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FRP/AA5052胶粘接头力学性能及工艺参数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大勇 崔俊佳 +3 位作者 王绍螺 王书豪 蒋浩 李光耀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6,375,共12页
本文研究了胶粘剂、基材和尺寸等重要参数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BFRP)-铝合金(AA5052)和BFRP-BFRP单搭接胶粘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响应面分析法(RSM)建立了工艺参数(AA5052基板厚度、搭接区长度、加载方向与玄武岩纤维主方向的夹角... 本文研究了胶粘剂、基材和尺寸等重要参数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BFRP)-铝合金(AA5052)和BFRP-BFRP单搭接胶粘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响应面分析法(RSM)建立了工艺参数(AA5052基板厚度、搭接区长度、加载方向与玄武岩纤维主方向的夹角)对接头机械性能影响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胶粘接头的强度和刚度受到被粘基材的屈服强度和刚度影响,BFRP-BFRP胶粘接头具有更高的峰值载荷,而BFRP-AA5052胶粘接头的整体刚度更大。使用脆性结构胶可以显著提升胶粘接头的强度和断裂吸收能,最高分别达到了57.4%与1 128.5%。引入了剪切强度Y作为评估胶粘剂强度利用率的评价指标,基于RSM建立了Y的强度预测模型,得到了具有良好显著性的回归方程,并对最佳工艺参数的区间进行了预测。根据强度预测模型分析了工艺参数的耦合作用,发现纤维方向与接头强度呈负相关,而搭接区长度和铝合金基板厚度与接头强度呈正相关。综合考虑接头强度、胶粘剂使用成本和轻量化效果,应使加载方向和纤维主方向一致,并控制搭接区长度在20-25 mm区间内,AA5052基板的厚度在2-2.5 mm区间内。本文为BFRP-AA5052胶粘结构在载运装备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铝合金 胶粘接头 工艺参数 力学性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生产与服役过程缺陷问题研究综述
2
作者 刘帅邦 叶佳俊 +2 位作者 李金翰 杨晓光 姜久春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电动车和电化学储能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电池缺陷的引起的安全事故也受到广泛关注。识别锂离子电池生产与服役过程的缺陷对实现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锂离子电池生产与服役过程的缺陷进行分...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电动车和电化学储能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电池缺陷的引起的安全事故也受到广泛关注。识别锂离子电池生产与服役过程的缺陷对实现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锂离子电池生产与服役过程的缺陷进行分类,包括制造缺陷、老化缺陷、封装缺陷和结构缺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种类缺陷的产生原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识别方法,重点关注不同缺陷电池的多物理场表现,对现阶段检测/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梳理归纳了现阶段缺陷电池的无损检测/监测方法,并对电池缺陷识别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缺陷 电池性能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域架构的纵横向结合行人紧急避障系统研究
3
作者 南金瑞 申哲宇 +1 位作者 邹渊 刘宗烁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共7页
针对行人横穿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域架构的纵横向结合的紧急避障策略。首先,搭建基于域架构的行人紧急避障系统,通过最大减速度模型和多项式组,拟合纵横向轨迹决策规划方法,并基于采样离散数值计算法,综合考虑避障安全距离、动力学约束... 针对行人横穿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域架构的纵横向结合的紧急避障策略。首先,搭建基于域架构的行人紧急避障系统,通过最大减速度模型和多项式组,拟合纵横向轨迹决策规划方法,并基于采样离散数值计算法,综合考虑避障安全距离、动力学约束和平顺性的成本函数,选取最优轨迹;然后,分别使用双环比例-积分-微分(PID)、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方法,实现对纵横向的运动控制;最后,通过PreScan、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及域架构系统延时分析,验证了该避障系统的适用性,有效提升了道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气架构 行人避障 纵横向控制 轨迹规划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成像网络的全息粒子成像技术研究
4
作者 李宇杰 程伟哲 +4 位作者 余乐 王华英 王丹 李学燕 李伯仕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数字全息图重建可以获得物体的三维信息,在医疗、环保、化工等需要测量颗粒大小和三维信息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使用价值。粒子全息定位通常有计算复杂和重建精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我们采用一种基于傅里叶成像网... 数字全息图重建可以获得物体的三维信息,在医疗、环保、化工等需要测量颗粒大小和三维信息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使用价值。粒子全息定位通常有计算复杂和重建精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我们采用一种基于傅里叶成像网络的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的特性,能够有效提取全息图的频率特征,结合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可学习的滤波器和全局感受野处理输入数据的空间频率,实现对全息图快速和准确的处理,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还具备了更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从而实现对粒子的精确定位。本文通过实验和仿真两方面验证,并与Dense_U_net网络对比。结果显示,基于傅里叶成像网络的方法在定位精度和速度上都有显著的提升。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深度学习 傅里叶变换 粒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0 V高压脉冲PCB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声文 聂兴培 +4 位作者 陈春 张涛 樊廷慧 唐宏华 张新永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9期45-51,共7页
