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径环境下的密集假目标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长杰 张凯翔 +2 位作者 蔡博文 梁振楠 刘泉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0-366,共7页
密集假目标干扰兼具欺骗和压制的干扰效果,是对抗现代相参雷达的典型干扰.对于地面雷达,当干扰机位于低仰角复杂环境时,其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可能存在多径效应,导致传统的副瓣对消(SLC)算法性能明显恶化.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径筛选... 密集假目标干扰兼具欺骗和压制的干扰效果,是对抗现代相参雷达的典型干扰.对于地面雷达,当干扰机位于低仰角复杂环境时,其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可能存在多径效应,导致传统的副瓣对消(SLC)算法性能明显恶化.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径筛选的并行SLC算法.算法在假目标检测的基础上,通过K-Means无监督聚类对各假目标峰值的通道间相位矢量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筛选各路径的干扰样本进行并行SLC处理;针对各路对消结果进行同距离选小,从而实现多径环境下的密集假目标干扰抑制.利用某型雷达采集的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假目标 多径效应 无监督聚类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发展现状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35
2
作者 曾涛 邓云开 +1 位作者 胡程 田卫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4-170,共17页
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在形变监测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首先概述了地基差分干涉雷达的主要类型,分为地基实孔径雷达和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两类,并选择代表性系统介绍了工作原理及重要参数。然后以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为例,介绍了现阶段... 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在形变监测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首先概述了地基差分干涉雷达的主要类型,分为地基实孔径雷达和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两类,并选择代表性系统介绍了工作原理及重要参数。然后以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为例,介绍了现阶段差分干涉处理中的重要技术,包括差分干涉、PS点选择、大气相位补偿等。最后以3个应用实例,展现了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在露天开采边坡监测、山体滑坡监测和桥梁振动测量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雷达 差分干涉 形变测量 发展现状 应用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雷达散射截面积特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胡程 方琳琳 +5 位作者 王锐 周超 李卫东 张帆 郎添娇 龙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53,共14页
昆虫雷达是观测昆虫迁飞最有效的工具。研究昆虫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特性对于昆虫雷达目标识别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将分析昆虫的静态RCS特性和动态RCS特性。首先,基于实测的X波段全极化昆虫RCS数据,分析昆虫的静态RCS特性,包括水平和... 昆虫雷达是观测昆虫迁飞最有效的工具。研究昆虫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特性对于昆虫雷达目标识别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将分析昆虫的静态RCS特性和动态RCS特性。首先,基于实测的X波段全极化昆虫RCS数据,分析昆虫的静态RCS特性,包括水平和垂直极化RCS随体重变化规律以及昆虫极化方向图随体重的变化规律。其次,总结当前通过电磁仿真研究昆虫RCS特性所用到的介质和几何形状模型,并对比了水、脊髓、干皮肤和壳质与血淋巴混合物4种介质和等体型扁长椭球体、等质量扁长椭球体和三轴椭球体3种几何模型组成的12种介质模型,经过电磁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对比发现脊髓介质等质量扁长椭球体模型与实测昆虫RCS特性最接近。然后,基于Ku波段高分辨昆虫雷达外场实测昆虫回波数据,分析了昆虫动态RCS的起伏特性,将实测昆虫动态RCS起伏数据与4种经典的RCS起伏分布模型χ2,Log-normal,Weibull和Gamma分布分别进行了拟合分析,从最小二乘拟合误差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相比于其他3种模型,Gamma分布可以较好地描述昆虫目标RCS起伏的统计特性。最后,综述了昆虫RCS特性在昆虫雷达测量昆虫朝向、体重等参数测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雷达 昆虫雷达散射截面积特性 电磁仿真 雷达散射截面积起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非线性大气相位补偿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胡程 邓云开 +1 位作者 田卫明 曾涛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1-840,共10页
