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车辆组合式离合器换挡过程优化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军求 陈建文 +1 位作者 王宜河 王义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27,共6页
针对装配组合式离合器的两挡行星变速器电动车辆的换挡问题,建立了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选取冲击度和滑摩功作为综合控制目标,考虑换挡过程驱动电机转矩和变速器输出端阻力矩的变化,建立组合式离合器摩擦转矩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模型,得... 针对装配组合式离合器的两挡行星变速器电动车辆的换挡问题,建立了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选取冲击度和滑摩功作为综合控制目标,考虑换挡过程驱动电机转矩和变速器输出端阻力矩的变化,建立组合式离合器摩擦转矩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模型,得到油压最优控制轨迹.选取电机不同油门开度和路面坡道工况,仿真分析了两挡行星变速箱降挡的控制过程.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最优轨迹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换挡品质,且换挡品质对电机转矩的变化较变速器输出端阻力矩的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辆 组合式离合器 动力学模型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换挡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中旁车道车辆并线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邹渊 魏守洋 +2 位作者 马国成 刘昭度 张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29,共7页
为解决自适应巡航控制对旁车道并线车辆的控制滞后问题并充分利用原有控制功能,设计了基于分层结构的旁车并线控制器。由模糊支持向量机对实际交通环境下的旁车并线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而产生一个旁车并线意图识别器,用以检测旁车的并线行... 为解决自适应巡航控制对旁车道并线车辆的控制滞后问题并充分利用原有控制功能,设计了基于分层结构的旁车并线控制器。由模糊支持向量机对实际交通环境下的旁车并线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而产生一个旁车并线意图识别器,用以检测旁车的并线行为。旁车并线控制器以主车与旁车的纵向相对车距和碰撞剩余时间为输入,利用模糊控制产生期望加速度以调节主车的期望运动状态,并由自适应巡航控制完成主车的动力学控制。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旁车并线控制器可与其它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协调工作,在旁车并线工况下有效改善主车的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辅助系统 旁车并线控制 并线意图检测 自适应巡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加速过程中的驱动转矩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9
3
作者 宋强 万海桐 +1 位作者 米玉轩 叶山顶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以纯电动汽车在加速过程中的驱动转矩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加速踏板开度和电动机转速确定纯电动汽车基准转矩的方法.根据纯电动汽车在不同车速加速时对驱动转矩的需求不同,建立了以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及其变化率为输入变量,转矩补偿增量... 以纯电动汽车在加速过程中的驱动转矩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加速踏板开度和电动机转速确定纯电动汽车基准转矩的方法.根据纯电动汽车在不同车速加速时对驱动转矩的需求不同,建立了以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及其变化率为输入变量,转矩补偿增量为输出变量的模糊控制器,并对基准转矩进行转矩优化.针对纯电动车加速时,不同车速对转矩补偿增量的影响程度,设计了不同驱动转矩控制策略在相同加速踏板动作下的加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加速时车速因素的转矩优化控制策略提高了纯电动汽车在中低车速时的加速动力性和高速时的加速操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加速转矩 转矩补偿 模糊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复合除霜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林洪良 南金瑞 +1 位作者 乔名星 刘练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在制热过程中结霜导致制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在现有除霜方法所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复合除霜方法,所谓复合除霜方法就是在除霜开始后,首先进入旁通除霜阶段,然后根据除霜状态,适时进入...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在制热过程中结霜导致制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在现有除霜方法所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复合除霜方法,所谓复合除霜方法就是在除霜开始后,首先进入旁通除霜阶段,然后根据除霜状态,适时进入逆循环除霜阶段。本文对一台额定功率8.0 k W的电动客车空调进行改造,并在室外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80±5)%,车内温度为(20±0.5)℃的模拟环境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测量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室外换热器温度、室内温度与消耗功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逆循环除霜相比,复合除霜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冲击减小,室内温度波动减小,能耗降低8.13%;与旁通除霜方法相比,除霜时间减少60 s,能耗降低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霜 热泵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回程球铰副油膜润滑压力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涛 毛明 +2 位作者 唐守生 盖江涛 冀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432,共9页
