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8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画像
1
作者 李杰 甘强 钱金鑫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87-4298,共12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ire Science,SKLFS)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火灾安全科学研究中心。对SKLFS科研成果产出特征的全面分析,有助于为未来SKLFS科研规划或布局研究提供有效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ire Science,SKLFS)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火灾安全科学研究中心。对SKLFS科研成果产出特征的全面分析,有助于为未来SKLFS科研规划或布局研究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采集了SKLFS发表的3949篇论文(1995—2021年),对论文整体产出特征、科研合作状况、研究主题以及高影响力文献进行了分析。在过去30余年,SKLFS的产出增长显著,研究领域聚焦在工程材料领域和火灾燃烧相关领域。在科研合作中,与国际学术共同体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研究主题分布广泛,聚焦于阻燃材料、火灾试验与模拟(池火、隧道火灾等)、火灾动力学、锂电池火灾安全以及人员疏散等领域。其中,阻燃材料包含的主题规模最大,锂电池火灾的研究是实验室新兴的高影响力主题群。在文献层面上,SKLFS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群亦集中在阻燃材料和锂电池火灾安全的相关研究。SKLFS论文的文献共被引网络形成了该实验室研究的知识基础文献及结构,包括阻燃材料、池火、隧道火灾、人员疏散以及锂电池火灾安全的参考文献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火灾科学国家实验室 火灾科学 VOSviewer 安全科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弹药毁伤评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彦 柳明 +4 位作者 吕中杰 晏江 初善勇 时振清 黄风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30,共12页
为厘清弹药毁伤评估技术演进规律,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1993-2022年收录的911篇毁伤评估技术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弹药毁伤评估技术研究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并... 为厘清弹药毁伤评估技术演进规律,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1993-2022年收录的911篇毁伤评估技术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弹药毁伤评估技术研究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毁伤评估技术对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战斗性能、作战水平、火力打击方案、合理配置作战资源有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通过关键词词频、聚类、时间线以及突现分析,提出弹药毁伤评估技术应在协同毁伤、毁伤评估实时性、计算机技术与毁伤评估技术融合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将更好地完善弹药毁伤评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伤评估 科学知识图谱 CITESPACE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燃速丁羟推进剂药浆在热与低速撞击刺激下点火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海波 武毅 +4 位作者 张超 范红杰 杨钧森 吴艳青 金丰凯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I0007,共11页
为研究某高燃速丁羟推进剂药浆在热、低速撞击刺激下的点火响应特性,制备了两种高燃速药浆(含气率分别为1.6%、0.3%)、两种丁羟推进剂(燃速分别为35 mm/s和5 mm/s);利用自制加热装置、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落锤撞击设备开展实验,... 为研究某高燃速丁羟推进剂药浆在热、低速撞击刺激下的点火响应特性,制备了两种高燃速药浆(含气率分别为1.6%、0.3%)、两种丁羟推进剂(燃速分别为35 mm/s和5 mm/s);利用自制加热装置、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落锤撞击设备开展实验,借助同步热分析红外光谱联用、显微CT扫描、高速摄影等技术分析了推进剂和药浆在热、低速撞击刺激下的点火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高燃速推进剂的热点火温度(241.6℃)显著低于药浆,药浆热点火温度呈现较小的含气率正相关性(含气率为1.6%、0.3%的药浆热点火温度分别为261.3、255.7℃);高燃速药浆的撞击点火阈值受含气率和约束方式影响显著,在无径向约束的SHPB撞击实验里药浆点火阈值与含气率正相关(含气率为1.6%、0.3%的药浆点火阈值分别为71 J和33 J),即高含气率药浆不易撞击起火;有径向约束的落锤实验药浆点火阈值与含气率负相关(含气率为1.6%、0.3%的药浆点火阈值分别为7 J和9 J),即高含气率药浆撞击时更易撞击起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固体推进剂 HTPB推进剂 药浆 热刺激 低速撞击 点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讨与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文杰 刘瀚 +1 位作者 门建兵 崔进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6-228,共3页
