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组织微创切削微细铣刀设计制备及铣削实验研究
1
作者 高鹏 梁志强 +2 位作者 王西彬 李世迪 周天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60,共9页
针对医疗骨组织微创切削用超小直径微细铣刀的特殊需求,开展了异形结构微细铣刀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设计并制备了直径50μm的螺旋形、□形和△形3种超小直径微细铣刀,并对比研究其切削性能。分析不同形状的微细刀具几何结构特征,对微细... 针对医疗骨组织微创切削用超小直径微细铣刀的特殊需求,开展了异形结构微细铣刀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设计并制备了直径50μm的螺旋形、□形和△形3种超小直径微细铣刀,并对比研究其切削性能。分析不同形状的微细刀具几何结构特征,对微细铣刀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几何结构对微细铣刀刚度和强度的影响;分析3种微细刀具精密刃磨方法和刃磨质量;开展骨组织微创切削微细铣刀切削实验,对骨组织微细切削形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刀具对骨组织切削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微细铣刀切削骨组织实验中,螺旋形微细铣刀在切削过程中过早地发生了刀具的整体折断,△形和□形铣刀能够进行长时间切削;△形铣刀切削的沟槽毛刺和崩边较小,表面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刀具,更适合骨组织微创伤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铣刀 骨组织 微创切削 铣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去噪卷积自编码器色织衬衫裁片缺陷检测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宏伟 谭全露 +2 位作者 陆帅 葛志强 徐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30,共8页
由于缺陷样本数量稀缺、缺陷种类不平衡、人工设计缺陷特征构造成本高且特征泛化能力差等实际因素,导致有监督机器学习模型难以解决色织衬衫裁片的缺陷检测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U型去噪卷积自编码器重构模型和残差分析的无监督色... 由于缺陷样本数量稀缺、缺陷种类不平衡、人工设计缺陷特征构造成本高且特征泛化能力差等实际因素,导致有监督机器学习模型难以解决色织衬衫裁片的缺陷检测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U型去噪卷积自编码器重构模型和残差分析的无监督色织衬衫裁片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针对某种色织花型,使用无缺陷样本构造训练数据集;然后,建立并训练一种基于去噪U型深度卷积自编码器的重构修复模型;最后,在检测阶段,通过计算待测色织衬衫裁片图像与其重构图像之间的残差,即可快速检测和定位出缺陷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需要缺陷样本和缺陷标记的条件下,能有效地重构色织衬衫裁片的纹理花型,快速地检测和定位出多种色织衬衫花型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织衬衫裁片 缺陷检测 无监督学习 卷积自编码器 U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色织物缺陷检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宏伟 糜红敏 +1 位作者 陆帅 陈霞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色织物缺陷检测存在难以获取大量有标记的缺陷数据、过检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对抗式学习的缺陷图像重构修复模型。首先,构造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GAN)的图像重构修复模型,利用叠加噪声后... 针对色织物缺陷检测存在难以获取大量有标记的缺陷数据、过检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对抗式学习的缺陷图像重构修复模型。首先,构造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GAN)的图像重构修复模型,利用叠加噪声后的无缺陷色织物样本图像训练模型,使模型能够有效重构出对应的无缺陷图像;然后,将待测色织物样本图像输入模型得到重构图像,进一步获取待测样本与其对应重构图像之间的残差图像;最后,通过对残差图像进行阈值分割与数学形态学运算,实现对缺陷区域的快速检测与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需要对缺陷样本进行标记的情况下,通过重构图像与原图之间的残差分析实现色织物的缺陷区域检测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织物 缺陷检测 无监督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trastGAN的色织物缺陷检测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新龙 张宏伟 +2 位作者 吴燕子 陆帅 张玥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共8页
传统自编码器应用于图案、背景纹理复杂的色织物缺陷检测任务中,存在普适性差以及漏检率、误检率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生成式对抗网络(ContrastGAN)的无监督检测方法。首先,建立基于ContrastGAN的色织物图像重... 传统自编码器应用于图案、背景纹理复杂的色织物缺陷检测任务中,存在普适性差以及漏检率、误检率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生成式对抗网络(ContrastGAN)的无监督检测方法。首先,建立基于ContrastGAN的色织物图像重构修复模型;其次,采用对比学习加强潜在特征空间正负例样本约束,最大化输入输出图像对应Patch之间的互信息,增强正负例特征向量区分度,使模型重构无缺陷样本图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然后,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得到待测色织物的重构图像,并通过计算得到待测样本与对应重构图之间的残差图像;最后,对残差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和数学形态学处理,实现了缺陷区域的快速检测和准确定位。该模型能有效重构多种色织物的纹理,相比传统自编码器能够实现更高的缺陷定位精度,满足多种复杂色织物缺陷检测场景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色织物 缺陷检测 对比学习 Patch级别互信息 潜在特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镊——一种用途广泛的微纳操作工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帅龙 李恭 +3 位作者 李凤刚 徐冰睿 李航 符荣鑫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66-4575,共10页
光电镊(OET)是一种基于光致介电泳效应的微尺度光操控技术,可在流体场、光电场、生物力场耦合的复杂环境下对微小目标进行精准操控,在细胞操作、微机械系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光电镊技术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技术协同使用,应用十分... 光电镊(OET)是一种基于光致介电泳效应的微尺度光操控技术,可在流体场、光电场、生物力场耦合的复杂环境下对微小目标进行精准操控,在细胞操作、微机械系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光电镊技术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技术协同使用,应用十分广泛。迄今为止,基于光电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纳米材料的操作、组装和合成;单个细胞/分子的操作、分离和分析;细胞固有特性的分析和获取;细胞的电穿孔、融合和裂解;细胞封装生物材料和生物结构的制备;流体传输的光流体器件的开发。这些工作展示了光电镊技术优越的性能和独特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光电镊技术的现有应用,总结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操控 微机械 光电镊 微操作 介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