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力变矩器单向离合器阻力矩及流场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城 柳景灿 +4 位作者 郭猛 闫清东 魏巍 刘世琦 王浩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1-401,共11页
作为液力变矩器的关键部件,单向离合器可实现变矩器工况耦合器工况的相互切换,对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传动性能发挥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为探究单向离合器转矩性能和流动特性,针对液力变矩器用单向离合器,采用CFD数值分析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 作为液力变矩器的关键部件,单向离合器可实现变矩器工况耦合器工况的相互切换,对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传动性能发挥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为探究单向离合器转矩性能和流动特性,针对液力变矩器用单向离合器,采用CFD数值分析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单向离合器阻力矩及流场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单向离合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流场状态分布特征和搅油转矩变化规律,构建了外环搅油转矩与转速、环境温度的映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单向离合器搅油转矩与内部油液的压力、流速、涡量均相关,流场状态参数数值基本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尤其在外环型面附近最为明显;在外环转速为800~2200 r/min时,外环搅油转矩为6~26 N·m.此外,外环2000 r/min时其型面上最高压力为200 kPa,表面流体流速达2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离合器 计算流体力学 搅油转矩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视距多模型自适应交互的高速无人车避障规划研究
2
作者 刘聪 陈雪梅 梁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1,共10页
在低附着、高速紧急避障工况下无人驾驶车辆需要充分考虑到路径规划效率和车辆动力学特性,以保障规划的路径满足车辆高速行驶跟踪精度要求.文中针对无人车紧急避障中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之间存在的耦合干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短视距多... 在低附着、高速紧急避障工况下无人驾驶车辆需要充分考虑到路径规划效率和车辆动力学特性,以保障规划的路径满足车辆高速行驶跟踪精度要求.文中针对无人车紧急避障中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之间存在的耦合干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短视距多层融合的高速紧急避障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根据不同风险值障碍物分布的密集程度细化障碍物的风险值,分别设计了可跨/绕障碍物群的风险势场和环境风险状态采样空间,从而构建一种基于偏向性采样的长视距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预测控制的短视距局部路径重规划,建立模型概率实时在线更新规则,实现了极限工况下车辆快速行驶的局部路径规划,同时满足计算实时性、避障安全性和跟踪稳定性的路径规划设计需求.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多层融合局部路径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避障 无人驾驶车辆 多层融合规划 偏向性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高速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固有振动特性及共振转速研究
3
作者 解云坤 刘辉 +3 位作者 高普 吴云豪 李新毅 周如意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6-269,共14页
车用高速机电复合传动系统(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EMT)结构高紧凑、零部件高转速,导致系统机电耦合效应显著,易产生共振。针对串联式EMT系统进行机电耦合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推导系统的机电耦合固有振动模型,研究其固有频率及... 车用高速机电复合传动系统(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EMT)结构高紧凑、零部件高转速,导致系统机电耦合效应显著,易产生共振。针对串联式EMT系统进行机电耦合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推导系统的机电耦合固有振动模型,研究其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基于各阶模态的振型特点,总结系统的6种典型振动模式。研究高速运行工况和机电磁耦合效应对系统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的影响,并基于坎贝尔图和模态能量法研究宽速域运行范围内系统的共振转速。研究结果表明,机电磁耦合效应改变了系统的低频振动特性,高速运行工况可显著改变系统的某些固有频率,在动力学建模中应对二者进行充分考虑,共振转速研究为系统动力学调控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机电复合传动系统 机电耦合效应 固有振动特性 高速运行工况 共振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8
