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中旁车道车辆并线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邹渊 魏守洋 +2 位作者 马国成 刘昭度 张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29,共7页
为解决自适应巡航控制对旁车道并线车辆的控制滞后问题并充分利用原有控制功能,设计了基于分层结构的旁车并线控制器。由模糊支持向量机对实际交通环境下的旁车并线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而产生一个旁车并线意图识别器,用以检测旁车的并线行... 为解决自适应巡航控制对旁车道并线车辆的控制滞后问题并充分利用原有控制功能,设计了基于分层结构的旁车并线控制器。由模糊支持向量机对实际交通环境下的旁车并线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而产生一个旁车并线意图识别器,用以检测旁车的并线行为。旁车并线控制器以主车与旁车的纵向相对车距和碰撞剩余时间为输入,利用模糊控制产生期望加速度以调节主车的期望运动状态,并由自适应巡航控制完成主车的动力学控制。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旁车并线控制器可与其它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协调工作,在旁车并线工况下有效改善主车的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辅助系统 旁车并线控制 并线意图检测 自适应巡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复合除霜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洪良 南金瑞 +1 位作者 乔名星 刘练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在制热过程中结霜导致制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在现有除霜方法所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复合除霜方法,所谓复合除霜方法就是在除霜开始后,首先进入旁通除霜阶段,然后根据除霜状态,适时进入...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在制热过程中结霜导致制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在现有除霜方法所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复合除霜方法,所谓复合除霜方法就是在除霜开始后,首先进入旁通除霜阶段,然后根据除霜状态,适时进入逆循环除霜阶段。本文对一台额定功率8.0 k W的电动客车空调进行改造,并在室外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80±5)%,车内温度为(20±0.5)℃的模拟环境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测量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室外换热器温度、室内温度与消耗功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逆循环除霜相比,复合除霜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冲击减小,室内温度波动减小,能耗降低8.13%;与旁通除霜方法相比,除霜时间减少60 s,能耗降低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霜 热泵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锂离子电池老化行为的析锂检测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剑波 苏来锁 +3 位作者 李新宇 葛昊 张雅琨 李哲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7-616,共10页
析锂会极大地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析锂检测十分必要.本文根据锂离子电池的两种主要老化机理—SEI(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膜生长和析锂对老化行为上的不同影响,基于多应力作用下的锂离子电池循环老化实验结... 析锂会极大地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析锂检测十分必要.本文根据锂离子电池的两种主要老化机理—SEI(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膜生长和析锂对老化行为上的不同影响,基于多应力作用下的锂离子电池循环老化实验结果,提出了两种检测析锂的方法,分别为内阻-容量轨迹法和阿伦尼乌斯准则法.两种方法的判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之后,利用微分电压法区分了电池容量损失的不同来源,并进行了电池负极片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能谱分析,对析锂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方法只需利用电池老化过程中可测的容量和内阻等电学量,判断方法简便,可实现非解体检测;同时,利用了单次循环的微量析锂在时间尺度上的累积,对析锂工况的辨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本文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加速测试、延寿使用、安全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析锂检测 老化行为 内阻-容量轨迹图 阿伦尼乌斯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回程球铰副油膜润滑压力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涛 毛明 +2 位作者 唐守生 盖江涛 冀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432,共9页
回程球铰副是应用于轴向柱塞变量泵的机械结构,为研究其空间相对运动特征,结合回程球铰副的几何特征与相对运动关系,提出基于柱面特征的油膜润滑机理分析模型。通过拓展经典JFO空化算法以考虑复杂表面剪切速度影响因素,建立回程球铰副... 回程球铰副是应用于轴向柱塞变量泵的机械结构,为研究其空间相对运动特征,结合回程球铰副的几何特征与相对运动关系,提出基于柱面特征的油膜润滑机理分析模型。通过拓展经典JFO空化算法以考虑复杂表面剪切速度影响因素,建立回程球铰副油膜润滑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斜盘倾角7.5°、12.5°与17.5°3种典型工作条件下的润滑状态,以及摩擦副表面剪切速度分布、间隙形状分布、空化指数分布和压力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间隙形状引起的动压效应与表面剪切速度引起的伸缩效应共同决定油膜压力场具有"双峰双谷"的分布规律,伸缩效应与斜盘的倾斜程度呈正相关性,是导致润滑承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回程球铰副润滑设计需综合考虑伸缩效应与动压效应对油液成膜过程的复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柱塞泵 回程球铰副 动压润滑 JFO空化算法 油膜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曲线形状与多阶段容量损失(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葛昊 李哲 张剑波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089-1095,共7页
锂离子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多阶段容量损失,即由大致成线性的容量损失阶段突然变为急速下降的容量损失阶段,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发现这种多阶段容量损失特征可以由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曲线的多段斜率形状引起。电池老化过程中的... 锂离子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多阶段容量损失,即由大致成线性的容量损失阶段突然变为急速下降的容量损失阶段,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发现这种多阶段容量损失特征可以由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曲线的多段斜率形状引起。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内阻增加,给定放电规程下的放电截止电压落到电池开路电压曲线的不同斜率区间,导致了不同的容量损失速率。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首先以一个两阶段的示例演示了此过程,然后,建立了一个通用的模型来模拟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容量多阶段衰减,该模型考虑了电池正负极的开路电压曲线与内阻,可以引入多种材料体系、多种老化机理。本研究为锂离子电池老化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为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使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老化 开路电压曲线形状 多阶段 容量突然衰减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与动力学融合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雷 关可人 +3 位作者 丁晓林 郭鹏宇 王震坡 孙逢春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2-1234,1262,共14页
