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规划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4
1
作者 唐西胜 李伟 沈晓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191,共14页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在源网荷各端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储能的发展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期,如何合理、经济地利用好储能的关键是规划配置方法。在对储能规划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储能投资运营主体...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在源网荷各端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储能的发展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期,如何合理、经济地利用好储能的关键是规划配置方法。在对储能规划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储能投资运营主体多元化、应用场景和运行模式复杂化、储能技术多样化等新变化对储能规划方法的影响;提出了新能源聚集区考虑时空互补和共享机制的储能规划方法、电网侧充分市场竞争下的储能与输配电系统协同规划方法,以及用户侧电、热、氢多元储能合作/竞争共存下的规划方法。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规划,未来应注重电力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整体协调性、储能投资运营主体多元化内生博弈机制的影响,以及规划方案在多目标多场景下的迁移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规划方法 新型电力系统 共享储能 博弈机制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风险抑制下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概率评估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方敏 顼佳宇 +3 位作者 苏宁 牛焕娜 袁嘉兴 门盼龙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4,共12页
为了抑制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分布式光伏无序接入带来的安全稳定运行风险,提出了基于历史场景统计的光伏承载力分层分级概率评估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基于反向负载率的光伏承载力分级概率评估模型以及安全校核概率评估模型,给出了基于历史... 为了抑制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分布式光伏无序接入带来的安全稳定运行风险,提出了基于历史场景统计的光伏承载力分层分级概率评估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基于反向负载率的光伏承载力分级概率评估模型以及安全校核概率评估模型,给出了基于历史场景统计的光伏承载力薄弱环节分级概率评估流程,并通过构建基于百分位数统计的光伏承载力评估模型,最终形成了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承载力分层分级概率评估方法。通过改进导则算例和实际配电网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科学展示不同百分位数下各供电区域的光伏可新增容量,识别的光伏承载力薄弱程度更符合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光伏承载力 历史场景统计 分层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工业园区供能技术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3
作者 刘怀远 陈逸珲 +4 位作者 李嘉晨 宋福龙 陈正曦 余潇潇 吴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6-294,共9页
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的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给,因此可靠、经济的供能技术是高耗能产业运行的重要保障。首先对当前主要供能方式的系统结构与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包括自备电厂、大电网购电、孤岛模式微电网和并网模型... 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的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给,因此可靠、经济的供能技术是高耗能产业运行的重要保障。首先对当前主要供能方式的系统结构与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包括自备电厂、大电网购电、孤岛模式微电网和并网模型微电网;然后综合经济性、可靠性和环境效益,建立了供能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某电解铝生产园区为实际算例,分析4种供能方式在工业园区应用中的经济性表现,并综合未来碳价格和储能成本的发展趋势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为工业园区投资者和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能技术 绿色微电网 经济性分析 工业园区 “双碳”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设备分布式台账云管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治锋 张慧颖 +1 位作者 刘丁华 翟晴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9期14-16,共3页
将RFID技术和云存储技术,应用到电力设备的台账信息管理系统中,以推动电力设备台账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设备台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且通过云服务来解决大量数据信息的存储问题,使电力工作人员使用台账更加灵活、方便。