4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53 位作者 徐玉杰 陈满 王亮 戴兴建 徐德厚 唐西胜 李先锋 胡勇胜 马衍伟 刘语 苏伟 王青松 陈军 卓萍 肖立业 周学志 冯自平 蒋凯 尉海军 唐永炳 陈人杰 刘亚涛 张宇鑫 林曦鹏 郭欢 张涵 张长昆 胡东旭 容晓晖 张熊 金凯强 姜丽华 彭煜民 刘世奇 朱轶林 王星 周鑫 欧学武 庞全全 俞振华 刘为 岳芬 李臻 宋振 王志峰 宋文吉 林海波 李杰才 易斌 李福军 潘新慧 李丽 马一鸣 李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6-1552,共37页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最活跃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机动平台可重构轮履复合推进机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城 王嘉轩 +2 位作者 刘建峰 魏巍 闫清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3-564,共12页
可重构轮履复合推进机构兼具轮式推进机构的快速性和履带推进机构的通过性,是提高地面机动平台在极端地形上综合性能的关键技术,在各类机器人和特种车辆上都得到了一定应用.文中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按轮履构型重构互换原... 可重构轮履复合推进机构兼具轮式推进机构的快速性和履带推进机构的通过性,是提高地面机动平台在极端地形上综合性能的关键技术,在各类机器人和特种车辆上都得到了一定应用.文中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按轮履构型重构互换原理对推进机构进行分类,着重对比分析了不同构型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指出了可重构轮履复合推进机构的主要技术难点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机动平台 可重构 轮履复合 通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潘新慧 陈人杰 吴锋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5-236,共12页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化学储能,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消纳的重要手段、促成“源网荷储”协调运行的关键装置;电化学储能技术作为新型储能的主流技术、未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技术,在诸多方面仍待深入发展才能适应储...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化学储能,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消纳的重要手段、促成“源网荷储”协调运行的关键装置;电化学储能技术作为新型储能的主流技术、未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技术,在诸多方面仍待深入发展才能适应储能规模快速增长、储能系统更为复杂带来的挑战。本文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储能侧出发,分析了电化学储能发展的需求背景,系统梳理了电化学储能技术在战略布局、关键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阐明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辨识了产品规格不统一、检测平台不完善、理论与实践不贯通、应用成本不理想等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高性能、高安全性、低成本的关键材料,储能器件结构优化及评价,储能系统多能互补及智能化设计,电化学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是后续重点发展方向,需要强化试点示范应用、制定行业标准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储能人才团队,以保障电化学储能技术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 关键材料 结构设计 标准体系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全极化垂直昆虫雷达设计及校准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腾 王锐 +1 位作者 李沐阳 胡程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233,共12页
宽带全极化垂直昆虫雷达是一种利用宽带信号实现空中单只昆虫分辨,利用多极化通道实现昆虫全极化测量的雷达系统。当被测昆虫体型在不同极化轴向的电磁波反射功率可明显分辨时,该雷达可利用"当极化方向平行于昆虫体轴时,回波功率最... 宽带全极化垂直昆虫雷达是一种利用宽带信号实现空中单只昆虫分辨,利用多极化通道实现昆虫全极化测量的雷达系统。当被测昆虫体型在不同极化轴向的电磁波反射功率可明显分辨时,该雷达可利用"当极化方向平行于昆虫体轴时,回波功率最大"的基本原理,通过测量昆虫极化散射矩阵,获取昆虫体轴方向,对研究昆虫定向迁飞规律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垂直昆虫雷达采用机械旋转馈源的方法,分时测量昆虫目标的极化散射矩阵,该方法同时受机械旋转误差、极化分时测量时目标运动的误差以及极化通道稳定性随有源电路时变所引入的测量误差,测量精度不高,为了实现昆虫的高分辨全极化散射特性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极化隔离的频率步进正交相位编码的宽带波形设计以及极化内定标方法,开发了一部宽带全极化垂直昆虫雷达系统,最终通过理论方法仿真分析与外场试验测试,证明了该雷达系统可实现昆虫同时全极化宽带的稳定测量,验证了昆虫体轴朝向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极化雷达 极化误差标校 步进频波形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发汗冷却系统自抗扰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易鑫 王春彦 +4 位作者 董伟 张鹏宇 黎晓健 王佳楠 邓方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发汗冷却系统的温度控制问题,在一维固定边界发汗冷却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调节飞行器壁面多孔介质温度的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该控制器不依赖于多孔介质温度场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数...