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逆双交联网络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勇 刘若凡 +2 位作者 金玉顺 丁伟 伍一波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通过物理交联法制备一系列由可逆双硫键聚合物单交联网络和可逆-Fe^(3+)配位键聚合物单交联网络组成的双交联网络聚氨酯弹性体,得到可逆双交联网络互锁自修复聚氨酯材料(FSN)。该材料利用可逆双键网络中的二硫键和Fe^(3+)配位键网中的... 通过物理交联法制备一系列由可逆双硫键聚合物单交联网络和可逆-Fe^(3+)配位键聚合物单交联网络组成的双交联网络聚氨酯弹性体,得到可逆双交联网络互锁自修复聚氨酯材料(FSN)。该材料利用可逆双键网络中的二硫键和Fe^(3+)配位键网中的金属配位键互穿互锁,形成两个单交联网络协同的可逆双交联网络自修复弹性体材料。研究了双交联网络的自修复能力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SN网络的机械应力达到3.5 MPa;聚合物自修复效率高达80%以上。该结果证明两个单交联网络间存在协同作用,使得FSN比单一可逆聚合物网络在力学性能和自修复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自修复聚合物 双交联网络 金属配位键 二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锆金属催化体系下环烯烃共聚物的制备
2
作者 王超亚 何广湘 +4 位作者 杨索和 靳海波 刘若凡 金玉顺 伍一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0,共10页
环烯烃共聚物(COC)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广泛地应用于镜头及液晶显示屏用导光板等方面,因此,研究COC树脂的合成工艺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文中采用茂锆金属催化体系以加成聚合方式催化制备了COC树脂,考察了乙烯进气速率、反应时间、铝锆摩尔... 环烯烃共聚物(COC)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广泛地应用于镜头及液晶显示屏用导光板等方面,因此,研究COC树脂的合成工艺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文中采用茂锆金属催化体系以加成聚合方式催化制备了COC树脂,考察了乙烯进气速率、反应时间、铝锆摩尔比(Al/Zr)、茂锆金属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对制备COC树脂的影响,并对COC树脂的分子结构使用核磁共振(^(13)C-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了分析,对COC树脂的热性能、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拉伸测试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控制通入乙烯流速为3mL/min、反应时间为30min、Al/Zr为1500、茂锆金属催化剂浓度为6×10^(-5)mol/L、反应温度为70℃时,所得COC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约为135℃,在可见光范围内透过率约为92%,与市售高端COC树脂产品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烯烃共聚物 降冰片烯 乙烯 茂锆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ral fluorescent sensor Tb^(3+)@Cd‑CP based on camphoric acid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recognition of R‑and S‑propylene glycol
3
作者 LI Junying CHEN Xinyan +5 位作者 DIAO Xihui Yaseen Muhammad CHEN Chao WANG Hao QI Chuansong LI Wei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97-2504,共8页
Herein,a layered chiral coordination polymer,[Cd2(D‑cam)_(2)(2,2′‑bipy)_(2)]_(n)(Cd‑CP),was synthesized using a solvothermal method with camphoric acid(D‑H_(2)cam),2,2′‑bipyridine(2,2′‑bipy)and Cd^(2+),and Tb^(3+)@... Herein,a layered chiral coordination polymer,[Cd2(D‑cam)_(2)(2,2′‑bipy)_(2)]_(n)(Cd‑CP),was synthesized using a solvothermal method with camphoric acid(D‑H_(2)cam),2,2′‑bipyridine(2,2′‑bipy)and Cd^(2+),and Tb^(3+)@Cd‑CP was in‑situ synthesized introducing Tb^(3+)ions.The fluorescence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compared to Cd‑CP,Tb^(3+)@Cd‑CP exhibited ultra‑high fluorescence performance.The luminescence sensing performance demonstrated that Tb^(3+)@Cd‑CP could distinguish R/S‑propylene glycol(R/S‑PG)by fluorescence responses,with fluorescence quenching constant of 5.3×10^(3)and 2.0×10^(3)L·mol^(-1)respectively and the enantioselectivity factor(α)of 2.65.Moreover,Tb^(3+)@Cd‑CP demonstrated limits of detection of 9.3 and 19.0μmol·L^(-1)for R‑PG and S‑PG,respectively,and showed good reproduc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horic acid coordination polymer ENANTIOSELECTIVITY propylene glyc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