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教育应用研究
被引量:47
- 1
-
-
作者
李小平
孙清亮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8,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6JZD044)
-
文摘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技术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超高用户体验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文章重点关注5G对网络教育产生的影响,从网络教育应用的角度对5G的教育应用场景和指标设计、互联网与数字化校园的关系、第五代移动网络教育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5G环境下多源异构的课程建构模式、资源银行的维度模型以及资源产生、资源交换和资源交易的实现策略,并基于理论模型研发了相应的资源平台。
-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5G
网络教育
资源银行
-
Keywords
Fif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5G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学习空间扩展研究
被引量:46
- 2
-
-
作者
孙志伟
李小平
张琳
姜丽萍
毛旭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83,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6JZD044)
广电总局重点项目“基于云平台的网络影视在线教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文摘
为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文章在分析“学习空间建设和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学习空间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及历程,聚焦虚拟现实技术在学习空间上的体现方式、功能作用和建设路径,利用构想性、沉浸性、交互性等特性扩展学习空间。从课堂空间、泛在空间、网络空间与虚拟现实技术整合的角度提出虚实结合的学习空间连续体,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扩展学习空间的关键路径是技术与现实空间的叠加,是丰富学习环境和信息呈现形式。虚拟现实学习空间可以提升教学活动的真实性,促进情境性混合教育生态的构建。
-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学习空间
学习环境
建设路径
-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Learning Space
Learn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Path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系统整合视角下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孙志伟
李小平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117,共7页
-
文摘
随着大数据理念的发展,教育领域海量的数据被记录和收集。如何充分利用教育数据辅助教育决策成为下一步教育大数据研究的主要趋势。教育大数据应用的关键在于挖掘数据背后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基于此,该研究以教育大数据的结构嬗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结构的复杂性,提出了锥体网状的大数据结构。锥体网状数据结构的提出解决了教育数据挖掘的路径问题和系统升级再造问题,促进了以数据为基础的新型教育体系的构建。
-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数据挖掘
锥体结构
挖掘路径
系统整合
-
Keywords
Educational Big Data
Data Mining
Pyramidal Structure
Mining Path
System Integration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VR/AR教学体验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8
- 4
-
-
作者
李小平
赵丰年
张少刚
张琳
许梦幻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国家开放大学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环境下基于图形化预定义和参数化方法的视频对象行为分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1240044)
广电总局重点项目"基于云平台的网络影视在线教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330037061314)资助
-
文摘
该文针对VR/AR教学的实际应用和全国VR/AR教学大赛的赛事推广需求,从VR/AR教学体验设计角度,分析了VR/AR教学体验设计的多面性,从心理学视角列出了VR/AR教学体验包含的内容,论述了VR/AR教学体验设计的方法;综合动机设计、情感设计和教学设计等多角度,提出了VR/AR教学体验的分层构成模型;提出了VR/AR教学体验应用模型,将相应体验分为方法性体验、技能性体验、知识性体验和启发探索性体验,并给出系统的设计方法;从用户界面、交互性、可用性等几个方面,提出了VR/AR教学体验设计的评价标准,在VR/AR教学体验应用理论基础性研究上进行了探索。
-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体验设计
教学体验
应用框架
评价标准
-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Experience Design
Learning Experience
Application Framework
Evaluation Heuristics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教学系统构造研究
被引量:33
- 5
-
-
作者
李小平
张琳
张少刚
陈建珍
许梦幻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国家开放大学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环境下基于图形化预定义和参数化方法的视频对象行为分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1240044)
广电总局重点项目"基于云平台的网络影视在线教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330037061314)研究成果
-
文摘
该论文在VR/AR科研和教学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基于体验学习的VR/AR智能教学控制思想,从系统论的视点研究了VR/AR的教学属性、技术属性和内在作用关系。尝试从工程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的角度对以学习者体验学习为中心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按照科学工程的方法对VR/AR教学中体系架构进行分析和设计,根据VR/AR教学思维维度的扩展构建了教学系统框架,提出了系统物理模型,并通过数据挖掘、教学回馈校正探索性地实现了个性化智能虚拟教学闭环控制系统,为提升智能VR/AR环境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智能控制
教学系统
自适应学习
体验学习
-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Intelligent Control
Teaching System
Adap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Learning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下混合形态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53
- 6
-
-
作者
李小平
张琳
赵丰年
陈建珍
许梦幻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5,50,共7页
-
文摘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在移动平台上的广泛应用,引发了VR/AR对教育理念的冲击,如何用VR技术特性驱动教育特性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采用了虚拟现实导航方法和资源交互调用方法,对"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精品课程进行了教学导航路径、课程交互体验和VR虚拟空间设计等内容的研究,在深入挖掘汽车课程表现内涵的基础上,站在AR叠加定位的视点和VR的构造视点上,提出了VR教学的融合框架和混合式形态转换方法,并开发了更加有效、全方位的漫游式教学平台。
-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教育思维
教学设计
-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structional Design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基于远程教学视点下的大数据挖掘模式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 7
