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精细表征及挖潜对策——以苏里格气田中区SSF井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志欣 吴正 +4 位作者 李进步 徐文 李浮萍 刘莉莉 张普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5-65,共11页
苏里格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自投入开发以来,由于不同层位、不同位置地层压力的不均匀下降造成了储量动用不均衡,井间及层间存在大量剩余气资源。为提高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和天然气采收率,开展了精细储层构型表征、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和气... 苏里格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自投入开发以来,由于不同层位、不同位置地层压力的不均匀下降造成了储量动用不均衡,井间及层间存在大量剩余气资源。为提高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和天然气采收率,开展了精细储层构型表征、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和气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剖析了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剩余气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建立了剩余气赋存模式,提出了针对性的挖潜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一辫流带/曲流带识别基础上,利用直井、定向井资料,定量刻画单砂体内部构型特征,研究区心滩平均宽度450 m,平均长度1040 m;点坝平均跨度950 m,平均宽度1100 m;落淤层平均宽度340 m,平均长度620 m,厚度0.2~0.8 m,倾角0.07°~0.37°;侧积层厚度0.2~0.8 m,倾角3°~7°。(2)分析了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中3类阻流单元及其对天然气渗流的阻流作用,并将研究区剩余气富集模式划分为:阻流型、井网未控制型、射孔未采出型、未射孔型4种。(3)针对阻流型剩余气采用重复压裂、钻加密井挖潜,针对井网未控制型采用老井侧钻、钻加密井挖潜,针对射孔未采出型采用气井精细化管理、排水采气挖潜,针对未射孔型采用查层补孔挖潜。(4)基于剩余气精细综合表征结果优化部署直井2口,水平井8口,完钻2口水平井测试地层压力平均为28.2 MPa,验证了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气的存在。结论认为,所提出的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精细表征方法和挖潜对策,有助于提升气田天然气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为气藏的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表征 剩余气 地质建模 砂体规模 构型特征 数值模拟 阻流单元 挖潜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勘探数据的数字盆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党卫 余学锋 +2 位作者 郭俊 吴雪超 范峥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3-257,共5页
中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数字盆地建设研究阶段,传统建设思路是整体考虑,局部细化,实践证明,依照该思路建设数字盆地,只有建的过程,没有用的过程。为了使数字盆地与油田科研活动紧密融合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从局部走向整体的分布式建设数... 中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数字盆地建设研究阶段,传统建设思路是整体考虑,局部细化,实践证明,依照该思路建设数字盆地,只有建的过程,没有用的过程。为了使数字盆地与油田科研活动紧密融合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从局部走向整体的分布式建设数字盆地的新思路,即将数字盆地划分成若干个勘探区带,每个勘探区带采用统一的数据描述、数据访问接口、Web页面管理。结合专业应用,基于模型缓存机制、图形引擎以及第三方UI框架,形成了一款数字盆地图形可视化软件,并支持Web页面的三维可视化调用。最终搭建了一套基于Web发布和应用的数字盆地综合管理平台,将若干个分散的勘探区带汇聚成数字盆地,既实现了数字盆地数据模型的高效管理、可视化展示与专业应用,又实现了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不同时期的勘探地质认识在三维地质空间里的可视化集成,从而有益于整体解剖盆地结构,为有利区带优选、勘探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盆地 勘探区带 WEB页面 缓存机制 图形引擎 勘探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