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1,2-丙二醇与尿素制碳酸丙烯酯
1
作者 王陇豫 卢志凯 +7 位作者 柳鑫 罗国华 徐新 刘海燕 孟祥海 徐春明 刘植昌 靳海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52,共10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SEM、XRF和NH 3-TPD分析方法对所制备催化剂的晶型晶貌、元素组成及表面酸性进行表征,并对其催化1,2-丙二醇与尿素醇解反应合成碳酸丙烯酯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SEM、XRF和NH 3-TPD分析方法对所制备催化剂的晶型晶貌、元素组成及表面酸性进行表征,并对其催化1,2-丙二醇与尿素醇解反应合成碳酸丙烯酯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沉淀体系的pH值、金属离子比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1,2-丙二醇与尿素醇解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沉淀体系n(Ca^(2+))∶n(Zn^(2+))∶n(Al 3+)=1.6∶3∶1、pH=9.5条件下,通过共沉淀得到具有水滑石结构的前驱体,前驱体经900℃焙烧4 h所制得的Ca-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1,2-丙二醇与尿素醇解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n(1,2-丙二醇)∶n(尿素)=1.5∶1、温度145℃、压力20 kPa条件下反应4 h,碳酸丙烯酯收率达到93.8%。同时通过温度序列控制方案对该反应过程实现了有效优化,碳酸丙烯酯收率提高至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Zn-Al催化剂 尿素 1 2-丙二醇 碳酸丙烯酯 醇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源对Co/RPSA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董浩 赵明新 +5 位作者 车嘉 王杰 林世静 张丽芳 迟姚玲 王虹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8-926,共9页
以硝酸钴、氯化钴、乙酸钴为钴源,RPSA分子筛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o/RPSA系列催化剂。采用XRD、N_(2)物理吸附、Pyridine-FTIR、NH_(3)-TPD、H_(2)-TPR和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使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研究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性能... 以硝酸钴、氯化钴、乙酸钴为钴源,RPSA分子筛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o/RPSA系列催化剂。采用XRD、N_(2)物理吸附、Pyridine-FTIR、NH_(3)-TPD、H_(2)-TPR和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使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研究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性能。结果表明,钴物种以Co_(3)O_(4)形态存在于催化剂中,钴源影响催化剂理化性质,以氯化钴为钴源,即Co/RPSA(C)催化剂表面CO_(3)O_(4)物种数量较多,Co^(2+)活性位点数量较多,Lewis酸量较多,有较多的吸附氧,氧化还原性能较强,催化活性较好,N_(2)O分解温度较低,t_(10)、t_(50)和t_(90)分别为371、428和485℃;而以乙酸钴为钴源,Co/RPSA(A)催化剂催化活性较差,N_(2)O分解温度较高,t_(10)、t_(50)和t_(90)分别为454、531和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催化剂 N_(2)O 催化分解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AlCl_(3)催化合成2-叔戊基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妍 靳海波 +3 位作者 黎京潭 杨索和 何广湘 马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2-叔戊基蒽的制备是蒽醌法合成双氧水的关键,因此提高2-叔戊基蒽的收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氯化铝催化蒽烷基化制备2-叔戊基蒽,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探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溶剂用量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然... 2-叔戊基蒽的制备是蒽醌法合成双氧水的关键,因此提高2-叔戊基蒽的收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氯化铝催化蒽烷基化制备2-叔戊基蒽,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探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溶剂用量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然后,选择影响较大因素,采用Box-Behnken Design进行进一步优化。验证模型具有代表性,能反应实验真实情况后,在溶剂用量为300 mL,n(蒽)∶n(叔戊醇)=1∶1.2条件下,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为变量,以2-叔戊基蒽收率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方程。经响应面优化,确定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时间1.46 h、反应温度-11.7℃、n(蒽)∶n(三氯化铝)=1∶2.1。在此条件下,2-叔戊基蒽收率可达8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 2-叔戊基蒽 三氯化铝 LEWIS酸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Hβ分子筛催化N_(2)O低温分解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艾鑫 宋永吉 +2 位作者 李翠清 王虹 王新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以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碱土金属、主族金属等为活性组分,REY、USY、ZSM-5、Hβ、4A、NaX、NaY以及SAPO-34等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低温脱硝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等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探究了其催化N_(2)O直... 