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行星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固有特性及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蔡仲昌 刘辉 +1 位作者 项昌乐 曹华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1,共6页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包含多级行星传动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纯扭转振动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系统固有特性的相似性。以某挡位为例,利用实模态理论计算分析了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对各部件转动惯量和刚度的灵敏度,得到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分...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包含多级行星传动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纯扭转振动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系统固有特性的相似性。以某挡位为例,利用实模态理论计算分析了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对各部件转动惯量和刚度的灵敏度,得到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分布规律和物理参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探讨了传动系统中由于连接件扭转刚度变化引起的模态跃迁现象,并初步分析了该现象对固有特性的影响,为车辆多级行星传动系统的动态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传动系统 多级行星传动 扭转振动 固有频率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双流传动液压转向功率流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和言 马彪 +1 位作者 柳俊忻 张金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7-880,共4页
以零差速式液压转向双流传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液压转向功率流的匹配设计.引入转向功率流运动学设计系数φv、液压转向调速回路工作压力设计系数φp和液压转向功率设计系数φw来表征匹配过程.研究表明:中轻型高速履带车辆的φv取3.6-6.... 以零差速式液压转向双流传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液压转向功率流的匹配设计.引入转向功率流运动学设计系数φv、液压转向调速回路工作压力设计系数φp和液压转向功率设计系数φw来表征匹配过程.研究表明:中轻型高速履带车辆的φv取3.6-6.0为宜,在水泥路上的φp取0.65-0.80为宜,基型车在水泥路上的φw取0.45-0.55为宜.通过多个系列液压转向功率流的成功匹配设计与样车试验表明,φv,φp和φw的取值范围保证了车辆液压无级转向性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传动 液压转向 履带车辆 匹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复杂轴系扭振计算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辉 项昌乐 郑慕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9-703,共5页
建立了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复杂轴系的扭振模型,对车辆动力传动系扭振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关键部件的设计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固有振动和强迫振动计算的特点,利用系统矩阵法,借助Matlab语言及其GUI工具编制... 建立了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复杂轴系的扭振模型,对车辆动力传动系扭振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关键部件的设计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固有振动和强迫振动计算的特点,利用系统矩阵法,借助Matlab语言及其GUI工具编制了交互式计算程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整车计算分析.开发程序也可用于船舶等其他复杂动力传动系轴系的扭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动力传动系 复杂轴系 扭振 计算方法 系统矩阵法 固有振动 强迫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机械传动履带车辆换挡规律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魏巍 曲婧瑶 +1 位作者 武景燕 闫清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3-407,共5页
为提高履带车辆整车动力性能,针对某液力机械传动履带车辆提出了一种换挡规律优化方法。在MATLAB/Simdriveline环境下,构建针对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制定出针对不同工况的优化设计方案,运用优化软件iSight进行仿真模型的... 为提高履带车辆整车动力性能,针对某液力机械传动履带车辆提出了一种换挡规律优化方法。在MATLAB/Simdriveline环境下,构建针对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制定出针对不同工况的优化设计方案,运用优化软件iSight进行仿真模型的调用和换挡点的优化,得到了优化后的换挡规律。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提高车辆动力性和换挡平顺性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液力机械传动 换挡规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传动系统虚拟样机集成设计平台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慎龙 姚寿文 闫清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5-249,286,共6页
