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规划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4
1
作者 唐西胜 李伟 沈晓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191,共14页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在源网荷各端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储能的发展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期,如何合理、经济地利用好储能的关键是规划配置方法。在对储能规划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储能投资运营主体...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在源网荷各端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储能的发展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期,如何合理、经济地利用好储能的关键是规划配置方法。在对储能规划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储能投资运营主体多元化、应用场景和运行模式复杂化、储能技术多样化等新变化对储能规划方法的影响;提出了新能源聚集区考虑时空互补和共享机制的储能规划方法、电网侧充分市场竞争下的储能与输配电系统协同规划方法,以及用户侧电、热、氢多元储能合作/竞争共存下的规划方法。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规划,未来应注重电力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整体协调性、储能投资运营主体多元化内生博弈机制的影响,以及规划方案在多目标多场景下的迁移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规划方法 新型电力系统 共享储能 博弈机制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风险抑制下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概率评估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方敏 顼佳宇 +3 位作者 苏宁 牛焕娜 袁嘉兴 门盼龙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4,共12页
为了抑制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分布式光伏无序接入带来的安全稳定运行风险,提出了基于历史场景统计的光伏承载力分层分级概率评估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基于反向负载率的光伏承载力分级概率评估模型以及安全校核概率评估模型,给出了基于历史... 为了抑制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分布式光伏无序接入带来的安全稳定运行风险,提出了基于历史场景统计的光伏承载力分层分级概率评估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基于反向负载率的光伏承载力分级概率评估模型以及安全校核概率评估模型,给出了基于历史场景统计的光伏承载力薄弱环节分级概率评估流程,并通过构建基于百分位数统计的光伏承载力评估模型,最终形成了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承载力分层分级概率评估方法。通过改进导则算例和实际配电网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科学展示不同百分位数下各供电区域的光伏可新增容量,识别的光伏承载力薄弱程度更符合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光伏承载力 历史场景统计 分层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工业园区供能技术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3
作者 刘怀远 陈逸珲 +4 位作者 李嘉晨 宋福龙 陈正曦 余潇潇 吴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6-294,共9页
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的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给,因此可靠、经济的供能技术是高耗能产业运行的重要保障。首先对当前主要供能方式的系统结构与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包括自备电厂、大电网购电、孤岛模式微电网和并网模型... 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的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给,因此可靠、经济的供能技术是高耗能产业运行的重要保障。首先对当前主要供能方式的系统结构与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包括自备电厂、大电网购电、孤岛模式微电网和并网模型微电网;然后综合经济性、可靠性和环境效益,建立了供能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某电解铝生产园区为实际算例,分析4种供能方式在工业园区应用中的经济性表现,并综合未来碳价格和储能成本的发展趋势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为工业园区投资者和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能技术 绿色微电网 经济性分析 工业园区 “双碳”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设备分布式台账云管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治锋 张慧颖 +1 位作者 刘丁华 翟晴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9期14-16,共3页
将RFID技术和云存储技术,应用到电力设备的台账信息管理系统中,以推动电力设备台账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设备台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且通过云服务来解决大量数据信息的存储问题,使电力工作人员使用台账更加灵活、方便。
关键词 电力设备 台账 RFID技术 云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隧道新型装配式内部结构及其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5
作者 江志伟 黄业胜 +4 位作者 吴成刚 林放 彭智勇 范奇 刘颖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8-216,共9页
为优化电力隧道内部装配式结构与盾构管片间的衔接问题,提出基于橡胶注浆囊袋的新型全装配式内隔板结构方案,可较好地解决现有方案的大部分问题,但因工程所在地北京为8度抗震设防区,地震安全性为结构选型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有必要对新型... 为优化电力隧道内部装配式结构与盾构管片间的衔接问题,提出基于橡胶注浆囊袋的新型全装配式内隔板结构方案,可较好地解决现有方案的大部分问题,但因工程所在地北京为8度抗震设防区,地震安全性为结构选型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有必要对新型结构的地震响应及其与传统备选方案的差异开展分析。根据提出的新型全预制方案、后灌注砂浆方案和整体现浇方案,建立对应的场地-隧道-内部结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整体式反应位移法开展地震响应分析,对比3种内部结构整体、连接区域的变形和内力响应。结果表明:1)新型内隔板结构方案在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较小,可正常传递内力,结构的稳定性较好,尤其是预制底舱和盾构管片间的柔性橡胶囊袋还可在地震下产生沿隧道切向和径向的变形,吸收了部分原本应作用至内部结构上的变形,大幅减小了内部结构的轴力和剪力。2)对于传统后浇砂浆方案,地震下后浇砂浆在预制底舱环缝附近的接触剪应力集中。3)基于橡胶注浆囊袋的新型全装配式内隔板结构方案的地震安全性优于2种传统方案,且注浆囊袋还具备干式连接、快速施工的优势,新型方案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内部结构 抗震分析 电力隧道 注浆囊袋 装配式内隔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风机运行的配电网动态重构优化研究
6
