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乡居何处:日本治愈系电影中的归乡叙事及审美特征 |
张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2
|
徐克“狄仁杰”系列电影的历史玄想与权力隐喻 |
张梅
李建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3
|
数字化转型下泰国电影的产业、创作与传播(2014-2023) |
樊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类型电影的诗学之维——探究一种类型研究策略的可能 |
李建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5
|
探讨小说改编电影的操作技巧——以《影子写手》和《龙纹身的女孩》为例 |
陈蓓妮
|
《电影评介》
|
2013 |
1
|
|
6
|
从“旁观”到“参与”:论电影审美模式维度与层次的体验转变 |
刘珅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7
|
翻译与电影:俚语、方言、口音和多语言 |
Andreea Ema Stoian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8
|
一种历史进程中的“纠缠态”——中国当下商业电影女性话语的美学审视(2010-2018) |
李建伟
张梅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9
|
商业电影激发观众审美愉悦的新思路——以电影《扬名立万》为例 |
吴昊
秦宗鹏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0
|
《动物世界》与《流浪地球》:“剧本工业”拓新“电影工业”之维 |
闫怀康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1
|
商业语境下薛晓路电影的女性叙事策略 |
秦宗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从《扫毒2》到《素人特工》:论香港商业电影叙事策略新边界 |
张欣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3
|
费穆:中国宝贵的电影遗产——家国情怀与电影美学 |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4
|
囫囵的、谱和的艺术:黄氏一家与民国批判写实主义戏剧电影 |
吴晓宇
许哲妤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与冯小刚、葛优座谈 |
姜宝龙
|
《电影评介》
|
2002 |
0 |
|
16
|
时代更迭中的英雄图腾——孙悟空形象变迁的民族文化心理演进 |
张梅
李建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7
|
轻质叙事、情感锚点与文化符号:作为方法的家庭叙事策略 |
张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18
|
《我和我的家乡》:主旋律喜剧片的历史、当下与可能性 |
郝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9
|
“梦的运作”理论下的手持摄影 |
杜天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20
|
《毒液:致命守护者》:正邪一体超级英雄形象和水墨风格 |
黎乐天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