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电站的锂电池荷电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1
作者 杨涛 文贤馗 +2 位作者 谈竹奎 曾鹏 胡明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7,共8页
锂电池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电量即荷电状态实时估计,避免储能锂电池出现过充电与过放电等故障,为储能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为了准确估计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文中基于电化学... 锂电池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电量即荷电状态实时估计,避免储能锂电池出现过充电与过放电等故障,为储能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为了准确估计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文中基于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对宽温度范围内不同荷电状态的锂电池进行测试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阻抗谱的宽温度范围下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温度(15℃~45℃)范围内,10 Hz~1000 Hz频带内阻抗幅值在不同温度下可以有效表征电池SOC,而阻抗相位基本不随电池SOC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与不同SOC下的阻抗幅值与相位,文中选取了10 Hz、100 Hz、1000 Hz作为特征频率,将三个频率下阻抗幅值及环境温度作为输入参量,结合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算法实现了锂电池的SOC估计。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SOC估计模型能够将估计误差控制在4%以内,可有效为锂电池SOC估计提供参考,提高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电站的设备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锂电池 荷电状态估计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故障电弧作用下高压电缆外护套引燃方法研究
2
作者 普子恒 徐詹旗 +1 位作者 郭卫 蔡静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9,34,共8页
为模拟外护套在故障电弧作用下的引燃过程,探究其引燃特性,提出了一种电极拉弧引燃模拟方法。基于燃弧过程能量平衡等式及试验数据,分析了电极速度与回路电流对燃弧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电流工况与电极速度和电弧功率的对应关系。结... 为模拟外护套在故障电弧作用下的引燃过程,探究其引燃特性,提出了一种电极拉弧引燃模拟方法。基于燃弧过程能量平衡等式及试验数据,分析了电极速度与回路电流对燃弧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电流工况与电极速度和电弧功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同等回路电流工况下,电极移动速度过快会导致燃弧时间更短,无法引燃外护套,而电极速度过慢会导致燃烧后的碳化物连通两极,电弧过早熄灭,燃烧持续时间短;不同回路电流工况下所对应电极速度存在一定范围,其速度上限与下限均与回路电流大小呈正相关;利用所确定回路电流与电极移动速度关系,以35 kV高压电缆本体为例,实现了外护套在电弧作用下的引燃模拟,表明了本文模拟方法能成功引燃高压电缆外护套并使其在电弧作用下持续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引燃 故障电弧 火源模拟 电缆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研究用励磁系统数学模型库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增煌 吴中习 周泽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11,16,共7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用户自定义建模功能建立的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用励磁系统数学模型库,该库包括16种励磁系统数学模型。文中以8机电力系统为例,给出了励磁系统模型和参数对电力系统稳定影响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励磁系统 数学模型 电力系统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电桩充电模块功率器件故障诊断研究综述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秀兰 陈熙 +5 位作者 张倩 程林 林志法 陈慧敏 刘占磊 代建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200,共10页
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是未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方向,充电模块是直流充电桩最重要以及故障率最高的部件,其中功率器件开路故障较为常见。为保证充电模块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对充电模块功率器件开路故障进行准确识别和定位。文中首先对充... 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是未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方向,充电模块是直流充电桩最重要以及故障率最高的部件,其中功率器件开路故障较为常见。为保证充电模块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对充电模块功率器件开路故障进行准确识别和定位。文中首先对充电模块拓扑结构和故障类型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基于解析模型、基于信号处理和基于知识的功率器件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总结,分别介绍了各类方法的基本思想、研究进展和优缺点,最后总结并展望充电模块功率器件开路故障诊断方法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模块 开路故障 解析模型 信号处理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综述 被引量:170
5
作者 黄山 吴振升 +2 位作者 任志刚 刘弘景 桂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8,共13页
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搭载高清可见光相机,红外热成像仪、拾音设备等智能化检测装置以及智能分析算法软件,完成全天候数据快速采集、实时信息传输、智能分析预警到快速决策反馈的管控闭环,从而代替人工巡检实现电力设备状态的自动检测和... 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搭载高清可见光相机,红外热成像仪、拾音设备等智能化检测装置以及智能分析算法软件,完成全天候数据快速采集、实时信息传输、智能分析预警到快速决策反馈的管控闭环,从而代替人工巡检实现电力设备状态的自动检测和智能分析,提高了电网和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使用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是电网智能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是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分别从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前沿科技、功能定位及标准体系等方面展开讨论,对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性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该文章对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智能巡检机器人 关键技术 设备检测 电力机器人行业标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Lyapunov 指数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53