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发展状况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从人为观念、招聘体制、职称聘任体制、管理体制以及思想认识等方面综合改进措施,为建设好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比较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 实验技术队伍 实验室 结构合理 队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材料SHPB实验中脉冲整形技术实现近似恒应变率加载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卢玉斌 武海军 +1 位作者 李庆明 赵隆茂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7-53,共7页
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和数值模拟,对脆性材料在SHPB实验中是否需要实现近似恒应变率加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脆性材料的SHPB实验中,即使整形入射应力波在反射应力波中产生了一个近似平台,脆性材料试样中仍旧存在显著的由惯性... 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和数值模拟,对脆性材料在SHPB实验中是否需要实现近似恒应变率加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脆性材料的SHPB实验中,即使整形入射应力波在反射应力波中产生了一个近似平台,脆性材料试样中仍旧存在显著的由惯性产生的径向围压。所以,在脆性材料的SHPB实验中应用脉冲整形技术,并不能改变转折应变率表征SHPB试样中应力状态由一维应力状态向多轴应力状态的转变。无论是否采用了脉冲整形技术,应用脆性材料的SHPB实验结果时,都应该考虑惯性引起的径向围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脆性材料 SHPB 波形整形技术 径向围压效应 近似恒应变率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安全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亚军 黄平 李生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综述了2004年10月25-28日在上海召开的安全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的情况。介绍了该会议的办会目的、会议历史、会议的意义和其影响。与前3届会议(1998年北京、2000年北京和2002年山东泰安)作了比较。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38名代表出席了... 综述了2004年10月25-28日在上海召开的安全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的情况。介绍了该会议的办会目的、会议历史、会议的意义和其影响。与前3届会议(1998年北京、2000年北京和2002年山东泰安)作了比较。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38名代表出席了该会议,8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74名代表就会议主题的各个方面作了分组报告和讨论。会前出版的论文集收录了549篇论文,已经全部被EI、ISTP和CA收录。该会议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学与技术 国际会议 200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组分爆轰不稳定性定量实验研究
7
作者 赵焕娟 包颖昕 +2 位作者 于康 刘婧 钱新明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9-348,共10页
对两种不同碳氢比例的多元组分进行爆轰不稳定性分析。在D=80 mm圆管中进行爆轰实验,分析多元组分的爆轰速度变化特性和胞格结构变化特性。分别从三波点轨迹间距、螺距和化学反应进程角度分析氢分压对多元组分爆轰不稳定性的影响,发现... 对两种不同碳氢比例的多元组分进行爆轰不稳定性分析。在D=80 mm圆管中进行爆轰实验,分析多元组分的爆轰速度变化特性和胞格结构变化特性。分别从三波点轨迹间距、螺距和化学反应进程角度分析氢分压对多元组分爆轰不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多元组分#1的爆轰速度与氢气预混气类似,虽有波动但总体较为平稳,始终稳定在0.95VCJ以上;多元组分#2的爆轰速度与甲烷预混气类似,波动幅度较大。从胞格结构特性角度分析,发现爆轰螺旋头数的变化趋势与速度变化趋势相似。三种不稳定性分析方法均得到多元组分#1的稳定性比多元组分#2的稳定性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整体把握多元组分的爆轰传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组分 爆轰 不稳定性 甲烷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挖掘视角下国内实验室安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平 李杰 +1 位作者 陈伟炯 曾叙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4-299,共6页
