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直流叠加电流下大容量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温升计算与试验研究
1
作者 孙国华 张猛 +3 位作者 奚晶亮 刘成柱 夏之慧 刘雪峰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4,共7页
针对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工况下干式空心电抗器温升分布特性差异,依托南方电网公司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示范工程,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干式空心电抗器绕组及金属辅件在交、直流电流下的温升分布特性。研究及试... 针对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工况下干式空心电抗器温升分布特性差异,依托南方电网公司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示范工程,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干式空心电抗器绕组及金属辅件在交、直流电流下的温升分布特性。研究及试验结果表明:①电抗器绕组及金属辅件温升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性较高,且满足技术规范要求;②基于电抗器交流温升与直流温升的试验结果,可计算交、直流叠加电流下电抗器绕组温升;③交、直流叠加电流下电抗器绕组温升始终小于同幅值交流电流与直流电流下电抗器绕组温升之和。上述研究成果可为交、直流叠加电流下干式空心电抗器设计和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空心电抗器 交、直流叠加电流 温升 仿真计算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大容量叠装电抗器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伟 杨悦民 +5 位作者 雷肖 王银岭 郭旺 夏之慧 王红雨 崔旭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7-274,共8页
针对大容量叠装干式空心电抗器线圈本体以及漏磁导致的金属辅件发热问题,文中依托于渝鄂背靠背柔性直流联网工程叠装桥臂电抗器,采用理论分析、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容量叠装空心电抗器线圈本体发热以及漏磁导致的金... 针对大容量叠装干式空心电抗器线圈本体以及漏磁导致的金属辅件发热问题,文中依托于渝鄂背靠背柔性直流联网工程叠装桥臂电抗器,采用理论分析、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容量叠装空心电抗器线圈本体发热以及漏磁导致的金属辅件发热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温度场仿真与温升试验结果基本吻合;②上线圈热点温升比下线圈热点温升高约18 K;③采用抑制涡流设计,可以将金属辅件温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后期大容量叠装电抗器的温升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装电抗器 温度场仿真 漏磁 金属辅件发热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液两相地热源的ORC发电系统工质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斌 温柔 +3 位作者 边技超 刘瑞 龚宇烈 王善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针对以热源温度为140℃的气液两相混合地热流体为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最佳工质筛选问题,选取6种干工质,通过在MATLAB中搭建系统模型,分析了各工质蒸发温度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不同蒸气质量分数下最佳蒸发温度... 针对以热源温度为140℃的气液两相混合地热流体为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最佳工质筛选问题,选取6种干工质,通过在MATLAB中搭建系统模型,分析了各工质蒸发温度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不同蒸气质量分数下最佳蒸发温度随热源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热源质量流量对系统净输出功率的影响以及蒸发温度对回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工质的热力性能、物理化学稳定性、热源匹配性以及回灌温度对地热ORC发电系统的影响,工质R601a(异戊烷)可作为以140℃气液两相混合地热流体为热源驱动的ORC发电系统的最佳适用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电站 有机朗肯循环 性能分析 有机工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某660MW锅炉燃用当地褐煤适应性分析
4
作者 闫阁 张建华 +10 位作者 侯岩 焦庆航 韩宝庚 曹维 许涛 杜智华 刘家利 张向宇 方顺利 张中晖 王志超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5-333,共9页
菲律宾某660 MW机组燃用当地褐煤,在锅炉试运行期间发生了严重的结渣问题,影响了机组带负荷能力,也增加了安全隐患。鉴于此,对燃煤取样后首先在实验室进行了煤质、着火、燃尽、结渣等性能的分析。煤质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煤样除部分灰成... 菲律宾某660 MW机组燃用当地褐煤,在锅炉试运行期间发生了严重的结渣问题,影响了机组带负荷能力,也增加了安全隐患。鉴于此,对燃煤取样后首先在实验室进行了煤质、着火、燃尽、结渣等性能的分析。煤质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煤样除部分灰成分超出设计煤质参数范围外,其他煤质参数均在设计范围内,煤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燃烧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煤样着火和燃尽性能优良。需要注意的是,试验煤灰中碱性氧化物(Fe_(2)O_(3)、CaO、MgO)成分含量较高,煤灰结渣性能严重。