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发汗冷却系统的温度控制问题,在一维固定边界发汗冷却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调节飞行器壁面多孔介质温度的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该控制器不依赖于多孔介质温度场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中提取干扰信息并进行补偿,实现对热流干扰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发汗冷却系统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能够实现对参考温度的快速跟踪;且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温度响应没有超调;在有外界热流干扰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可以为发汗冷却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发汗冷却 温度控制 自抗扰控制 鲁棒性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肌电信号人体运动模式识别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亚丽 鲁妍池 +1 位作者 马勋举 宋遒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44-2158,共15页
随着外骨骼机器人等肌电控制设备的快速发展,表面肌电信号此类非平稳、非周期信号在高性能运动识别系统中的应用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重点。为实现肌电信号跨域特征融合,提出一种基于肌电信号的双卷积链神经网络模型,采集7块关键肌肉的... 随着外骨骼机器人等肌电控制设备的快速发展,表面肌电信号此类非平稳、非周期信号在高性能运动识别系统中的应用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重点。为实现肌电信号跨域特征融合,提出一种基于肌电信号的双卷积链神经网络模型,采集7块关键肌肉的原始肌电信号,经特征提取,转化为能量核相图和离散小波变换系数特征图,分别输入双卷积链神经网络的卷积神经网络分支和MobileNetV2分支,利用融合模块提取高层隐藏特征并进行充分交互。制备包括以上两种特征图像和传统肌电信号图谱在内的3种数据集。3组交叉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6种自测下肢运动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94.19%,显著优于其他特征组合与网络架构;在ENABL3S开源数据集识别7种下肢运动中取得98.32%的稳态识别准确率,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优良的肌电特征捕捉能力和模式识别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骨骼机器人 表面肌电信号 运动模式识别 双卷积链神经网络 能量核 小波变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补偿的轮腿式平台多任务复合运动解耦控制
10
作者 刘辉 马嘉勇 +1 位作者 杨海洋 郝伟赫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轮腿式平台在执行复杂作战环境载运任务时,由于其动态协调腿部与车轮运动是复杂耦合的,其行驶速度的稳定性、位姿控制的精确性都十分困难.文中基于轮腿式平台通过有限高度场景的动态协调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补偿的多任务优先级复合... 轮腿式平台在执行复杂作战环境载运任务时,由于其动态协调腿部与车轮运动是复杂耦合的,其行驶速度的稳定性、位姿控制的精确性都十分困难.文中基于轮腿式平台通过有限高度场景的动态协调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补偿的多任务优先级复合运动解耦控制框架.首先,分别建立了关节和车轮动力学模型,降低模型复杂度;然后,搭建了基于任务优先级的前馈关节力矩解算,叠加轮端前馈交互力和反馈控制力矩降低实时位姿调整对质心速度的影响;最后,采用转速闭环PI控制器,并引入车轮滚动阻力实现车轮速度到质心速度的有效传递.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控制方法在受限场景运动过程中平台质心速度最大跟踪误差小于3%,为轮腿式平台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提供了可行控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式平台 前馈补偿 任务优先级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式轮腿机器人姿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景硕 韩立金 +3 位作者 刘辉 任晓磊 侯泓钰 商庆一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90,共15页
针对串联式四轮腿机器人精确控制姿态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无偏差模型预测控制为核心的运动控制框架。所涉及的模型为考虑机身、腿部和车轮的质量分布而建立的合成质心动力学模型,并且基于自抗扰控制思想,将模型的未建模特性视为扰动,建立... 针对串联式四轮腿机器人精确控制姿态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无偏差模型预测控制为核心的运动控制框架。所涉及的模型为考虑机身、腿部和车轮的质量分布而建立的合成质心动力学模型,并且基于自抗扰控制思想,将模型的未建模特性视为扰动,建立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估计和补偿;为解决姿态调节过程中车轮易滚动导致腿部外展的问题引入关节闭环控制,同时设计额外的车轮控制策略以辅助约束腿部状态。在串联式轮腿机器人上进行了硬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的运动控制框架能够准确跟踪期望姿态信号,有效抑制地形扰动和外力扰动,确保机器人的行驶平稳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式轮腿机器人 姿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无偏差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特征的越野环境轻量化回环检测
12
作者 张森杰 龚建伟 +4 位作者 齐建永 臧政 胡秀中 龚小杰 熊光明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12,共11页