作者 王超 郝东 +2 位作者 王林炎 洪潇 王戈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高渗透率的风电接入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控制与运行变得更加复杂。针对集中控制的配电网重构时间长、求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配电网分层解耦为可并行求解开关变量的控制区域的方法,利用点割集和环路的连接度将整个网络分解为独立... 高渗透率的风电接入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控制与运行变得更加复杂。针对集中控制的配电网重构时间长、求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配电网分层解耦为可并行求解开关变量的控制区域的方法,利用点割集和环路的连接度将整个网络分解为独立的环路,再从下自上逐层求解;推导了以网络开关变量、节点矩阵表示的网损计算方法,建立了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的含配电网重构的分布式风机运行优化模型;提出了能够同时求解网络重构和运行优化的求解方法。根据118节点配电网系统对比不同场景,验证了网络分解方法相比其他算法的优势,以及所提目标函数在削减网损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解 配电网重构 分布式风机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电力云数据中心任务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孙湛冬 焦娇 +2 位作者 李伟 李志鹏 李鹏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1,共7页
针对现有云环境下电力数据中心任务调度的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在电力云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的云数据中心任务调度模型。通过综合考虑时间约束、负载、能耗约束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并通过改进算法对模型进行求... 针对现有云环境下电力数据中心任务调度的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在电力云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的云数据中心任务调度模型。通过综合考虑时间约束、负载、能耗约束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并通过改进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验对运行时间、能耗、平均等待时间、系统负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能耗,为电力数据中心任务调度策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环境 任务调度 PETRI网 蚁群优化算法 电力数据 运行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可视化的输电线路智能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波 李瑛 +2 位作者 张宏宇 耿军伟 赵留学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10期5-9,65,共6页
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减少因外力破坏或本体缺陷导致的输电线路事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研究构建了基于通道视频采集与隐患智能识别的输电线路智能安防系统,并针对采集终端、模型算法以及管控模式等方面持续开... 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减少因外力破坏或本体缺陷导致的输电线路事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研究构建了基于通道视频采集与隐患智能识别的输电线路智能安防系统,并针对采集终端、模型算法以及管控模式等方面持续开展优化提升,逐步提高采集效率、算法识别性能和管控方式,实现了对输电线路全流程线上智能安全管控,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视频采集 图像识别 智能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电力物联配电网拓扑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湛冬 靳友豪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8期26-29,共4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从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入手,整合运用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技术,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本文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目标出...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从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入手,整合运用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技术,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本文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目标出发,聚焦配电网应用场景,分析其网络拓扑结构。结合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提出的职能能量路由器设备,提出新型泛在电力物联配电网拓扑。针对物联网带来的海量数据,提出独立于现有配电网中用来传输控制或度量信号的通信网络的用户数据信息网。最后,逐层简要梳理关键技术,并对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配电网拓扑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配电网 智能能量路由器 拓扑 三维设计 中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的变电站施工管控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武瑶 耿军伟 +3 位作者 陈波 李聪 周爽 刘卫国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9期11-13,26,共4页
为提高变电站施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文章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构建前端感知设备+智能分析处理的智慧工地系统,设计了系统架构,阐明了系统功能,提供了实施示例。智慧工地系统通过构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实现施工现场状... 为提高变电站施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文章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构建前端感知设备+智能分析处理的智慧工地系统,设计了系统架构,阐明了系统功能,提供了实施示例。智慧工地系统通过构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实现施工现场状态感知实时化、服务在线化、监管透明化和分析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物联网 变电站 施工管控 智慧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管廊电力舱综合监测系统集成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恩德 马学良 +2 位作者 仇天骄 侯赞 郭晔 《农村电气化》 2021年第6期5-8,共4页