6
作者 梁志珊 王丽敏 +1 位作者 付大鹏 张化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68-371,376,共5页
采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对电力系统历史负荷数据序列进行了特征分析,计算出Lyapunov指数,并利用该Lya-punov指数模式进行短期负荷预测,进而提出短期负荷预测的时间尺度的概念。这种方法不利用气候和气温等数据,只利用... 采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对电力系统历史负荷数据序列进行了特征分析,计算出Lyapunov指数,并利用该Lya-punov指数模式进行短期负荷预测,进而提出短期负荷预测的时间尺度的概念。这种方法不利用气候和气温等数据,只利用电力系统一维峰值负荷历史数据计算出过去的变动模式进行负荷预测,就可以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对东北电网实际负荷数据进行了预测,结果令人满意,从而为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LYAPUNOV指数 电力系统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主动配电网能量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62
7
作者 王健 谢桦 孙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45-52,共8页
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的产生对于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提高用电互动化水平、实现配电网的灵活智能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DMSs)作为主动配电... 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的产生对于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提高用电互动化水平、实现配电网的灵活智能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系统(DMSs)作为主动配电网的最高决策中心,通过对各分布式电源的有效控制和调度,保障配电网的全局优化运行。为提高主动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主动配电网能量优化调度技术进行分析,考虑到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结合随机模拟技术和惩罚函数方法,基于机会约束规划建立了含有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单元以及储能装置的主动配电网能量调度随机数学模型。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并以某地区实际系统为算例,通过与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验证所提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能量管理系统 随机模拟技术 机会约束规划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中局部放电UHF信号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程序 颜廷利 +4 位作者 詹花茂 王亮 刘波 赵承楠 郑书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35,共6页
在绝缘子金属法兰浇注孔处放置传感器可以用来接收GIS中辐射出来的电磁波,这是测量局部放电(以下简称局放)信号的一种方法。为研究局放UHF信号在通过绝缘子金属法兰浇注孔时的传播特性,笔者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了UH... 在绝缘子金属法兰浇注孔处放置传感器可以用来接收GIS中辐射出来的电磁波,这是测量局部放电(以下简称局放)信号的一种方法。为研究局放UHF信号在通过绝缘子金属法兰浇注孔时的传播特性,笔者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了UHF信号在通过不同尺寸的金属法兰浇注孔时的场强峰峰值和频谱变化特性;试验研究了高压导体尖刺故障下的UHF信号传播特性,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沿导杆方向的场强分量远大于另外两个方向的;当绝缘子法兰浇注孔尺寸增大时,从该孔中能辐射出能量更强的信号,而且信号中较低频率(500~900 MHz)的分量占较大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局部放电 FDTD UHF电磁波 衰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微网运行优化调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肖浩 裴玮 +3 位作者 孔力 孙健 王存平 贾东强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共11页
含多种能源集成的综合能源微网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典型综合能源微网,分析了各分布式电源(DG)和储能装置的基本出力特性,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型DG的随机性出力模型、可控型DG的燃耗模型以及储能装置的充放电模型等,在此... 含多种能源集成的综合能源微网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典型综合能源微网,分析了各分布式电源(DG)和储能装置的基本出力特性,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型DG的随机性出力模型、可控型DG的燃耗模型以及储能装置的充放电模型等,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运行的综合费用最低为目标,综合考虑各DG的运行约束、系统安全约束以及多能源之间的耦合特性,建立了综合能源微网的优化调度模型。针对模型求解属于固定始终点的复杂多阶段决策问题,且模型中相关约束条件在时间上具有耦合关联的特点,采用逆序动态规划与序列二次规划结合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基于算例对比分析了系统在不同交互电价类型、不同运行模式下的优化运行调度情况,证明了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 微网 运行优化 经济调度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压等级GIS局部放电UHF信号传播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任志刚 李伟 +3 位作者 徐兴全 王飞 段大鹏 唐志国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3,共6页