为解决传统回环检测算法依赖里程计精度与外部定位信息、消耗过多计算资源以及现有轻量化回环检测算法平移不变性差、难以适应越野场景下稀疏环境特征等问题,提升无人驾驶平台在卫星拒止条件下执行长时间、大范围行进任务的定位能力,提... 为解决传统回环检测算法依赖里程计精度与外部定位信息、消耗过多计算资源以及现有轻量化回环检测算法平移不变性差、难以适应越野场景下稀疏环境特征等问题,提升无人驾驶平台在卫星拒止条件下执行长时间、大范围行进任务的定位能力,提出一种利用激光雷达点云对地面特征进行描述的轻量化回环检测算法。不同于现有的利用深度学习从单帧或多帧点云中提取点云特征并构建全局描述子,所提算法使用快速的激光点云地面特征描述方式,实现单帧点云快速特征提取与全局一致的位置特征描述,将多帧激光点云地面特征聚合为子地图回环检测描述子;在临近帧之间依靠里程计位姿实现轻量化全局描述子的构建,不依赖先验位置信息进行全局描述子的匹配并实现回环检测;在越野环境下以机械式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对算法进行实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已有的轻量化回环检测算法对比,验证了该算法在越野环境下回环检测高召回率、实时性好、占用资源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环境 激光雷达 地面特征 回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传动系统建模与典型界面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普 刘辉 +1 位作者 贝文瑾 项昌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53-1764,共12页
随着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向着高速、重载和大功率的方向发展,结构日趋复杂,运行工况多变,极易发生零部件损伤故障,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建立准确的齿轮传动系统模型,研究系统典型界面传递特性变化规律,是系统故障检测和定位的关键技术基础... 随着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向着高速、重载和大功率的方向发展,结构日趋复杂,运行工况多变,极易发生零部件损伤故障,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建立准确的齿轮传动系统模型,研究系统典型界面传递特性变化规律,是系统故障检测和定位的关键技术基础。本文综合考虑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齿侧间隙及轴承支承刚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建立定轴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结合振动特性试验测试,有效验证齿轮传动动力学建模的准确性;然后针对齿轮啮合界面和轴承界面,构建典型界面力模型,以振动信号传递的衰减系数量化表征传递特性,开展典型界面振动传递的仿真和试验研究,揭示振动信号在齿轮传动系统传递的本质规律,为车辆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检测中传感器测点布置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齿轮啮合界面 轴承界面 传递特性 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焊型液力变矩器叶片回弹规律及抑制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城 陈勃含 +2 位作者 穆洪斌 闫清东 魏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4-282,共9页
冲压焊接型液力变矩器由于便于量产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其是自动变速箱的核心部件.液力变矩器性能直接由叶片形状决定,由于叶片在冲压过程中存在回弹变形,因此针对叶片冲压回弹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冲压... 冲压焊接型液力变矩器由于便于量产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其是自动变速箱的核心部件.液力变矩器性能直接由叶片形状决定,由于叶片在冲压过程中存在回弹变形,因此针对叶片冲压回弹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冲压过程及回弹变形进行仿真,并采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回弹程度对变矩器外特性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在叶片中间流线处开设拉延筋抑制叶片冲压起皱和回弹现象,最后制造叶片样件验证回弹抑制有效性,并通过液力变矩器样机试验验证流场数值模型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涡轮出口回弹对变矩器性能影响显著,最高效率和起动泵轮能容分别增大了0.067%、8.18%,起动变矩比减小了1.41%.样机实验验证表明冲压回弹仿真模型与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准确度高,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度较好,拉延筋结构可以较好的抑制叶片最大回弹偏差并改善回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冲焊型液力变矩器 回弹 数值模拟 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雷达基于智能语义分割的黎曼流形复杂环境杂波抑制方法
15
作者 严雨佳 胡程 +3 位作者 蔡炯 王廉钧 杨翰东 王锐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0-1054,共15页