关键词 电力设备 台账 RFID技术 云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隧道新型装配式内部结构及其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5
作者 江志伟 黄业胜 +4 位作者 吴成刚 林放 彭智勇 范奇 刘颖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8-216,共9页
为优化电力隧道内部装配式结构与盾构管片间的衔接问题,提出基于橡胶注浆囊袋的新型全装配式内隔板结构方案,可较好地解决现有方案的大部分问题,但因工程所在地北京为8度抗震设防区,地震安全性为结构选型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有必要对新型... 为优化电力隧道内部装配式结构与盾构管片间的衔接问题,提出基于橡胶注浆囊袋的新型全装配式内隔板结构方案,可较好地解决现有方案的大部分问题,但因工程所在地北京为8度抗震设防区,地震安全性为结构选型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有必要对新型结构的地震响应及其与传统备选方案的差异开展分析。根据提出的新型全预制方案、后灌注砂浆方案和整体现浇方案,建立对应的场地-隧道-内部结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整体式反应位移法开展地震响应分析,对比3种内部结构整体、连接区域的变形和内力响应。结果表明:1)新型内隔板结构方案在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较小,可正常传递内力,结构的稳定性较好,尤其是预制底舱和盾构管片间的柔性橡胶囊袋还可在地震下产生沿隧道切向和径向的变形,吸收了部分原本应作用至内部结构上的变形,大幅减小了内部结构的轴力和剪力。2)对于传统后浇砂浆方案,地震下后浇砂浆在预制底舱环缝附近的接触剪应力集中。3)基于橡胶注浆囊袋的新型全装配式内隔板结构方案的地震安全性优于2种传统方案,且注浆囊袋还具备干式连接、快速施工的优势,新型方案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内部结构 抗震分析 电力隧道 注浆囊袋 装配式内隔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风机运行的配电网动态重构优化研究
6
作者 王超 郝东 +2 位作者 王林炎 洪潇 王戈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高渗透率的风电接入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控制与运行变得更加复杂。针对集中控制的配电网重构时间长、求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配电网分层解耦为可并行求解开关变量的控制区域的方法,利用点割集和环路的连接度将整个网络分解为独立... 高渗透率的风电接入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控制与运行变得更加复杂。针对集中控制的配电网重构时间长、求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配电网分层解耦为可并行求解开关变量的控制区域的方法,利用点割集和环路的连接度将整个网络分解为独立的环路,再从下自上逐层求解;推导了以网络开关变量、节点矩阵表示的网损计算方法,建立了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的含配电网重构的分布式风机运行优化模型;提出了能够同时求解网络重构和运行优化的求解方法。根据118节点配电网系统对比不同场景,验证了网络分解方法相比其他算法的优势,以及所提目标函数在削减网损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解 配电网重构 分布式风机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电力云数据中心任务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孙湛冬 焦娇 +2 位作者 李伟 李志鹏 李鹏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1,共7页
针对现有云环境下电力数据中心任务调度的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在电力云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的云数据中心任务调度模型。通过综合考虑时间约束、负载、能耗约束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并通过改进算法对模型进行求... 针对现有云环境下电力数据中心任务调度的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在电力云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的云数据中心任务调度模型。通过综合考虑时间约束、负载、能耗约束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并通过改进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验对运行时间、能耗、平均等待时间、系统负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能耗,为电力数据中心任务调度策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环境 任务调度 PETRI网 蚁群优化算法 电力数据 运行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可视化的输电线路智能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波 李瑛 +2 位作者 张宏宇 耿军伟 赵留学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10期5-9,65,共6页
