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戚厚发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6年第2期55-56,10,共2页
80年代以来,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热潮逐渐形成,研究和勘探实践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至今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对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既要看到美好的前景,又要充分估计到它的难度。应有一套适合中国具体地质和技术条件的勘探策略,主要是... 80年代以来,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热潮逐渐形成,研究和勘探实践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至今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对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既要看到美好的前景,又要充分估计到它的难度。应有一套适合中国具体地质和技术条件的勘探策略,主要是:坚定信心,契而不舍;选区突破,总结经验;讲究效益,逐步展开;政府优惠,国外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成气 勘探 天然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与问题讨论 被引量:93
2
作者 少波 顾家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6-331,342,共7页
包裹体在石油地质领域主要应用于确定成岩和成藏作用的时间与温度,推断油气运移、构造运动及古热流历史。其应用前提是流体包裹体是在均一体系中形成的,形成后保持封闭和等容体系。由于包裹体具有成分复杂、形态各异的特性,所以后期... 包裹体在石油地质领域主要应用于确定成岩和成藏作用的时间与温度,推断油气运移、构造运动及古热流历史。其应用前提是流体包裹体是在均一体系中形成的,形成后保持封闭和等容体系。由于包裹体具有成分复杂、形态各异的特性,所以后期易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产生塑性变形或爆裂,导致所测均一温度值失真。因此,在应用包裹体均一温度时,必须分析包裹体形成后的变化及成藏、成岩作用对它的影响,进行均一温度校正。将包裹体中烃的等容线的起点定在现今油藏油的泡点曲线上,而等容线的另一点由包裹体的爆裂温度和矿物所承受的包裹体内压力来确定,油气包裹体的等容线与盐水包裹体等容线的交点的温度和压力即为其捕获时的温度和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石油地质 油气运移 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勘探用薄圆环压电换能器的瞬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法林 林峰 陈文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87-399,共13页
分析了石油勘探中采用的薄圆环压电换能器的瞬态响应,研究了它的等效电路并确定了电压激励信号与换能器瞬态振动之间的转换函数。利用留数定理,推导出了在两种类型电压信号激励下,薄圆环压电换能器声源函数的时域及频域的解析式,同... 分析了石油勘探中采用的薄圆环压电换能器的瞬态响应,研究了它的等效电路并确定了电压激励信号与换能器瞬态振动之间的转换函数。利用留数定理,推导出了在两种类型电压信号激励下,薄圆环压电换能器声源函数的时域及频域的解析式,同时真实地表示了薄圆环压电换能器的实际声源函数。选择合适的压电材料和周围的耦合液体,可以改善发射声波信号的质量.在一定发射功率条件下,保持换能器的几何尺寸不变,降低换能器的共振频率,从而能增加声波测井仪的探测深度和随钻测量(MWD)声纳导向系统的测量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能器 声源函数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开发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及其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志坚 韩大匡 齐与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5期117-121,共5页
“九五”期间,我国大部分油田在市场新体制下正转向低品位和高含水油藏开发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石油工业不仅要完成自身发展,同时还要确保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系统总结、阐述油气田开发系... “九五”期间,我国大部分油田在市场新体制下正转向低品位和高含水油藏开发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石油工业不仅要完成自身发展,同时还要确保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系统总结、阐述油气田开发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前沿应用技术,提出了新时期油气田开发要转变固有的生产观念与开发模式,尽快确立以上下游统筹等形式的、面向市场经济的油藏管理方法和多技术、多环节的综合协同整体建模理论,以推动我国石油工业今后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系统工程 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场气田C_2气藏开发挖潜研究
5
作者 王玉文 杨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2-55,共4页
至1993年9月,张家场气田C_2气藏已稳产6年多,达到了开发方案设计的稳产目标。本文通过对开发动态分析,论证了气藏的开发潜力,以此作为挖潜部署依据,指导气藏的开发生产。
关键词 气田 气藏 气田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田化学堵水调剖剂开发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158
6
作者 李宇乡 唐孝芬 刘双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8-94,共7页
本文分八大类简述了国内各种堵水调剖剂的性能、研究及应用简况,对今后堵水调剖剂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油田堵水 注水井 堵水剂 调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封闭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7