为了解我国实验室安全研究进展情况,以中国知网(CNKI)下载的1992~2018年间913篇文献为数据样本,采用科学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等工具绘制文献发展趋势图,作者、机构、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研究表明,实验室安全研究文献从2002... 为了解我国实验室安全研究进展情况,以中国知网(CNKI)下载的1992~2018年间913篇文献为数据样本,采用科学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等工具绘制文献发展趋势图,作者、机构、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研究表明,实验室安全研究文献从2002年起快速增长,实验室安全研究队伍、规模随时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也不断增加,未来实验室安全研究的趋势还将持续上升。作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呈现"聚变式"与"裂变式"的传播形式。机构合作网络被分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两部分,以高校实验室行政管理部门发文为主。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高校、安全教育等是研究的热点话题,实验室管理在实验室安全研究中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科学计量 合作网络 共词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横向增强弹靶后横向效应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甲浩 郭萌萌 +1 位作者 周晟 余庆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70-2281,共12页
为揭示活性横向增强弹(Penetrator with Enhanced Lateral Effect,PELE)的靶后横向增强机理,开展活性PELE冲击钢靶毁伤效应实验,在钢靶后设置效应铝靶,得到不同前置钢靶厚度条件下的穿孔毁伤情况。基于点火增长模型建立活性PELE冲击爆... 为揭示活性横向增强弹(Penetrator with Enhanced Lateral Effect,PELE)的靶后横向增强机理,开展活性PELE冲击钢靶毁伤效应实验,在钢靶后设置效应铝靶,得到不同前置钢靶厚度条件下的穿孔毁伤情况。基于点火增长模型建立活性PELE冲击爆燃反应过程的两步仿真分析模型。综合实验和仿真对活性PELE在780 m/s速度条件下冲击6~20 mm厚度范围内钢靶的靶后横向增强效应进行讨论,从效应靶毁伤、芯体反应、波相互作用及壳体破片飞散4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分析模型有效模拟了活性PELE冲击靶板的爆燃反应过程;靶板厚度对活性PELE在效应靶上的穿孔散布尺寸影响显著,随着靶板厚度的增加,活性PELE的靶后横向增强效应先增大后减小;活性芯体的爆燃反应释能使壳体最大径向速度提高了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横向增强弹 活性材料 冲击爆燃 点火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P-10/航空煤油混合燃料层流扩散火焰碳烟生成特性研究
10
作者 何旭 张志伟 +4 位作者 向祺 贾靖洋 陈东平 许亚北 赵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2-492,共11页
为了研究JP-10掺混对航空煤油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基于激光诱导炽光法(LII)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PLIF)对JP-10掺混航空煤油火焰中LII-碳烟信号和PLIF-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LIF-PAHs)信号的分布情况... 为了研究JP-10掺混对航空煤油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基于激光诱导炽光法(LII)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PLIF)对JP-10掺混航空煤油火焰中LII-碳烟信号和PLIF-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LIF-PAHs)信号的分布情况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JP-10掺混比例的增加,LII-碳烟信号与PLIF-PAHs信号的分布范围均增大,信号强度均增强,表明JP-10掺混促进了碳烟及PAHs的生成.此外,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研究JP-10/航空煤油中PAHs生成的动力学机理,并基于该机理对PAHs生成进行了化学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JP-10的掺混增加了A1(苯)的主要生成路径,促进了富烯(C_(5)H_(4)CH_(2))和甲苯(C_(6)H_(5)CH_(3))的生成从而促进了A1的生成,进而促进了PAHs及碳烟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P-10/航空煤油 碳烟生成 层流扩散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类截面弹体侵彻多层间隔钢靶的弹道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士林 高旭东 +1 位作者 张先锋 王晓锋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36,共17页
为了研究椭圆类截面弹体侵彻多层间隔钢靶的弹道特性,开展了典型弹体侵彻多层间隔Q355B钢靶试验,基于LS-DYNA软件开展有限元仿真研究,得到了弹体在侵彻过程中的姿态偏转和弹道参数,分析了弹体的偏转机制,获得了截面形状、截面压缩系数... 为了研究椭圆类截面弹体侵彻多层间隔钢靶的弹道特性,开展了典型弹体侵彻多层间隔Q355B钢靶试验,基于LS-DYNA软件开展有限元仿真研究,得到了弹体在侵彻过程中的姿态偏转和弹道参数,分析了弹体的偏转机制,获得了截面形状、截面压缩系数、初速、滚转角和着角等弹靶参数对椭圆类截面弹体侵彻弹道特性和姿态偏转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滚转角为0°时,圆截面弹体侵彻弹道的稳定性优于椭圆类截面弹体;弹体截面压缩系数越大,弹体侵彻弹道稳定性越好;弹体初速越大,弹体姿态偏转越小,侵彻弹道越平稳;滚转角为90°时,椭圆截面和非对称椭圆截面弹体在入射平面内的侵彻弹道最稳定,并且两种弹体在水平面内的弹道偏移量分别在滚转角为45°和90°时达到最大,非对称椭圆截面弹体在滚转角为钝角时的侵彻弹道稳定性优于锐角时的情况;弹体着角在[0°,50°]范围内时,侵彻弹道稳定性随着角的增大先减弱后增强,着角在30°左右时姿态偏转和弹道失稳最严重;弹体以较正姿态贯穿薄钢靶时,在弹头部侵彻阶段就已经与靶体分离;弹体以较大攻角贯穿薄钢靶时,弹靶接触主要发生在弹体的上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类截面弹体 多层间隔钢靶 侵彻弹道 姿态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破片引燃航空煤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王海福 郑元枫 +2 位作者 余庆波 刘宗伟 俞为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48-1152,共5页
