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鹏骞 张志明 +5 位作者 白加德 刘艳菊 周彩贤 孟玉萍 钟震宇 杨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40-1749,共10页
城市公园及城市其他自然保护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鸟类最主要的栖息场所。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鸟类生存空间不断缩小,其群落结构受到影响。南海子麋鹿苑周边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为了摸... 城市公园及城市其他自然保护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鸟类最主要的栖息场所。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鸟类生存空间不断缩小,其群落结构受到影响。南海子麋鹿苑周边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为了摸清该地区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自2014年10月起对研究区野生鸟类种类、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连续调查,共记录鸟类18目、49科、156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6种。鸟类优势种随年份变化和季节变化不一,总体来看,绿头鸭、灰喜鹊、喜鹊、[树]麻雀等留鸟为研究区优势种。研究区鸟类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呈现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的变化规律;鸟类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呈现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的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影响鸟类多样性的因素,提出连通城市绿地,打通动物迁徙通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理念,创造多样的景观;对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区域限制人类活动,保护野生鸟类生境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生境 城市公园 城市化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春季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鹏骞 白冰 +1 位作者 钟震宇 杨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4,共10页
[目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北京城市建成区北部最大的绿地,周边高度城市化,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成为包括鸟类在内野生动物栖息地。但前人对奥森公园鸟类多样性鲜有研究。以奥森公园南园作为研究区,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研究,有... [目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北京城市建成区北部最大的绿地,周边高度城市化,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成为包括鸟类在内野生动物栖息地。但前人对奥森公园鸟类多样性鲜有研究。以奥森公园南园作为研究区,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城市绿地鸟类群落结构,衡量城市生态环境变化。[方法]春季是鸟类迁徙的季节,适宜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在2019年春季,采用样线法对研究区鸟类种类和数量调查5次。选取鸟类活动频率较高的清晨作为调查时段。对调查结果进行生物多样性测度统计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共记录到野生鸟类13目、30科、50种,6180只个体。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共2种:凤头蜂鹰、红隼。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包括苍鹭、池鹭等41种。小䴙䴘、绿头鸭、大斑啄木鸟等18种鸟类是研究区的优势种;灰斑鸠、珠颈斑鸠、普通雨燕等3种鸟类在研究区为普通种;其它29种为稀有种。研究区鸟类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分别为2.168和0.554,对比分析其他研究,从公园面积、季节差异、留鸟鸟情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论]提出围绕“生态平衡”科学制定园林养护补植方案,围绕“招引鸟类”开展必要的人工辅助和开展科学宣传,讲好生态故事,营造良好风尚的鸟类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鸟类多样性 春季 栖息地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自然保护地对珍稀濒危脊椎动物及栖息地保护成效评估
3
作者 刘坤容 张渊媛 +4 位作者 赵金崎 罗蕴芝 杨峥 陈颀 桑卫国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5,共12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基于北京市自然保护地对319种珍稀濒危脊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栖息地质量变化两方面综合评价北京市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基于北京市自然保护地对319种珍稀濒危脊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栖息地质量变化两方面综合评价北京市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并针对物种与栖息地保护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①北京市国家级与市级自然保护地的珍稀濒危脊椎动物保护价值指数显著高于区级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保护价值指数显著高于湿地公园。②有75.95%的自然保护地覆盖高保护价值区,覆盖面积占高保护价值区总面积的32.01%。③2000-2020年,北京市自然保护地珍稀濒危脊椎动物栖息地质量相对稳定,对比自然保护地以及保护地外2 km缓冲区栖息地质量的变化,其中43个自然保护地对珍稀濒危脊椎动物栖息地保护成效显著。研究显示,北京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在珍稀濒危脊椎动物及栖息地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保护空缺,需要系统性调整现有保护地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珍稀濒危动物 保护成效评估 栖息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滨海湿地鸻鹬类水鸟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被引量:11