作者 鲁兵 丁文龙 +1 位作者 刘忠 黎冰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5-80,共6页
对断层封闭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概述了断层封闭性的理论机理、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封闭机理及与其有关的评价方法、构造反转与断层封闭的关系以及断层封闭性的三维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断层封闭 断块圈闭 对置封闭 封闭性评价 油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重烷基苯磺酸盐的驱油能力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曲景奎 朱友益 +2 位作者 隋智慧 周桂英 张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研究了所合成的各种结构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单剂及其复配体系在不同碱质量分数情况下对大庆四厂油 /水界面张力情况。结果表明 :对同一碳链长度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带甲基的比带乙基、异丙基和苯环上不带取代基的烷基苯磺酸盐降低界面... 研究了所合成的各种结构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单剂及其复配体系在不同碱质量分数情况下对大庆四厂油 /水界面张力情况。结果表明 :对同一碳链长度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带甲基的比带乙基、异丙基和苯环上不带取代基的烷基苯磺酸盐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强 ;同样结构的十六碳链长的烷基苯磺酸盐又较其他碳链长度的烷基苯磺酸盐效果更优 ;长、短碳链的带甲基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按一定比例复配 ,协同效应显著 ;与支链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后 ,体系的驱油能力、抗稀释性和抗Ca2 +、Mg2 +能力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烷基苯磺酸盐 界面张力 复配 油田化学剂 三元复合驱油 直链重烷基苯磺酸盐 驱油能力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成油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姚素平 魏辉 +4 位作者 金奎励 张景荣 涂建琪 赵长毅 方家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8-85,共8页
本文以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模拟实验,对中国西北地区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成油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含有丰富的类脂成分,壳质组特别是角质体含量高可能导致了本区高蜡石油的生成,壳... 本文以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模拟实验,对中国西北地区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成油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含有丰富的类脂成分,壳质组特别是角质体含量高可能导致了本区高蜡石油的生成,壳质组和基质镜质体的含量决定了煤的氢指数和热解烃产值,它们共同构成了盆地内煤成油的母质。模拟排油实验证明了煤孔隙的吸附能力是有限的,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煤中液态烃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可以较好地排出。为了便于生产勘探,文中还讨论了煤系地层的沉积有机相,依据沉积相,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特征将煤系划分成四种沉积有机相:分别是高位沼泽有机相,森林沼泽有机相,流水沼泽有机相和开阔水体有机相,其中,流水沼泽有机相生成液态烃的潜力最大,以含有大量的角质体为特征;森林沼泽有机相的生烃潜力次之,以基质镜质体为主要成分;高位沼泽有机相生烃潜力最差,以惰性组和镜质组为主要的有机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显微组分 盆地 沉积有机相 油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形成及断裂构造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鹏举 卢华复 施央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讨论了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及其对渤海湾地区的影响、作用;提出渤海湾盆地是在中国东部陆壳伸展、拉张作用的构造背景上,叠加右行走滑拉分作用形成的“拉分──伸展型”复合盆地.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系统的... 讨论了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及其对渤海湾地区的影响、作用;提出渤海湾盆地是在中国东部陆壳伸展、拉张作用的构造背景上,叠加右行走滑拉分作用形成的“拉分──伸展型”复合盆地.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系统的一部分,具有与渤海湾盆地相同的基底构造和相似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通过对东濮凹陷基底断裂构造的特征及沿兰聊断裂两侧众多探井岩芯破裂构造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兰聊断裂在东濮凹陷形成过程中的右行平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作用 右行平移 位分盆地 凹陷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因业 薛叔浩 +3 位作者 应凤祥 郭宏莉 李华明 唐祥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根据沉积演化特征,应用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进行了研究,划分出塔克泉隆起带、南部缓坡带、东北部陡坡带等三种层序地层模式以及相应的三种成藏模式;从成岩作用入手探讨了台北凹陷侏罗系成岩演化特征,在剖面... 