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直流混合微网功率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64
1
作者 杨捷 金新民 +1 位作者 杨晓亮 吴学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9,共11页
微网是解决未来智能电网系统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问题的重要手段,其中,交直流混合微网兼顾了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二者的优点,将成为未来微网发展的主流。微网中通常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作为微源进行电能变换的接口,如何实现接口变换器... 微网是解决未来智能电网系统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问题的重要手段,其中,交直流混合微网兼顾了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二者的优点,将成为未来微网发展的主流。微网中通常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作为微源进行电能变换的接口,如何实现接口变换器之间功率合理配置是微网控制系统的重要目标。文章从交直流混合微网3个组成部分(交流子微网、直流子微网、交直流互联变换器)出发,对相应的功率控制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总结并归纳出交流、直流子微网功率控制技术的通用之处和各自特点。最后,结合未来智能电网的特点,对交直流混合微网未来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分布式能源 交直流混合微网 功率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型双向DC/DC变换器自适应均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颖 荆龙 +3 位作者 吴学智 武文 魏梦航 姜久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00-2907,共8页
多模块输入串联、输出串联(input-series output-series,ISOS)型双向DC/DC变换器尤其适用于如直流电网等输入、输出电压等级都较高的场合,模块间的输入/输出侧能否均压是制约其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输出侧电压双... 多模块输入串联、输出串联(input-series output-series,ISOS)型双向DC/DC变换器尤其适用于如直流电网等输入、输出电压等级都较高的场合,模块间的输入/输出侧能否均压是制约其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输出侧电压双下垂的自适应均压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利用电感电流补偿值与输入/输出电压之间的下垂特性实现了自适应均压控制,但下垂控制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静差问题。补偿改进控制策略消除了静差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模块化程度,改进后,输入/输出侧均压效果和动态性能良好。利用小信号建模分析系统稳定性,通过根轨迹分析得到控制参数稳定范围,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 双向DC/DC变换器 自适应均压 下垂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环流注入的MMC储能系统相间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帅 荆龙 +4 位作者 吴学智 李金科 武文 王小星 杨海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62-2869,共8页
在网压不平衡工况下,模块化多电平储能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energy storage system,MMCESS)如果以并网电流平衡为控制目标,虽然可以保证交流系统安全运行,但是会引起各相放电速度不同,导致子模块储能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 在网压不平衡工况下,模块化多电平储能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energy storage system,MMCESS)如果以并网电流平衡为控制目标,虽然可以保证交流系统安全运行,但是会引起各相放电速度不同,导致子模块储能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不均衡。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比分析了传统MMC和MMC-ESS的内部环流特性;然后分析了以并网电流平衡为目标的不平衡网压控制对电池SOC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注入直流环流的控制策略,有效地实现了相间功率均衡,并论述了直流环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各相电压跌落度为变量,绘制各相注入的直流环流占额定桥臂电流比例的三维图,针对不同跌落度分析了各相桥臂电流的变化,为设备器件选型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储能系统 不平衡网压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空间矢量调制的多电平逆变器共模电压抑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锋 吴学智 +4 位作者 赵宇明 刘京斗 张鹏 赵亚雪 王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972-3982,共11页
多电平逆变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交流传动等领域,而共模电压带来的漏电流不仅会导致光伏并网电流畸变,还存在一定安全问题。针对非隔离型的三相多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三相PWM波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共模电压幅值... 多电平逆变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交流传动等领域,而共模电压带来的漏电流不仅会导致光伏并网电流畸变,还存在一定安全问题。针对非隔离型的三相多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三相PWM波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共模电压幅值分为0、E/3、2E/3的3种情况。进而提出可实现共模电压幅值分别为0、E/3、2E/3的3种调制策略,并且从并网电流谐波性能、共模漏电流、滤波参数3个方面比较了3种调制方式的综合性能。结果显示,在七电平逆变器中,共模电压幅值为2E/3的调制方法综合性能较好。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 共模电压 一维空间矢量调制 多电平逆变器 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在新能源发电场的虚拟同步特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帅 荆龙 +2 位作者 吴学智 李金科 田若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9-165,共7页
