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及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北京理工大学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杜娟 王颖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新入职教师培训对帮助青年教师完成职业角色转变、适应高校教师工作、提升教师职业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基于此背景,文章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个案,对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以"... 新入职教师培训对帮助青年教师完成职业角色转变、适应高校教师工作、提升教师职业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基于此背景,文章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个案,对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为基础、以高等教育形势政策为导向的新入职教师校本培训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基于2015—2017年的问卷反馈、结业心得及访谈资料,探讨课程实施效果。分析表明,培训课程体系的持续完善对新入职教师有较为积极的影响:新入职教师对校本培训各项满意度评分呈上升趋势;教师对培训主题的关注情况与课程设置的调整状况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各模块课程主题受关注度越发趋于平衡。研究提出了通过课程培训建立新入职教师学习共同体、重视新入职教师职业生涯相关课程、设置新入职教师必修与分类选修课程、基于课程效果评价进行课程调整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入职教师 培训课程 课程设计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教师发展中心筹建的理念、路径与模式——基于对美国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访谈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进 刘之远 Michael Sweet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3,共7页
美国的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属于新创立的组织机构,但发展迅速、运行良好、成绩斐然。其核心成果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筹建理念。美国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规模差异较大,各中心命名独具匠心,都充分体现出各自的定位、特色与发展诉求... 美国的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属于新创立的组织机构,但发展迅速、运行良好、成绩斐然。其核心成果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筹建理念。美国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规模差异较大,各中心命名独具匠心,都充分体现出各自的定位、特色与发展诉求。二是结构与功能设置,不同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的隶属关系差别很大,但总体上都与专业学院有严格区分。教师发展中心并不一定在二级学院设立分支机构;中心人员具有高度专业化特征,所聘用人员大多受过专业学科训练,学科差异显著,形成互补优势;多数教师发展中心并不从事教学评估工作,突出服务理念;经费来源相对独立,主要从事促进教师教学和职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而非专业的学科性研究。三是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问题。青年教师培训体系、工作坊、午餐会、研究生培训、在线课程及互助工作坊等具体手段颇具成效。美国很多高校并不强制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中国新建立的教师发展中心应注意:如何评价一个中心的好坏;新的教师发展中心成立后可能面临哪些困难及解决路径;建设初期要注意人员聘任的专业化,以及教师发展中心如何在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状况中发挥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发展 青年教师 美国 东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发展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5
3
作者 庞海芍 张毅鑫 宋文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58,共9页
现代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目标、多任务的大型组织,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四大使命,其中育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最基本使命和中心任务。由于大学教育的专业性和教师发展的个性化特征,必须由学校、院系、... 现代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目标、多任务的大型组织,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四大使命,其中育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最基本使命和中心任务。由于大学教育的专业性和教师发展的个性化特征,必须由学校、院系、个人三个层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提供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及资源支持,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发展、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在学校层面建立教师发展专门机构,是实践"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的最关键要素。北京理工大学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使命和四大职能,构建了由教学发展、专业发展、个人发展为主要内容,联合学校、院系、个人三个层面共同支撑的教师发展体系。并依托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专门机构,将以往分散的教师培训优化创新为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北京理工大学教师发展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以下特色:一是打破体制壁垒,形成了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协同联动的工作新机制;二是有别于传统教师培训,突显出以人为本、国际视野、研究引领、实践提升的教师发展新理念;三是依托学科优势,在工程教育、大学素质教育和通识课程教学领域形成鲜明特色,构建了"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新体系;四是立足本校,面向地方,服务国防,积极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引领并服务于行业和区域高校的教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 师资培养 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学术职业流动与国际化——基于对30个沿线国家大学教师简历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进 闫晓敏 +1 位作者 罗艳 刘真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50,共8页
运用简历分析法,文章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的大学教师简历进行有效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术职业"从哪里来"问题做出了初步回答。研究发现,从学术流动的时段来看,"一带一... 运用简历分析法,文章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的大学教师简历进行有效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术职业"从哪里来"问题做出了初步回答。研究发现,从学术流动的时段来看,"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地区在7种流动类型上存在较显著差异;从学术流动的区域来看,西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学术人才的吸力更大;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地区""是否获得博士学位"对"一带一路"学术人才流动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学术职业流动 学术职业国际化 简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实践探索 被引量:17
5
作者 杜娟 庞海芍 高翔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80,共7页
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与学校人事处共同对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在培训内容体系的构建上,青年教师除参加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等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与学校人事处共同对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在培训内容体系的构建上,青年教师除参加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网络课程外,还需参加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面授课程,包括政治素养与校情概览(必修)、教育理念变革(选修)、教学能力提升(选修)、教师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选修)、微课展示与教学能力考核(必修)五个模块。教师可以自愿参加素质拓展模块。面授课程的实施路径分为需求分析、目标确定、内容设计、组织实施和效果反馈五个步骤,环环相扣。需求分析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方式对学校有关部处、学院、教师和学生几个维度开展调研;培训目标聚焦学校发展,在教育理念、教学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并可达成的目标;内容设计紧密围绕学校教学发展需要,实行菜单式弹性学制;组织实施环节需要考虑培训师资、授课环境以及授课形式等多方面因素;效果反馈不仅让组织者可以清楚了解学员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还是下一轮培训需求分析及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由此,形成全过程的闭环模式实施路径。培训课程主要特征是:(1)构建了网络课程与面授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专题报告与工作坊等形式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2)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培训内容;(3)设置素质拓展模块。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应关注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扭转"重理论学习,轻能力培养"课程格局,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关注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引入教学学术概念,对教学科研进行有效整合;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社群,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跟踪调查,构建具有持续性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青年教师 岗前培训 教师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