以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碱土金属、主族金属等为活性组分,REY、USY、ZSM-5、Hβ、4A、NaX、NaY以及SAPO-34等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低温脱硝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等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探究了其催化N_(2)O直接低温分解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Fe-Co双组分的Hβ分子筛催化性能最佳,相应负载量分别为12%和6%,最佳焙烧温度为430℃。Fe_(12)Co_(6)/Hβ具有较高的活性、热稳定性及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直接催化分解 HΒ分子筛 Fe-Co双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Ce-O催化剂对助燃脱硝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田春雨 董浩 +3 位作者 迟姚玲 黄傲寒 李欣亮 靳广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2-1559,共8页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Mn-Fe-Ce-O复合氧化物,采用XRD,H_(2)-TPR,XPS,SEM,EDS等方法分析了试样的结构与物性,并对其氧化和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n-Fe-Ce-O复合氧化物中主要为Mn_(3)O_(4)和CeO_(2)物相,Fe...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Mn-Fe-Ce-O复合氧化物,采用XRD,H_(2)-TPR,XPS,SEM,EDS等方法分析了试样的结构与物性,并对其氧化和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n-Fe-Ce-O复合氧化物中主要为Mn_(3)O_(4)和CeO_(2)物相,Fe和Ce的加入可增大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且表面元素分布均匀,无明显集聚状态,加入Ce后复合氧化物颗粒变得细小,Mn^(3+)+Mn^(4+)含量和表面吸附氧含量增大,H_(2)-TPR还原峰向低温区偏移。Mn_(9)Fe_(1)O_(z)具有良好的氧化CO能力,400℃下CO转化率为99.56%,Mn-Fe-Ce-O复合氧化物催化CO还原NO的活性高于Mn-Fe-O复合氧化物,其中,(Mn_(9)Fe_(1))_(7)Ce_(3)O_(z)活性最高,在350℃下NO转化率为8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Ce-O 复合氧化物 脱硝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转移加氢脱氯研究
6
作者 闫紫豪 裴亚宁 +5 位作者 唐家璇 任铂洋 刘晨 张伟 张登前 习远兵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0-1766,共7页
废塑料热解回收既可以避免“白色污染”,还可以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然而塑料热解油中有机氯脱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异丙醇为供氢试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高活性的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催化转移加氢(CTH)脱氯,考察催化剂组成、焙... 废塑料热解回收既可以避免“白色污染”,还可以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然而塑料热解油中有机氯脱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异丙醇为供氢试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高活性的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催化转移加氢(CTH)脱氯,考察催化剂组成、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反应温度、供氢试剂用量对CTH脱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金属催化剂,1Pt/SiO_(2)(SiO_(2)上负载质量分数为1%的Pt)的催化活性最高,脱氯率达到73.3%。向1Pt/SiO_(2)掺杂适量Ni,其催化活性可进一步提高。当1Pt/SiO_(2)中Ni掺杂量为10%(质量分数),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还原温度为350℃,反应温度为100℃,异丙醇与有机氯摩尔比为25∶1时,脱氯率最高,达到92.7%。催化剂的表征结果显示,掺杂Ni改变了催化剂表面上Pt的电子结构和活性位点分布,并且Ni对比其他金属,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从而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氯 PT 催化剂 催化转移加氢 塑料热解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优化紫外-过碳酸钠法降解间甲酚废水过程
7
作者 刘一楠 张婧 +4 位作者 陈晓飞 陈平 孙啸林 慕朝 马磊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5,共7页
本研究采用紫外-过碳酸钠(UV-SPC)氧化反应体系处理间甲酚废水,并借助人工智能方法进行工艺优化,利用响应面法(RSM)进行实验设计,考察溶液初始pH、反应时间、间甲酚初始浓度、SPC投加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紫外-过碳酸钠(UV-SPC)氧化反应体系处理间甲酚废水,并借助人工智能方法进行工艺优化,利用响应面法(RSM)进行实验设计,考察溶液初始pH、反应时间、间甲酚初始浓度、SPC投加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TOC去除率的影响。基于RSM实验结果,分别使用RSM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进行优化,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2个模型差异,结果显示,ANN模型准确度比RSM模型高50%以上。在ANN模型模拟优化所得最佳反应条件下,实验中TOC去除率为91.48%,明显高于以RSM模型模拟优化所得的最优结果,验证了ANN模型法优异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 紫外线 过碳酸钠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分解N2O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逸飞 王亚涛 +4 位作者 王新承 马小丰 李翠清 王虹 宋永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140,共7页
