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未熟—低熟石油的生烃母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周凤英 彭德华 +2 位作者 边立增 黄第藩 王延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7-113,T003,共8页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新近系烃源岩具有有机质丰度低,而烃转化率却较高,主要形成于咸水、还原环境特点,明显有别于我国东部古近系—新近系的烃源岩。特别是目前在柴达木盆地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中80%为未熟—低熟石油,更是与我国东部盆地古...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新近系烃源岩具有有机质丰度低,而烃转化率却较高,主要形成于咸水、还原环境特点,明显有别于我国东部古近系—新近系的烃源岩。特别是目前在柴达木盆地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中80%为未熟—低熟石油,更是与我国东部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原油具有明显的不同。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中近80%为未熟—低熟石油。为了了解柴达木盆地这种异常富集未熟—低熟石油的根本原因,本文借鉴古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改进传统提取干酪根的方式,尽可能多地保留干酪根中原有的生物形态与结构,采用将干酪根与全岩光薄片的荧光显微组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了柴达木盆地未熟—低熟石油主要的、真正的生烃母质是丛粒藻及颗石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熟-低熟石油 生烃母质 丛粒藻 颗石藻 柴达木盆地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与初步评价 被引量:35
2
作者 罗建宁 谢渊 +4 位作者 王小龙 朱忠发 童箴言 叶和飞 李永铁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5,共15页
羌塘盆地是我国西部尚待进一步勘探与开发的最具前景的中、新生代大型含油气盆地。盆地内发育有10套烃源层,其中主要烃源层有4套,即上侏罗统索瓦组(J3s)、夏里组(J2x)、布曲组(J2b)和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3x),除中央隆起带西部缺失外,在... 羌塘盆地是我国西部尚待进一步勘探与开发的最具前景的中、新生代大型含油气盆地。盆地内发育有10套烃源层,其中主要烃源层有4套,即上侏罗统索瓦组(J3s)、夏里组(J2x)、布曲组(J2b)和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3x),除中央隆起带西部缺失外,在盆地其他地区有广泛分布,累积厚度大于3000m。主要烃源层由碳酸盐岩和泥质岩两类岩性组成,J3s和J2b主要为碳酸盐岩烃源层,有机质含量普遍不高,有机碳含量为0.15%~0.25%,多属差—中等烃源岩。J3x和T3x主要是泥质岩烃源层,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碳含量为0.6%~1.2%,属中等—好烃源层。此外,J2x和J3s还有一套油页岩烃源层,不仅有机碳含量特别高,而且可溶有机质也特别丰富,是盆地内最有价值的烃源层。4套主要烃源层均为海相沉积,有机物质以海相低等生物为主,形成以混合型(Ⅱ型)为主的有机质类型,具有较强的成烃能力。盆地中间有机质热演化处于成熟阶段,盆地周边和中央隆起带附近处于高成熟阶段,再向外达到了过成熟阶段。推测,盆地中部为原油分布区,向外扩展为凝析油 湿气区,再向外为干气分布区。其中以索瓦组的原油分布范围最大,而自夏里组→布曲组→肖茶卡组,原油分布区的面积逐步缩小。盆地储集岩类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以及少量火山岩。碎屑岩主要分布于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三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石油地质条件 烃源层 有机质 碳酸盐岩 泥质岩 海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边缘石炭-二叠系地表石油显示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晓艳 杜鸿烈 +4 位作者 陈章明 关德师 付广 李椿 赵德斌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0-394,共5页
在龙江地区野外实测剖面的岩石裂缝中发现了二叠系的石油显示,在单偏光镜下颜色呈黑褐色,在荧光镜下显示棕黄色或绿色;油源追踪研究证明,野外发现的二叠系干沥青是由石炭二叠系岩石本身生成的,而不是来自于盆地上部的其他生油气岩层... 在龙江地区野外实测剖面的岩石裂缝中发现了二叠系的石油显示,在单偏光镜下颜色呈黑褐色,在荧光镜下显示棕黄色或绿色;油源追踪研究证明,野外发现的二叠系干沥青是由石炭二叠系岩石本身生成的,而不是来自于盆地上部的其他生油气岩层。这一发现和研究对松辽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系 干沥青 油源追踪 松辽盆地 碳同位素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成烃的生成和运移的模拟实验研究Ⅰ.气态和液态产物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33
4
作者 卢双舫 赵锡嘏 +2 位作者 黄第藩 王子文 刘晓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90-302,共13页