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是进行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状态评估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通过信号注入方式对特高频传感器在GIS上配置的合理性和局放特高频监测系统灵敏度进行校核是确保状态监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是进行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状态评估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通过信号注入方式对特高频传感器在GIS上配置的合理性和局放特高频监测系统灵敏度进行校核是确保状态监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不同电压等级的GIS结构尺寸不同,对UHF信号的传播和衰减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所需注入校核信号的幅值也不尽相同。文中根据真实GIS建立110、220、500、1 000 kV 4种电压等级下的直腔体、L型、T型仿真模型,通过CST仿真软件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同一结构下不同电压等级的GIS中UHF信号以及同一电压等级不同结构中UHF信号的传播衰减情况;据此得出了不同电压等级GIS各种典型结构下UHF信号的衰减量,为UHF传感器的配置合理性评价及现场校核信号注入值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局部放电 特高频 衰减 C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地电流的交叉互联箱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方春华 李景 +5 位作者 汤世祥 任志刚 郭卫 潘明龙 张龙 黄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3,共8页
为有效评判交叉互联箱内同轴电缆断裂、三相换位失败、进水三种故障,文中以实际运行线路为参考建立电缆线路模型。通过计算首端接地电流,提出了评判交叉互联箱内典型故障的诊断参数,分别为电流系数K和不平衡系数J。结果表明,箱内同轴电... 为有效评判交叉互联箱内同轴电缆断裂、三相换位失败、进水三种故障,文中以实际运行线路为参考建立电缆线路模型。通过计算首端接地电流,提出了评判交叉互联箱内典型故障的诊断参数,分别为电流系数K和不平衡系数J。结果表明,箱内同轴电缆断裂时,故障相K值为0,非故障相K值小于1;三相换位失败时,两个K值大小几乎相等且接近正常工况标准值1,一个K值增加为正常情况下的2倍左右;箱内进水时,一箱、两箱进水时的K值较正常情况无明显变化,但J值差别较大,一箱进水的J值要显著大于两箱进水情况。该评判准则的建立以监测电缆系统首端接地线电流为基础,准则中采用的两个参数能够有效诊断全线交叉互联箱内典型故障,且两个参数避免了因负载电流、接地电阻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文中提出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准确度高,可推广至长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互联接地箱 接地电流 故障诊断 电流系数 不平衡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北京电网设备影响的统计规律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段大鹏 张玉佳 +4 位作者 郭鑫宇 叶宽 陆宇航 于希娟 韩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79,共5页
电网具有地域分布广阔、直接暴露在自然条件下的特点,加之电力设备对温湿度、冰雪、雷电等气象条件又具有敏感性,因此气象因素直接影响到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首先,对北京电网1990-2009年间的电网故障记录进行了分类筛选与统计分析... 电网具有地域分布广阔、直接暴露在自然条件下的特点,加之电力设备对温湿度、冰雪、雷电等气象条件又具有敏感性,因此气象因素直接影响到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首先,对北京电网1990-2009年间的电网故障记录进行了分类筛选与统计分析。然后,按照故障原因与设备种类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气象因素约占电网故障原因的25%,其中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最大。最后,应用统计方法,研究了与气象因素相关的电网故障的年分布特征、月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电网设备 统计 影响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状态监测实验平台建设及状态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段大鹏 齐伟强 +2 位作者 刘弘景 王超 唐恒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0-104,110,共6页
SF6气体绝缘变电站(GIS)的状态监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研制了内置式UHF局放传感器及宽带信号放大器,利用退出运行的126 k V GIS设备,设计和建立了GIS状态监测实验平台,设置了内置传感器和典... SF6气体绝缘变电站(GIS)的状态监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研制了内置式UHF局放传感器及宽带信号放大器,利用退出运行的126 k V GIS设备,设计和建立了GIS状态监测实验平台,设置了内置传感器和典型绝缘缺陷;研究了尖端和悬浮间隙两种典型缺陷局部放电信号的时域、频域及PRPS谱图的典型特征。应用该平台能够完成GIS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发、技能培训、仪器校验与比对等工作,能够真实模拟变电站运行工况、复杂电磁环境下各种设备典型缺陷,对推动状态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状态检测 真型模型 局部放电 U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不同绝缘缺陷的局放检测有效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弘景 李伟 +4 位作者 任志刚 高旭泽 任明 孙白 娄奇鹤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3-60,69,共9页
针对110 k V真型GIS试品建立了超高频检测(UHF)、超声检测(AE)及高频电流检测(HFCT)的局部放电综合检测系统,并量化对比研究了上述3种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绝缘缺陷检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金属尖端长度小于5 mm时,... 针对110 k V真型GIS试品建立了超高频检测(UHF)、超声检测(AE)及高频电流检测(HFCT)的局部放电综合检测系统,并量化对比研究了上述3种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绝缘缺陷检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金属尖端长度小于5 mm时,各类测量方法都难以检测到额定电压下的放电脉冲,当金属尖端长度大于5 mm时,HFCT和UHF相对AE较为灵敏,HFCT和UHF能检出的最小缺陷尺度相同;当存在悬浮电极放电时,UHF最为灵敏;对于高压侧绝缘子表面颗粒缺陷,HFCT最为灵敏,当表面颗粒靠近地侧时,AE灵敏度最高;各检测方法均能在运行电压下发现尺度在0.1~2 mm的气隙缺陷。此外,在可检出绝缘缺陷的最小尺度下,HFCT和UHF可分别响应2 p C和10 p C以上的金属尖端、金属颗粒以及绝缘子气隙局部放电,而AE响应相对滞后;各检测方法的信号强度随视在放电量的变化趋势不同,UHF对放电量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超高频监测 超声检测 高频电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秒脉冲电场抑制肿瘤生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成祥 张睿哲 +3 位作者 姚陈果 米彦 吴丽梅 贾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01-2507,共7页