以二氧化硅气凝胶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过渡金属氧化物M/SiO_(2)-ag(M=Ni、Co、Cu、Fe、Mn、Zn)催化剂,利用XRD、BET、H_(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SiO_(2)气凝胶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分解N_(2)O的催... 以二氧化硅气凝胶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过渡金属氧化物M/SiO_(2)-ag(M=Ni、Co、Cu、Fe、Mn、Zn)催化剂,利用XRD、BET、H_(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SiO_(2)气凝胶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分解N_(2)O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负载NiO的样品具有最高的催化分解活性,当NiO负载量为27%时催化活性最佳,可在451℃完全转化N_(2)O;在455℃下对Ni_(27)/SiO_(2)-ag进行100 h寿命实验,催化活性未下降,表明Ni_(27)/SiO_(2)-ag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催化分解 过渡金属氧化物 SiO_(2)气凝胶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杜方瑜 贺友 +2 位作者 宋心奥 张谦温 孙锦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5-1413,共9页
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不仅可以节约化石燃料,还可以将化工产业的废产物CO_(2)加以转化利用,既可以减少CO_(2)造成的环境问题,又可以制备人们生活中必需的化学品。合理开发利用CO_(2)能够代替化石燃料,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不仅可以节约化石燃料,还可以将化工产业的废产物CO_(2)加以转化利用,既可以减少CO_(2)造成的环境问题,又可以制备人们生活中必需的化学品。合理开发利用CO_(2)能够代替化石燃料,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详细叙述了CO_(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反应机理。针对CO_(2)加氢制备低碳烯烃的两条路径CO_(2)-Fischer-Tropsch直接法(CO_(2)-FT)和甲醇介导间接法(CO_(2)-MTO),分别阐述了两种路径所用催化剂类型、助剂、载体对CO_(2)转化率和烯烃选择性的影响,最后对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Fe系催化剂 低碳烯烃 费托合成 CO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叔丁基苯酚选择加氢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友 田春雨 +3 位作者 迟姚玲 牛彤 尚永幸 张谦温 《石油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3-1648,共6页
以氢氧化铝为前体制备了Al_(2)O_(3)载体,以MgO为结构助剂、Ni为活性组分制备了催化剂;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R、压汞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进行评价,考察... 以氢氧化铝为前体制备了Al_(2)O_(3)载体,以MgO为结构助剂、Ni为活性组分制备了催化剂;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R、压汞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进行评价,考察了Ni负载量、反应温度、压力、液时空速对对叔丁基苯酚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Ni负载量为30%(w)时,催化剂的选择加氢性能最佳;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液时空速2.5 h^(-1)、反应压力2 MPa,在此条件下,对叔丁基苯酚转化率可达到96.39%、对叔丁基环己醇的选择性可达到95.68%。在连续反应300 h的过程中,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催化剂 Al_(2)O_(3)载体 对叔丁基苯酚 对叔丁基环己醇 选择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的制备及催化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逸飞 王新承 +2 位作者 李翠清 王虹 宋永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55,共6页
气凝胶以其独特的纳米多孔三维网格结构、超细颗粒、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低密度等特性,使其在催化领域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何更好地发挥气凝胶的特性,并将气凝胶更广泛地应用到催化领域也是近年来气凝胶材料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分... 气凝胶以其独特的纳米多孔三维网格结构、超细颗粒、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低密度等特性,使其在催化领域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何更好地发挥气凝胶的特性,并将气凝胶更广泛地应用到催化领域也是近年来气凝胶材料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分别综述了气凝胶的制备和气凝胶在催化方面的应用,主要阐述了气凝胶在环境治理和工业催化方面作为催化剂的应用,并展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催化 催化剂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加氢脱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越 冯钰钰 +3 位作者 胡晨星 张伟 张晨 李翠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3-458,共6页
催化加氢脱氯技术反应选择性高、适用范围广,可深度脱氯,是极具前景的脱氯方法。综述了加氢脱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加氢脱氯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组成、助剂、载体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催化剂... 催化加氢脱氯技术反应选择性高、适用范围广,可深度脱氯,是极具前景的脱氯方法。综述了加氢脱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加氢脱氯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组成、助剂、载体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Ni基催化剂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是非常有前景的加氢脱氯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氯 NI基催化剂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低温甲烷化Ni基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先知 贺友 +3 位作者 王斌 孙利民 孙锦昌 张谦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6,共8页
