仪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对橡胶进行热分解测定,采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计算非等温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并用Coats-Redfern方程推断抗氧剂1520加入前后BIIR的热分解机理函数。结果表明,通过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得到的结果一致,抗氧剂1520的加入明显提高了BIIR的热降解反应表观活化能。用Coats-Redfern方程推断出抗氧剂1520的加入使得BIIR的热分解反应机理由相界面反应机理转变为更复杂的三级化学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1520 溴化丁基橡胶 热重法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烯烃的多嵌段共聚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艳君 师奇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40,共9页
聚烯烃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高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其多嵌段共聚物更具有特殊的性能。基于聚烯烃的多嵌段共聚物近年来所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将从合成方法角度出发,系统综述基于聚烯烃的多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采用活... 聚烯烃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高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其多嵌段共聚物更具有特殊的性能。基于聚烯烃的多嵌段共聚物近年来所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将从合成方法角度出发,系统综述基于聚烯烃的多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采用活性配位聚合、链穿梭聚合、烯烃复分解反应以及基于链行走机理的烯烃配位聚合合成嵌段数目大于3的聚烯烃基多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多嵌段共聚物 配位活性聚合 链穿梭聚合 烯烃复分解反应 基于链行走机理的烯烃配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聚酯型聚氨酯凝胶电解质的研究
10
作者 栗晓杰 戴玉华 +4 位作者 赵衡东 程立言 吴小丹 刘腾 张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25,30,共4页
通过改变PEG分子量、有机溶剂和碘盐等条件制备了不同系列的聚酯型聚氨酯凝胶电解质。研究发现,当PEG分子量为10000,以1,4-丁内酯为有机溶剂,以NaI/I2为氧化还原电对时,得到的聚氨酯凝胶电解质的电导率最高,达到5.61mS/cm。基于该凝胶... 通过改变PEG分子量、有机溶剂和碘盐等条件制备了不同系列的聚酯型聚氨酯凝胶电解质。研究发现,当PEG分子量为10000,以1,4-丁内酯为有机溶剂,以NaI/I2为氧化还原电对时,得到的聚氨酯凝胶电解质的电导率最高,达到5.61mS/cm。基于该凝胶电解质的染料敏化纳米晶TiO2太阳能电池在100mW/cm2的入射光强下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凝胶电解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聚丁苯橡胶接枝丙烯酸的改性研究
11
作者 杨金娟 林青峰 +4 位作者 戴玉华 胡睿轩 王宇 李东新 谭旭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185,共3页
为提高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极性物质的相容性,以丙烯酸(AA)为极性单体对SSBR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AA用量、引发剂(BPO)用量、反应温度和应时间对接枝聚合物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在实验范围内SSBR-g-AA接枝率最高为1... 为提高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极性物质的相容性,以丙烯酸(AA)为极性单体对SSBR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AA用量、引发剂(BPO)用量、反应温度和应时间对接枝聚合物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在实验范围内SSBR-g-AA接枝率最高为1.26%,凝胶率为0.78%。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红外、热重和接触角的分析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丙烯酸 接枝率 凝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悦 梁永日 +2 位作者 温世鹏 刘月星 刘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81,190,共7页
压电聚合物因柔性、加工容易和成本低等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生物医学、能源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数据储存器、纳米发电机、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器件的开发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聚偏氟乙烯的结晶结构、晶型调控以及应用方面... 压电聚合物因柔性、加工容易和成本低等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生物医学、能源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数据储存器、纳米发电机、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器件的开发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聚偏氟乙烯的结晶结构、晶型调控以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聚偏氟乙烯压电聚合物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在纳米器件等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二氟乙烯 Β-晶型 压电性能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Tb-PEG+Eu-PEG/PANI/PAN荧光导电相变三功能复合纤维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宇轩 陈艳君 +5 位作者 潘顾鑫 王畅 彭振博 孙宗旭 梁永日 师奇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4-831,共8页