高压脉冲点火线圈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工控和储能设备的核心控制单元,以高精度的厚铜线路为主,需要承受8000 V以上的高压,因此对印制电路板(PCB)介质厚、板厚均匀性、线路图形精度、尺寸稳定性等有特殊要求。从材料、产品结构、工艺流程... 高压脉冲点火线圈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工控和储能设备的核心控制单元,以高精度的厚铜线路为主,需要承受8000 V以上的高压,因此对印制电路板(PCB)介质厚、板厚均匀性、线路图形精度、尺寸稳定性等有特殊要求。从材料、产品结构、工艺流程、板厚均匀性、平面线圈电感量、槽孔尺寸、盘中孔平整性等方面进行试验,找出最优的加工方案,满足客户对高压脉冲PCB产品质量和高可靠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 槽孔 平面线圈 厚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节能规划与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6
作者 孙超 刘波 孙逢春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3-616,共24页
通过车辆的运动规划与控制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聚焦的关键研究热点。该文总结了新能源汽车节能规划与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现状,分析了节能路径规划(eco-routing)、节能车速规划(eco-driving)、节能充电规划(eco-... 通过车辆的运动规划与控制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聚焦的关键研究热点。该文总结了新能源汽车节能规划与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现状,分析了节能路径规划(eco-routing)、节能车速规划(eco-driving)、节能充电规划(eco-charging)、能量管理(energy management)和同时涉及以上多个领域的多任务优化技术。研究发现:虽然当前新能源汽车节能规划与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研究进展,但在动态或随机交通行为场景下求解困难,综合考虑路径、速度和充电等深度关联行为的集成与协同优化仍需要探索,高价值的研究成果也有待从实验验证走向产业应用。今后新能源汽车节能规划与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1)考虑环境时变性和行为随机性的新问题;2)运用先进预测和高效求解等手段的新算法;3)系统解决多车多任务多维度问题的新方法;4)在真实场景下可复制推广的新应用。研究和解决以上问题对实现更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节能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节能规划与控制 路径规划 车速规划 充电规划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冲铆接偏铆缺陷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崔俊佳 张军 +3 位作者 莦茹茹 蒋浩 廖宇轩 李光耀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0,共9页
自冲铆接技术适合铝钢等异种材料连接,接头性能可靠,在航空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但目前针对自冲铆接缺陷无损检测的相关研究较少。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冲铆接偏铆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剪切力学性能试验得出偏铆自冲铆接件相较... 自冲铆接技术适合铝钢等异种材料连接,接头性能可靠,在航空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但目前针对自冲铆接缺陷无损检测的相关研究较少。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冲铆接偏铆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剪切力学性能试验得出偏铆自冲铆接件相较于正常铆接件力学性能下降了5.6%;然后通过自冲铆接偏铆件外部形貌特征将偏铆程度由外部特征定义在0~10的区间;最后探究了单步检测同双步检测间的检测效果差异,提出了YOLOv5s(You Only Look Once v5s)加ResNet18的检测方案,并通过Grad-CAM(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对不同检测方案的效果差异进行了可视化的解释。测试表明,提出的YOLOv5s加ResNet18的检测方案在所采集的数据测试集中可以达到100%正确率,高于仅用YOLOv5s取得的95.18%正确率,远高于仅用ResNet18取得的84.1%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冲铆接 YOLO 深度学习 无损检测 视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空发动机油路密封管件的高鲁棒性视觉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崔俊佳 刘枭 +3 位作者 赖铭 王绍螺 蒋浩 李光耀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6-142,共7页