4
作者 付梦娣 贾强 +5 位作者 任月恒 周汉昌 李俊生 张渊媛 白加德 陈克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8882-8891,共10页
环渤海湿地是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尤其对于该线路上的鸻鹬鸟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环渤海地区12处典型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6-2020年每年春季开展水鸟调查,明确了鸻鹬类水鸟群落组成及其时空变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 环渤海湿地是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尤其对于该线路上的鸻鹬鸟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环渤海地区12处典型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6-2020年每年春季开展水鸟调查,明确了鸻鹬类水鸟群落组成及其时空变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分析了鸻鹬类水鸟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评估了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鸻鹬类水鸟7科51种,几乎全部为旅鸟。全球极危物种1种,濒危物种3种,近危物种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8种。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灰鸻(Pluvialis squatarola)、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个体数量最多。(2)山东黄河三角洲、辽宁辽河口、天津北大港等河口湿地,水鸟种类多,单位面积水鸟数量较少。(3)河北沧州沿海、山东滨州贝壳堤岛及其周边区域为环渤海地区湿地集中区,水鸟种类较多。(4)综合影响强度为保护强度>食物>气候,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水鸟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5)建议将河北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提升至国家级,扩大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对山东黄河三角洲、辽宁辽河口覆盖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研究结果能为环渤海地区鸻鹬类水鸟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鸻鹬类 物种多样性 环境影响因子 结构方程模型 环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路边9种植物叶片表面微结构及其滞尘潜力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鹏骞 朱明淏 +1 位作者 刘艳菊 杨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26-2133,共8页
以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等9种常见于北京市区主干道旁的园林植物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SEM)对这些植物叶片的气孔、表皮毛等微形态特征及其对颗粒物的滞留作用进行... 以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等9种常见于北京市区主干道旁的园林植物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SEM)对这些植物叶片的气孔、表皮毛等微形态特征及其对颗粒物的滞留作用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对在叶片上滞留的颗粒物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是滞留大气颗粒物的主要器官之一,叶片上下表皮的微结构差异影响其对颗粒物的滞留潜力。叶片上的细纹结构、细胞之间的间隔、气孔等部位镶嵌着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叶片表皮的细纹结构越密集、细胞之间的间隔越小、气孔密度越大,对颗粒物的阻滞作用越明显。另外,叶片表皮毛能够对颗粒物起到一定的滞留作用。植物分泌的液态状物质能够粘滞颗粒物。除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外,其他8种植物叶片表面滞留的粒径介于0.1~0.5 mm之间的颗粒物最多,介于0.5~1 mm之间的次之,粒径>1 mm以上的颗粒物数量最少。通过能谱分析发现,C和O在植物叶片滞留的颗粒物中广泛存在;Si、Fe、Mn等在大多数植物叶片上也有发现。以北京西三环这一市区主干道为例,根据不同元素在植物叶片上的积累,基本可以判断,植物借助叶表皮微形态学结构特征,在富集颗粒物的同时,对以燃油型、燃煤型和工业生产排放的颗粒为主的大气污染物具有净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表面微形态特征 颗粒物 滞尘潜力 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外来入侵植物的演变、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胡璐祎 张渊媛 +4 位作者 原雪姣 杨峥 钟震宇 白加德 桑卫国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目的】北京外来入侵植物问题尤其突出,但其入侵和扩散的时空规律、影响因素尚不清楚,给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带来挑战。本研究旨在厘清入侵植物在北京的动态规律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为制定应对措施,有效防治外来入侵植物侵害提供信息和技... 【目的】北京外来入侵植物问题尤其突出,但其入侵和扩散的时空规律、影响因素尚不清楚,给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带来挑战。本研究旨在厘清入侵植物在北京的动态规律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为制定应对措施,有效防治外来入侵植物侵害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方法】基于已有文献、专著和相关数据库信息,重新构建了北京外来入侵植物数据库,分析北京外来入侵植物的构成特征、入侵特点及危害,采用GIS、SPSS相关软件分析外来入侵植物的时间演变、空间分布特点,并与社会经济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北京外来入侵植物共101种,菊科植物最多;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原产地主要是美洲;主要入侵途径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有意和无意引入;传播扩散活动多数依赖结实量大的特点;均会挤占本地种生态位;超过1/5属于国家重点关注防控的外来入侵植物;(2)不同时间阶段年均植物入侵数量具有极显著差异,经历了低、高和稳定3个阶段,入侵植物累计种数与历史事件累计次数、人口、货运量等社会经济因素呈极显著正相关;(3)空间分布格局中丰富度分布和密度分布的热点地区不同,入侵植物密度与常住人口密度、绿化覆盖率呈极显著相关。【结论】北京入侵植物的演变和分布特征除了受其自身入侵性的限制外,还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应预防、控制、消灭三管齐下,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外来入侵植物 时空动态 驱动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冬季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钟震宇 程志斌 +4 位作者 白加德 李俊芳 郭耕 王丽斌 朱佳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37-140,共4页