煤粉细度R_(90)在20%~40%、运行氧量在2.5%~4.5%变化时,试烧煤样均具有严重结渣倾向。掌握煤质特性后,又对燃用类似煤种的国内锅炉的设计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最后还针对该机组锅炉燃用试验煤进行了炉内燃烧状态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此类高碱性氧化物煤种具有严重结渣倾向,燃用时会使锅炉存在以下问题:(1)截面热负荷、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和炉膛容积热负荷略微偏大、炉膛容积偏小;(2)燃尽风率和偏置风角度过大;(3)燃烧器区域没有布置吹灰器;(4)屏底烟温及后屏入口烟温偏高等问题。由于试验煤样结渣性能较强,在现有的锅炉设计条件下不能实现长周期的满负荷安全燃用试验煤样。为了提高锅炉对严重结渣煤种的适应性,建议对燃烧器进行改造,同时增加吹灰器布置,并进行燃烧优化调整试验,保证炉内良好的燃烧组织及有效的吹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褐煤 煤性评价 数值模拟 结渣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kV特高压干式平波电抗器绝缘设计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猛 王国金 +3 位作者 张月华 胡宾 奚晶亮 孙文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60-1768,共9页
±1 1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作为±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关键主设备之一,肩负着抑制谐波、限制故障电流等作用。在±8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研制的基础上,根据±1 1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1 10... ±1 1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作为±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关键主设备之一,肩负着抑制谐波、限制故障电流等作用。在±8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研制的基础上,根据±1 1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1 1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的绝缘试验水平选取、绝缘设计、绝缘试验设置、试验方法、判断准则以及试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为验证平波电抗器的绝缘设计,对±1 1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进行了多次负极性全电压及截波雷电冲击绝缘试验和多次全电压中频振荡试验,±1 1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在1 360 kV雷电冲击电压和1 050 kV中频振荡试验过程中,试品内部无烟雾、无异常声响,匝间无放电,试品表面无沿面闪络现象,未出现畸变现象,试验波形稳定,满足绝缘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1 100 kV特高压干式平波电抗器雷电冲击水平(1 360 kV)和中频振荡水平(1 050 kV)电压取值合理,绝缘设计可靠,满足雷电冲击和中频振荡设计要求,可为特高压干式平波电抗器的研发及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 KV特高压 干式平波电抗器 绝缘设计 绝缘试验 雷电冲击 中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电场分布和操作冲击放电特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丁玉剑 张月华 +3 位作者 周松松 毛艳 姚修远 彭宗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14-3419,共6页
±11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关键主设备之一,为确定平波电抗器的外绝缘特性,开展了±11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电场和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首先,对±1100 kV平波电抗器的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在直流... ±11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关键主设备之一,为确定平波电抗器的外绝缘特性,开展了±11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电场和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首先,对±1100 kV平波电抗器的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在直流电压下,平波电抗器电位分布较为均匀,关键位置电场强度值均低于一般要求的1500 V/mm的经验值;然后,开展了干燥及模拟人工降雨下±1100 kV平波电抗器操作冲击放电试验,得到了其在安装不同管径均压环时的50%操作冲击放电电压U50%:随着均压环管径的增大U50%略微升高3.06%;随着雨量的增大,U50%呈降低趋势,大暴雨条件下的U50%较干燥情况下U50%相比降低4.7%;不同试验条件下±1100 kV平波电抗器的U50%均大于工程所需的2400 kV。由仿真与试验结果可得,±1100 kV平波电抗器设计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同时研究结果为±1100 kV平波电抗器外绝缘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 kV平波电抗器 电场仿真 操作冲击放电 淋雨 均压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控负荷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短时故障供电恢复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丽君 张广超 +2 位作者 吕雪姣 卢志刚 孙思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7,26,共8页