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基低温甲烷化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H_(2)-TPR,XRD等方法对制备的Ni基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添加结构助剂氧化铝及助剂La,Mn,Mg,Cu对Ni基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加... 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基低温甲烷化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H_(2)-TPR,XRD等方法对制备的Ni基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添加结构助剂氧化铝及助剂La,Mn,Mg,Cu对Ni基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加氢活性优于浸渍法,添加结构助剂氧化铝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金属分散度,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催化剂中加入Mn或La助剂可以降低催化剂Ni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力,降低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增加催化剂的CO和CO_(2)加氢活性;在压力2.0 MPa、温度160℃、气时空速10000 h^(-1)下,采用Ni-La/Al_(2)O(3)-SiO_(2)催化剂处理CO含量为5000×10^(-6)(x)、CO_(2)含量为100×10^(-6)(x)的富氢气体时,CO完全转化,CO_(2)含量可降至1×10^(-6)(x)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甲烷化 CO加氢 NI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臭氧氧化含硅间甲酚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晓飞 王蕊 +3 位作者 何广湘 马磊 祁浩杰 陈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5-162,182,共9页
在高效催化臭氧氧化煤化工废水过程中,水中的硅酸盐会使催化剂失活。本研究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使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抗硅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种类、前驱体盐溶液种类、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负载量等相关工艺参数对催... 在高效催化臭氧氧化煤化工废水过程中,水中的硅酸盐会使催化剂失活。本研究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使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抗硅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种类、前驱体盐溶液种类、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负载量等相关工艺参数对催化剂抗硅性能和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含硅间甲酚模型废水效果的影响,并对抗硅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以Fe(NO_(3))_(3)·9H_(2)O作为前驱体盐浸渍,500℃焙烧,活性组分Fe负载量为3%(质量分数)时的抗硅催化剂呈现出优异的空间结构、最佳的抗硅性能和最高的催化臭氧氧化TOC去除率,此时间甲酚转化率为100%,TOC去除率为36.35%。同时,该催化剂在进行了240 h寿命实验后仍保持优异的催化活性和抗硅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硅催化剂 催化臭氧氧化 TOC去除率 ZSM-5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助力Fenton法降解间甲酚废水的过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婧 张橙 +4 位作者 卫皇瞾 靳海波 何广湘 刘一楠 马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08,共6页
采用Fenton氧化法进行人工智能芬顿氧化处理间甲酚废水实验,考察了Fe^(2+)质量浓度、H2O2体积分数、初始pH、反应时间和间甲酚初始质量分数对降解间甲酚反应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分别确定降解间甲酚的最佳方案,... 采用Fenton氧化法进行人工智能芬顿氧化处理间甲酚废水实验,考察了Fe^(2+)质量浓度、H2O2体积分数、初始pH、反应时间和间甲酚初始质量分数对降解间甲酚反应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分别确定降解间甲酚的最佳方案,同时对TOC去除率的关系进行拟合优化对比。结果表明,利用ANN模型并采用枚举法获取的最佳优化条件:Fe^(2+)质量浓度为0.66 g/L、H_(2)O_(2)体积分数为6.00 mL/L、初始pH为3、反应时间为23.37 min、间甲酚初始质量分数为50μg/g,此时,TOC去除率为48.14%,优于响应面法的3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ANN) 芬顿 间甲酚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膨胀石墨/石墨烯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4
16
作者 闫嘉森 韩现英 +2 位作者 党兆涵 李建刚 何向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320,共7页