回程球铰副是应用于轴向柱塞变量泵的机械结构,为研究其空间相对运动特征,结合回程球铰副的几何特征与相对运动关系,提出基于柱面特征的油膜润滑机理分析模型。通过拓展经典JFO空化算法以考虑复杂表面剪切速度影响因素,建立回程球铰副... 回程球铰副是应用于轴向柱塞变量泵的机械结构,为研究其空间相对运动特征,结合回程球铰副的几何特征与相对运动关系,提出基于柱面特征的油膜润滑机理分析模型。通过拓展经典JFO空化算法以考虑复杂表面剪切速度影响因素,建立回程球铰副油膜润滑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斜盘倾角7.5°、12.5°与17.5°3种典型工作条件下的润滑状态,以及摩擦副表面剪切速度分布、间隙形状分布、空化指数分布和压力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间隙形状引起的动压效应与表面剪切速度引起的伸缩效应共同决定油膜压力场具有"双峰双谷"的分布规律,伸缩效应与斜盘的倾斜程度呈正相关性,是导致润滑承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回程球铰副润滑设计需综合考虑伸缩效应与动压效应对油液成膜过程的复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柱塞泵 回程球铰副 动压润滑 JFO空化算法 油膜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柴油机气道流量系数评价与稳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福水 康宁 +1 位作者 徐洋 黎一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1-348,共8页
理论推导了增压柴油机考虑气体可压缩性的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建立了直气道稳态流动仿真模型,研究了进气压力与气道压差对直气道稳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体可压缩性较强时,Ricardo评价公式的计算结果偏离真值的程度越大,不适用于增... 理论推导了增压柴油机考虑气体可压缩性的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建立了直气道稳态流动仿真模型,研究了进气压力与气道压差对直气道稳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体可压缩性较强时,Ricardo评价公式的计算结果偏离真值的程度越大,不适用于增压气道性能的评价,理论推导的流量系数计算公式能够适用于增压气道流通能力的评价计算;可压缩性对气体流动的影响与进气压力无关;与相对压差r有关,随着r的增加,可压缩性对气体流动的影响逐渐增强;当r一定时,随着进气压力的增大,平均流量系数C_(aver)逐渐增大,增大幅度逐渐减小;当进气压力一定时,随r的增大,C_(aver)先增加后减小;r_(max)随着进气压力的增加近似呈线性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柴油机 可压缩性 评价公式 稳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曲线形状与多阶段容量损失(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葛昊 李哲 张剑波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089-1095,共7页
锂离子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多阶段容量损失,即由大致成线性的容量损失阶段突然变为急速下降的容量损失阶段,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发现这种多阶段容量损失特征可以由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曲线的多段斜率形状引起。电池老化过程中的... 锂离子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多阶段容量损失,即由大致成线性的容量损失阶段突然变为急速下降的容量损失阶段,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发现这种多阶段容量损失特征可以由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曲线的多段斜率形状引起。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内阻增加,给定放电规程下的放电截止电压落到电池开路电压曲线的不同斜率区间,导致了不同的容量损失速率。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首先以一个两阶段的示例演示了此过程,然后,建立了一个通用的模型来模拟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容量多阶段衰减,该模型考虑了电池正负极的开路电压曲线与内阻,可以引入多种材料体系、多种老化机理。本研究为锂离子电池老化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为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使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老化 开路电压曲线形状 多阶段 容量突然衰减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性能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慎龙 毛明 +1 位作者 盖江涛 刘树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70-1777,共8页