通过支路数组元素的有效组合形成恢复方案,并利用负荷相对适应度和风险度指标引导恢复方案优化过程。通过合理投切可控负荷充分利用故障后剩余电源容量,在保障重要负荷供电的同时,尽可能恢复更多失电负荷。同时,将馈线间联络线和分布式... 通过支路数组元素的有效组合形成恢复方案,并利用负荷相对适应度和风险度指标引导恢复方案优化过程。通过合理投切可控负荷充分利用故障后剩余电源容量,在保障重要负荷供电的同时,尽可能恢复更多失电负荷。同时,将馈线间联络线和分布式电源在非故障失电区进行供电孤岛划分,并实现协调恢复。针对分布式电源和备用联络线在初始孤岛划分方案形成时存在的独立性和在优化过程中的关联性,引入包括信息层、执行层、设备层和协调层的多代理系统,进行并行计算、协调优化。采用69节点算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供电恢复 分布式电源 可控负荷 最优孤岛划分 多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超大容量限流电抗器研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月华 赵杨 +2 位作者 张德金 蒋观平 成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0-135,共6页
为限制系统短路电流水平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文中研制了一种超大容量的限流电抗器产品。设计通过采用优质导线、新型绕制方法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耐流能力;计算产品周边的磁场分布情况,优化了产品及其金属支撑辅件的结构,避免其过热问题的... 为限制系统短路电流水平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文中研制了一种超大容量的限流电抗器产品。设计通过采用优质导线、新型绕制方法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耐流能力;计算产品周边的磁场分布情况,优化了产品及其金属支撑辅件的结构,避免其过热问题的发生;通过对外绝缘以及防电晕结构的设计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能,并对产品的动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设计核算。最后通过多项试验对电抗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电抗器产品各项指标满足国标以及招标文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容量 磁场分布 辅件过热 外绝缘性能 动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热老化下聚酰亚胺材料力学性能和寿命模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远翔 莫雅俊 +3 位作者 刘慧芳 张月华 张猛 张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1-35,共5页
为研究长期热老化对聚酰亚胺材料性能的影响,分别在280、315、350℃下对其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通过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热作用对材料宏观特性的影响,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测试和扫描电镜(SEM)从微观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长期热... 为研究长期热老化对聚酰亚胺材料性能的影响,分别在280、315、350℃下对其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通过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热作用对材料宏观特性的影响,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测试和扫描电镜(SEM)从微观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长期热老化下,聚酰亚胺的力学性能变化明显,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温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XRD数据表明在热老化的长期作用下聚酰亚胺内部分子链间距离增大,有序性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老化后试样表面出现缺陷和孔洞等。以力学性能变化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为依据,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寿命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相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力学性能 热老化 表面形貌 寿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不锈钢X8CrNi25-21介观尺度材料本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天丰 车江涛 +2 位作者 鲁陈立 梁志强 王西彬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3-898,共6页
针对耐热不锈钢X8CrNi25-21的材料特性,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和位错动力学对经典的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进行修正,引入位错塞积理论,并在本构中考虑晶粒尺寸和晶体取向等微观参数,建立了基于尺度效应的耐热不锈钢X8CrNi25-21介观尺度... 针对耐热不锈钢X8CrNi25-21的材料特性,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和位错动力学对经典的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进行修正,引入位错塞积理论,并在本构中考虑晶粒尺寸和晶体取向等微观参数,建立了基于尺度效应的耐热不锈钢X8CrNi25-21介观尺度材料响应行为本构模型.通过采用介观尺度非标准件,并利用热处理工艺改变材料的晶粒尺寸,开展准静态拉伸实验、动态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进行介观尺度材料测试,建立了晶体尺寸与介观尺度材料塑性变形与断裂行为特征的变化规律,并最终确定了耐热不锈钢X8CrNi25-21介观尺度材料本构模型各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不锈钢 材料本构 介观尺度 位错理论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耦合负压换流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原理与研制 被引量:46