根据沉积演化特征,应用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进行了研究,划分出塔克泉隆起带、南部缓坡带、东北部陡坡带等三种层序地层模式以及相应的三种成藏模式;从成岩作用入手探讨了台北凹陷侏罗系成岩演化特征,在剖面上划分了早期成岩机械压实和局部胶结作用成岩相、晚成岩Al亚期的溶解作用成岩相、晚成岩A2亚期和B亚期的再胶结作用成岩相等三个成岩序列。指出溶解作用、构造和压实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和裂隙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台北凹陷中西部应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中深部的次生孔隙发育带可作为成岩圈闭油气藏的勘探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储集层 沉积特征 侏罗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磺酸盐弱碱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曲景奎 周桂英 +1 位作者 朱友益 聂丽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通过对抚顺洗涤剂化学厂的烷基苯进行切割处理,合成了平均烷基碳链长度为C14、C17、C20、C23,的烷基苯磺酸钠。经过复配,在弱碱(Na2CO3)条件下研究了大庆三厂油/水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和驱油效率。结果表明:以平均烷基碳链长度在1... 通过对抚顺洗涤剂化学厂的烷基苯进行切割处理,合成了平均烷基碳链长度为C14、C17、C20、C23,的烷基苯磺酸钠。经过复配,在弱碱(Na2CO3)条件下研究了大庆三厂油/水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和驱油效率。结果表明:以平均烷基碳链长度在17左右的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剂进行复配后,得到的样品可以在弱碱条件下,使大庆三厂的油/水界面张力在较宽的碱质量分数[w(Na2CO3)=0.2%~0.8%]及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w(表面活性剂):0.025%-0.2%]条件下维持在超低水平(10^-3mN/m),并能保持长期稳定,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苯磺酸盐 弱碱体系 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杨桦 杨川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56-65,共10页
本文论述了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的基本原理,运用气体状态方程、质点力学和液滴破裂力学的基本公式,推导了气井优选管柱连续排液的数学模式,并编制了求解数学模式的诺模图。本文研究成果对提高产水气田最终采收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气田开发 最终采收率 优选管柱 排水采气 数学模型 诺模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扇三角洲沉积与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顾家裕 何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4-62,共9页
轮南地区三叠纪时由于受轮台断裂影响,断裂两侧地形高差大,冲积扇沉积直接进入湖盆,形成扇三角洲沉积体群。扇三角洲沉积体明显地可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 轮南地区三叠纪时由于受轮台断裂影响,断裂两侧地形高差大,冲积扇沉积直接进入湖盆,形成扇三角洲沉积体群。扇三角洲沉积体明显地可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是主要的油气储集体,储集砂体最发育地区位于桑塔木断垒带及以南地区。储集砂岩类型主要是矿物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的细─粗粒岩屑砂岩,石英含量15~60%,长石含量10~25%,岩屑含量35~75%。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为主,其中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超大孔隙、胶结物溶蚀孔、微孔隙,其次是原生孔和裂缝。轮南地区三叠系属深埋、高孔、高溶储层特征,埋深4200~5400m,其储集砂体,泥质含量低,小于5%。有机酸和无机酸对颗粒的溶蚀,扩大了储集空间,粘土矿物中绝大部分为斑点状高岭石,不易堵塞孔隙和喉道,低的地温梯度和短期的深埋等使三叠系储层具备高孔高渗的特点。孔隙度为15~28.54%,渗透率为10~4317.9×10-3u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油气藏 沉积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钻孔崩落研究中原油田的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雨蕊 许忠淮 +1 位作者 高阿甲 谭廷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95-203,共9页
利用计算机程序分析处理了中原油田36口井的斯仑贝谢地层倾角测井仪所测的双井径及相应的测臂方位曲线,根据孔壁优势崩落方向推断出中原油田所在的东淄凹陷内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研究发现,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在凹陷北部为N... 利用计算机程序分析处理了中原油田36口井的斯仑贝谢地层倾角测井仪所测的双井径及相应的测臂方位曲线,根据孔壁优势崩落方向推断出中原油田所在的东淄凹陷内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研究发现,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在凹陷北部为N(79°±6°)W,而在南部为N(79°±8°)E,二者相差22°左右.利用线弹性平面应力有限单元模型模拟本地区应力场的结果说明,凹陷区较软的介质和北窄南宽的几何形状可能是引起凹陷北部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相对于周围构造主应力方向产生一顺时针角度偏转的原因.根据某井孔出现明显径向不对称孔壁崩落的起始深度估计了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压应力大小的取值范围,展示了反映应力状态随地点和深度而变化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钻孔崩落 构造应力场 油田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水驱油藏水平井产能公式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范子菲 林志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3-37,共5页
