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JNI实现ICTCLAS系统的Java调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夏天 樊孝忠 刘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177-178,182,共3页
介绍了Java本地方法的作用及意义,详细讨论了在Windows平台上,利用JNI(Java NativeInterface)在Java中调用ICTCLAS系统进行词法分析的具体方法和整个过程,并阐述了JNI实 施过程当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 JAVA本地接口 本地方法 ICTCLAS 词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盲文机器翻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宏乔 樊孝忠 +1 位作者 李良富 杨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6,共4页
对汉语 -盲文 (简称汉盲 )翻译的原理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个盲文形式模型和汉语 -盲文机器翻译的方法 :采用基于词频和词分级加权评估的逆向全切分算法进行分词 ,采用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词性标注和连写块识别 ,并在此基础上设... 对汉语 -盲文 (简称汉盲 )翻译的原理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个盲文形式模型和汉语 -盲文机器翻译的方法 :采用基于词频和词分级加权评估的逆向全切分算法进行分词 ,采用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词性标注和连写块识别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个实用的汉语 -盲文机器翻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盲文机器翻译系统 盲文 汉语 规则 汉字信息处理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是如何驱动Q/A系统的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良富 樊孝忠 +1 位作者 李宏乔 顾益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70-73,98,共5页
文章探讨了以本体(ontology)为核心,融合多知识源,驱动自动问答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应用设计策略,简要介绍了知识在答案析取和实例识别中的作用。在银行领域的业务咨询服务中应用表明,融合多种知识驱动的自动问答系统的性能达到令人满意的... 文章探讨了以本体(ontology)为核心,融合多知识源,驱动自动问答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应用设计策略,简要介绍了知识在答案析取和实例识别中的作用。在银行领域的业务咨询服务中应用表明,融合多种知识驱动的自动问答系统的性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认为提高自动问答系统可用性,必须综合利用多种知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问答 本体 知识融合 语义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文本中特殊符号串的自动识别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宏乔 樊孝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4-115,180,共3页
提出从组成形式和上下文语境两个方面来自动识别汉语文本中的各种特殊符号串。其组成形式用包含约束式的上下文无关文法来描述,改进的LR分析方法进行形式识别;上下文语境采用基于知网概念的特征向量来表达,向量间的欧式距离表示语境间... 提出从组成形式和上下文语境两个方面来自动识别汉语文本中的各种特殊符号串。其组成形式用包含约束式的上下文无关文法来描述,改进的LR分析方法进行形式识别;上下文语境采用基于知网概念的特征向量来表达,向量间的欧式距离表示语境间的相似度。实践证明该技术方案是相当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符号串 约束式 上下文语境 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感知的数据汇聚和路由协议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昕 王全玉 金旭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高效节能的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和聚合协议,网络中节点根据与基站的远近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协议优先选择能量充足并且距离基站最近的节点直接与基站通信,其他节点的数据则通过邻接节点逐层聚合和转发,最后传送到该节点...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高效节能的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和聚合协议,网络中节点根据与基站的远近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协议优先选择能量充足并且距离基站最近的节点直接与基站通信,其他节点的数据则通过邻接节点逐层聚合和转发,最后传送到该节点上.因为与基站通信的能量代价太高,直接与基站通信的节点能量消耗很快.当距离基站近的节点能量过低时,协议将选择距离基站较远的节点直接与基站通信.通过顶层节点迁移机制,MTP协议能够很好地将能量损耗均匀分布到所有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算法 数据聚合 通信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ICE机理分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夏天 樊孝忠 刘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共5页
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ALICE的知识组织结构和内部推理机制,指出它在中文处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之上,从分词与词性标注、同义句处理和AIML知识库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了ALICE在中文处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 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ALICE的知识组织结构和内部推理机制,指出它在中文处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之上,从分词与词性标注、同义句处理和AIML知识库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了ALICE在中文处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ICE AIML 模式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栅格划分的概率定位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蒋文涛 李连 孙利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1-842,855,共3页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节点定位算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定位算法。由于无线信号受信道衰减和障碍物屏蔽等因素的影响,基于RSSI的定位算法精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划分的概率定位算法,首先将待定位节点可能存在的区域划分为若...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节点定位算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定位算法。由于无线信号受信道衰减和障碍物屏蔽等因素的影响,基于RSSI的定位算法精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划分的概率定位算法,首先将待定位节点可能存在的区域划分为若干栅格,再根据无线信号在空间传输的概率模型,计算出待定位节点处于各个栅格的置信度,最后以置信度较高的栅格的形心为基准点,计算出待定位节点的坐标位置。算法降低了噪声污染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定位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定位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栅格划分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最小割的稠密视差图恢复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彭启民 贾云得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0-1095,共6页
针对经典最小割算法计算量大和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网络最小割计算稠密深度图的全局优化方法.首先,根据视差变化与不连续区域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具有一定适应性的平滑约束和遮挡约束,然后使用网络最小割算法,求解遮挡情... 针对经典最小割算法计算量大和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网络最小割计算稠密深度图的全局优化方法.首先,根据视差变化与不连续区域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具有一定适应性的平滑约束和遮挡约束,然后使用网络最小割算法,求解遮挡情况下的稠密视差.其次,在分析最小割算法复杂性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受限α-扩展(α-expansion)操作,该操作根据灰度连通性和特征点匹配的结果对每次网络构造的顶点进行控制,减少网络中顶点和边的数目,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保证视差恢复准确性的前提下,能以较快的速度计算出较理想的稠密视差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密深度图 优化 最小割 连通区域 受限α-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传感器网络的一种基于自适应扩散的时间同步协议
9
作者 李连 孙利民 刘燕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61-866,共6页
针对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和通信链路不稳定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扩散的时间同步协议(SDTS)。该协议分为被动同步和主动同步两种同步方式,被动同步方式下已同步节点根据自身和网络当前的状态,以自适应变化的概率发... 针对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和通信链路不稳定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扩散的时间同步协议(SDTS)。该协议分为被动同步和主动同步两种同步方式,被动同步方式下已同步节点根据自身和网络当前的状态,以自适应变化的概率发布时间同步信息,未同步节点与同步信息的发布者实现同步;主动同步方式下已同步节点停止发送同步信息,未同步节点通过发送同步请求信息的方式来实现同步。该协议能够很好地适应移动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特性,在通信开销、同步收敛速度和鲁棒性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器网络 时间同步 自适应扩散 巴斯扩散模型(B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消息队列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明军 蒋本珊 丁宇征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实现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关键部分是消息中间件,因而消息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UML是一种易于表达、功能强大的设计建模语言,通过使用UML来探讨消息机制中的一种———队列机制的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 统一建模语言 消息中间件 消息队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扫描图像一种基于密度划分的去噪算法
11
作者 罗国良 谷欣超 +1 位作者 王鹏 李娜娜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80-181,共2页
通过仔细研究工程扫描图像的特征 ,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划分的去噪算法。基于密度划分的原理 ,自定义了密度函数 ,并分别讨论了灰度图像和黑白二值图像两种情况。通过与用户交互获得阈值 ,对各种质量的扫描图像均能在有效去除噪声的同时 ,... 通过仔细研究工程扫描图像的特征 ,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划分的去噪算法。基于密度划分的原理 ,自定义了密度函数 ,并分别讨论了灰度图像和黑白二值图像两种情况。通过与用户交互获得阈值 ,对各种质量的扫描图像均能在有效去除噪声的同时 ,锐化图像的边缘。本算法在处理速度和质量上较现有常规算法有较大的提高 ,并且尤其适用于质量较差的扫描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 去噪 象素密度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