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期间,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冬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分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2种,隶属12目25科,其中树麻雀和绿头鸭为明显优势种.对鸟类的居留型和重点保护鸟类进行分析发现:当地有冬候鸟9种、留鸟21种、... 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期间,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冬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分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2种,隶属12目25科,其中树麻雀和绿头鸭为明显优势种.对鸟类的居留型和重点保护鸟类进行分析发现:当地有冬候鸟9种、留鸟21种、夏候鸟和旅鸟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鸟类22种.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冬季鸟类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为1.226,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3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南海子麋鹿苑 冬季鸟类资源 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鸟类新纪录——大红鹳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颀 张树苗 +1 位作者 朱冰润 郭耕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3-573,共1页
2015年12月18日,笔者在北京市大兴区南海子麋鹿苑(39°42'25″N,116°37'51″E)观察到1只大型涉禽,其外形似鹳鹤,上体呈灰褐色,腹部白色,颈部、腿部修长,喙部呈镰刀形下弯,且端部为黑色。飞翔时翼下前部为粉色,后部黑色。... 2015年12月18日,笔者在北京市大兴区南海子麋鹿苑(39°42'25″N,116°37'51″E)观察到1只大型涉禽,其外形似鹳鹤,上体呈灰褐色,腹部白色,颈部、腿部修长,喙部呈镰刀形下弯,且端部为黑色。飞翔时翼下前部为粉色,后部黑色。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该鸟为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的亚成体(del Hoyo et al.,1996;郑光美,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鹳 郑光美 亚成体 观鸟 roseus 喙部 下弯 镰刀形 数日 鸟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病原体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庆勋 钟震宇 +2 位作者 郭青云 何宏轩 白加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90-3199,共10页
开发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于新发突发人兽共患病、动物疫病的监测及防控至关重要。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CRISPR-Cas)系统以高敏感性、特异性及可扩展性的DNA和RNA识别为特点,已成为新一代的分子诊断工具,在... 开发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于新发突发人兽共患病、动物疫病的监测及防控至关重要。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CRISPR-Cas)系统以高敏感性、特异性及可扩展性的DNA和RNA识别为特点,已成为新一代的分子诊断工具,在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基于CRISPR-Cas系统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试剂盒(SHERLOCK和DETECTR)在美国相继获批,中国研发的基于CRISPR-Cas12系统的SARS-CoV-2检测试剂盒也已获批上市,这表明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文章首先简述了CRISPR-Cas系统类型,尤其是常用于病原体检测的Cas9、Cas12和Cas13;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理以及广泛应用。同时分析了CRISPR-Cas检测平台研发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靶标基因的序列保守性、靶标基因的富集与扩增、终信号不同的读取方式等,并对CRISPR-Cas系统的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病原体检测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野生动物保护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林源 《园林》 2012年第3期16-20,共5页
野生动物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野生动物保护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城市生态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城市发展 城市生态建设 城市化发展 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 影响因素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种黄顶菊与3个本地种竞争的生长及生理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璐祎 张渊媛 +6 位作者 张衍亮 桑卫国 原雪姣 杨峥 陈颀 钟震宇 白加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69-2277,共9页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e]作为我国华北地区典型入侵植物,在进入新生境后会改变土壤养分特征,对本地种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目前对黄顶菊入侵后与本地种竞争关系的研究仍有不足,为进一步厘清黄顶菊与不同本地种之间的竞争...