在对两个褐煤样品同时进行生烃和排烃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其气态和液态产物的量、组成及其演化规律。结合文献报道,论证了反应压力对气态和液态产物的量和组成存在的明显影响,探讨了褐煤的生、排油能力和运移的机理、效应以及成熟... 在对两个褐煤样品同时进行生烃和排烃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其气态和液态产物的量、组成及其演化规律。结合文献报道,论证了反应压力对气态和液态产物的量和组成存在的明显影响,探讨了褐煤的生、排油能力和运移的机理、效应以及成熟演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烃 油气运移 石油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117井储层烃包裹体研究及油气成藏史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鼐 张水昌 +1 位作者 李新景 涂建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73-1478,共6页
将一个烃包裹体视为一个小小的“油气藏圈闭”。若已知油气藏烃组分,应用 PVTpro4.0油藏烃类流体相态平衡软件,可以获取油气藏圈闭的组分 PVT 相图及捕获压力参数。本文首先对 TZ117井盐水包裹体和烃包裹体进行观察分析,将TZ117烃包裹... 将一个烃包裹体视为一个小小的“油气藏圈闭”。若已知油气藏烃组分,应用 PVTpro4.0油藏烃类流体相态平衡软件,可以获取油气藏圈闭的组分 PVT 相图及捕获压力参数。本文首先对 TZ117井盐水包裹体和烃包裹体进行观察分析,将TZ117烃包裹体分成三期,然后在-170℃条件下利用喇曼测定烃包裹体中烃组分的相对含量,并输入 PVTpr04.0油藏烃类流体相态平衡软件中做出烃包裹体 PVT 相图,确定烃包裹体捕获压力。根据烃包裹体捕获压力,恢复三期烃包裹体形成时的深度,结合 TZ117埋藏史,研究 TZ117井油气成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喇曼 压力 成藏史 塔中117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小萍 刘桂侠 马文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20,共5页
层序地层学是建立在地震地层学、测井地质学、过程沉积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基础上的研究等时年代地层格架中具有成因联系的、旋回岩性序列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学科。它提供了一种沉积岩在三维空间的划分与对比分析的新方... 层序地层学是建立在地震地层学、测井地质学、过程沉积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基础上的研究等时年代地层格架中具有成因联系的、旋回岩性序列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学科。它提供了一种沉积岩在三维空间的划分与对比分析的新方法 ,而不同于岩石地层对比原则 ,客观地恢复了沉积岩垂向叠置顺序和横向相关关系。本文分析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控制因素等方面的最新认识 ,总结了层序地层学 4大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发展趋势 沉积岩 岩石地层 地震地层学 古生物学 同位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物质生烃机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蒋启贵 王延斌 +2 位作者 秦建中 王勤 张彩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6-550,共5页
对浮游藻和底栖藻进行了生烃动力学分析,结合热模拟实验和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浮游藻和底栖藻富含S、O、N等杂原子,生烃活化能普遍很低,生烃平均活化能为220kJ/mol左右,开始生烃活化能小于184kJ/mol,分别于251kJ/mol和255kJ/mol时达到90%... 对浮游藻和底栖藻进行了生烃动力学分析,结合热模拟实验和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浮游藻和底栖藻富含S、O、N等杂原子,生烃活化能普遍很低,生烃平均活化能为220kJ/mol左右,开始生烃活化能小于184kJ/mol,分别于251kJ/mol和255kJ/mol时达到90%生烃转化率,能在未熟、低熟期大量生烃。但浮游藻和底栖藻生烃过程较长,有效生烃(生烃转化率10%~90%)期间活化能跨度较大,分别为59kJ/mol和71kJ/mol,生烃温度跨度分别是166.8℃和201.2℃,浮游藻生烃速率快于底栖藻。浮游藻和底栖藻生烃碳转化率是61.77%和34.9%,浮游藻有更强的生烃能力,生烃产物主要是非烃和沥青质,是未熟、低熟油的重要烃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 底栖藻 动力学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区块整体调剖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佩华 姜英泽 +3 位作者 王德智 李岩 靳文龙 张玉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4期58-60,共3页
提出一套对油田区块整体调剖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 ,该方法可进行选井选层决策、调剖剂决策、施工参数设计、效果预测及效果评价。在调剖剂用量方面考虑了砂岩均质地层和具有天然裂缝或人工裂缝的地层。该优化方法在新立Ⅴ区块进行验证 。
关键词 油田区块 调剖剂 用量 优化设计 整体调剖优化 效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膏盐岩及其与油气勘探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建宁 朱忠发 +3 位作者 谢渊 叶和飞 童箴言 沈启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共8页