边水驱油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油层顶、底部封闭边界,油层两边的恒压边界,水平井在油层中位置,油层各向异性因素对水平井势分布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影响边水驱油藏水平井产能的参数:油层各向异性比值,水平井位置,... 边水驱油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油层顶、底部封闭边界,油层两边的恒压边界,水平井在油层中位置,油层各向异性因素对水平井势分布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影响边水驱油藏水平井产能的参数:油层各向异性比值,水平井位置,油水界面到水平井的距离,水平井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水 驱油 水平井 产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HPAM/Cr^(3+)凝胶成胶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翁蕊 韦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6,共4页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pH、温度及Ca2+浓度对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凝胶成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聚合物浓度的降低,成胶速度降低,所成凝胶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成胶的pH范围变窄。在成胶的pH...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pH、温度及Ca2+浓度对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凝胶成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聚合物浓度的降低,成胶速度降低,所成凝胶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成胶的pH范围变窄。在成胶的pH范围内,pH愈高,则成胶速度愈快,所成凝胶的强度愈高,稳定性也愈好。温度增高时成胶速度加快,凝胶的稳定性变差。Ca2+浓度增大时所成凝胶的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HPAM/Cr^3+ 凝胶形成 高聚物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与土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韦莉 田玉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粘土矿物中的蒙脱石在土酸中的溶蚀及沉淀规律,考察了作用时间。温度、酸浓度及国/液比对蒙脱石与酸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蒙脱石与土酸反应的总溶蚀动力学规律与Elovich动力学方程(C=a+blnt)符合最好。反应... 本文详细介绍了粘土矿物中的蒙脱石在土酸中的溶蚀及沉淀规律,考察了作用时间。温度、酸浓度及国/液比对蒙脱石与酸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蒙脱石与土酸反应的总溶蚀动力学规律与Elovich动力学方程(C=a+blnt)符合最好。反应初期产生明显的Si(OH)4沉淀,沉淀在一小时内达到完全。土酸浓度过大时会产生氟硅酸盐沉淀。反应后期还会产生氢氧化物沉淀。在高固/液比条件下,蒙脱石与土酸反应产生的各类沉淀,比低固/液比条件下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土酸 酸岩反应 酸化 提高采收率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井环空气柱压力计算井底压力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涛 杨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6-70,共5页
文章根据气井天然气的性质 ,推导出了利用气井环空气柱压力 ,计算井底压力的精确求解数学模型与近似求解数学模型 ,提出了以近似求解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为精确求解数学模型赋初值的计算程序和在气举工艺设计与诊断中的实际应用。实际应用... 文章根据气井天然气的性质 ,推导出了利用气井环空气柱压力 ,计算井底压力的精确求解数学模型与近似求解数学模型 ,提出了以近似求解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为精确求解数学模型赋初值的计算程序和在气举工艺设计与诊断中的实际应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本文推导、提出的数学模型与计算程序科学、合理、可靠、实用 ,不仅对这一课题的深化研究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环空气柱 井底压力 地层压力 数学模型 计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配方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设计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胜强 樊世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11,共5页
在QYTZ型泡沫流体试验装置上,在淡水、盐水、淡水+煤油、盐水+煤油介质中研究了近30种发泡剂和若干种稳泡剂。讨论了这两种药剂的加量优化。讨论了配方研究和设计中的3个测定参数:发泡体积、半衰期和出液时间。提出了两个并列方程,以描... 在QYTZ型泡沫流体试验装置上,在淡水、盐水、淡水+煤油、盐水+煤油介质中研究了近30种发泡剂和若干种稳泡剂。讨论了这两种药剂的加量优化。讨论了配方研究和设计中的3个测定参数:发泡体积、半衰期和出液时间。提出了两个并列方程,以描述在现场钻井和洗井配方设计中泡沫体系必须满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钻井 钻井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