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并网点处增设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能够在不改变新能源发电装置原有控制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可以认为是一种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的有效... 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并网点处增设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能够在不改变新能源发电装置原有控制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可以认为是一种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为此,主要研究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及特性,该方案仅需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出口处进行外部改造。首先介绍了接入新能源场站的UPQC输电系统运行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功率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然后阐述了不同工况下UPQC内部功率流动机理,探讨了影响串、并联变流器视在功率的限制因素,并进一步设计了在特定情况下的系统容量参数指标。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UPQC的输电模型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实现UPQC的虚拟同步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虚拟同步发电机 储能系统 新能源发电场 视在容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直流电机并联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勉 唐芬 +3 位作者 赵宇明 吴学智 牛靖凯 姜静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75-3884,共10页
传统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策略使变换器具有直流电机的外特性,提供了额外的惯性与阻尼支撑,但无法在并联系统中实现功率分配。此外,下垂控制策略可实现功率分配却无法为系统提供额外的惯性和阻尼。针对该问题,以Buck变换器为例,提出一种基... 传统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策略使变换器具有直流电机的外特性,提供了额外的惯性与阻尼支撑,但无法在并联系统中实现功率分配。此外,下垂控制策略可实现功率分配却无法为系统提供额外的惯性和阻尼。针对该问题,以Buck变换器为例,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直流电机并联协调控制方法。通过对虚拟直流电机并联系统功率分配原理的分析,给出了并联系统的功率分配影响因素。同时,建立了所提的虚拟直流电机并联协调控制方法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转动惯量、阻尼系数以及调差系数对系统稳态及动态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转动惯量、阻尼系数和调差系数的参数整定方法。最后,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虚拟直流电机和下垂控制策略,该方法在暂态和稳态下均可实现虚拟直流电机并联协调控制,并可较好地抑制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直流电机 并联系统 功率分配 BUCK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三次谐波注入的改进APOD调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武亮亮 唐芬 +3 位作者 陈鹏飞 梁家志 王玮 Poh Chiang Loh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7-1266,共10页
在采用高阶滤波器的三电平变流器中,载波同相层叠调制(phase disposition,PD)产生的开关频率次边带谐波易扩散到高阶滤波器固有谐振点附近,引起输出电流谐波增加或振荡,而载波交替反相层叠(alternative phase opposition disposition,AP... 在采用高阶滤波器的三电平变流器中,载波同相层叠调制(phase disposition,PD)产生的开关频率次边带谐波易扩散到高阶滤波器固有谐振点附近,引起输出电流谐波增加或振荡,而载波交替反相层叠(alternative phase opposition disposition,APOD)所需滤波器总电感量较大。针对以上问题,在定量分析比较PD和APOD两种调制方式谐波分布及边带谐波扩散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调制方式总电感量约束方程。为保有APOD调制谐波分布集中优点的同时减小APOD总电感量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最优三次谐波注入的改进APOD调制策略,分析了不同三次谐波注入量对APOD电压谐波分布及总电感量需求的影响,进而给出了以总电感量需求最小为目标的三次谐波最优注入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实时根据当前调制度自动计算需要注入的三次谐波最优幅值,实现最优三次谐波的在线注入。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开高阶滤波器的谐振点,而且可有效降低主导谐波电压幅值,从而减小所需滤波器总电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D调制 三次谐波注入 谐波分布 LCL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G型的UPFC容量优化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帅 荆龙 +3 位作者 王静 吴学智 庄勇 田若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08-2316,共9页