采用基于永久散射体(PS)技术的大气相位(AP)补偿方法对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干涉相位图进行分析时,部分图像的干涉相位随距离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导致无法建立合理的多参数模型来模拟大气相位,常规的补偿方法不再适用。该文... 采用基于永久散射体(PS)技术的大气相位(AP)补偿方法对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干涉相位图进行分析时,部分图像的干涉相位随距离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导致无法建立合理的多参数模型来模拟大气相位,常规的补偿方法不再适用。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GB-InSAR图像非线性大气相位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常规方法对干涉相位图进行大气相位补偿,并根据PS点的补偿后相位序列的标准差,进行稳定PS点的选择,然后对稳定PS点进行子区域划分,通过反距离加权插值估计出所有PS点的大气相位,从而实现大气相位的有效补偿。采用该文所提方法,对460幅雷达图像进行了处理,相比于常规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偿干涉相位图中的非线性大气相位分量。基于若干高稳定参考点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最大约1 rad的相位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大气相位补偿 非线性变化 稳定永久散射体 反距离加权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基线长度减小动态基线向量噪声的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硕 张磊 +1 位作者 李健 龙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05-1210,共6页
静态情况下,GNSS载波相位相对定位可以通过对不同历元的三维基线向量按各自的维度滤波,从而减小基线向量噪声.而动态情况下,不同历元的基线向量不一定不变,故无法使用滤波算法.对于动态定向、定姿等应用,基线长度一般是固定的,通过对不... 静态情况下,GNSS载波相位相对定位可以通过对不同历元的三维基线向量按各自的维度滤波,从而减小基线向量噪声.而动态情况下,不同历元的基线向量不一定不变,故无法使用滤波算法.对于动态定向、定姿等应用,基线长度一般是固定的,通过对不同历元间基线长度取均值,平均基线长度的噪声将小于当前历元的基线向量噪声.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历史基线长度减小动态基线向量噪声的方法.设计了将历史基线长度和当前历元基线向量进行数据融合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模型中的权值矩阵.通过误差传递的关系,得到噪声减小的理论表达式.通过仿真和实测基线数据验证该算法的性能,结果和理论分析一致.该算法实现简单,可在不添加硬件资源的情况下将基线向量噪声减小至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载波相位 相对定位 基线长度 减小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粗细粒度和混合精度的SAR后向投影算法的并行加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卫明 刘富强 +3 位作者 谢鑫 王长军 王健 邓云开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13-2224,共12页
SAR(Synthel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后向投影成像算法计算量大,严重影响SAR信息获取的时效性。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单元)具有强大的浮点计算能力及高度并行的架构,在处理可并行任务中具有显著优势。该文基于... SAR(Synthel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后向投影成像算法计算量大,严重影响SAR信息获取的时效性。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单元)具有强大的浮点计算能力及高度并行的架构,在处理可并行任务中具有显著优势。该文基于GPU的粗细粒度和混合精度,针对SAR后向投影成像算法提出了一种并行加速技术方案。该方案基于异步流技术压缩了回波传输与脉冲压缩的耗时,解决了脉冲压缩效率受限于回波大小的问题;基于GPU共享内存,解决了矩阵转置过程中GPU内存不足的问题,并提高了矩阵转置效率;基于GPU粗细粒度,实现了后向投影算法在线程和线程块两层粒度上的加速并行,并基于混合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后向投影成像算法效率,提高了GPU计算资源利用率。通过对实测数据处理分析,验证了所提的GPU并行加速处理方案的正确性和加速性能。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较于CPU平台,双精度和混合精度的处理方法均获得了较大加速比,显著提升了成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后向投影 图像处理单元 并行优化 混合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短基线的双频整周模糊度单历元取整固定算法
7
作者 刘硕 张磊 +1 位作者 李健 龙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1-525,共5页
针对使用伪距取整固定宽巷整周模糊度效率高,但是宽巷一周取整错误发生频繁,伪距误差较大时还会出现大于一周的取整错误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弥补宽巷取整错误的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通过宽巷分离出的L_1浮点解小数探测和修复宽巷一周... 针对使用伪距取整固定宽巷整周模糊度效率高,但是宽巷一周取整错误发生频繁,伪距误差较大时还会出现大于一周的取整错误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弥补宽巷取整错误的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通过宽巷分离出的L_1浮点解小数探测和修复宽巷一周取整错误,使用RAIM算法排除大于一周的宽巷取整错误,最后使用正确的整周模糊度固定全部整周模糊度,完成高精度定位.使用实际GPS超短基线数据比较该算法与单历元LAMBDA算法的性能.该算法提高了直接使用伪距取整宽巷整周模糊度的固定率.相比单历元LAMBDA算法,本文算法的固定率稍低,但计算效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周模糊度 超短基线 几何一致性 宽巷 RA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数图论的修正贝叶斯群目标航迹起始算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姜琦 王锐 +2 位作者 周超 张天然 胡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1-538,共8页
群目标跟踪技术是测量空中集群生物目标飞行状态的有效手段,而航迹起始是群目标跟踪的第1步,包括分群检测与航迹确认。针对现有算法在分群检测时限制群内目标必须两两相似,在航迹确认时因等效量测残差过大导致航迹误丢弃的问题,该文提... 群目标跟踪技术是测量空中集群生物目标飞行状态的有效手段,而航迹起始是群目标跟踪的第1步,包括分群检测与航迹确认。针对现有算法在分群检测时限制群内目标必须两两相似,在航迹确认时因等效量测残差过大导致航迹误丢弃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代数图论的修正贝叶斯群目标航迹起始算法,通过引入代数图论实现监测空间内量测集合的划分,通过修正经典贝叶斯算法的似然比定义避免航迹的误丢弃。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证明该算法具备准确划分各个子群并快速起始各子群航迹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目标跟踪 航迹起始 分群检测 航迹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