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和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5)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科 吕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6,共18页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在推动企业降碳、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自2021年启动全国碳市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6.3亿...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在推动企业降碳、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自2021年启动全国碳市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6.3亿吨,成交额超430亿元,碳市场已成为中国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的主要政策工具。系统回顾2024年全球和中国碳市场发展运行情况,根据官方监测数据与研究文献系统分析不同碳市场的直接减排效果和协同减排效益。结果显示,基于总量控制的碳市场有效降低了区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而基于强度管理的碳市场在不约束企业发展的情况下起到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作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实施碳交易也具有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效益。预计未来全球碳市场总量机制持续完善,强度模式迅速发展,全球合作持续深化,监管透明不断强化。建议全国碳市场进一步明确发展路径,采取增强政策预期、完善配额机制、强化减排约束等方式提升市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碳市场 试点碳市场 配额成交价 减排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I.时间统筹 被引量:4
2
作者 魏一鸣 杨婷茹 廖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0,共9页
在气候变化应对过程中,面临一种纵向的代际统筹,即当前人类应当或者愿意付出多大代价来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损失。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乎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需要权衡当前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和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然而,当... 在气候变化应对过程中,面临一种纵向的代际统筹,即当前人类应当或者愿意付出多大代价来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损失。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乎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需要权衡当前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和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然而,当前国际上对贴现率和跨期均衡路径的探讨暂未得出明确方案,亟需形成统筹长期与短期的碳减排理论,以指导相关减排路径设计。作为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系列论文的组成部分,聚焦于碳减排的时间统筹,构建了跨期均衡路径,并设置了积极但不激进的贴现率,从而统筹当前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和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回答碳减排的跨期责任分担与成本分配等问题,应用于CEEP-BIT自主开发的中国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C3IAM)等气候环境治理与碳减排路径的研究中,为统筹长期减排与短期减排提供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统筹 跨期均衡 贴现率 跨期分配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IV.收益统筹 被引量:2
3
作者 魏一鸣 易琛 +2 位作者 袁潇晨 陈炜明 余碧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9,共11页
面对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害以及高额的减排行动成本,如何在多时期、多主体框架下统筹经济发展与减排行动,协同推进发展与减排,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关键议题。作为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系列论文的组成部分,构建了收益统筹理论。... 面对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害以及高额的减排行动成本,如何在多时期、多主体框架下统筹经济发展与减排行动,协同推进发展与减排,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关键议题。作为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系列论文的组成部分,构建了收益统筹理论。该理论在综合集成时间统筹、空间统筹、效率统筹相关理论与方法基础上,以最优经济增长为核心,将碳排放问题引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中,深入探析经济发展与减排行动二者间的复杂关系,构建了经济-气候双向耦合的中国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并设计了多区跨期优化福利函数,实现发展与减排的统筹。基于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应用中国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C3IAM,明确了未来全球及各区域最优减排路径,并提出了各国及国家内部减排任务分配方案,科学回答了碳减排系统工程的减多少、何时减、谁来减、如何减、何效果等关键问题,为统筹发展与减排提供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收益统筹 气候经济建模 成本收益分析 跨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Ⅲ.效率统筹 被引量:3
4
作者 魏一鸣 王翔宇 +1 位作者 陈炜明 唐葆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8,共9页