羌塘盆地有较广泛的膏盐岩层分布,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和上侏罗统索瓦组中,具有亮晶鲕粒灰岩→白云岩(云灰岩)→膏盐岩层、粉砂岩(或泥岩)→膏盐岩→粉砂岩(或泥岩)→膏盐岩层和膏质白云岩(或泥岩)→膏盐岩层三... 羌塘盆地有较广泛的膏盐岩层分布,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和上侏罗统索瓦组中,具有亮晶鲕粒灰岩→白云岩(云灰岩)→膏盐岩层、粉砂岩(或泥岩)→膏盐岩→粉砂岩(或泥岩)→膏盐岩层和膏质白云岩(或泥岩)→膏盐岩层三种沉积层序,分属湖 海湾型、潮坪和萨布哈型三种成因类型与沉积模式。湖型膏盐层较厚且展布稳定;潮坪型膏盐层较薄、变化快、层数多;萨布哈膏盐层呈薄层、极薄层夹于泥岩、白云岩中,也呈结核状、眼球状等,多发生表生水化变形。膏盐岩层除层状产出外,也呈盐丘产出,已在赤布张错、雁石坪、温泉等地多处发现盐丘构造,直径一般为100~1000m,并见有油气显示。因此,根据盐丘的发育情况,结合沉积相展布,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寻找刺穿油气藏是大有可为的,应作为羌唐盆地油气早期勘探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膏盐岩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油气运移的路径、期次及方向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周凤英 张水昌 孙玉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9-335,共7页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及附近的钻井(出油井和未出油井)中揭示的裂缝、裂隙与成岩序列的穿插关系,连通砂体及断层和不整合面附近的矿物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油气运移路径和期次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指出...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及附近的钻井(出油井和未出油井)中揭示的裂缝、裂隙与成岩序列的穿插关系,连通砂体及断层和不整合面附近的矿物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油气运移路径和期次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指出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主要经历了3期大规模的油气运聚,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为油气横向运移的主要通道。高角度的裂隙及微裂缝为纵向运移主要通道。第一期油气运聚主要发生于海西期,第二期油气运聚主要发生在14~17Ma;第3期油气运聚主要发生在最近的5Ma以来。第一期油气运聚主要为自塔北隆起的西南、南向北,以横向运移为主;第二、第三期运聚主要自西南、南向北,自东向西运移,但主要以垂向运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地区 油气运移方向 油气运移期次 油气运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污水中Fe^(2+),S^(2-),DO及pH值对无机交联体系HPAM-Cr^(3+)CDG成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艳玲 范畴 +2 位作者 杨问华 谭中良 费琪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86,共4页
在对河南油田下二门矿区油田污水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污水中 Fe2 + ,S2 -,溶解氧 (DO)及污水的 p H值对无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HPAM) -Cr3 +胶态分散凝胶 (CDG)成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 HPAM-Cr3 +体系 ,污水中Fe... 在对河南油田下二门矿区油田污水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污水中 Fe2 + ,S2 -,溶解氧 (DO)及污水的 p H值对无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HPAM) -Cr3 +胶态分散凝胶 (CDG)成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 HPAM-Cr3 +体系 ,污水中Fe2 + ,DO对其成胶性能没有影响 ;S2 -和污水的 p H值对其成胶性能有影响。 p H值增大 ,凝胶强度增强 ;S2 -浓度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聚丙烯酰胺 胶态分散凝胶 成效性能 铁离子 硫离子 PH值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海相地层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文龙 苏艾国 李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7,共5页
青藏高原地处著名的“特提斯”含油气构造域的中段 ,是我国目前尚未进行过全面石油勘探但又寄予希望的油气新区。其中 ,羌塘盆地是中国特提斯域最大和最具有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 ,该盆地勘探程度较低。文章依据该盆地大量野外油气地质... 青藏高原地处著名的“特提斯”含油气构造域的中段 ,是我国目前尚未进行过全面石油勘探但又寄予希望的油气新区。其中 ,羌塘盆地是中国特提斯域最大和最具有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 ,该盆地勘探程度较低。文章依据该盆地大量野外油气地质调查的实测资料和露头样品的地球化学与盆地模拟研究成果 ,根据盆地内油气显示与油源对比、中生代三套主力生油岩分布和背斜带发育特征及油气运移指向等 ,初步在羌塘盆地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中划分出了三个含油气系统。并对含油气系统特征及形成与演化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指出了油气勘探方向。这不仅对该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而且还将对中国特提斯域其它地区油气地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盆地 中生代 海相地层 含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纪友亮 冷胜荣 陈丽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6期8-15,共8页