具备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调节能力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可以为电网提供额外的惯性和阻尼,提高UPFC在新能源输发电领域的竞争力。然而不匹配的换流器输出电压偏移角会增... 具备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调节能力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可以为电网提供额外的惯性和阻尼,提高UPFC在新能源输发电领域的竞争力。然而不匹配的换流器输出电压偏移角会增加设备制造成本和额外功率损耗。阐述了VSG型的统一潮流控制器系统,在讨论电压偏移角的大小对UPFC视在功率以及设计参数的影响后,分析了3种典型的电压偏移角控制方案的参数设计。提出了最小容量的参数设计方案以及在上述参数指标限制下以最小功率为目标的偏移角控制策略,并利用数学统计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将离线计算得到的偏移角与电压峰值、频率的关系拟合成数学函数,达到简化实时运算的目的;设计了VSG型UPFC的额外储能环节容量参数。最后将提出的参数优化设计以及电压偏移角控制策略与3种典型的电压偏移角算法比较,证明了提出的方法可以进一步优化UPFC设计参数并降低视在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虚拟同步发电机 最小容量设计 视在功率优化 电压偏移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曾国宏 潘一飞 吴学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4-15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将光伏组件与储能电池有机结合构成光伏-储能单元,并在光储单元基础上组成规模可灵活配置和扩展的光伏储能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对于太阳能无人机、飞艇等对容量利用率、可靠性要求高且光照分布不均匀的应用场合具有良好的适用... 提出了一种将光伏组件与储能电池有机结合构成光伏-储能单元,并在光储单元基础上组成规模可灵活配置和扩展的光伏储能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对于太阳能无人机、飞艇等对容量利用率、可靠性要求高且光照分布不均匀的应用场合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克服了集中式或普通分布式光储系统存在的稳定性差、容量利用率低和质量比功率低等不足。通过对系统体系结构及控制策略的设计,实现了任意光照条件下光伏发电功率的充分利用和储能单元的能量均衡,从而实现机载设备容量的最大化利用,解决了相关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能源保障问题。通过对系统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的分析,并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无人机 分布式供电 光储系统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储能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魏梦航 荆龙 +3 位作者 吴学智 武文 张颖 姜久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30-3637,共8页
为实现电力电子变压器端口间功率解耦,提出了一种含储能系统的电力电子变压器(energy storage system-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ESS-PET)拓扑,与传统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相比,它可以实现各端口功率独立控制,实现变压器端口间功率解... 为实现电力电子变压器端口间功率解耦,提出了一种含储能系统的电力电子变压器(energy storage system-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ESS-PET)拓扑,与传统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相比,它可以实现各端口功率独立控制,实现变压器端口间功率解耦。同时,标准模块化设计,易于实现后期的端口拓展与系统冗余,进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性能。文中首先对所提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主从控制策略保证了系统的有效运行;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ESS-PET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拓扑可以实现不同端口间的功率解耦,同时,能够实现对储能单元功率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储能系统 模块化拓展 功率解耦 主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无功环流的双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洪玮 吴学智 +3 位作者 王伟 荆龙 王旭亮 武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01-208,共8页
随着双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及柔性变电站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变换器拓扑也层出不穷。传统拓扑中存在的无功环流影响着变换器的稳定性及效率,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拓扑,其优点是没有无功环流,工作效率... 随着双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及柔性变电站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变换器拓扑也层出不穷。传统拓扑中存在的无功环流影响着变换器的稳定性及效率,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拓扑,其优点是没有无功环流,工作效率高,动态响应快,功率双向流动。首先介绍了所提拓扑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并根据实际应用提出吸收回路设计方案。最后,将仿真结果与双有源全桥拓扑进行对比,并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拓扑可以实现功率双向流动且不存在无功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型 双向DC/DC变换器 无功环流 吸收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模型的并网变流器低频振荡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绍阶 王玮 +2 位作者 唐芬 吴学智 高英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87-2796,共10页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多起新能源并网低频振荡现象。为揭示低频振荡机理,以弱电网条件下并网变流器为研究对象,根据阻抗理论,分别建立了dq坐标系下并网变流器常用的2种控制方式单电流环控制和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小信号阻抗模型,...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多起新能源并网低频振荡现象。为揭示低频振荡机理,以弱电网条件下并网变流器为研究对象,根据阻抗理论,分别建立了dq坐标系下并网变流器常用的2种控制方式单电流环控制和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小信号阻抗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2种控制模式下的并网变流器低频导纳特性,分析了电流环与电压环PI参数对并网变流器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得到影响低频振荡的主要因素;对多台变流器分布式并联运行振荡特性进行分析,给出了弱电网与并网变流器以及并网变流器之间的交互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能够实现并网电流低频振荡现象可受控的复现与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信号 低频振荡 阻抗特性 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分序补偿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怀天 荆龙 +2 位作者 吴学智 王小星 王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4-261,共8页