准确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是车辆主动安全控制的前提。首先,建立了单轮动力学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实现了轮胎纵向力精准估计,并结合魔术轮胎模型建立了基于粒子滤波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器;其次,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前向路面附着系数预测方... 准确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是车辆主动安全控制的前提。首先,建立了单轮动力学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实现了轮胎纵向力精准估计,并结合魔术轮胎模型建立了基于粒子滤波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器;其次,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前向路面附着系数预测方法,通过DeeplabV3+、语义分割网络和MobilNetV2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路面分割和路面类型辨识,并利用查表获取前向路面附着系数。最后,建立了图像识别与动力学估计时空同步方法和融合规则,实现了两种估计方法的有效关联与可靠融合。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图像识别与动力学融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不同工况下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附着系数 粒子滤波 图像识别 语义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性能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慎龙 毛明 +1 位作者 盖江涛 刘树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70-1777,共8页
为解决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数量大、优选计算复杂的问题,开展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性能规律研究。根据四自由度行星传动的构件之间运动学关系,建立方案模型中制动构件、离合器和辅助构件等系数、各挡传动比、行星排特性参数、... 为解决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数量大、优选计算复杂的问题,开展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性能规律研究。根据四自由度行星传动的构件之间运动学关系,建立方案模型中制动构件、离合器和辅助构件等系数、各挡传动比、行星排特性参数、行星轮相对转速、操纵力矩和效率的数学模型。针对同一机构类型所有可能的方案模型,分析各项性能指标的内部规律,提出按照相同操纵逻辑原则进行构件组模型分类的方法,在传动方案可行性优选时,对于同一类所有构件组模型只需进行一次计算。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小了行星传动方案优选计算量,提升了方案优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四自由度 行星传动 方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加速老化温度应力的滥用边界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正国 张剑波 +1 位作者 李哲 LIAW Bor Yann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为了探寻加速老化合适的温度应力区间,设计了温度变化为30~80℃的循环老化实验,通过电池外特性分析与解体分析等手段对锂离子电池老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老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再升高。基于老化速率,将温度工况分为常温... 为了探寻加速老化合适的温度应力区间,设计了温度变化为30~80℃的循环老化实验,通过电池外特性分析与解体分析等手段对锂离子电池老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老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再升高。基于老化速率,将温度工况分为常温(30~56℃)、中高温(56~68℃)、高温(68~80℃)3个区域。在常温区域,老化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锂离子电池存在析锂现象;在高温区域,电池电极出现活性物质脱落现象,导致锂离子电池容量的衰减;而在中高温区域,通过活化能计算判断电池老化机理为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的生长。该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加速老化实验的设计,也为寿命预测模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加速老化 老化滥用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勇 丁涵 +2 位作者 司德春 彭杰 张剑波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54,共16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在成本、耐久性以及性能上的局限是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瓶颈.已有文献证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催化剂层能提高催化剂利用率、增加三相界面和三相通道以及提高耐久性.作者结合所在课题组的工作综...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在成本、耐久性以及性能上的局限是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瓶颈.已有文献证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催化剂层能提高催化剂利用率、增加三相界面和三相通道以及提高耐久性.作者结合所在课题组的工作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的发展历程,并从制备方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和总结;接下来,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催化剂层的制备、物理特性表征、电化学性能分析及耐久性表征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从三相界面、三相通道以及量产适用性的视点比较了三种结构的催化剂层,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的发展趋势,并梳理了静电纺丝法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领域待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催化剂层 静电纺丝 三相界面 三相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用轴向磁通电机温度模型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兆宗 张硕 张承宁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9-618,共10页
分段电枢轴向磁通电机基于其较高的转矩密度和紧凑的轴向尺寸,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然而,由于分段电枢绕组与冷却结构接触位置的材料构成复杂,各点的接触压力难以确定,该区域的热导率始终是此类电机温度预测的难点。针对非... 分段电枢轴向磁通电机基于其较高的转矩密度和紧凑的轴向尺寸,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然而,由于分段电枢绕组与冷却结构接触位置的材料构成复杂,各点的接触压力难以确定,该区域的热导率始终是此类电机温度预测的难点。针对非理想接触面的传热行为,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三维热阻网格模型基础上建立加权模型的研究方法以微调未知热导率。首先,介绍原理样机的拓扑结构,建立分段电枢单扇区的热阻网格模型以及加权模型框架。然后,通过遗传算法训练加权模型中的未知热导率,并使用该模型替换了传统的电机单扇区热阻网格模型。最后,该方法在原理样机实验台架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通电机 集总参数热网格 加权图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金属纳米板界面能密度的尺寸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帅 姚寅 +1 位作者 杨亚政 陈少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8-984,共7页
界面能密度是表征纳米复合材料与结构界面力学性质的重要物理量.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面心立方金属晶体构成的双材料纳米薄板结构的界面能密度,分析了界面晶格结构形貌变化及界面效应对原子势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材料纳米薄板... 界面能密度是表征纳米复合材料与结构界面力学性质的重要物理量.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面心立方金属晶体构成的双材料纳米薄板结构的界面能密度,分析了界面晶格结构形貌变化及界面效应对原子势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材料纳米薄板界面具有周期性褶皱状疏密相间的晶格结构形貌,界面上原子势能亦呈现周期性分布特性,而靠近界面的两侧原子势能与板内原子势能具有明显差异.拉格朗日界面能密度和欧拉界面能密度均随双层薄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趋向于块体双材料结构的界面能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材料金属界面 分子动力学 界面能密度 尺寸效应 界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