以石蜡(PA)作为相变储热材料、膨胀石墨(EG)作为主导热材料和支撑材料,石墨烯气凝胶(GA)作为导热增强材料和辅支撑材料制备了PA/EG/GA复合相变材料,研究了GA添加量对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 以石蜡(PA)作为相变储热材料、膨胀石墨(EG)作为主导热材料和支撑材料,石墨烯气凝胶(GA)作为导热增强材料和辅支撑材料制备了PA/EG/GA复合相变材料,研究了GA添加量对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80%PA-17%EG-3%GA复合相变材料导热性能良好,循环稳定性出色.与80%PA-20%EG复合材料相比,该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以及循环稳定性无明显变化,但导热系数由4.089 W/(m·K)提升到了5.336 W/(m·K),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热材料 石蜡 膨胀石墨 导热增强 石墨烯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氢甲酰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璇 贺友 +3 位作者 赵明 孙環 张谦温 孙锦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4,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烯烃氢甲酰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氢甲酰化反应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手性配体在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中表现出的优越性,如能够提高产物中末端醛基比例。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因其催化剂难以回收导致其发展仍有局限;为解决烯烃氢... 综述了近年来烯烃氢甲酰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氢甲酰化反应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手性配体在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中表现出的优越性,如能够提高产物中末端醛基比例。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因其催化剂难以回收导致其发展仍有局限;为解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局限性,开发出了多种新型催化剂和配体;使用水作为溶剂的两相反应体系能够解决催化剂回收的难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甲酰化 手性配体 水溶性铑 双磷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炭吸附左氧氟沙星及其氧化再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小刚 马磊 +3 位作者 郭晓燕 靳海波 卫皇曌 何广湘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9-174,共6页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一系列乙烯焦油微球炭,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以及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微球炭吸附废水中左氧氟沙星污染物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湿式氧化等多种高级氧化方法对吸附饱和的微球炭进行再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微球炭吸附率...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一系列乙烯焦油微球炭,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以及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微球炭吸附废水中左氧氟沙星污染物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湿式氧化等多种高级氧化方法对吸附饱和的微球炭进行再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微球炭吸附率随微球炭质量和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湿式氧化再生效果优于电催化等其他再生方法,相较于初始饱和吸附量25.96 mg/g,再生饱和吸附量达71.98 mg/g。经过湿式氧化后的微球炭比表面积及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均有明显增加,这有利于微球炭对左氧氟沙星污染物的进一步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炭 左氧氟沙星 再生吸附 湿式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甲烷废气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越 裴亚宁 +5 位作者 周玉飞 张伟 张晨 李翠清 乔南利 蒋小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3-1017,共5页
二氯甲烷(DCM)的治理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综述了5种主要DCM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其中吸附法处理效率高、适用性好、不产生二次污染,较具应用前景。吸附容量、热稳定性、憎水性是DCM吸附剂的重要指标。常见DCM吸附剂中,活性炭虽然具有... 二氯甲烷(DCM)的治理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综述了5种主要DCM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其中吸附法处理效率高、适用性好、不产生二次污染,较具应用前景。吸附容量、热稳定性、憎水性是DCM吸附剂的重要指标。常见DCM吸附剂中,活性炭虽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吸附过程中易燃、孔隙易堵塞,且再生困难;分子筛和吸附树脂是综合性能最好的吸附剂,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是提高分子筛的憎水性能和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甲烷 燃烧 生物降解 吸收 冷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对蓄冷材料CaCl_(2)溶液过冷度的影响
20
作者 闫嘉森 韩现英 +2 位作者 李建刚 党兆涵 何向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218,共4页
以氯化锶、硝酸锶、硝酸铜、硝酸锂、硝酸钴和硝酸铝为成核剂,研究了几种成核剂分别对30%氯化钙溶液过冷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适量硝酸铜、硝酸锂、硝酸钴、硝酸铝虽能降低30%氯化钙溶液的过冷度,但会降低其相变潜热;而添加1.5%S... 以氯化锶、硝酸锶、硝酸铜、硝酸锂、硝酸钴和硝酸铝为成核剂,研究了几种成核剂分别对30%氯化钙溶液过冷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适量硝酸铜、硝酸锂、硝酸钴、硝酸铝虽能降低30%氯化钙溶液的过冷度,但会降低其相变潜热;而添加1.5%Sr(NO_(3))_(2)或1.0%SrCl_(2)·6H_(2)O成核剂,既能有效地去除30%氯化钙溶液的过冷度,又对其相变潜热基本无影响,是较理想的成核剂。考虑到硝酸盐是无机盐材料中具有防腐性能且相变潜热值和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故选择1.5%Sr(NO_(3))_(2)作成核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冷材料 氯化钙溶液 成核剂 过冷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