航空航天行业零部件种类繁多、定制化程度高,难以进行定位夹具的开发。视觉定位技术是智能制造中的关键一环,该技术基于机器视觉确定工件位置,不需要定位夹具,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工况。但现有视觉定位算法只适用于少数种类的零件,泛... 航空航天行业零部件种类繁多、定制化程度高,难以进行定位夹具的开发。视觉定位技术是智能制造中的关键一环,该技术基于机器视觉确定工件位置,不需要定位夹具,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工况。但现有视觉定位算法只适用于少数种类的零件,泛用性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目标检测网络和Siamese孪生网络的新型视觉定位算法(YOLO–Siamese变化检测网络)。网络引入ConvDiff(卷积差分)模块来提升变化检测网络的特征提取效果,并采用半监督学习方法对模型进行训练。试验表明,在没有使用目标工件数据集的条件下,算法在验证集上的AP@0.5达到了99.3%,AP@0.5:0.95达到了89.6%,单帧推理时间为16.13 ms。该算法无需目标工件数据、定位精度高、运算速度快,提高了视觉定位算法的鲁棒性和泛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网络 视觉定位 机器视觉 YOLO Siamese 孪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煤油活塞发动机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宏力 张付军 +4 位作者 王苏飞 武浩 周磊 赵振峰 刘波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7-937,共11页
为获得良好的混合气体,保证喷雾特性与缸内时变环境之间的良好匹配,针对航空活塞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特性,开展了系统试验研究。使用高速相机和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环境压力、温度和喷油... 为获得良好的混合气体,保证喷雾特性与缸内时变环境之间的良好匹配,针对航空活塞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特性,开展了系统试验研究。使用高速相机和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环境压力、温度和喷油脉宽、喷气脉宽等控制参数对喷雾宽度、贯穿距、空间扩散面积和索特平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参数不变情况下,提高环境压力不利于喷雾在空间的扩散,雾化效果也会变差;提高环境温度有利于燃油液滴的蒸发性、破碎;环境条件不变情况下,减小喷油脉宽、增大喷气脉宽有利于喷雾沿喷孔方向延伸,促进液滴膨胀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煤油 活塞发动机 空气辅助喷射系统 喷雾特性 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 索特平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敏 文永富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139,共9页
近年来,基于三维图像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约束环境下也能获得很好的识别性能,但仍受限于姿态、表情等因素,需要从算法上改进才能解决其影响。本文分别从基于空域直接匹配、基于局部特征匹配和基于整体特征匹配3个角度出... 近年来,基于三维图像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约束环境下也能获得很好的识别性能,但仍受限于姿态、表情等因素,需要从算法上改进才能解决其影响。本文分别从基于空域直接匹配、基于局部特征匹配和基于整体特征匹配3个角度出发,对人脸匹配算法以及融合算法进行了研究,列出了部分改进算法的实验结果,并分析了算法有效性的原因,总结了目前面临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难以突破的一些困难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识别 特征匹配 识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处理的干涉测量相位重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欣 景晓丽 +1 位作者 程灏波 TAMHon Yuen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1,共7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成像元件的发展,影像信息处理技术已经在无损检测、医学检测以及干涉测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像信息在干涉测量领域的波前相位提取方法。干涉条纹图是干涉测量领域中影像信息的载体,在干涉条纹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成像元件的发展,影像信息处理技术已经在无损检测、医学检测以及干涉测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像信息在干涉测量领域的波前相位提取方法。干涉条纹图是干涉测量领域中影像信息的载体,在干涉条纹处理方面,针对空域卡雷算法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影像处理的单幅闭合干涉条纹图相位重构新算法。在空域卡雷算法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迭代修正算法对干涉图相位进行二次逼近,实现了对单幅干涉条纹图的高精度相位重构。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迭代修正后的相位残差降低了25.8%,表明该算法在空域卡雷算法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相位重构精度,实现干涉测量领域中影像信息的高精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图 影像处理 闭合条纹 相位重构 迭代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离轴数字全息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磊 文永富 程灏波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0-797,共8页
针对单波长离轴全息显微成像系统存在的测量深度小以及相位解包裹算法存在相位模糊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反射式双波长离轴无透镜数字全息显微系统,该系统基于双波长离轴干涉技术,并利用二向色镜使两个不同波长参考光同时和物光进行离... 针对单波长离轴全息显微成像系统存在的测量深度小以及相位解包裹算法存在相位模糊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反射式双波长离轴无透镜数字全息显微系统,该系统基于双波长离轴干涉技术,并利用二向色镜使两个不同波长参考光同时和物光进行离轴干涉形成全息图,最后采用双波长技术重建全息图得到合成波长的相位分布,从而实现单次采集两个离轴干涉图,达到拓展测量深度及避免相位解包裹运算时的相位模糊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数值模拟研究了双波长相位解包裹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别对磁流变抛光技术得到的光学表面抛光斑和标准光学分辨率板进行了双波长数字全息三维测量,实验初步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双波长 相位解包裹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现图像细节抑制散斑噪声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育民 段海燕 +2 位作者 文永富 程灏波 王谭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87-191,共5页
