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夹具和支撑力影响的薄壁件镜像铣削颤振抑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希锋 蒋永翔 +3 位作者 梁志强 孙宏昌 高子瑞 薄其乐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50,共9页
为研究夹具与支撑力对薄壁件镜像铣削颤振的影响,建立了镜像铣削加工颤振预测模型,结合模态实验与有限元仿真,阐明了不同装夹方式与不同支撑力对频率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而研究了对镜像铣削稳定性的影响。当增加夹具数量时,高阶频率响应... 为研究夹具与支撑力对薄壁件镜像铣削颤振的影响,建立了镜像铣削加工颤振预测模型,结合模态实验与有限元仿真,阐明了不同装夹方式与不同支撑力对频率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而研究了对镜像铣削稳定性的影响。当增加夹具数量时,高阶频率响应幅值逐渐增大,稳定性叶瓣图中稳定区域也逐渐增大;当支撑力由0 N增加到400 N时,工件的频率响应先增大后平稳,稳定性叶瓣图中低转速区域稳定范围随支撑力的增大而增大,高转速区域起初稳定范围增大较为明显,随后其增加幅度逐渐减小。最后,采用镜像铣削实验对稳定性叶瓣图进行验证,通过对比表面形貌与加速度时域频域信号,其颤振情况与稳定性叶瓣图一一对应,验证了镜像铣削加工颤振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铣削 薄壁件 颤振 支撑力 装夹方式 稳定性叶瓣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刚度构件工业机器人铣削偏转误差建模
2
作者 梁志强 郑浩然 +6 位作者 杜宇超 高子瑞 刘宝隆 张敖生 熊凌达 仇天阳 蔡谆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共11页
弱刚度构件机器人铣削过程中,机器人与悬臂工件均具有柔性特征,在铣削力作用下二者极易产生较大弹性变形,进而导致刀具轴线与铣削端面发生偏移,严重影响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机器人末端定位误差与机器人-... 弱刚度构件机器人铣削过程中,机器人与悬臂工件均具有柔性特征,在铣削力作用下二者极易产生较大弹性变形,进而导致刀具轴线与铣削端面发生偏移,严重影响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机器人末端定位误差与机器人-弱刚度构件偏转误差的建模与补偿方法。首先,利用线激光传感器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定位误差辨识与偏转刚度标定,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弱刚度构件的偏转误差。然后,建立综合考虑机器人定位误差、偏转误差与工件偏转误差的误差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得到误差补偿值,开展了机器人铣削偏转误差补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偏转误差补偿的样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了13.42%,平面度降低了27.27%,有效提升了表面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铣削 偏转误差模型 机器人刚度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序采样的多任务感知网络
3
作者 吴绍斌 褚云峰 +2 位作者 李奕萱 姜皓舰 黄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9-797,共9页
针对时序特征融合不充分,遮挡及远距离目标难以可靠感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时序多尺度鸟瞰视角特征的多任务感知网络.首先,通过对深度预测概率建模,设计具备遮挡适应性的显式深度估计模块,将图像特征映射为鸟瞰视角特征,并利用深度... 针对时序特征融合不充分,遮挡及远距离目标难以可靠感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时序多尺度鸟瞰视角特征的多任务感知网络.首先,通过对深度预测概率建模,设计具备遮挡适应性的显式深度估计模块,将图像特征映射为鸟瞰视角特征,并利用深度图辅助监督;然后,为提升远距离障碍物检测效果,基于可变形注意力机制设计时序鸟瞰视角采样模块,实现时序上多尺度鸟瞰视角特征加权融合;最后,将数据增强策略拓展至多任务,并分别通过检测和分割任务头,实现三维目标检测和车道线分割. nuScenes数据集和实车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在遮挡区域和远距离目标检测方面取得了精度提升,且推理速度可以满足实车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瞰图 深度估计 多尺度时序采样 多任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行为基元优化与博弈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4
作者 王博洋 李欣萍 +3 位作者 宋俊杰 关海杰 刘海鸥 陈慧岩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74,共13页
为解决以拟人化行为基元序列为期望轨迹的无人车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行为基元离线优化与在线博弈协调相结合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从真实驾驶数据中直接提取出的行为基元库为根基,通过基于模型的非线性优化方法,生成满足车辆... 为解决以拟人化行为基元序列为期望轨迹的无人车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行为基元离线优化与在线博弈协调相结合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从真实驾驶数据中直接提取出的行为基元库为根基,通过基于模型的非线性优化方法,生成满足车辆运动学特性约束的行为基元库;通过粒子群算法离线寻优得到行为基元库中各类别基元的最优控制参量,并采用多层感知机建立控制器最优参量与行为基元类别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对基元内控制参量进行优化的基础上,以在线博弈协调控制方法为核心,实现行为基元间的最优控制参量生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融合行为基元优化与博弈的控制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对行为基元序列的跟踪控制精度,并有效解决各独立行为基元间的稳定平滑过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基元 轨迹跟踪控制 粒子群优化 微分博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鲁棒-最近点迭代算法的构件点云配准方法
5
作者 许航 孙宏昌 +2 位作者 梁志强 蒋永翔 张天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6,共10页
大型构件的原位加工模式对加工设备的定位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最近点迭代(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在源点云和目标点云初始位姿相差较大时容易导致配准失败,在噪声环境下鲁棒性差容易导致错误匹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 大型构件的原位加工模式对加工设备的定位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最近点迭代(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在源点云和目标点云初始位姿相差较大时容易导致配准失败,在噪声环境下鲁棒性差容易导致错误匹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鲁棒-最近点迭代(fast and robust-iterative closest point,FR-ICP)算法的构件点云配准方法。对斯坦福数据集和构件点云进行体素下采样,基于内蕴形状特征(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ISS)提取关键点并计算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FPFH)特征描述子,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点云进行粗配准。对点到面的ICP算法进行改进,引入Tukey鲁棒函数,对点云进行精配准。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噪声环境下点云配准的鲁棒性、收敛速度和精度以及在有噪声且初始位姿差异较大时的配准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采样一致性 最近点迭代 快速鲁棒性 点云配准 噪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的西夏文化元素提炼及混合现实数字人互动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晨雨 祁悦 +3 位作者 郭瀚之 潘怡丹 包仪华 翁冬冬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9-57,共9页
目的探索西夏文化元素在当代数字技术中的创新应用,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构建新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设计创新性的互动展示流程。方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西夏传统视觉元素,借助AIGC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训练出符合西夏文化特征的LoR... 目的探索西夏文化元素在当代数字技术中的创新应用,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构建新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设计创新性的互动展示流程。方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西夏传统视觉元素,借助AIGC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训练出符合西夏文化特征的LoRA模型,进而生成新素材,融入大佛寺数字人形象设计,搭建基于三维实时渲染的高逼真数字人互动装置。同时,对AIGC应用于传统文化数字IP生产的管线进行整理和完善。结果成功生成包括纹样、服装、配饰等在内的新素材,并将其融入数字人形象设计中,结合DeepFake技术打造出数字人互动装置。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传统文化保留、传播方法,有助于指导传统数字文化IP设计,激起年轻群体的文化共鸣,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生成新素材和创新互动装置,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互动体验,也证明了AIGC技术在传统文化创新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西夏文化 数字IP 互动展示 设计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