-
-
作者
张琳
李小平
张少刚
陈建珍
孙志伟
孙清亮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国家开放大学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环境下基于图形化预定义和参数化方法的视频对象行为分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1240044)
广电总局重点项目"基于云平台的网络影视在线教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330037061314)研究成果
-
文摘
教学大数据是在多源异构、不连续、易干扰环境下形成的经典数据与非经典数据的复杂集合。该文从教学大数据挖掘的观点出发,增加Web数据和图像数据,对传统的挖掘数据源进行扩展;提出教学视点和数据视点的概念,并基于此构建了教学数据挖掘框架;以远程教学过程为例,从教师、学习者、管理者、资源设计、教学事件处理等不同的视点提出了数据挖掘的相关因素。通过多种数据源的挖掘处理方法的研究完成相应视点下事件的因果关系及相关关系的分析,为教学数据挖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策略,为教学质量提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关键词
教学视点
数据挖掘
挖掘模式
多源异构数据
数据视点
远程教学
-
Keywords
Teaching Viewpoint
Data Mining
Mining Mode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Data Viewpoint
Distance Learning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影响力视角下虚拟现实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 8
-
-
作者
李小平
孙志伟
张少刚
张琳
陈建珍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国家开放大学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0-12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环境下基于图形化预定义和参数化方法的视频对象行为分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124004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教学影响力是教学质量的外在表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内容、教育传播和教学体验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文在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基础上,首次研究了影响力视角下的VR教学设计,从教学影响力的角度分析了VR教学应用的可行性、VR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和VR教学设计基本结构。提出了VR教学应用的"十问"、VR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底线设计原则和VR教学设计框架,为促进VR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增强VR教学的影响力和提升教学效率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设计方案。
-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教学设计
影响力
应用框架
-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Instructional Design
Influence
Application Framework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基于游戏教学的分层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 9
-
-
作者
张琳
李小平
来林静
吴晓兵
孙清亮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7-94,共8页
-
文摘
该文基于游戏教学和数据挖掘算法,首次开展了游戏教学的数据挖掘方法问题研究,提出了分层挖掘的概念和应用方法,通过研究游戏教学中的数据元素、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完成了游戏教学形态化的设计。提出了游戏教学的数据框架、数据元素、数据定义和数据驱动,构建了分层数据挖掘模型和分层挖掘逻辑结构,分析了数据视点层、数据意义层、数据元素层和元素来源获取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视点在教学管理、教学设计下的数据挖掘函数嵌套分量和控制关系。首次提出了游戏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聚类和知识挖掘的方法,提出了数据挖掘量化强度的概念,构建了基于数据分层挖掘的游戏设计与能力培养评测关系控制模型,为未来游戏教学设计框架及元素设计提供了参考标准。
-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游戏教学
分层挖掘
数据视点
教学控制
-
Keywords
Data Mining
Game Teaching
Hierarchical Mining
Data Viewpoint
Teaching Control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资源智能体课程自育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孙清亮
李小平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4,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6JZ D044)
-
文摘
为了解决在网络资源课程建设发展中存在的课程一次性制作、永久使用而无后期建设的问题,为了保持网络课程资源内容与社会科学发展同步,为了使教师从后续繁重的课程开发维护扩展工作中解脱出来,研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以资源为智能体对象、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自顶向下的设计、借鉴专家系统及知识图谱思想、运用自育体建设策略的资源智能体课程自育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智能资源课程系统架构的设计,并通过智能答辩评语资源体的开发和实现予以实证。研究将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生产者之间的矛盾,为今后教育资源的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化开发奠定基础,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资源的创建、使用、更迭的深度融合。
-
关键词
课程资源
资源智能体
自育系统
智能主体
智能客体
-
Keywords
Curriculum Resources
Resource Intelligent Agent
Self-education System
Intelligent Subject
Intelligent Object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基于可穿戴人体感知的教学体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7
- 11
-
-
作者
姜丽萍
李小平
张琳
陈建珍
董银银
-
机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北京建筑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35,62,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6JZD044)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才培养共建项目“北京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开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30037061314)研究成果。
-
文摘
该文在人体机理感知信息科学理论和交互技术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对人体感知与环境感知问题、人体机理感知信息获取问题、感知觉与记忆的关系问题、人机交互感知与输入机理问题、5G环境下VR人机信息获取问题、虚拟学习环境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针对虚拟现实教学设计中缺乏客观感知回馈设计和无法有效获取控制变量的弱点,提出了基于人体机理感知的虚拟现实可控学习体验环境的设计思想,设计了可穿戴学习体验系统设计模型。并通过《英语视听说》进行探索,尝试了人体感知环境下沉浸式体验课程设计,部分实现了虚拟教学体验空间的控制设计。
-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人体感知
虚拟现实
穿戴系统
-
Keywords
fif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human perception
Virtual Reality
wearable system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