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减少因外力破坏或本体缺陷导致的输电线路事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研究构建了基于通道视频采集与隐患智能识别的输电线路智能安防系统,并针对采集终端、模型算法以及管控模式等方面持续开... 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减少因外力破坏或本体缺陷导致的输电线路事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研究构建了基于通道视频采集与隐患智能识别的输电线路智能安防系统,并针对采集终端、模型算法以及管控模式等方面持续开展优化提升,逐步提高采集效率、算法识别性能和管控方式,实现了对输电线路全流程线上智能安全管控,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视频采集 图像识别 智能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电力物联配电网拓扑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湛冬 靳友豪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8期26-29,共4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从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入手,整合运用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技术,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本文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目标出...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从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入手,整合运用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技术,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本文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目标出发,聚焦配电网应用场景,分析其网络拓扑结构。结合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提出的职能能量路由器设备,提出新型泛在电力物联配电网拓扑。针对物联网带来的海量数据,提出独立于现有配电网中用来传输控制或度量信号的通信网络的用户数据信息网。最后,逐层简要梳理关键技术,并对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配电网拓扑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配电网 智能能量路由器 拓扑 三维设计 中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的变电站施工管控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武瑶 耿军伟 +3 位作者 陈波 李聪 周爽 刘卫国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9期11-13,26,共4页
为提高变电站施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文章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构建前端感知设备+智能分析处理的智慧工地系统,设计了系统架构,阐明了系统功能,提供了实施示例。智慧工地系统通过构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实现施工现场状... 为提高变电站施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文章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构建前端感知设备+智能分析处理的智慧工地系统,设计了系统架构,阐明了系统功能,提供了实施示例。智慧工地系统通过构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实现施工现场状态感知实时化、服务在线化、监管透明化和分析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物联网 变电站 施工管控 智慧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管廊电力舱综合监测系统集成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恩德 马学良 +2 位作者 仇天骄 侯赞 郭晔 《农村电气化》 2021年第6期5-8,共4页
在隧道通道及变电站屏柜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趋势下,“物联物”“人联物”的大物联时代背景及趋势下,集成、融合各个监控系统变得迫在眉睫。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已有各监控系统,提炼其共性,通过复合光缆和集成主机的形式,优化集成综合监测系统... 在隧道通道及变电站屏柜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趋势下,“物联物”“人联物”的大物联时代背景及趋势下,集成、融合各个监控系统变得迫在眉睫。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已有各监控系统,提炼其共性,通过复合光缆和集成主机的形式,优化集成综合监测系统,形成工程可行、经济合理、可扩展性强的综合监测系统,对综合管廊电力舱综合监控平台的搭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在线监测 复合光缆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的配电网柔性负荷调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涵 张璞 +2 位作者 郭思琪 王昊婧 李路遥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03-214,共1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的柔性负荷调控策略,其核心在于利用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措施替代传统的硬性限制措施。根据不同柔性负荷的运行特性进行定制,对于功率水平连续可调的负荷,惩罚其需求的平方,引导其合理分布负荷;对...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的柔性负荷调控策略,其核心在于利用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措施替代传统的硬性限制措施。根据不同柔性负荷的运行特性进行定制,对于功率水平连续可调的负荷,惩罚其需求的平方,引导其合理分布负荷;对于可延迟循环的负荷,则惩罚其延迟循环时间,优化其运行策略。