进行弹道炮发射实验,研究活性破片和钨合金破片作用模拟油箱和引燃航空煤油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1 080 m/s着速下,活性破片击穿10 mm厚LY12铝靶后能可靠引燃航空煤油,而同质量钨合金破片以1 643 m/s的速度命中油箱,只造成油箱穿孔及漏... 进行弹道炮发射实验,研究活性破片和钨合金破片作用模拟油箱和引燃航空煤油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1 080 m/s着速下,活性破片击穿10 mm厚LY12铝靶后能可靠引燃航空煤油,而同质量钨合金破片以1 643 m/s的速度命中油箱,只造成油箱穿孔及漏油,未能引燃燃油;常温状态下,活性破片较钨合金破片具有更强的引燃航空煤油能力,活性破片的内爆作用和化学能释放是造成油箱结构严重破坏和燃油燃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终点效应 活性破片 油箱 能量释放 引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侵彻混凝土弹体头部侵蚀终点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武海军 黄风雷 +2 位作者 王一楠 段卓平 皮爱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5,共8页
采用高速弹道炮发射、弹体飞行姿态观测、弹体回收等技术,分别进行了不同结构、不同材料弹体高速侵彻石灰石骨料、石英石骨料两种混凝土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侵彻的情况下,弹体质量损失量与其初动量之间存在与弹体材料强度相关... 采用高速弹道炮发射、弹体飞行姿态观测、弹体回收等技术,分别进行了不同结构、不同材料弹体高速侵彻石灰石骨料、石英石骨料两种混凝土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侵彻的情况下,弹体质量损失量与其初动量之间存在与弹体材料强度相关的近似线性关系,弹体初速度越高、弹体材料强度越低,弹体头部侵蚀越严重,质量损失量越高。伴随着头部侵蚀的是弹体结构的破坏、侵彻深度的降低。相比于侵彻深度转变前的弹体,转变后的弹体发生了严重变形和长度的缩短,呈现出"可变形/头部侵蚀"弹体侵彻特征。与石灰石混凝土相比,侵彻石英石混凝土的弹体侵蚀更为严重,头部轮廓变化明显。最后阐述了弹体头部侵蚀与混凝土骨料的切削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高速侵彻 混凝土 石灰石骨料 石英石骨料 质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的效应实验 被引量:63
14
作者 何翔 徐翔云 +3 位作者 孙桂娟 沈俊 杨建超 金栋梁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高速侵彻设备进行了不同条件下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系列实验,探讨了高速撞击条件下弹体侵彻能力、弹体侵彻稳定性、弹体变形和破坏等问题,揭示了混凝土中半流体侵彻阶段的典型特征:刚体侵彻深度上限和对应的刚体侵彻初速上限、弹道... 利用高速侵彻设备进行了不同条件下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系列实验,探讨了高速撞击条件下弹体侵彻能力、弹体侵彻稳定性、弹体变形和破坏等问题,揭示了混凝土中半流体侵彻阶段的典型特征:刚体侵彻深度上限和对应的刚体侵彻初速上限、弹道弯曲、弹体严重侵蚀且伴随弯曲/断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侵彻 高速侵彻 混凝土 次口径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破片能量输出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8
15
作者 王海福 刘宗伟 +1 位作者 俞为民 王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63-666,共4页
针对活性破片毁伤威力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测量活性破片能量输出特性的方法,采用弹道发射的方式,实验测量了3种不同配方活性破片的能量输出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破片在强碰撞载荷作用下会发生爆炸性反应并释放大量化学能,能量释放率... 针对活性破片毁伤威力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测量活性破片能量输出特性的方法,采用弹道发射的方式,实验测量了3种不同配方活性破片的能量输出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破片在强碰撞载荷作用下会发生爆炸性反应并释放大量化学能,能量释放率与碰撞速度密切相关,当活性破片以约1500 m/s的速度与目标碰撞时,所释放的化学能约为动能的5倍,大幅提高了毁伤目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破片 活性材料破片 撞击起爆 能量输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反应破片爆炸成型与毁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门建兵 蒋建伟 +2 位作者 帅俊锋 王树有 崔进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3-1146,共4页