为了消除数字全息再现像产生的散斑噪声,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去噪算法被提出。在各向异性扩散方程(PM)基础上,通过将边缘检测算子结合梯度算子引导扩散过程,边缘检测算子对噪声具有低敏感度,可以更好地区分边缘信息,达... 为了消除数字全息再现像产生的散斑噪声,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去噪算法被提出。在各向异性扩散方程(PM)基础上,通过将边缘检测算子结合梯度算子引导扩散过程,边缘检测算子对噪声具有低敏感度,可以更好地区分边缘信息,达到数字全息再现像去噪目的。通过去噪效果图对比和与中值滤波、均值滤波、小波变换滤波算法峰值信噪比(PNSR)的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在去除噪声的同时有效保护了图像的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散斑去噪 各项异性扩散 边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相干干涉的透镜厚度测量及生物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檀泽浩 冯云鹏 王钟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4,共10页
低相干光干涉测量技术作为重要的非接触测量方法之一,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测量速度快及分辨率高的优点,在光学系统的非接触测量及生物医学影像等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透镜组的光学元件中心厚度及空气间隔的非接触测量技术... 低相干光干涉测量技术作为重要的非接触测量方法之一,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测量速度快及分辨率高的优点,在光学系统的非接触测量及生物医学影像等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透镜组的光学元件中心厚度及空气间隔的非接触测量技术进行了总结,简述了基于OCT的生物医学影像方面研究现状,重点论述基于低相干光干涉法测量原理和研究进展,对比分析相关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创新之处,并从系统结构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对低相干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测量 低相干干涉 光学层析成像 透镜厚度 生物医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像空间位姿表征模型及标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志伟 陈欣 +1 位作者 李重阳 王英伟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19年第3期195-199,共5页
从对单目视觉系统的空间定位技术着眼,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标准平面镜反射辅助三维空间测量的模型和方法。首先基于摄像机标定的基本原理,以条纹反射检测系统为初始结构,建立应用标准镜测量显示屏的空间位姿的物理模型,然后在对摄像机标... 从对单目视觉系统的空间定位技术着眼,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标准平面镜反射辅助三维空间测量的模型和方法。首先基于摄像机标定的基本原理,以条纹反射检测系统为初始结构,建立应用标准镜测量显示屏的空间位姿的物理模型,然后在对摄像机标定不确定度进行实验标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对条纹反射检测系统的三维空间位姿描述和测量。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技术方法模型有效、精度较高,扩大了单目视觉系统的测量范围,获得了更加紧凑的物像空间位姿测量系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测量 单目视觉 摄像机标定 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重构图像边缘误差抑制方法研究
16
作者 魏淑玉 陈欣 +1 位作者 文永富 程灏波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3,共8页
数字全息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分辨能力强,且再现、存储及传输方便灵活等特点,在微纳结构与生物细胞的测量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记录数字全息图受孔径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其重构图像会产生一些类似于波纹的边缘误... 数字全息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分辨能力强,且再现、存储及传输方便灵活等特点,在微纳结构与生物细胞的测量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记录数字全息图受孔径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其重构图像会产生一些类似于波纹的边缘误差,导致成像质量降低和CCD视场不能充分利用。本文首先基于数字全息理论对误差产生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边缘误差产生影响的数值参数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周期延拓迭代方法对全息图进行预处理,并使用图像均方差值对迭代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边缘误差,提高再现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边缘误差 周期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钢铆钉电磁铆接工艺及性能试验研究
17
作者 廖宇轩 蒋浩 +2 位作者 金长城 李光耀 崔俊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0-65,共6页