在隧道通道及变电站屏柜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趋势下,“物联物”“人联物”的大物联时代背景及趋势下,集成、融合各个监控系统变得迫在眉睫。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已有各监控系统,提炼其共性,通过复合光缆和集成主机的形式,优化集成综合监测系统... 在隧道通道及变电站屏柜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趋势下,“物联物”“人联物”的大物联时代背景及趋势下,集成、融合各个监控系统变得迫在眉睫。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已有各监控系统,提炼其共性,通过复合光缆和集成主机的形式,优化集成综合监测系统,形成工程可行、经济合理、可扩展性强的综合监测系统,对综合管廊电力舱综合监控平台的搭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在线监测 复合光缆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的配电网柔性负荷调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涵 张璞 +2 位作者 郭思琪 王昊婧 李路遥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03-214,共1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的柔性负荷调控策略,其核心在于利用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措施替代传统的硬性限制措施。根据不同柔性负荷的运行特性进行定制,对于功率水平连续可调的负荷,惩罚其需求的平方,引导其合理分布负荷;对...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的柔性负荷调控策略,其核心在于利用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措施替代传统的硬性限制措施。根据不同柔性负荷的运行特性进行定制,对于功率水平连续可调的负荷,惩罚其需求的平方,引导其合理分布负荷;对于可延迟循环的负荷,则惩罚其延迟循环时间,优化其运行策略。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电动汽车和家用电器作为两类柔性负荷的代表在配电网测试系统中进行了案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灵活性限制措施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的控制策略优化了配电网中的能源资源配置,如在中渗透率-高灵活性电动汽车场景下,相比于不采取措施应对需求响应集中的问题,采用统一灵活性措施和统一非线性定价措施并在参数最合适时,总成本分别可降低3.60%和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与随机化定价 柔性负荷调控 配电网 分布式能源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潮流控制器在电力系统中的PSD-BPA和MATLAB联合建模与仿真方法 被引量:23
13
作者 尹璐 舒彬 +3 位作者 张璞 张凯 郭荣欢 吴振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83-388,共6页
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D-BPA)可以方便的进行大电网潮流计算,但其中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仿真模型并不完善,无法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耦控制。而MATLAB/Simulink能够进行UPFC的精确建模,但是建立大电网模型非常复杂。因此,本文提... 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D-BPA)可以方便的进行大电网潮流计算,但其中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仿真模型并不完善,无法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耦控制。而MATLAB/Simulink能够进行UPFC的精确建模,但是建立大电网模型非常复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MATLAB和PSD-BPA两种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系统联合建模和仿真的方法,最终在MATLAB仿真环境中实现了UPFC在局部电网中的建模和仿真。本文从PSD-BPA大电网潮流计算仿真中提取局部电网的相关参数,将其导入到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建立电力系统的局部仿真模型,进行局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仿真,并将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和PSD-BPA中整个系统网络潮流进行比较,从而验证MATLAB/Simulink中电网模型的正确性,并在该模型中加入UPFC模型完成所需的仿真目标。最终,本文以北京地区华能电厂三期工程华能-垡头双回线路接入UPFC装置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SIMULINK PSD-BPA 潮流计算 统一潮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反电动势法的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波 葛琼璇 +2 位作者 刘金鑫 王晓新 李耀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91-99,共9页
针对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高速运行时,机械传感器无法准确地获得转子位置和速度信号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适合在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中应用的扩展反电动势法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基于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扩展反电动势法用... 针对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高速运行时,机械传感器无法准确地获得转子位置和速度信号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适合在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中应用的扩展反电动势法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基于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扩展反电动势法用于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锁相环的扩展反电动势法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能够实现高速时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闭环控制,并且此方法对电机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扩展反电动势 磁悬浮列车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时序状态转移抽样法评估含储能电力系统可靠性 被引量:17
15
作者 程林 常垚 +2 位作者 刘满君 李伟 王志慧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59,共7页
定量分析储能装置接入后的系统可靠性水平,并依据其进行最优决策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含储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算法效率低下,使得求解含有可靠性约束的最优问题较为困难。为此,文中对伪时序状态转移抽样法这... 定量分析储能装置接入后的系统可靠性水平,并依据其进行最优决策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含储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算法效率低下,使得求解含有可靠性约束的最优问题较为困难。为此,文中对伪时序状态转移抽样法这一可靠性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以快速、准确地求得储能接入条件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进而为求解可靠性约束优化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在IEEE RTS79系统中将所述算法与一般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伪时序状态转移抽样法能够在保持良好精度(相对误差保持在3%以内)的同时,提升单线程计算效率10倍左右,在多线程环境下计算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储能 序贯蒙特卡洛模拟 伪时序状态转移抽样 并行计算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500kV电缆线路交接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占巍 关首峰 +6 位作者 夏荣 王唯 王昱力 胡进辉 鞠力 任雪桂 舒彬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6,91,共10页