针对车辆传动系统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以参数化模型库为支撑的车辆传动系统虚拟样机集成设计平台,实现了结构参数化设计,以及多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通过开发相应的模型库管理系统,解决了各类异构模型管理机制和管理功能实现机制的... 针对车辆传动系统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以参数化模型库为支撑的车辆传动系统虚拟样机集成设计平台,实现了结构参数化设计,以及多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通过开发相应的模型库管理系统,解决了各类异构模型管理机制和管理功能实现机制的关键技术,保证了建模和仿真分析各环节的数据共享以及模型一致性和集成性。按各模块之间传递的能量类型,建立了输入输出接口模型,可快速建立系统级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其进行各类工况下的稳态和动态性能预测。最后,通过对某履带车辆传动系统虚拟样机建模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平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传动 虚拟样机 设计平台 模型库 性能预测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履带车辆传动轴载荷谱编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海鸥 张文胜 +1 位作者 徐宜 赵梓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0-1838,共9页
为了建立军用履带车辆传动轴典型路面上的高可靠性载荷谱,通过实车试验采集接近实际使用情况的扭矩载荷及相关行车数据,由最少测试次数判据计算出载荷数据样本的置信度。由于试验载荷数据具有不规则的均幅值二维分布,基于二维核密度估... 为了建立军用履带车辆传动轴典型路面上的高可靠性载荷谱,通过实车试验采集接近实际使用情况的扭矩载荷及相关行车数据,由最少测试次数判据计算出载荷数据样本的置信度。由于试验载荷数据具有不规则的均幅值二维分布,基于二维核密度估计设计编谱流程,采取2次雨流计数,第1次雨流计数结果用于均幅值极值推断,第2次雨流计数结果用于核密度估计,既能很好地拟合均幅值分布,又能对实测雨流矩阵做合理外推。在获得典型路面使用寿命里程的二维设计载荷谱后,通过等损伤转换方法,将二维谱转化为以幅值为变量的8级程序块谱,并给出传动轴扭矩和转速的联合加载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从疲劳损伤角度选择低载,舍去阈值为第8级幅值的0.8倍,频次和减少99.33%而损伤和只减少0.29%,可加速疲劳加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车辆传动 载荷谱 核密度估计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传动系统线性弯扭耦合振动响应灵敏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毅 刘辉 +1 位作者 陈胤奇 项昌乐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340,共8页
由于车辆上采用的发动机工作转速较宽,无法完全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针对上述问题对车辆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从固有特性的分析转移到动力响应的分析上来,并衍生出基于动力响应的灵敏度分析。以某车辆传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线... 由于车辆上采用的发动机工作转速较宽,无法完全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针对上述问题对车辆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从固有特性的分析转移到动力响应的分析上来,并衍生出基于动力响应的灵敏度分析。以某车辆传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线性弯扭耦合集中参数动力学模型及方程。应用直接求导法建立了灵敏度方程,进行了响应灵敏度计算,分别研究设计参数对扭转方向的力矩和弯曲方向上力的影响,获得了轴段附加扭转力矩和轴承支反力对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并将同一灵敏度量在纯扭和弯扭系统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弯扭模型计算出的响应灵敏度值比纯扭模型的计算结果小10%~20%,但规律趋于一致;弯曲方向上的力和扭转方向上的力矩对设计参数的灵敏度与该位置的振动能量大小相关,能量越大其对同一参数的灵敏度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传动系统 集中参数法 弯扭耦合 响应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的时域仿真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文平 项昌乐 刘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865-1868,共4页
对某型履带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扭振进行了仿真建模。针对动力传动系统中具有非线性特征的液力变矩器和盖斯林格联轴器等部件,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时域仿真模型,同时建立了发动机激励模型。将系统仿真得到的时域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实验数... 对某型履带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扭振进行了仿真建模。针对动力传动系统中具有非线性特征的液力变矩器和盖斯林格联轴器等部件,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时域仿真模型,同时建立了发动机激励模型。将系统仿真得到的时域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比较,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振 时域仿真 动力传动系统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差速式综合传动履带车辆的转向动态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游四海 俞宁 +1 位作者 李和言 郑长松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4-880,共7页
针对履带车辆转向时的直驶滚动阻力、转向离心阻力、直驶加速阻力、转向刮土阻力和转向加速阻力等对转向动态特性的影响,以良好路面(如水泥路、农村公路)上的中心转向、液压转向调速系统工作压力和其最高安全压力关系研究为基础,采... 针对履带车辆转向时的直驶滚动阻力、转向离心阻力、直驶加速阻力、转向刮土阻力和转向加速阻力等对转向动态特性的影响,以良好路面(如水泥路、农村公路)上的中心转向、液压转向调速系统工作压力和其最高安全压力关系研究为基础,采用零差速式液压转向综合传动,合理匹配转向传动机构,得到了能够保障车辆应对各种转向工况时的工作压力。试验表明:工作压力为最高安全压力的60%~80%时,可保障车辆具有良好的动态转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综合传动 液压转向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传动系统虚拟样机建模与验证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慎龙 闫清东 姚寿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3,共6页
为实现在设计阶段对车辆传动系统性能进行预测,以目前广泛应用的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可闭锁式液力变矩器和换挡离合器两个关键部件级,以及整个系统级虚拟样机建模方法,并进一步分析建立了相对应的数学模型。... 为实现在设计阶段对车辆传动系统性能进行预测,以目前广泛应用的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可闭锁式液力变矩器和换挡离合器两个关键部件级,以及整个系统级虚拟样机建模方法,并进一步分析建立了相对应的数学模型。以起步工况试验的动力输入特性和操纵方式作为模型的输入条件对其进行了验证。通过仿真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正确、合理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传动系统 虚拟样机建模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景仿真技术的虚拟实验室教学信息平台系统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巍 陶文锦 闫清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1,共4页