11
作者 张翔宇 余占清 +5 位作者 黄瑜珑 陈政宇 屈鲁 曾嵘 杨悦民 肖风良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8年第4期413-422,共10页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在分布式能源和直流负荷接入、网络柔性互联、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成为未来电网的重要发展趋势。为了保证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需要能够在数毫秒内开断故障电流的直流断路器。本文面向张北±5...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在分布式能源和直流负荷接入、网络柔性互联、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成为未来电网的重要发展趋势。为了保证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需要能够在数毫秒内开断故障电流的直流断路器。本文面向张北±500 k V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的应用需求,开展了500 k V直流断路器原理研究与样机研制。首先,提出500 k V耦合负压换流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系统方案,给出其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逻辑;进而,设计基于电磁斥力操动机构和电磁缓冲机构的快速机械开关、基于二极管和复合被动保护支路的交叉桥式电力电子开关和基于耦合负压电路的换流装置等;最后,研制500 k V耦合负压换流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工程样机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100 k V混合式直流断路器能够在3 ms开断25 k A短路电流,具有低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等特点,相关成果已经过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耦合负压换流 交叉桥式电力电子串联阀组 电磁斥力操动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_(2)气氛下油页岩热解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柏静儒 郝田田 +2 位作者 杨乐 王勃 王佳琦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3-110,共8页
随着一次能源不断消耗,油页岩以其丰富的储量备受关注,同时一次能源利用加剧了CO_(2)排放,导致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研究表明CO_(2)可用于制取瓦斯气,因此,为了探究CO_(2)气氛对油页岩热解的影响,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探究5种不同混合气... 随着一次能源不断消耗,油页岩以其丰富的储量备受关注,同时一次能源利用加剧了CO_(2)排放,导致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研究表明CO_(2)可用于制取瓦斯气,因此,为了探究CO_(2)气氛对油页岩热解的影响,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探究5种不同混合气氛(CO_(2)与N_(2)不同比例混合)及不同升温速率下油页岩的热解失重情况,采用固相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固相产物进行检测,并运用peakfit软件将上述所得气/固相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分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CO_(2)浓度增加,油页岩热解总失重率呈微弱的先增后减趋势,质量变化速率峰值向高温区域移动,增大油页岩热解第3阶段的失重率,过量CO_(2)会抑制油页岩热解;随升温速率提高,油页岩热解总失重率减小;相同条件下,适量浓度CO_(2)使C_(n)H_(m)、CH_(4)生成量增加,过量CO_(2)会抑制其生成;对半焦而言,CO_(2)气氛使半焦中碳酸盐类振动强度减小,部分官能团的热解温度发生改变;相同热解条件下,CO_(2)气氛下半焦中官能团种类较多、强度较高,热解反应向高温区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热解 混合气氛 热重-红外 分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河隧道/城市管廊GIL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设计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黎斌 张烈 +7 位作者 张微 李松 张晓伟 王卫华 熊赟超 张长虹 刘婉莹 盛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共14页
介绍了过江河隧道及大城市市区综合管廊中高压/特高压GIL的特殊运行环境及要求,总结了GIL常见的运行故障,从绝缘、密封、电接触、母线及外壳支撑等方面分述了GIL可靠性结构设计要求及方案;从方便现场拆装、特性监测、寻找处理故障等方... 介绍了过江河隧道及大城市市区综合管廊中高压/特高压GIL的特殊运行环境及要求,总结了GIL常见的运行故障,从绝缘、密封、电接触、母线及外壳支撑等方面分述了GIL可靠性结构设计要求及方案;从方便现场拆装、特性监测、寻找处理故障等方面分述了GIL的适用性设计要领,提出了长线GIL设置封闭式隔离开关分段运行理念以及局放监测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理念和应用设计理念。为确保GIL运行可靠性文中还特别强调了制造质量监控的重要性,为GIL的设计、制造和运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内绝缘 绝缘件表面电场 高气密性 母线与外壳支撑 可靠性及适用性设计 制造质量监控 隧道/管廊G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CT复合模块直串接集中电阻的400 kV直流耗能装置原理与研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悦民 许超群 +3 位作者 刘宇畅 陈政宇 余占清 曾嵘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10-1517,共8页