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基质、以铕-聚乙二醇(Eu-PEG)和铽-聚乙二醇(Tb-PEG)为相变荧光材料,加入掺杂的导电聚苯胺(PANI),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Tb-PEG+Eu-PEG/PANI/PAN复合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FL)仪、差示扫描量热(D... 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基质、以铕-聚乙二醇(Eu-PEG)和铽-聚乙二醇(Tb-PEG)为相变荧光材料,加入掺杂的导电聚苯胺(PANI),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Tb-PEG+Eu-PEG/PANI/PAN复合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FL)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及宽频介电松驰谱(BDS)仪等方法对相变荧光导电复合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具备良好的荧光、相变及导电性能.在294 nm紫外光激发下,通过调节Tb-PEG和Eu-PEG的质量比可调节复合纤维的发光强度和颜色,同时复合纤维的相变温度在54~67℃之间.复合纤维的电导率达到10-6S/cm,随着PANI含量的增加,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增加.通过调节Tb-PEG,Eu-PEG和PANI的比例及PEG的分子量,可以实现复合纤维荧光、导电及相变性能的可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苯胺 相变 荧光 导电 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的介电弹性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戈风行 杨丹 +3 位作者 田明 宁南英 武文杰 张立群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共8页
弹性体材料具有轻质,易加工,价格低廉的优点,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介电弹性体材料发电的基本原理,相比传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电机的优势.重点介绍了几种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介电弹性体材料:丙烯酸酯类、硅橡胶、... 弹性体材料具有轻质,易加工,价格低廉的优点,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介电弹性体材料发电的基本原理,相比传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电机的优势.重点介绍了几种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介电弹性体材料:丙烯酸酯类、硅橡胶、聚氨酯和天然橡胶等,并分析了介电弹性体材料的介电常数、击穿电压和断裂伸长率等因素对发电量和发电效率的影响,及它们作为介电弹性体发电材料的优势和不足.此外,提出了作为介电弹性体发电机所需材料在未来应该重点开展的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弹性体 发电 丙烯酸酯类 硅橡胶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Bridgman法生长CaF_2单晶传热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静 周海 +1 位作者 卢一民 万汉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3,共6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尺寸氟化钙单晶的生长过程进行了传热分析,准稳态模型简化模拟计算过程.研究了梯度区不同的温度梯度对界面形状和晶体生长速度的影响,讨论了辐射传热对晶体生长过程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晶体生长过程中界面凸度发生变化... 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尺寸氟化钙单晶的生长过程进行了传热分析,准稳态模型简化模拟计算过程.研究了梯度区不同的温度梯度对界面形状和晶体生长速度的影响,讨论了辐射传热对晶体生长过程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晶体生长过程中界面凸度发生变化;晶体生长速率与坩埚下降速率不一致;25 K/cm为合适的梯度区温度梯度;晶体内部辐射传热对单晶生长传热过程有重要影响.计算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固相等温线的曲率小于液相的.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晶体生长实验,生长出的晶体完整,透明,无宏观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2 有限元法 垂直Bridgman法 数值模拟 传热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氧基苯乙烯在离子液体中的正离子聚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雪超 伍一波 +1 位作者 郭文莉 李树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28-32,38,共6页