针对交直流配电网中三相负荷不平衡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分裂电容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分序补偿控制策略,控制MMC,通过直流侧电流补偿负荷电流中的负序和零序分量,从而使电网只需提供正序功... 针对交直流配电网中三相负荷不平衡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分裂电容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分序补偿控制策略,控制MMC,通过直流侧电流补偿负荷电流中的负序和零序分量,从而使电网只需提供正序功率,提高了交流侧电能质量。同时,通过环流控制让不平衡功率在相间桥臂之间分配,并利用子模块储能特性来吸收不平衡功率,从而确保直流侧电能质量良好。对MMC直流侧功率控制进行了分析,采用零序控制改善直流侧电能质量,并对该控制下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进行了评估。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三相负荷不平衡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分序补偿 电能质量 直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开关频率下LCL型并网变流器复矢量分析及改进解耦控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琦 唐芬 +4 位作者 辛振 周家宇 陈鹏飞 Poh Chiang Loh 姜久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21-2829,共9页
同步旋转坐标系(dq)下的比例积分控制在并网变流器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滤波器和数字延迟的dq模型均存在轴间耦合并且两者相互影响,低开关频率下LCL型并网变流器的建模和解耦控制变得极具挑战。针对该问题,在对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LCL... 同步旋转坐标系(dq)下的比例积分控制在并网变流器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滤波器和数字延迟的dq模型均存在轴间耦合并且两者相互影响,低开关频率下LCL型并网变流器的建模和解耦控制变得极具挑战。针对该问题,在对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LCL型并网变流器采用复矢量进行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双边频响特性曲线和零极点图对传统状态反馈和相位补偿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不同位置相位补偿对系统相位裕度和解耦性能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解耦控制方法,通过在状态反馈环内和调节器输出端依次设计相位补偿,在有效调节和改善动态性能的同时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解耦性能。最后,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很好的解耦效果,同时能有效减小系统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耦控制 相位补偿 状态反馈 低开关频率 LCL滤波器 复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直流微网的分层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5
作者 江晨 曾国宏 +1 位作者 吴学智 杨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17-2222,共6页
分析了双极性直流微网的结构和优点,针对其结构和功率分配中下垂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本地控制和二次调节组成的分层控制策略。本地控制包含中点电位控制和下垂控制,解决微网的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和实现对微网中负载功率的初步分配;... 分析了双极性直流微网的结构和优点,针对其结构和功率分配中下垂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本地控制和二次调节组成的分层控制策略。本地控制包含中点电位控制和下垂控制,解决微网的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和实现对微网中负载功率的初步分配;二次调节采用分布式补偿控制,消除线路阻抗的影响,实现负载功率的精确分配。对该分层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分析了系统的中点电位调节能力。在半实物平台上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直流微网 分层控制 半实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负载工况下三相变流器有源功率解耦控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许泽富 唐芬 +2 位作者 周家宇 辛振 Poh Chiang Loh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56-1065,共10页
三相电压源型变流器(VSC)对于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孤岛工况下带三相不平衡负载运行时,交流侧产生的二次脉动功率耦合至直流侧,导致系统的工作性能降低并影响系统的寿命。针对该问题,在二次功率脉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三相电压源型变流器(VSC)对于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孤岛工况下带三相不平衡负载运行时,交流侧产生的二次脉动功率耦合至直流侧,导致系统的工作性能降低并影响系统的寿命。针对该问题,在二次功率脉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三相瞬时功率的解耦控制策略,通过控制虚拟三相瞬时功率脉动分量为0,在不增加开关器件的情况下,利用LCL滤波器中电容提供负载所需二次脉动功率,实现交直流侧二次脉动功率解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拓扑结构直流侧所需的最低电压以及电流应力影响因素。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较好地实现功率解耦控制,直流侧源电流二次脉动分量大大减小,有利于提高系统控制性能和实现直流侧电容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变流器 不平衡负载 二次脉动 功率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