在远海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通过在正负极直流母线之间加装直流耗能装置的方法,可以在陆地端交流侧发生瞬时故障时投入直流耗能装置吸收差额功率,从而解决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故障穿越问题。论文对基于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在远海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通过在正负极直流母线之间加装直流耗能装置的方法,可以在陆地端交流侧发生瞬时故障时投入直流耗能装置吸收差额功率,从而解决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故障穿越问题。论文对基于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IGCT)复合模块直串接集中电阻的直流耗能装置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直流耗能装置的拓扑结构以及控制策略;其次,详细介绍了开关器件、电力电子阀、并联电容器、集中耗能电阻以及供能系统各部件的选型参数;最后,研制了120 kV级直流耗能装置工程样机并搭建了耗能实验平台,详细介绍了试验方法的等效性,并对样机进行了耗能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120 kV级直流耗能装置在10%、50%以及90%不同占空比下的吸收能量和吸收时间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直流耗能装置 拓扑结构 集中电阻 供能系统 耗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MW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管道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金红伟 李超 +2 位作者 刘学 黄赛冬 毛雪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103,共5页
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管道的振动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的运行安全。某空冷电厂330 MW直接空冷机组的凝结水管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持续整体振动。为消除振动,借助ANSYS Workbench仿真工作平台对凝结水管道系统进行模态计算。仿真分析结果表... 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管道的振动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的运行安全。某空冷电厂330 MW直接空冷机组的凝结水管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持续整体振动。为消除振动,借助ANSYS Workbench仿真工作平台对凝结水管道系统进行模态计算。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凝结水空化和水流冲击对管道系统的振动造成了影响。从改变管内流动特性角度对凝结水下降管段结构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管道模型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比较优化前后"提取点A"处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以及动压和全压的变化,评价了优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发电机组 凝结水管道 振动分析 加速度曲线 孔板和弯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煤电机组增容提效技术及性能考核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斌 孔垂茂 +3 位作者 肖卓楠 黄章俊 龙玉凤 边技超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6,共6页
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对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已成为国家在能源电力领域的重要举措。以某电厂一台亚临界600 MW煤电机组为例,针对增容提效改造目标,采用先进的AIBT通流改造技术和辅机节能技术对机组实施改造,并对增容提效... 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对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已成为国家在能源电力领域的重要举措。以某电厂一台亚临界600 MW煤电机组为例,针对增容提效改造目标,采用先进的AIBT通流改造技术和辅机节能技术对机组实施改造,并对增容提效改造后的煤电机组进行性能考核试验,对比分析改造前后机组的热经济指标。结果表明:机组容量从600 MW增容至630 MW,额定负荷下热耗率降至7726.03 kJ/(kW·h),比改造前降低了500.17 kJ/(kW·h),低于改造目标值;供电标准煤耗降至289.68 g/(kW·h),较改造前降低了7.5%。该亚临界600 MW机组的增容提效改造案例可为煤电机组的安全节能升级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煤电机组 增容提效 通流改造技术 性能考核试验 热经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交通网的局域能源互联网多故障修复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雪姣 杨丽君 +1 位作者 安立明 蔺志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38,共7页