为满足传统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在视景仿真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Virtools软件的开发构建了三维虚拟实验室漫游与在线交互学习系统,实现了专业课及实验公共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虚实结合,将网络教学的实时性... 为满足传统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在视景仿真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Virtools软件的开发构建了三维虚拟实验室漫游与在线交互学习系统,实现了专业课及实验公共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虚实结合,将网络教学的实时性、便捷性与视景仿真的交互性和沉浸性相融合,探讨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以及实施传统专业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验室 视景仿真 VIRTOOLS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传动履带车辆转向期间换档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慧岩 方遒 丁华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9-532,共4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双流传动装置转向期间实现换档的必要性 ,介绍了实现转向期间自动换档的控制策略。台架试验表明 ,双流传动装置在转向期间的换档操纵功能提高了车辆转向性能。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双流传动 转向 换档 控制策略 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车辆传动系统扭振模糊PID主动抑制仿真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辉 陈胤奇 +1 位作者 马越 张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共7页
基于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集中质量-弹性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输入转矩突变工况下传动系统的冲击振动。将传动系统扭振响应转化为车辆加速度,以抑制车辆加速度波动为控制目标,采用PID控制器对传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主动抑制。为提高扭振控... 基于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集中质量-弹性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输入转矩突变工况下传动系统的冲击振动。将传动系统扭振响应转化为车辆加速度,以抑制车辆加速度波动为控制目标,采用PID控制器对传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主动抑制。为提高扭振控制器对模型参数变化和建模误差的鲁棒性,采用模糊控制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了实时整定。设计低通滤波器对车辆加速度进行滤波,以得到了车辆加速度的跟踪目标,并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该低通滤波器的解析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抑制电动车辆传动系统冲击振动,对传动系统中主要非线性因素和参数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且能消除电机高频转矩波动对车辆性能的影响,为纯电动车辆扭振控制器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辆 扭振 弹性轴 模糊控制 主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履带车辆转向功率机械循环的电传动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宏才 闫清东 +1 位作者 宋卫群 陈杰翔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4,共5页
为了降低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所需电机功率,提高电机功率在全行驶工况的利用程度,在分析履带车辆双侧独立电传动方案的优缺点基础上,提出了可实现履带车辆转向功率机械循环的电传动方案。建立了该方案的运动学、动力学数学模型,并进行了... 为了降低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所需电机功率,提高电机功率在全行驶工况的利用程度,在分析履带车辆双侧独立电传动方案的优缺点基础上,提出了可实现履带车辆转向功率机械循环的电传动方案。建立了该方案的运动学、动力学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及部件功率需求特性仿真分析,绘制了不同转向工况下的功率流图。采用此方案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履带车辆对电机的功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传动 仿真 动力学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海波 项昌乐 +1 位作者 耿冲 孙恬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共3页
论述了扭振测试的两种方法,即稳态测试方法和动态测试方法。在扫频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扭振实车动态试验的条件和加速时间的要求,建立了试验测试系统,并对某型装甲履带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进行了实车道路测试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 论述了扭振测试的两种方法,即稳态测试方法和动态测试方法。在扫频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扭振实车动态试验的条件和加速时间的要求,建立了试验测试系统,并对某型装甲履带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进行了实车道路测试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了车辆发生扭转共振时发动机的转速和谐次,为分析、评价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合理性提供了试验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传动系统 扭振 谐次 动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杰 项昌乐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6期97-101,共5页