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电动汽车和家用电器作为两类柔性负荷的代表在配电网测试系统中进行了案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灵活性限制措施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的控制策略优化了配电网中的能源资源配置,如在中渗透率-高灵活性电动汽车场景下,相比于不采取措施应对需求响应集中的问题,采用统一灵活性措施和统一非线性定价措施并在参数最合适时,总成本分别可降低3.60%和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 柔性负荷调控 配电网 分布式能源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灵活性资源配置的配电网光伏承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顼佳宇 王晓冰 +3 位作者 李冰 顾靖达 张秋实 臧天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在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灵活性资源的合理规划和调用是促进光伏高效消纳的关键。为此,提出一种综合考虑节点型和网络型灵活性配置的配电网光伏承载力评估方法。首先,在传统多场景构建方法基础上,引入时序相关性概... 在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灵活性资源的合理规划和调用是促进光伏高效消纳的关键。为此,提出一种综合考虑节点型和网络型灵活性配置的配电网光伏承载力评估方法。首先,在传统多场景构建方法基础上,引入时序相关性概念,建立了考虑时序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的源荷联合运行场景集。然后,构建了上层光伏承载力评估、下层灵活性资源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光伏接入容量最大化为目标,下层模型考虑配电网灵活性运行约束以促进对分布式光伏的高效消纳。通过迭代求解双层模型,最终得到配电网光伏承载力的最大评估结果和灵活性资源的最优配置方案。最后,算例分析表明,节点资源支撑和网络通道支援的相互配合,显著提升了配电网的光伏承载力和运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性资源 光伏承载力 时序相关性 双层模型 智能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叶顶间隙汽流激振力的脉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加胜 李盼 +1 位作者 曹丽华 司和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6-350,338,共6页
采用理论方法计算静偏心情况下汽轮机叶栅内的汽流激振力,同时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叶顶汽封内不均匀流场诱导下的激振力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转子偏心时,叶栅内的汽流激振力随叶顶径向间隙的增加而减小,随轴向间隙的增加而增大。而... 采用理论方法计算静偏心情况下汽轮机叶栅内的汽流激振力,同时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叶顶汽封内不均匀流场诱导下的激振力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转子偏心时,叶栅内的汽流激振力随叶顶径向间隙的增加而减小,随轴向间隙的增加而增大。而汽封流场诱导的汽流激振力由于汽封腔室内的螺旋状涡随时间涡动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转子偏心距的增加,不但使汽流激振力的波动幅度变大,也增大了汽流激振力方向的变化幅度,致使叶顶端区的不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转子偏心 汽流激振力 理论计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分隔形式对电缆隧道火灾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婵 黄业胜 +2 位作者 蒋亚强 谢冬 朱占巍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3,共9页
针对实际电缆隧道中防火分隔形式多样、差异较大的问题,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无防火分隔时不同火源规模下的电缆隧道火灾发展规律和三种防火分隔形式对抑制电缆火灾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缆燃烧长度超过10 m时,火焰会因隧... 针对实际电缆隧道中防火分隔形式多样、差异较大的问题,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无防火分隔时不同火源规模下的电缆隧道火灾发展规律和三种防火分隔形式对抑制电缆火灾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缆燃烧长度超过10 m时,火焰会因隧道中部燃烧区氧气供应不足向隧道两端快速游走;对隧道断面采取局部防火分隔的方式无法阻止火焰和烟气的蔓延,且防火分隔限制了空气向火源区域的流动,反而会促使火焰更早开始向初始燃烧区外的部位游走;只分隔电缆支架区域以及分隔电缆支架和隧道拱顶区域时,火焰游走的平均速度为0.14 m/s,在相同情况下无防火分隔时火焰游走的平均速度为0.13 m/s;对电缆隧道全断面进行分隔才能有效控制因缺氧造成的火焰游走,并使火焰自熄灭,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危害。该研究可为电缆隧道防火分隔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隧道 电缆火灾 火源长度 防火分隔形式 温度分布 防火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燃气机组热电解耦补偿机制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滕苏郸 张璞 +3 位作者 马彦虎 张凯 孙志祥 陈艳波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183-191,共9页
冬季供暖期燃气热电机组采用“以热定电”运行方式极大地限制了燃气机组的调峰能力,热电解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燃气热电厂开展热电解耦的积极性,在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地区燃气机组热电解耦补偿... 冬季供暖期燃气热电机组采用“以热定电”运行方式极大地限制了燃气机组的调峰能力,热电解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燃气热电厂开展热电解耦的积极性,在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地区燃气机组热电解耦补偿机制,从而提高燃气机组热电解耦动力,并以机组加装电锅炉辅助供热为例进行算例分析。根据所提热电解耦补偿机制,在燃气机组加装电锅炉热电解耦供热改造情况下,燃气机组供暖季调峰运行可获得补偿费用12192.85万元。机组供暖季热电解耦压减电量及新增调节容量奖励电量与清洁能源替代发电可获得增量收益约4348.3万元,一定程度上补偿了机组因深度调峰而减少的发电收益,能够缩短燃气机组热电解耦成本回收期限,提高燃机热电解耦改造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峰辅助服务 热电解耦 补偿机制 燃气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工程三维GIM模型转换工程造价三维算量模型的方法和技术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劼 刘亚萍 甘海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6-209,共4页