针对局域能源互联网发生多故障时的失电负荷快速恢复问题,在考虑交通网与电网信息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交通网的局域能源互联网多故障修复策略。当局域能源互联网发生多故障时,首先能源路由器将故障信息传递给各虚拟微网;然... 针对局域能源互联网发生多故障时的失电负荷快速恢复问题,在考虑交通网与电网信息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交通网的局域能源互联网多故障修复策略。当局域能源互联网发生多故障时,首先能源路由器将故障信息传递给各虚拟微网;然后,虚拟微网通过控制分布式电源出力,再联合交通网信息对电动汽车进行调度,以优先恢复重要负荷和失电负荷恢复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制定恢复策略;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微网恢复能力以及电动汽车电池容量限制,当局域能源互联网仍有失电负荷时,结合交通网信息以网损最小为目标优化抢修小队路径,从而实现对关键故障点的抢修,提高恢复效率;最后,以IEEE 6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能源互联网 交通网 虚拟微网 电动汽车 分布式电源 故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模型在室温硫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晓砚 夏兵 +3 位作者 郝文光 李浩 张淼 徐善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23,共7页
为研究导热模型在室温硫化(RTV)硅橡胶防污闪涂料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添加导热填料的方式制备了RTV硅橡胶防污闪涂料,使用该涂料制备了涂层样品,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现有导热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实际的复杂的RTV硅... 为研究导热模型在室温硫化(RTV)硅橡胶防污闪涂料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添加导热填料的方式制备了RTV硅橡胶防污闪涂料,使用该涂料制备了涂层样品,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现有导热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实际的复杂的RTV硅橡胶涂层体系中,可以使用简洁的数学表达式kc=∑ki(φi)di较好地拟合测量数据,其中(φ)di用颗粒连续度Ci来表示,该模型对RTV硅橡胶防污闪涂料的产品设计、生产都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V硅橡胶 防污闪涂料 导热系数 导热模型 颗粒连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环境下关节型焊接机器人仿真平台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新敏 缑庆伟 王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42-147,共6页
Motoman-HP20焊接机器人的离线编程软件MoToSimEG进行轨迹规划采用点到点的方式,对于一些复杂曲线,需要非常多的约束点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要求,导致编程过程复杂繁琐。针对这一缺点,开发了一套基于MATLAB环境的六自由度关节型焊接机器... Motoman-HP20焊接机器人的离线编程软件MoToSimEG进行轨迹规划采用点到点的方式,对于一些复杂曲线,需要非常多的约束点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要求,导致编程过程复杂繁琐。针对这一缺点,开发了一套基于MATLAB环境的六自由度关节型焊接机器人仿真平台实现人机交互,并进行了数据通信完成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平台不仅可以完成点到点的关节空间和直角坐标空间的轨迹规划,也可以实现任意已知解析式的轨迹规划运动,并得到轨迹数据完成了示教再现,简化了机器人复杂运动轨迹的编程方法,进一步改善了轨迹规划离线编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轨迹规划 焊接机器人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5kV耦合负压式直流断路器短路电流开断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猛 赵杨 +3 位作者 王国金 刘成柱 王红斌 马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51-2458,共8页
直流断路器是柔性直流电网的关键设备,肩负着数毫秒内切除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作用,短路电流开断试验用于考核直流断路器开断故障电流的能力,是直流断路器型式试验的核心。该文基于张北±500k V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首先阐述了耦合负压式... 直流断路器是柔性直流电网的关键设备,肩负着数毫秒内切除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作用,短路电流开断试验用于考核直流断路器开断故障电流的能力,是直流断路器型式试验的核心。该文基于张北±500k V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首先阐述了耦合负压式直流断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了短路电流开断试验要求以及试验方法,并基于交流单频振荡法搭建了试验平台,试验平台主要包括直流充电电源、电容器塔、电抗器、放电电阻以及各种开关等设备。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平台能够满足短路电流开断试验要求,以535 kV耦合负压式直流断路器为试品,完成了7.5 kA、15 kA和25 kA短路电流开断试验,从直流断路器接到分闸指令至试验回路电流开始下降的时间均小于3 ms,开断时直流断路器端间过电压峰值均未超过800 kV,满足直流断路器设计要求,可为直流断路器短路电流开断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直流电网 耦合负压 直流断路器 短路电流开断 试验平台 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