研究爆炸成型复合反应破片的成型过程及其对目标靶的终点效应.设计了球缺形药型罩的小长径比爆炸成型复合反应破片装药结构方案,应用脉冲X光摄影系统拍摄复合反应破片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药型罩在压垮过程中成功实现对反应材料的包... 研究爆炸成型复合反应破片的成型过程及其对目标靶的终点效应.设计了球缺形药型罩的小长径比爆炸成型复合反应破片装药结构方案,应用脉冲X光摄影系统拍摄复合反应破片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药型罩在压垮过程中成功实现对反应材料的包覆,包覆及飞行过程中反应材料性能安定;从破片侵彻靶板结果看出,复合反应破片在撞靶时发生化学反应,毁伤效果比惰性侵彻体有大幅提高,利用金属药型罩动态包覆反应材料形成复合反应破片方法可行.研究结果可为反应破片战斗部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成型 复合反应破片 侵彻 终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度钢30CrMnSiNi2A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武海军 姚伟 +2 位作者 黄风雷 张连生 李勇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8-262,共5页
运用SHPB实验研究超高强度钢30CrMnSiNi2A在应变率500-5000s^-1时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对典型试样进行了金相观察.实验得到30CrMnSiNi2A钢的屈服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从1655MPa增加到1908MPa.基于试样金相和断口分析,30CrMnSiNi2A钢在... 运用SHPB实验研究超高强度钢30CrMnSiNi2A在应变率500-5000s^-1时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对典型试样进行了金相观察.实验得到30CrMnSiNi2A钢的屈服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从1655MPa增加到1908MPa.基于试样金相和断口分析,30CrMnSiNi2A钢在高应变率冲击加载条件下产生了韧窝型沿晶断裂,导致材料宏观上表现为剪切破坏.结合准静态实验数据,确定了30CrMnSiNi2A钢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的材料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NSINI2A钢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 应变率效应 金相分析 Johnson-Cook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斜侵彻多层间隔混凝土靶实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8
作者 马兆芳 段卓平 +1 位作者 欧卓成 黄风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1-1005,共5页
为研究弹体侵彻多层间隔靶的弹道稳定性问题,设计了钢筋混凝土多层间隔靶,开展了弹体斜侵彻实验,通过高速摄影运动分析系统,得到了弹体侵彻多层靶过程的弹道变化参数.采用LS-DYNA软件,再现了弹体侵彻多层靶实验过程,得到的弹道变化参数... 为研究弹体侵彻多层间隔靶的弹道稳定性问题,设计了钢筋混凝土多层间隔靶,开展了弹体斜侵彻实验,通过高速摄影运动分析系统,得到了弹体侵彻多层靶过程的弹道变化参数.采用LS-DYNA软件,再现了弹体侵彻多层靶实验过程,得到的弹道变化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构模型的可靠性.同时,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半锥角对尾裙弹体侵彻多层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弹道稳定的尾裙弹体最优半锥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侵彻 间隔混凝土靶 倾角 攻角 弹道 尾裙半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反应破片对钢靶侵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帅俊峰 蒋建伟 +2 位作者 王树有 门建兵 谢长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2-725,共4页
研究了钢壳与两种配方反应材料组成的复合反应破片对薄钢靶的侵彻毁伤效果,利用12.7 mm口径弹道枪发射复合反应破片和惰性破片对A3钢板侵彻试验,采用高速摄影观察破片穿靶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配方复合反应破片侵彻靶板过程中都产生... 研究了钢壳与两种配方反应材料组成的复合反应破片对薄钢靶的侵彻毁伤效果,利用12.7 mm口径弹道枪发射复合反应破片和惰性破片对A3钢板侵彻试验,采用高速摄影观察破片穿靶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配方复合反应破片侵彻靶板过程中都产生燃爆效应,钛粉和聚四氟乙烯配方反应材料复合反应破片的爆燃效果好于铝粉和聚四氟乙烯配方;复合反应破片穿靶过程毁伤能力随壳体厚度增加而增大;复合反应破片的穿靶孔径比同尺寸惰性破片提高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反应破片 反应材料 侵彻 终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钢密度活性材料弹丸撞击铝靶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肖艳文 徐峰悦 +2 位作者 余庆波 郑元枫 王海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6-1022,共7页
采用弹道碰撞实验对类钢密度冷压成型和烧结硬化聚四氟乙烯/铝/钨系活性材料弹丸撞击铝靶行为进行了研究。基于圆柱形活性材料弹丸正碰撞不同厚度2A12硬铝靶的弹道极限速度、穿孔破坏模式及平均穿孔尺寸实验结果,结合THOR侵彻方程,得到... 采用弹道碰撞实验对类钢密度冷压成型和烧结硬化聚四氟乙烯/铝/钨系活性材料弹丸撞击铝靶行为进行了研究。基于圆柱形活性材料弹丸正碰撞不同厚度2A12硬铝靶的弹道极限速度、穿孔破坏模式及平均穿孔尺寸实验结果,结合THOR侵彻方程,得到活性材料弹丸正碰撞铝靶的弹道极限速度半经验关系,并分析铝靶厚度对活性材料弹丸相对于钢弹丸侵彻行为及性能的影响。从活性材料内部压力分布、靶板背面稀疏波卸载效应和活性材料激活响应点火时间等角度,分析和讨论了活性材料弹丸化学响应行为对侵彻性能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靶板厚度的增大,活性材料激活率和侵孔内爆燃压力随之提高,从而导致侵彻末端爆裂穿孔能力的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活性材料弹丸 弹道碰撞实验 弹道极限速度 侵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