为解决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数量大、优选计算复杂的问题,开展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性能规律研究。根据四自由度行星传动的构件之间运动学关系,建立方案模型中制动构件、离合器和辅助构件等系数、各挡传动比、行星排特性参数、... 为解决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数量大、优选计算复杂的问题,开展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性能规律研究。根据四自由度行星传动的构件之间运动学关系,建立方案模型中制动构件、离合器和辅助构件等系数、各挡传动比、行星排特性参数、行星轮相对转速、操纵力矩和效率的数学模型。针对同一机构类型所有可能的方案模型,分析各项性能指标的内部规律,提出按照相同操纵逻辑原则进行构件组模型分类的方法,在传动方案可行性优选时,对于同一类所有构件组模型只需进行一次计算。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小了行星传动方案优选计算量,提升了方案优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四自由度 行星传动 方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应力作用下锂离子电池老化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雅琨 苏来锁 +2 位作者 王彩娟 宋杨 李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针对影响电池老化的五种主要应力提出了二次多项式老化模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实验法设计了28组老化实验拟合模型中的参数,并进行了四组验证实验证实了模型的适用性。采用最佳子集回归法进一步筛选影响电池老化速率的主要应力,提出了Arrh... 针对影响电池老化的五种主要应力提出了二次多项式老化模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实验法设计了28组老化实验拟合模型中的参数,并进行了四组验证实验证实了模型的适用性。采用最佳子集回归法进一步筛选影响电池老化速率的主要应力,提出了Arrhenius形式的老化经验模型,利用二次回归实验设计中的数据拟合出模型的参数,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应力 锂离子电池 老化模型 二次回归正交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老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杨 苏来锁 +2 位作者 王彩娟 张雅琨 张剑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78-1581,共4页
与传统的内燃机相比,锂离子电池的老化速率较快,使用寿命较短,制约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对锂离子电池老化的机理、解析方法和老化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锂离子电池老化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老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金属纳米板界面能密度的尺寸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帅 姚寅 +1 位作者 杨亚政 陈少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8-984,共7页
界面能密度是表征纳米复合材料与结构界面力学性质的重要物理量.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面心立方金属晶体构成的双材料纳米薄板结构的界面能密度,分析了界面晶格结构形貌变化及界面效应对原子势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材料纳米薄板... 界面能密度是表征纳米复合材料与结构界面力学性质的重要物理量.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面心立方金属晶体构成的双材料纳米薄板结构的界面能密度,分析了界面晶格结构形貌变化及界面效应对原子势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材料纳米薄板界面具有周期性褶皱状疏密相间的晶格结构形貌,界面上原子势能亦呈现周期性分布特性,而靠近界面的两侧原子势能与板内原子势能具有明显差异.拉格朗日界面能密度和欧拉界面能密度均随双层薄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趋向于块体双材料结构的界面能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材料金属界面 分子动力学 界面能密度 尺寸效应 界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阻-容量关系分析锂离子电池的老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彩娟 苏来锁 +1 位作者 宋杨 张剑波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7-320,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恒流恒压充放电工况下,恒流充电电流(i_1)、充电截止电压(U_1)、环境温度(θ)、恒压充电时间(t1)、放电截止电压(U_2)、恒流放电电流(i_2)和恒压放电时间(t2)等7种因素对锂离子电池老化速率的影响程度:i_1>U_1>...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恒流恒压充放电工况下,恒流充电电流(i_1)、充电截止电压(U_1)、环境温度(θ)、恒压充电时间(t1)、放电截止电压(U_2)、恒流放电电流(i_2)和恒压放电时间(t2)等7种因素对锂离子电池老化速率的影响程度:i_1>U_1>θ≈t2>U_2>i_2>t1。提出一种基于内阻-容量关系区分电池老化模式的方法,并利用微分容量分析(DVA)研究电池的老化机理,结合老化模式和老化速率关系,得出i_1、U_1和θ是电池老化的主因。构造可预测老化模式的三维空间(i_1,U_1,θ),利用9组实验验证了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老化 内阻-容量关系图 三维空间(i1 U1 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