皮秒脉冲电场(pic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ps PEF)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Hela细胞生长,然而其能否有效杀伤在体肿瘤组织目前尚不得而知。为此,采用脉宽800 ps,重复频率3 Hz,脉冲个数2 000,50、60、70 k V/cm不同场强的皮秒脉冲电场... 皮秒脉冲电场(pic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ps PEF)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Hela细胞生长,然而其能否有效杀伤在体肿瘤组织目前尚不得而知。为此,采用脉宽800 ps,重复频率3 Hz,脉冲个数2 000,50、60、70 k V/cm不同场强的皮秒脉冲电场处理裸鼠皮下宫颈癌组织,通过组织学观察、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体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及抑瘤效应和生存时间观察,初步探讨了ps PEF对在体肿瘤的体内效应。实验结果表明:ps PEF对肿瘤组织有一定杀伤效果,且存在明显剂量依赖正相关关系;P53的表达随皮秒脉冲电场强度的增加逐渐增强,脉冲处理后表达水平最高可以提升74.70%(70 k V/cm),初步推测ps PEF通过上调P53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ps PEF对在体宫颈癌肿瘤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远期抑制效果不明显。与此同时,ps PEF处理肿瘤组织的过程中,裸鼠生命体征平稳,50 k V/cm组裸鼠无抽搐现象,60 k V/cm、70 k V/cm组裸鼠四肢出现肌肉收缩,初步证实了皮秒脉冲电场的安全性,为实现皮秒脉冲靶向聚焦消融肿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秒脉冲电场 BALB/C裸鼠 宫颈癌 凋亡 超宽带天线 肌肉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极限的一种实用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伟胜 吴涛 +1 位作者 王建全 夏道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8-40,共3页
首先建立了一种求解电力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极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从给定运行情况到极限运行情况的负荷增加过程中,发电机的有功变化、功率限制及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调整等因素。然后提出了该问题的实用简化求解方法,并给... 首先建立了一种求解电力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极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从给定运行情况到极限运行情况的负荷增加过程中,发电机的有功变化、功率限制及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调整等因素。然后提出了该问题的实用简化求解方法,并给出了西北45机220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既比现有方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又具有较快的求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极限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研究概况及实用化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宝群 李香龙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常用的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的工作原理有3种:电磁感应法、微波法和强磁耦合谐振法。回顾了每一种方法的起源,详细介绍了它们在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各种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暴露出的部分问题。最后,从电能传输功率... 常用的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的工作原理有3种:电磁感应法、微波法和强磁耦合谐振法。回顾了每一种方法的起源,详细介绍了它们在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各种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暴露出的部分问题。最后,从电能传输功率、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3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上述3种方法在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领域的实用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 电能传输功率 电能传输效率 电能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 年以前我国电网出现更高一级交流电压等级的系统技术问题研究——全国联网和更高一级交流电压等级技术问题研究之二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剑波 姚国灿 +1 位作者 徐征雄 印永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62-64,共3页
文章结合目前规划的中、长距离输电项目,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研究了2020年以前我国电网采用800kV或1200kV作为更高一级交流输电电压等级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和可能存在的系统技术问题,并对这两个交流输电电压等级进行了技... 文章结合目前规划的中、长距离输电项目,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研究了2020年以前我国电网采用800kV或1200kV作为更高一级交流输电电压等级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和可能存在的系统技术问题,并对这两个交流输电电压等级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超高压 电力系统规划 交流电流 电压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形势下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尔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文讨论了在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工作,包括:经济调度目标、经济调度范围、电力交易、在线经济调度、水火电协调、燃料计划、发电费用特性和培训。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经济调度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隧道不同材质防火隔板的防火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普子恒 胡锦 +1 位作者 郭卫 周士贻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9-784,共6页
为对比电缆隧道不同材质防火隔板的防火隔热效果和为防火隔板选型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对隧道内应用的4种典型防火隔板进行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然后搭建模拟电缆隧道火灾的真型试验平台,对不同隔板进行防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 为对比电缆隧道不同材质防火隔板的防火隔热效果和为防火隔板选型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对隧道内应用的4种典型防火隔板进行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然后搭建模拟电缆隧道火灾的真型试验平台,对不同隔板进行防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机硅酸钙板不可燃,但其力学性能最差,在真型试验中,3种火源功率下隔板均发生断裂现象,断裂后无法起到防火作用;无机玻镁板不可燃,在真型试验中300、400 kW火源功率下力学性能变差,隔板的火源上方处变形,防火效果较差;有机拉挤板可燃,在300、400 kW火源功率下隔板背火面会被引燃,无法起到防火作用;有机模压板难燃,在真型试验中,3种火源功率下,隔热效果均表现良好,背火面不会被引燃,且力学性能良好,能起到很好的防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隧道火灾 防火隔板 燃烧性能 力学性能 防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