现阶段输电工程的三维设计仍采用传统手工算量方式落后且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基于输电工程提出三维设计模型转换工程造价三维算量模型的方法与技术,对输电工程GIM模型进行解析,并匹配技经提资数据和族参数。该方法不仅可以取代人工... 现阶段输电工程的三维设计仍采用传统手工算量方式落后且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基于输电工程提出三维设计模型转换工程造价三维算量模型的方法与技术,对输电工程GIM模型进行解析,并匹配技经提资数据和族参数。该方法不仅可以取代人工算量方式,还能结合、借助信息化实现三维设计模式下的造价编制工作向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工程三维GIM模型 工程造价三维算量模型 转换 方法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套、铠装环流分配对载流量影响的海缆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恩德 张晓颖 +2 位作者 刘颢 马学良 仇天骄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98,共7页
海缆损耗发热是制约海缆载流量的关键因素,减小海缆损耗提高海缆载流量对提高海缆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意义重大。相对于陆缆,海缆多了一层铠装层,结构更加复杂,建立合理的分析模型至关重要。该文对比分析了几种电力电缆建模方式,考虑到海... 海缆损耗发热是制约海缆载流量的关键因素,减小海缆损耗提高海缆载流量对提高海缆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意义重大。相对于陆缆,海缆多了一层铠装层,结构更加复杂,建立合理的分析模型至关重要。该文对比分析了几种电力电缆建模方式,考虑到海缆结构相对复杂的特点,建立了基于ATP-EMTP的海缆仿真模型。基于此模型,详细分析了铠装层材质对海缆环流的影响,并提出了镀锌钢丝+铜丝的优化方案,分析结果显示,此方案可有效减小涡流损耗的同时大大降低环流损耗,从而提高了海缆的载流量。另外,基于所得到的环流分流特性,提出并验证了进一步减小环流损耗的思路,探讨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EMTP 海缆 仿真模型 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区户内变电站抗震设防目标与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康然 吴培红 +2 位作者 谢丰蔚 张晓晓 乔雨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8-165,共8页
本文针对高烈度区户内变电站的抗震设计面临的问题,对其抗震设防目标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系统比较了现行规范体系对电力建(构)筑物和电气设施的抗震设防目标、设防分类标准、地震作用、抗震设计方法的不同规定,... 本文针对高烈度区户内变电站的抗震设计面临的问题,对其抗震设防目标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系统比较了现行规范体系对电力建(构)筑物和电气设施的抗震设防目标、设防分类标准、地震作用、抗震设计方法的不同规定,明确其差异;其次,根据户内变电站抗震防灾中的实际需求,结合现行规范体系规定的电气设施及电力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目标的差异与联系,确定了高烈度区户内变电站“小震不坏,中震供电不中断,大震供电可恢复”的抗震设防目标;最后,结合本文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提出了高烈度区户内变电站的“三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内变电站 抗震设防目标 抗震设计方法 抗震设计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地基中锥管板条装配式基础抗拔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学礼 崔强 张树林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5-342,共8页
为了分析冻土地基中输电线路基础发生冻拔破坏的科学问题,以锥管板条装配式基础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测试及分析的研究方法,开展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冻土地基的冻结试验和基础的上拔加载试验,分析了地基温度场、位移场的分布特征... 为了分析冻土地基中输电线路基础发生冻拔破坏的科学问题,以锥管板条装配式基础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测试及分析的研究方法,开展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冻土地基的冻结试验和基础的上拔加载试验,分析了地基温度场、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以及基础抗拔承载力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上拔荷载作用下冻土地基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冻结试验中,模型基础的冻拔位移均小于周围地基土体的冻胀位移,基础对地基土体的冻胀存在反约束作用,距离基础越近,约束作用越明显;不同冻结环境温度下基础的上拔加载试验中,抗拔极限承载力均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近似呈线性增大,增加速率接近1.8 kN/℃;在冻结与上拔力双重作用下,地基土体首先出现局部张拉破坏,随着上拔荷载的不断增加,地基土体逐渐由局部张拉破坏过渡为整体剪切破坏。研究成果可为这种形式的基础在冻土地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地基 锥管板条装配式基础 模型试验 冻胀量 荷载-位移曲线 抗拔承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