从工程实际实施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现有耐压试验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考虑检测效果、理论研究成果、试验设备能力、工程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采用混联方式实现长距离500 k V电缆线路工程变频耐压试验的检测方... 从工程实际实施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现有耐压试验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考虑检测效果、理论研究成果、试验设备能力、工程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采用混联方式实现长距离500 k V电缆线路工程变频耐压试验的检测方法,同时,提出了变频谐振耐压过程中同步开展分布式局部放电检测的方法,可满足500 k V长距离交联电缆线路耐压过程中的局部放电分布式同步检测。在北京海淀500 k V电缆工程中,实施完成了世界上首次1.7 U_0/60 min条件下500 k V长距离交联电缆线路变频谐振耐压与分布式局部放电同步检测的现场试验应用,有效地支撑了海淀500 k V电缆线路的交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电缆 变频谐振耐压 分布式局部放电检测 1.7 U0 交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悬式复合绝缘子防雷应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沈海滨 陈维江 +1 位作者 边凯 陈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74-1581,共8页
为了促进我国高速铁路复合绝缘子的科学使用,进一步提高接触网运行可靠性,针对接触网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的防雷应用特性开展研究。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频电弧烧损绝缘子、影响绝缘子短期机械性能的程度,论证得出工频电弧会降... 为了促进我国高速铁路复合绝缘子的科学使用,进一步提高接触网运行可靠性,针对接触网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的防雷应用特性开展研究。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频电弧烧损绝缘子、影响绝缘子短期机械性能的程度,论证得出工频电弧会降低绝缘子长期机械性能,提出了应对措施并验证了措施的保护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雷击诱发的接触网短路电流电弧会明显烧损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两端部部件,破坏芯棒对外界密封性,虽然不会影响绝缘子短期机械性能,但长期运行后会导致绝缘子发生芯棒脆断和金具锈蚀抽芯故障。对于可能遭受雷击的路段,安装专用线路避雷器或者并联间隙装置实施保护,可避免此类运行安全风险。该结论对电力系统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悬式复合绝缘子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工频电弧烧损 长期机械性能 脆断 抽芯 线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并联间隙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适应性评估
18
作者 顼佳宇 李伟 +3 位作者 宋宝同 王方敏 王雄飞 杨淑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对配电网适应性评估是从管理决策视角挖掘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的重要方法。文章基于传统配电网适应性研究成果,分析新形势下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从安全性、经济性、低碳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全面、合理、有效的配电网适应... 对配电网适应性评估是从管理决策视角挖掘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的重要方法。文章基于传统配电网适应性研究成果,分析新形势下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从安全性、经济性、低碳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全面、合理、有效的配电网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参考配电网建设相关标准、规定及专家经验给出了各指标计算公式和评分曲线。采用OWA-AHP法与熵权法组合为指标赋权,得到配电网适应性评价结果。以我国某地区实际配电网为例分析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前后配电网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接入可有效提升配电网适应性。文章所提评价方法在反映配电网适应性的基础上可精确定位适应性薄弱环节,为配电网适应性提升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配电网 OWA-AHP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膛压力管道微弱泄漏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连锁 冯强 +4 位作者 沈国清 姜根山 张世平 王鹏 周鑫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360 372,372,共8页
对电站锅炉压力管道初始泄漏进行微弱信号检测,提出经验模态分解(EMD)联合自相关差分Duffing振子(CD-EMD)方法.将0.6 MPa气动声源加入炉膛背景噪声信号,控制信噪比,对比EMD方法与小波变换的结果.降低信噪比,并将EMD联合Duffing振子(D-E... 对电站锅炉压力管道初始泄漏进行微弱信号检测,提出经验模态分解(EMD)联合自相关差分Duffing振子(CD-EMD)方法.将0.6 MPa气动声源加入炉膛背景噪声信号,控制信噪比,对比EMD方法与小波变换的结果.降低信噪比,并将EMD联合Duffing振子(D-EMD)与CD-EMD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MD方法能够在-5dB信噪比下从炉膛背景噪声中识别出待检测信号,效果明显优于小波变换;在-24dB信噪比下,D-EMD方法受初始相位的干扰严重,无法正常判别,CD-EMD方法能够有效地克服初始相位引起的误判,同时CD-EMD方法可通过设定经验阈值进行判别,提高了系统检测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泄漏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DUFFING振子 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货运铁路实测负荷特性和冲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璐 刘丁华 +2 位作者 辛状状 任雪桂 吴振升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19,共6页
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营成本低、运输能力大、行驶速度快和节能环保等特点,但是电气化铁路负荷作为一种大功率、非线性和波动性很大的负荷,必然会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实测大准铁路负荷数据,介绍测试方法,分析重... 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营成本低、运输能力大、行驶速度快和节能环保等特点,但是电气化铁路负荷作为一种大功率、非线性和波动性很大的负荷,必然会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实测大准铁路负荷数据,介绍测试方法,分析重载货运变电所电流电压规律,总结铁路负荷特性,建立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利用实测数据,从电压偏差、负序和谐波3个方面分析铁路负荷特性和冲击特性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负荷特性 冲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