利用孢粉、微量元素、微古生物、有机质类型和岩石矿物资料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的古气候、古水介质、古水深及物源进行了分析,利用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和电性资料等对沉积相待征进行了研究,将其划分出曲流河、辫状三角洲、三角洲... 利用孢粉、微量元素、微古生物、有机质类型和岩石矿物资料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的古气候、古水介质、古水深及物源进行了分析,利用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和电性资料等对沉积相待征进行了研究,将其划分出曲流河、辫状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风暴相等六种沉积相类型,并总结出湖泊沉积体系、冲积扇-辫状河将状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及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湖泊体系三种沉积相模式,三种沉积相模式反映了该凹陷在侏罗统沉积时期的主要沉积相的组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沉积相 吐哈盆地 侏罗纪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声波压实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史謌 沈联蒂 王建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选用不同地区 2口井的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岩性的砂岩、泥岩样品 ,研究孔隙结构、孔隙流体性质、岩石骨架在声波压实效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 :(1 )纵波时差 (Tp)的压实效应随孔隙度 (φ)增大而趋明显 ,孔隙度越大 ,时差随压力变化... 选用不同地区 2口井的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岩性的砂岩、泥岩样品 ,研究孔隙结构、孔隙流体性质、岩石骨架在声波压实效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 :(1 )纵波时差 (Tp)的压实效应随孔隙度 (φ)增大而趋明显 ,孔隙度越大 ,时差随压力变化越快 ;(2 )随着上覆有效压力 (p)的增大 ,时差与孔隙度的线性相关程度减弱 ,说明Wyllie时间平均方程在较低压力范围内敏感 ;(3)孔隙中所饱和的流体对横波速度 (vs)影响不明显 ,而对于纵波 ,气饱和样品的波速明显小于液体饱和的波速 ,且气饱和样品的波速在低压时随压力的变化率比液体饱和的大 ;(4 )对于砂岩 ,在泥质含量与颗粒分选一定的情况下 ,颗粒分选差的岩石其杨氏模量比分选好的岩石大 ,颗粒分选差的岩石的杨氏模量随压力增大近似呈线性上升 ,颗粒分选好的岩石呈指数上升趋势 ;对于砂泥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效应 时差 弹性模量 岩石骨架 泥质含量 分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污水中Fe^(2+),S^(2-),DO及pH值对HPAM-酚醛CDG成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艳玲 王红梅 +2 位作者 谭中良 朱怀江 费琪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对河南油田双河矿区油田污水进行全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污水中 Fe2 + ,S2 -,溶解氧 (DO)及污水的 p H值对有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HPAM) -酚醛胶态分散凝胶 (CDG)成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F e2 + ,S2 -,DO及污水的 p H值对HP... 在对河南油田双河矿区油田污水进行全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污水中 Fe2 + ,S2 -,溶解氧 (DO)及污水的 p H值对有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HPAM) -酚醛胶态分散凝胶 (CDG)成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F e2 + ,S2 -,DO及污水的 p H值对HPAM-酚醛体系的成胶性能都有影响 ,当ρ(Fe2 + ) =1.6mg/ L ,ρ(S2 -) =0 .1mg/ L,ρ(DO) =1.6m g/ L时 ,HPAM-酚醛体系就不能成胶 ;随着污水 p H值的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聚丙烯酰胺酚醛 胶态分散凝胶 成胶性能 二价铁离子 PH值 采收率 驱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谱、质谱和色谱研究中国辽河油田西斜坡原油卟啉生物标志物的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培榕 邢志 +2 位作者 王志杰 廖志勤 黄第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0-72,共3页
