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中国的煤炭投资需求 被引量:8
1
作者 于晓勇 张跃军 +1 位作者 杨瑞广 尚赞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煤炭投资涉及到勘探、开发、采选、更新改造、库存等很多环节,投资系统内部动态关系错综复杂,文中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中国2006 2050年的煤炭投资需求.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煤炭投资需求旺盛,快速攀升;从"十二... 煤炭投资涉及到勘探、开发、采选、更新改造、库存等很多环节,投资系统内部动态关系错综复杂,文中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中国2006 2050年的煤炭投资需求.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煤炭投资需求旺盛,快速攀升;从"十二五"初期开始,煤炭投资逐步滑落,但滑落速度逐渐放缓.大中型煤矿的基本建设投资是煤炭总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62%~64%);然后是大中型煤矿的更新改造投资(28%~29%),勘探投资(5%~6%),小型煤矿投资比例最小(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煤炭投资 投资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学技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晓勇 郭春东 +2 位作者 黄璐 朱东华 郜磊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5-158,共4页
通过对科技与奥运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过程分析,剖析欧洲三次思想文化运动和三次科技革命对现代奥运会的影响,指出2008北京奥运会提出和实施"科技奥运"理念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与奥运发展的两大具体特性—集... 通过对科技与奥运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过程分析,剖析欧洲三次思想文化运动和三次科技革命对现代奥运会的影响,指出2008北京奥运会提出和实施"科技奥运"理念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与奥运发展的两大具体特性—集成性和互动性,并对"科技奥运"展开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原理 科学技术 奥林匹克运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震和隔震技术的既有RC框架建筑抗震韧性提升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学智 王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60,67,共11页
既有RC框架建筑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在震后快速恢复功能对于城市防灾至关重要。为了评估并提升城市的抗震韧性,应首先针对既有框架结构建筑开展韧性评价与提升相关研究。本文以既有RC框架建筑为基本研究对象,基于《建筑抗... 既有RC框架建筑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在震后快速恢复功能对于城市防灾至关重要。为了评估并提升城市的抗震韧性,应首先针对既有框架结构建筑开展韧性评价与提升相关研究。本文以既有RC框架建筑为基本研究对象,基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评价了该建筑的抗震韧性水准,明确了经济损失、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情况。在此基础上,基于消能减震技术和隔震技术对该类建筑进行了抗震韧性提升,研究了两种技术对抗震韧性水准的影响规律,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既有RC框架建筑的地震韧性评价和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RC框架建筑 抗震韧性评价 消能减震 隔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隧道上盖建筑基础-地基-建筑振动传播规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学智 郭志明 傅林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在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建于地铁隧道上方,地铁下穿上盖建筑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为研究地铁振动在上盖建筑基础、地基及上部结构物中的传播规律和振动特性,以与地铁明挖隧道相连的上盖建筑为研究背景,对下穿上盖建筑地下室、附... 在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建于地铁隧道上方,地铁下穿上盖建筑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为研究地铁振动在上盖建筑基础、地基及上部结构物中的传播规律和振动特性,以与地铁明挖隧道相连的上盖建筑为研究背景,对下穿上盖建筑地下室、附近地表进行振动实测分析,对地面和地下室柱、板振动时程加速度幅值变化情况与Z振级变换规律进行环境振动评价;进一步以地表振动响应为依据,通过反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计算正确性,进而开展地铁上部建筑结构振动响应的预测分析,为隧道修建前邻近建筑物振动环境预测提供了有力工具。研究表明:地铁环境振动主要通过隧道壁、柱向结构上方传递,地铁过车引起的地基振动响应沿地铁横向呈波动衰减趋势,当地铁正上方距离隧道中心线大于7 m时,地面测点的Z振级满足规范要求;数值预测结果表明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振动响应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隧道 上盖建筑 地表振动 现场测试 基础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流铝扁管吸附床传热性能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然 全贞花 +1 位作者 赵耀华 唐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2-318,共7页
吸附床是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吸附床的换热能力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各项性能有显著影响。文章针对应用于吸附床的传统换热器和扁管换热器的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新型平行流铝扁管吸附床,并建立了该吸附床的二维传热模型,以温度随... 吸附床是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吸附床的换热能力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各项性能有显著影响。文章针对应用于吸附床的传统换热器和扁管换热器的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新型平行流铝扁管吸附床,并建立了该吸附床的二维传热模型,以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分析指标,分析翅片的间距、高度、厚度,以及吸附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调整吸附床的结构,提高其换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翅片高度约为70 mm时,吸附床的换热能力达到峰值;当翅片厚度大于1.5 mm时,翅片厚度的增加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比较微弱;当吸附剂体积分数由0.25逐渐增大至0.45时,吸附剂的等效传热系数约增加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式制冷 传热性能 吸附床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字塔形扰动结构的双层梯形微通道热沉传热性能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然 唐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9-25,共7页
随着电子器件功率的不断增加,其热流密度也相应提高。良好的热管理是保证电子器件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基于Hosseinpour与Sharma等的研究结果,本文设计了一种金字塔形扰动结构的双层微通道热沉,提高了微通道热沉换热能力。选取去离... 随着电子器件功率的不断增加,其热流密度也相应提高。良好的热管理是保证电子器件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基于Hosseinpour与Sharma等的研究结果,本文设计了一种金字塔形扰动结构的双层微通道热沉,提高了微通道热沉换热能力。选取去离子水作为换热介质,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并分析了基于金字塔形扰动结构的双层梯形微通道热沉模型,得出优化结构尺寸。研究表明,当微通道热沉流体雷诺数在468附近、扰动结构间距在300μm附近、扰动结构底高比在0.6附近时,该微通道热沉具有相比其他工况较优的换热性能;在Re=800的相同条件下,本文与Sharma等的研究结果相比,微通道热沉总热阻降低了26%;与普通双层梯形微通道热沉相比,具有金字塔型扰动结构的双层梯形微通道热沉的强化传热系数PEC为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传热 优化设计 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实验室加层检测鉴定
7
作者 张志强 张轲 张瑞玫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年第5期93-96,共4页
在对一使用50余年砖混结构实验室的现状质量和材料实际强度检测的基础上,根据实测材料强度及加层荷载验算了上部承重构件和地基基础的承载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造加固处理建议,对同类检测鉴定及加固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检测 鉴定 加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