以齿轮系统动力学和非线性振动理论为基础,针对具有齿侧间隙和时变啮合刚度的某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建立单自由度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方法求解并分析在不同档位下的振动特性,并对其在某些变量参数下进行了振动特性研... 以齿轮系统动力学和非线性振动理论为基础,针对具有齿侧间隙和时变啮合刚度的某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建立单自由度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方法求解并分析在不同档位下的振动特性,并对其在某些变量参数下进行了振动特性研究,所得结果既反映了动力学性能,又为下一步进行多自由度齿轮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系统 非线性振动 啮合刚度 齿侧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综合传动系统过渡工况仿真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项昌乐 符升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10,125,共6页
为预测车辆综合传动系统过渡工况动态特性,建立了能反映车辆工作状态的关键部件的数学模型;以模块化建模思想为指导,综合各子部件的数学描述,根据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能实现性能预测的车辆综合传动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并对起... 为预测车辆综合传动系统过渡工况动态特性,建立了能反映车辆工作状态的关键部件的数学模型;以模块化建模思想为指导,综合各子部件的数学描述,根据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能实现性能预测的车辆综合传动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并对起步、加速和换挡等过渡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以起步动态过程试验的动力特征和换挡模式为模型边界条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传动系统 集成仿真 试验验证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传动系监测信号突变与渐变识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建保 罗小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为识别车辆传动系运行状态的变化,讨论利用小波变换处理传动系监测信号,提取信号在时域的突变特征;利用折中阈值法对监测信号进行消噪处理,从而识别监测信号的渐变趋势,并提出了一种阈值改进方案.从能量谱和特征频率分布的角度,研究了... 为识别车辆传动系运行状态的变化,讨论利用小波变换处理传动系监测信号,提取信号在时域的突变特征;利用折中阈值法对监测信号进行消噪处理,从而识别监测信号的渐变趋势,并提出了一种阈值改进方案.从能量谱和特征频率分布的角度,研究了监测信号的变化趋势在频域的表征,并提出了一种解决小波包混频现象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能同时在时域和频域上提取出监测信号所隐含的表征系统运行状态变化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与渐变识别 小波变换 车辆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传动车辆闭锁充油动态缓冲特性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巍 彭卉 +4 位作者 刘旭 简洪超 谢文浩 闫清东 朱浩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58-1364,共7页
以某型液力传动车辆为研究对象,为提升液力工况向机械工况过渡过程中闭锁品质,尤其是减小车辆闭锁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对闭锁离合器的动态缓冲特性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具有闭锁功能的液力变矩器及其主、被动端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分... 以某型液力传动车辆为研究对象,为提升液力工况向机械工况过渡过程中闭锁品质,尤其是减小车辆闭锁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对闭锁离合器的动态缓冲特性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具有闭锁功能的液力变矩器及其主、被动端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分析闭锁过程的快速充油、缓冲升压及阶跃升压各阶段对闭锁品质的影响,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对缓冲升压阶段的缓冲斜率进行优化,通过所构造的闭锁品质评价函数比较优化前后冲击度、滑摩时间及滑摩功等品质评价参数,并搭建闭锁特性试验验证台架对优化前后闭锁品质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能够对动态闭锁过程进行准确预测,优化后闭锁品质较优化前有明显改善,冲击度显著降低,基于闭锁品质评价函数的品质优化方法能够为液力传动车辆的闭锁特性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传动 缓冲油压 优化设计 闭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车辆综合传动装置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巍 闫清东 马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8期81-85,共5页
为提高测试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融合虚拟仪器、稳态与动态数据采集技术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在Visual Basic平台上自主开发了多参数车辆动力传动测试与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将多路传统仪器功能模块显示在同一窗口,采用数... 为提高测试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融合虚拟仪器、稳态与动态数据采集技术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在Visual Basic平台上自主开发了多参数车辆动力传动测试与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将多路传统仪器功能模块显示在同一窗口,采用数据库对测试项目、传感器与仪表的配置及标定、设备型号的选择等以适应各类不同功能与规模的测试项目。实现了多参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可进行各类数据处理及分析与定制格式试验报告的自动生成。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操作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综合传动装置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