利用光谱、质谱和色谱研究中国辽河油田西斜坡原油卟啉生物标志物的特征陈培榕*邢志王志杰廖志勤黄第藩(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北京)关键词生物标志物,石油卟啉,紫外-可见光谱,质谱,... 利用光谱、质谱和色谱研究中国辽河油田西斜坡原油卟啉生物标志物的特征陈培榕*邢志王志杰廖志勤黄第藩(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北京)关键词生物标志物,石油卟啉,紫外-可见光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1997-09-30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石油卟啉 辽河油田 原油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钻井液携岩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汪海阁 刘希圣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15,共6页
水平井环空中岩屑运移明显不同于直井。从运动形式来讲,可分为推移质运动和悬移质运动。文中给出了推移质运动的研究方法,指出推移质运动本质上属于一种剪切运动。认为岩屑的波状运移是推移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悬移质运动的岩... 水平井环空中岩屑运移明显不同于直井。从运动形式来讲,可分为推移质运动和悬移质运动。文中给出了推移质运动的研究方法,指出推移质运动本质上属于一种剪切运动。认为岩屑的波状运移是推移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悬移质运动的岩屑运动机理分析,指出了岩屑悬浮运动的本质在于钻井液的紊动扩散作用与岩屑重力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岩屑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文中求解了岩屑各种运动形式互相转化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钻井液 岩屑运移 环形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水分界面稳定运动的渗流力学条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晓平 杨桦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3期39-40,共2页
水驱气藏气水界面的稳定运动及均匀推进 ,对于气井稳定正常生产 ,提高气藏采收率有较大的影响。文中考虑具有一定倾角的均质各向同性的边水气藏 ,在原始气水界面为一水平面的情况下 ,利用气、水地层渗流的基本规律 ,从理论上详细推导了... 水驱气藏气水界面的稳定运动及均匀推进 ,对于气井稳定正常生产 ,提高气藏采收率有较大的影响。文中考虑具有一定倾角的均质各向同性的边水气藏 ,在原始气水界面为一水平面的情况下 ,利用气、水地层渗流的基本规律 ,从理论上详细推导了保持气水分界面稳定运动的气体渗流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分界面 水驱气藏 稳定运动 渗流速度 渗流力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南部蛇纹岩碳硅石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维平 孙先如 +3 位作者 吴峥 陆益群 汪德华 朱德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8-428,共11页
在大别山南部亭子岭、古山、虎形等蛇纹岩中发现碳硅石,粒径0.02~0.08mm,少数可达0.1~0.17mm,晶体有一轴晶(+)和二轴晶(+)(2V=37°),后者较发育,有较明显的二轴晶化。拉幔光谱峰值稳定,主峰788~789cm^(-1)次峰968~972cm^(-1),弱峰76... 在大别山南部亭子岭、古山、虎形等蛇纹岩中发现碳硅石,粒径0.02~0.08mm,少数可达0.1~0.17mm,晶体有一轴晶(+)和二轴晶(+)(2V=37°),后者较发育,有较明显的二轴晶化。拉幔光谱峰值稳定,主峰788~789cm^(-1)次峰968~972cm^(-1),弱峰767~784cm^(-1),个别样品产生较大偏移,主峰776.85cm^(-1),次峰964.82cm^(-1),可能为因其他微量元素的加入,结构发生改变所致。能谱分析显示,碳硅石混入较多杂质,其中最明显的O、Fe、Ca、K、Ni、Ti、S、Cl、Na等元素可能对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也揭示了早期结晶的温度较高,杂质也较多。此外,碳硅石中见有流体包裹体,成分为CH_4、C_2H_6、C_3H_8、C_6H_6、H_2O等,产生碳硅石的蛇纹岩为大陆幔源岩石在上侵过程中,高温下差异性应变形成二轴晶化。根据实验资料,SiC形成温度为1600℃以上,压力大于等于6.0Gpa,应为在下地壳上地幔软流圈极端还原条件下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矿物学 碳硅石 蛇纹岩 大别山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问题 被引量:16
20
作者 秦同洛 《断块油气田》 CAS 1994年第3期21-23,共3页
随着石油地质勘探程度的加深和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就如何开发好低渗透油田提出了一些基本论点,如重视地层裂缝的研究,注意防止油田开发中地层裂缝的不可逆变形以及慎重对待低渗透油田... 随着石油地质勘探程度的加深和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就如何开发好低渗透油田提出了一些基本论点,如重视地层裂缝的研究,注意防止油田开发中地层裂缝的不可逆变形以及慎重对待低渗透油田的注水问题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裂缝 构造应力 低渗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