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e]作为我国华北地区典型入侵植物,在进入新生境后会改变土壤养分特征,对本地种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目前对黄顶菊入侵后与本地种竞争关系的研究仍有不足,为进一步厘清黄顶菊与不同本地种之间的竞争机制,选择黄顶菊与其入侵群落中常见的本地竞争种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和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进行单栽和混栽的替代系列实验,测定各自的株高、生物量、相对生长率、交互作用指数等生长指标,以及光合作用和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认识不同竞争模式下植物生理生态差异。结果表明:在混栽处理中,黄顶菊的株高、生物量、相对生长率等生长指标均较单栽处理显著升高(P<0.05),交互作用指数均大于0;本地种则相反,其中,混栽处理下的黄花蒿生长指标较单栽处理降幅最大。黄顶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均较单栽处理显著升高(P<0.05)。黄顶菊铵态氮代谢相关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及谷氨酸合成酶活力较单栽处理显著升高(P<0.05),本地种硝态氮代谢相关的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活力较单栽处理显著升高(P<0.05)。研究显示,黄顶菊竞争能力强于3个本地种,在竞争中光合能力及铵态氮代谢活力增强,抑制本地种生长发育,促进自身快速生长发育,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成功入侵。本研究对厘清黄顶菊种间竞争的入侵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防控黄顶菊的入侵扩散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黄顶菊 种间竞争 入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近20年NDVI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鹏骞 胡理乐 白加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6,共8页
健康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保障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京津冀城镇快速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有助于该区域城镇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特征可反映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基于MOD13Q1和Landsat... 健康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保障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京津冀城镇快速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有助于该区域城镇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特征可反映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基于MOD13Q1和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分析近20年(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不同功能区和北京市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功能区划分参考《京津冀协同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结果表明,(1)近20年京津冀地区NDVI略有增加,但增速缓慢,仅为0.025/(10 a),前4年(2000—2004年)增长明显,随后基本保持不变,略有波动,其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NDVI最高且增长最多,但张家口市NDVI低于其他地区。(2)NDVI变化趋势数据结果显示,近20年,植被改善的区域占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88.09%,退化的区域仅占11.91%。前10年(2000—2009年)植被改善的区域占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95.13%,退化的区域面积仅占4.87%;后10年(2010—2019年)植被改善的区域略有减少,占总面积的92.88%,退化的区域增加,占7.12%。改善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核心功能区和南部功能拓展区,退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张家口市和承德市。(3)北京市近20年NDVI波动增长,增长幅度深山区>浅山区>平原区。京津冀地区近20年采取的生态保护工程改善了植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圈 生态涵养区 植被指数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高寒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冰 刘长峰 +2 位作者 赵婧文 胡理乐 张鹏骞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以样品采集和质量控制模式(SAX)为指导,通过合理的采样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估算若尔盖泥炭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的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并使用Robust方差分析进行定量化的误差分析,计算4类误差来源(样地间差异、采样深度、样地内差异和... 以样品采集和质量控制模式(SAX)为指导,通过合理的采样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估算若尔盖泥炭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的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并使用Robust方差分析进行定量化的误差分析,计算4类误差来源(样地间差异、采样深度、样地内差异和样品测定)的误差贡献率。结果表明,若尔盖泥炭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估计值为43.21 kt/km2,其99%置信区间为40.08~46.33 kt/km2;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误差大部分来自样地间差异(贡献率为61.63%),远大于其他3类来源(采样深度:24.82%;样地内:10.85%;测定误差:2.70%);温度是最主要的样地间误差来源(贡献率为24.13%),降水和人为干扰也是重要的样地间误差来源(贡献率分别为21.02%和1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碳密度 误差分析 若尔盖高寒泥炭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