电磁铆接技术可以有效地使大直径铆钉一次成形,快速生产高质量铆接接头,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但目前针对大直径钢铆钉电磁铆接接头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搭建大直径铆钉电磁铆接平台,对直径10 mm的钢铆钉进行工艺试验... 电磁铆接技术可以有效地使大直径铆钉一次成形,快速生产高质量铆接接头,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但目前针对大直径钢铆钉电磁铆接接头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搭建大直径铆钉电磁铆接平台,对直径10 mm的钢铆钉进行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铆接后的镦头直径均随着放电能量增大而增大,镦头高度均随着放电能量增大而减小。在相同放电能量下,预制孔直径越大,镦头高度越低且直径越大。此外,大直径钢铆钉电磁铆接接头的干涉量随着放电能量的增大逐渐增大。预制孔直径10.1 mm铆接接头的干涉量始终要大于预制孔直径10.3 mm铆接接头。与此同时,由于预制孔直径为10.3 mm铆接接头在铆接过程中容易歪斜,此值不宜作为优选工艺参数。另外,综合放电能量区间参数,得到了大直径钢铆钉电磁铆接最佳工艺参数:预制孔直径10.1 mm、放电能量15.5 kJ。最后,对大直径铆钉电磁铆接接头及传统液压铆接接头的干涉量和机械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最佳工艺参数制备的大直径钢铆钉电磁铆接接头,其干涉量为2.15%,较液压铆接接头的干涉量1.75%数值更大,也更均匀,其最大剪切载荷及吸能值高于液压铆接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钢铆钉 电磁铆接 工艺试验 力学性能 干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处理的子孔径拼接算法研究
18
作者 邹凯旋 冯云鹏 王钟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4,共7页
大口径天文望远镜传递的影像信息是人们认识与了解宇宙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口径望远镜面形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系统的分辨率。本文介绍了检测大口径光学元件面形的一种方法,即子孔径拼接检测方法。首先分别检测元件各个子孔径的面形数据,最... 大口径天文望远镜传递的影像信息是人们认识与了解宇宙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口径望远镜面形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系统的分辨率。本文介绍了检测大口径光学元件面形的一种方法,即子孔径拼接检测方法。首先分别检测元件各个子孔径的面形数据,最后通过影像处理算法复原面形信息。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子孔径拼接算法的仿真,复原抛物面元件的面形。提出了利用数字影像处理和立体视觉影像的方法提高检测面形的精确度。展望了拼接后得到的面形的影像处理算法仍需考虑的因素,对后续研究提出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孔径 非球面 影像处理 最小二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非线性效应全光开关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延 朱建峰 +2 位作者 张含 冯云鹏 程灏波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1期15-21,共7页
全光化以其快速传输处理信息的优点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全光开关在全光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平面波展开法与超原胞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光子晶体结构的能带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禁带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四方晶系为结... 全光化以其快速传输处理信息的优点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全光开关在全光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平面波展开法与超原胞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光子晶体结构的能带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禁带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四方晶系为结构基础进行全光开关的设计研究。此外,在四方晶系结构基础上设计了波导与谐振腔耦合的全光开关结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模拟仿真,对电磁场分布图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使开关的性能得到提升。通过对光子晶体禁带特性的研究和对全光开关的仿真结果的分析,本文证实基于光子晶体的非线性克尔效应可以设计出开关性能较为优异的全光开关结构,并可减小全光开关的尺寸和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开关 光子晶体 克尔效应 平面波展开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CAN FD总线终端电阻的优化研究
20
作者 南金瑞 陈威 +2 位作者 何泳 曹万科 张峰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2年第4期16-20,32,共6页
传统的车载控制器局域网络不能满足汽车智能化对带宽和速度的需求,CAN FD网络作为传统CAN网络的升级版,有效地提高了总线的速度和可靠性.CAN FD的接口电路的众多元器件中,终端匹配电阻对总线信号的影响最大.文章首先对CAN FD总线的通信... 传统的车载控制器局域网络不能满足汽车智能化对带宽和速度的需求,CAN FD网络作为传统CAN网络的升级版,有效地提高了总线的速度和可靠性.CAN FD的接口电路的众多元器件中,终端匹配电阻对总线信号的影响最大.文章首先对CAN FD总线的通信特点进行了研究,总结出CAN FD总线与传统CAN总线的区别.其次,在应用层和物理层方面对总线网络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总线信号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归一化与加权求和的方法将优化总线信号质量这个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成单目标优化问题,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出最佳的总线电阻匹配方式.最后,通过Saber软件和MATLAB联合仿真的方式,验证了设计的总线电阻匹配算法可以达到整体优化总线信号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 FD总线 终端电阻匹配优化 CAN FD总线布置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