碳减排效率表现为在达成碳减排目标同时尽可能降低社会成本,实现碳减排效率最优的关键在于统筹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作为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系列论文的组成部分,构建了效率统筹方法框架,首先阐释了碳减排效率的概念内涵,提... 碳减排效率表现为在达成碳减排目标同时尽可能降低社会成本,实现碳减排效率最优的关键在于统筹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作为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系列论文的组成部分,构建了效率统筹方法框架,首先阐释了碳减排效率的概念内涵,提出了效率统筹的理论框架;进而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系统分析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在碳减排过程中的互动机制与互补路径;并结合相对斜率决策准则,应用C3IAM/EcOp模型和CEEPA-CETA-FM模型深入探索了如何在不同减排机制下实现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回答了碳减排混合机制的设计问题,为统筹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提供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效率 效率统筹 市场机制 政府管制 混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总体框架 被引量:7
5
作者 魏一鸣 陈炜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碳减排是典型复杂系统工程,且相比一般工程,具备长周期、跨区域、多主体、多目标等特征,因此,亟需创立一套针对性强且系统完备的碳减排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以指导相关减排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基于此,在明确碳减排系统工程定义与特征基... 碳减排是典型复杂系统工程,且相比一般工程,具备长周期、跨区域、多主体、多目标等特征,因此,亟需创立一套针对性强且系统完备的碳减排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以指导相关减排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基于此,在明确碳减排系统工程定义与特征基础上,归纳了碳减排面临的减多少、何时减、谁来减、如何减、何效果五个核心问题,凝练了碳减排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发展与减排“四对”统筹难题,并建立了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的总体框架,包括时间统筹、空间统筹、效率统筹、收益统筹四个理论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复杂系统 理论框架 统筹 工程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Ⅱ.空间统筹 被引量:3
6
作者 魏一鸣 韩融 陈炜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9,共9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倡导缔约方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指出“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它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倡导缔约方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指出“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它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现出应对气候变化两个维度的公平性,即区域公平性和代际公平性。其中,区域公平性一般指国家之间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分担问题(如各国的减排目标设定、排放配额分配等)。作为碳减排“时-空-效-益”统筹理论系列论文的组成部分,围绕气候治理中区域公平性与主体间博弈问题,构建了空间统筹方法,应用于全球和国家层面最优减排路径研究,科学回答了各区域主体减排责任分担及局部与整体减排协同关系问题,为统筹局部减排与整体减排提供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统筹 责任分担 代内公平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协调视角下中国能源经济指数演变与预测
7
作者 唐葆君 王崇州 +2 位作者 许沛昀 吴郧 邹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在宏观经济新常态下,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关键支柱,面临重大转型挑战与机遇。基于CEEP中国能源经济指数测度方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能源行业在宏观经济、政策支持、行业供需、行业高质量、股票指数和财务绩效六大维度的协调程度... 在宏观经济新常态下,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关键支柱,面临重大转型挑战与机遇。基于CEEP中国能源经济指数测度方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能源行业在宏观经济、政策支持、行业供需、行业高质量、股票指数和财务绩效六大维度的协调程度及其对能源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分析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运用情景预测方法,系统评估和预测能源行业经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能源经济在宏观经济调整期发挥了稳定作用,在经济下行和外部冲击时,其发展协调度有效支持了宏观经济稳定发展。风电、光伏行业各维度协调发展显著促进了经济高效增长;传统化石能源行业面临发展瓶颈,亟需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生物质能与水力发电行业因政策支持和协调度提升形成较强发展潜力。研究结果助力政策制定者把握行业发展态势,为投资者和能源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指数 耦合协调度 碳减排 能源转型 风光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据中心综合能耗及其灵活性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永真 唐豪 +4 位作者 魏一鸣 韩恺 韩特 林嘉瑜 韩艺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为厘清在双碳愿景下数据中心的综合能耗及灵活性资源大小,构建全国数据中心综合能耗及其灵活性的预测模型,通过综合考量算力增长、技术进步等多元因素,模拟预测了2023—2030年全国数据中心的综合能耗及灵活性需求。研究表明,预计到2030... 为厘清在双碳愿景下数据中心的综合能耗及灵活性资源大小,构建全国数据中心综合能耗及其灵活性的预测模型,通过综合考量算力增长、技术进步等多元因素,模拟预测了2023—2030年全国数据中心的综合能耗及灵活性需求。研究表明,预计到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的电力负荷、耗电量、耗水量、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1.1亿千瓦、5257.6亿千瓦时,2628.8亿升、3.1亿吨。同时,数据中心内部的算力、电力和热力灵活性资源能够显著削减碳排放、能耗和运行成本,2030年全国数据中心的总灵活性资源在2.3万~4.0万兆瓦之间。基于此,提出加强数据中心能耗单列、促进算力与电力的双向协同及其相关标准规范、工程示范以及市场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综合能耗 灵活性预测 算力与电力协同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