以咪唑磷酸盐类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溶剂,在-10℃下以2-氯-2,4,4-三甲基戊烷(TMPCl)、三氟化硼(BF3)为引发体系,实现了对甲氧基苯乙烯(p-MOS)的正离子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分子摩尔质量达到73 150g/mol,... 以咪唑磷酸盐类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溶剂,在-10℃下以2-氯-2,4,4-三甲基戊烷(TMPCl)、三氟化硼(BF3)为引发体系,实现了对甲氧基苯乙烯(p-MOS)的正离子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分子摩尔质量达到73 150g/mol,单体转化率超过93.4%。分析了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聚合物分子摩尔质量以及聚合物末端结构等,提出了离子液体中对甲氧基苯乙烯正离子聚合的基元反应。并通过1 H-NMR对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证实[bmim][PF6]离子液体中所得聚合物存在含氯末端基和双键末端两种末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磷酸盐类离子液体 对甲氧基苯乙烯 正离子聚合 绿色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乙基氯化铝引发体系对溶液法合成丁基橡胶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杉 李树新 +2 位作者 郭文莉 杨珂 张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以水/乙基氯化铝为引发体系,采用溶液法合成丁基橡胶,通过改变引发体系的配比、种类和用量,研究了该引发体系中各组分对丁基橡胶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作为主引发剂,决定了活性中心的数目,对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有显著影响... 以水/乙基氯化铝为引发体系,采用溶液法合成丁基橡胶,通过改变引发体系的配比、种类和用量,研究了该引发体系中各组分对丁基橡胶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作为主引发剂,决定了活性中心的数目,对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有显著影响。乙基氯化铝作为共引发剂,不仅用于与水作用产生阳离子活性中心,影响聚合反应的速率,也可消耗聚合体系中的杂质,避免副反应发生。同时,相较于倍半乙基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的活性较高,采用溶液法聚合不易控制,较难得到高分子量的产物。随引发体系用量增大,活性种增多,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产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橡胶 溶液法 引发体系 倍半乙基氯化铝 乙基二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基乙烯基醚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阳离子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玉娟 伍一波 +1 位作者 郭文莉 李树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103,共3页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omim]BF4为溶剂,在0℃下,采用不同的引发体系,实现并证实了IBVE在离子液体中进行阳离子聚合的可行性。对比传统溶剂(CH2Cl2)中IBVE的阳离子聚合特征,发现在离子液体中合成的聚合物的产率和分子量更高、分子量分布更窄...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omim]BF4为溶剂,在0℃下,采用不同的引发体系,实现并证实了IBVE在离子液体中进行阳离子聚合的可行性。对比传统溶剂(CH2Cl2)中IBVE的阳离子聚合特征,发现在离子液体中合成的聚合物的产率和分子量更高、分子量分布更窄,产物的SEC(RI)曲线呈单峰分布。从聚合物末端结构分析,离子液体中阳离子聚合的基元反应与传统溶剂中基本一致,未发现离子液体中咪唑阳离子参与链引发反应以及四氟硼酸阴离子参与链转移/链终止反应。离子液体和传统溶剂中合成的PIBV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20.35℃和-18.08℃,两者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基乙烯基醚 离子液体 相容性 阳离子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明 闫立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为深入了解石墨烯/聚偏氟乙烯(PVDF)纤维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和制备条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石墨烯/PVDF复合纳米纤维。对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VDF质量浓度、静电纺电压、接收距离、石墨烯的... 为深入了解石墨烯/聚偏氟乙烯(PVDF)纤维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和制备条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石墨烯/PVDF复合纳米纤维。对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VDF质量浓度、静电纺电压、接收距离、石墨烯的加入量等参数对复合纤维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以3种形式存在于纳米纤维之中;当加入石墨烯(GE300)质量分数为1%时,所得到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拉伸强度为3.22 MPa;对比纯PVDF材料,其拉伸强度增加了49.1%;当PVDF质量分数为26%,静电纺电压为20 k V,接收距离为20 cm时,静电纺过程稳定,可得到直径均匀的石墨烯/PVDF纳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纺丝 石墨烯 聚偏氟乙烯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氢能发电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艳艳 徐丽 李星国 《智能电网》 2016年第8期824-829,共6页
清洁、环保、高效的氢储能技术,能够削峰填谷,有效解决新能源稳定并网问题,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研发高效、低成本的储氢材料是氢能大规模利用的核心问题。稀土储氢合金具有高的体积储氢能力和储氢体积密度,是一种理想的储氢介质,可用于... 清洁、环保、高效的氢储能技术,能够削峰填谷,有效解决新能源稳定并网问题,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研发高效、低成本的储氢材料是氢能大规模利用的核心问题。稀土储氢合金具有高的体积储氢能力和储氢体积密度,是一种理想的储氢介质,可用于燃料电池中储存以及供给氢气的容器,使燃料电池高效发电。基于这方面的应用特点,对其稀土储氢合金的气态储氢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稀土储氢材料 氢能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