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与内容体系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东华 封化民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9-131,共3页
本文分析、界定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包括信息安全管理的内涵、外延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而系统分析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体系,以期规范与促进信息安全管理的问题研究、学科建设、课程教学与具体实践。
关键词 信息安全管理 概念 内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法》应传播和实践公共图书馆精神--兼评我国《图书馆法》草案的立法目的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志宏 魏晨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10-113,119,共5页
文章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内容实质,认为我国《图书馆法》应传播和实践公共图书馆精神,并应该重新审视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图书馆法》草案的立法目的,这将有利于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法》。
关键词 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精神 立法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融燕 夏琼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3-35,共3页
2008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提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和交流制度。这意味着国家将建立并完善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使公务员队伍这个封闭的系统可... 2008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提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和交流制度。这意味着国家将建立并完善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使公务员队伍这个封闭的系统可以更好地吐故纳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绩效 退出机制 建立健全 公务员队伍 地方政府 公务员法 退出制度 法定退休年龄 公务员制度 交流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塑 被引量:8
4
作者 卫金桂 郑曙村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合法性做出了不懈的探索。改革开放前,中国共 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是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20世纪70年代末,意识形态中心型的合法性出现危机。以邓小平为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合法性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合法性做出了不懈的探索。改革开放前,中国共 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是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20世纪70年代末,意识形态中心型的合法性出现危机。以邓小平为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合法性基础由以意识形态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绩效为中心上来,成功地实现合法性的第 一次转型。当前,经济绩效主导的执政合法性面临着新的挑战,创新执政合法性,实现执政合法性的第二次转型是 我们党当前执政合法性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合法性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密主体自利性对信息公开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宝云 李波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3,共5页
对于各级各类行政组织而言,自利与公利,或保密与公开,并非天然的矛盾体,而是天然的共存体。这对共存体不可能因为任何人的否认或者回避而消失,而是很可能在我们的否认中发生裂变,从而走向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与一般行政部门有所不同的是... 对于各级各类行政组织而言,自利与公利,或保密与公开,并非天然的矛盾体,而是天然的共存体。这对共存体不可能因为任何人的否认或者回避而消失,而是很可能在我们的否认中发生裂变,从而走向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与一般行政部门有所不同的是,定密主体的自利性具有特殊性。因此,理论层面正视定密主体自利性的存在,以及制度层面积极防范这种自利性的非理性膨胀,就是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密主体 自利性 保密 信息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迥异的集体利益实现模式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宝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无论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都能够实现集体利益,但是显然二者的实现路径完全不同。而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又决定了我们不是在完善的治理工具中选择哪个更好,而是在不完善的治理工具中选择哪个更合适,因此认识自身的缺陷从而规避工具自身... 无论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都能够实现集体利益,但是显然二者的实现路径完全不同。而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又决定了我们不是在完善的治理工具中选择哪个更好,而是在不完善的治理工具中选择哪个更合适,因此认识自身的缺陷从而规避工具自身的负面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厘清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交叉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集体利益实现的不同模式,希冀对全面认识个人主义、辩证分析集体主义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融燕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53-155,共3页
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既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使大学生树立科... 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既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 素质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 引导学生 理论知识 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应当享有明确的著作权合理使用权 被引量:5
8
作者 肖志宏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5期102-105,共4页
文摘:文章针对缩小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图书馆的这项权利不应该缩小,而应该更为明确和具体,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图书馆 著作权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学东 卫金桂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16,共5页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问题理论奠基于抗战时期,具体表现为:对列宁民族自治观和斯大林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以世界大视野为背景分析中国民族问题;对外族、中华民族及国内少数民族关系理论上的深入探讨。这些理论的奠基与发展直接影响了新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问题理论奠基于抗战时期,具体表现为:对列宁民族自治观和斯大林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以世界大视野为背景分析中国民族问题;对外族、中华民族及国内少数民族关系理论上的深入探讨。这些理论的奠基与发展直接影响了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民族问题理论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战与中国思想界 被引量:1
10
作者 卫金桂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7-139,共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战 )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唯物史观的确立 ;民族主义的高扬 ;新文化运动的分裂及民族文化主义发展到顶峰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扎根 ;新教育的奠基等 2
关键词 欧战 中国 思想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最高境界到底线突破——新中国道德秩序建立过程的全视域检视
11
作者 吴群芳 孙宝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4,共6页
国人道德水准的滑落并非始自改革开放,从追求最高境界到突破道德底线,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检视道德的全视域构成,很容易发现滑落的始端是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开始的政治运动。从那时开始,在道德构成的全视域内,部分根基开始被严重... 国人道德水准的滑落并非始自改革开放,从追求最高境界到突破道德底线,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检视道德的全视域构成,很容易发现滑落的始端是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开始的政治运动。从那时开始,在道德构成的全视域内,部分根基开始被严重蚕食。突出的特点是不同的阶段,被蚕食而消逝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而共同的特点是消逝速度很快,一种传承数千年的德性,可以在十年、甚至几年内彻底消亡,但是这种德性的再生过程肯定会相当漫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德 公德 道德渐失 最高境界 伦理底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安全工作领导者培养问题研究
12
作者 徐东华 李元 刘文博 《现代情报》 CSSCI 2011年第5期58-62,共5页
信息安全工作领导者作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事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是我国紧缺及急需重点培养的人才。信息时代的信息安全工作领导者具有特定的内涵、特点与素质要求。针对当前我国信息安全工作领导者培养的现状及不足,基于我国国情及... 信息安全工作领导者作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事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是我国紧缺及急需重点培养的人才。信息时代的信息安全工作领导者具有特定的内涵、特点与素质要求。针对当前我国信息安全工作领导者培养的现状及不足,基于我国国情及借鉴美国相关经验,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加强信息安全工作领导者培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和社会力量等多方参与的联动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工作领导者 领导者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战与中国民族主义的新特点
13
作者 卫金桂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10,共6页
欧战 (即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 ,中国民族主义进一步高涨 ,这不仅表现为它所涵盖的社会阶层和反映的思想深度是空前的 ,而且表现为近代民族主义发展到了高峰。同时 ,在欧战直接推动的十月革命影响下 ,中国民族主义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 欧战 (即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 ,中国民族主义进一步高涨 ,这不仅表现为它所涵盖的社会阶层和反映的思想深度是空前的 ,而且表现为近代民族主义发展到了高峰。同时 ,在欧战直接推动的十月革命影响下 ,中国民族主义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勃然而兴 ,更是战后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产物和突出标志。这一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战 中国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