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霞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知识产权遭受侵害,赔偿的结果是判断救济是否得到实现的标准,从而成为知识产权受保护程度的风向标。救济是否得到实现,即损害赔偿的确定取决于权利人的举证。由于知识产权损害的特殊性,对权利人举证责任过于苛责,必然减弱对权利人的保... 知识产权遭受侵害,赔偿的结果是判断救济是否得到实现的标准,从而成为知识产权受保护程度的风向标。救济是否得到实现,即损害赔偿的确定取决于权利人的举证。由于知识产权损害的特殊性,对权利人举证责任过于苛责,必然减弱对权利人的保护力度;但是同时,举证责任的完成和分配,担负着诚信诉讼的职责。如果对权利人的举证责任过于缓减,滋生盈利诉讼,会将诉讼变成盈利的手段。我国立法中的定额赔偿,为快速审结案件并维护权利人的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大量适用导致的后果使举证的空间骤然缩减。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立法中逐渐提高定额赔偿幅度的立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举证责任 酌定赔偿 定额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