复杂杂波环境严重干扰对迁飞生物和无人机等低空目标的雷达探测,导致目标漏检与检测虚警的增多,因此,亟须研究有效的杂波抑制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语义分割的黎曼流形杂波抑制方法,在高分辨雷达低空气象杂波与地杂波叠加、杂波类... 复杂杂波环境严重干扰对迁飞生物和无人机等低空目标的雷达探测,导致目标漏检与检测虚警的增多,因此,亟须研究有效的杂波抑制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语义分割的黎曼流形杂波抑制方法,在高分辨雷达低空气象杂波与地杂波叠加、杂波类型与特性随空间变化的复杂杂波环境中有效实现杂波抑制。该方法首先基于U-net网络实现对多类型杂波的智能语义分割,在距离-多普勒域辨识不同类型的杂波区域,引导后续杂波分治抑制。利用由高分辨相控阵雷达采集的实测雨杂波与地杂波数据构建杂波语义分割数据集,用于训练杂波智能语义分割网络。杂波智能语义分割将高分辨雷达回波在多普勒维按杂波类别划分为不同子频带。其次,针对每一类杂波区域,利用参考单元样本在黎曼流形中的几何均值估计杂波功率谱密度,其中,参考单元由杂波语义分割结果选择,有效避免将时频特性不同的样本用于估计。最后,基于杂波功率谱密度构建自适应杂波抑制滤波器,实现杂波抑制。本文基于不同天气、不同雷达波位采集的多组实测高分辨杂波数据验证了所提杂波抑制方法的性能,采用实测杂波数据叠加仿真目标、包含杂波与目标的实测数据两种情况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复杂多类型杂波环境中能够有效抑制杂波,提高目标信杂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杂波 杂波语义分割 杂波抑制 黎曼流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关节电静液作动器建模与频域分析
16
作者 马三喜 周俊杰 +2 位作者 赵慧鹏 杜善霄 王雪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9,共10页
电静液作动器作为泵控液压系统,具有功重比大、效率高、集成度高、维护方便等优势,在大型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用于四足机器人关节电静液作动器,推导了电静液作动器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电静液作动器作为泵控液压系统,具有功重比大、效率高、集成度高、维护方便等优势,在大型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用于四足机器人关节电静液作动器,推导了电静液作动器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当前电静液作动器频率响应带宽低,且影响动态响应因素不清晰的问题,将频域分析法应用于电静液作动器系统,分析了电静液作动器关键参数对响应速度的影响。基于频域分析结果,确定了影响电静液作动器响应速度的关键因素为柱塞泵的排量与液压缸有效作用面积,提出了电静液作动器响应速度敏感度参数的概念,提出了提高电静液作动器系统响应带宽的设计优化方法,为提高系统响应速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静液作动器 数学建模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变矩器轴向力转速效应研究
17
作者 刘城 金宸 +2 位作者 郭猛 闫清东 魏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4-1281,共8页
液力变矩器是大功率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轴向力是影响传动系统可靠性、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且受转速影响明显.因此,文中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及实验手段,建立了带内、外环泄漏区及进出口流道的液力变矩器轴向力仿真模型,... 液力变矩器是大功率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轴向力是影响传动系统可靠性、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且受转速影响明显.因此,文中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及实验手段,建立了带内、外环泄漏区及进出口流道的液力变矩器轴向力仿真模型,研究了液力变矩器轴向力形成机理及其随转速变化规律,进行了轴向力测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轴向力预测模型对液力变矩器各叶轮轴向力的预测误差在10%以内,轴向力随着泵轮转速的升高而升高,随着速比的降低而升高,泵轮、涡轮的轴向力随叶轮转速变化主要受泵轮与涡轮背面在涡轮侧形成的流道以及叶轮内外环影响,而导轮轴向力随叶轮转速变化主要受导轮叶片影响.本研究为液力变矩器结构设计、寿命设计提供了准确的轴向力边界条件,同时,为轴向力抑制技术提供了可信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轴向力 流场仿真 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失效驱动下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
18
作者 张燕 胥婷 +7 位作者 张兴友 袁帅 魏景禹 孙晓 李柱杰 潘新慧 连童 孙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3,共6页
目前,锂离子电池在智能手机、新能源动力汽车及新型储能领域均有重要应用。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失效问题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设计开发高安全性电池器件至关重要。深入理解锂离... 目前,锂离子电池在智能手机、新能源动力汽车及新型储能领域均有重要应用。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失效问题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设计开发高安全性电池器件至关重要。深入理解锂离子电池内部关键材料性能及安全失效机理,有助于避免高温、过充等电池滥用引起的热失控安全问题。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如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的失效机理及其驱动下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材料 失效机制 热失控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率优化的混合动力车辆强化学习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宁康 韩立金 +1 位作者 刘辉 张欣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46-1056,共11页
以功率分流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为对象,建立了系统综合效率计算模型,并提出了以效率优化为目标基于强化学习的能量管理策略。首先建立了关键部件的效率模型与耦合机构效率模型,并基于复合传动无级调速通用结构,分析电功率分流系数对效率... 以功率分流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为对象,建立了系统综合效率计算模型,并提出了以效率优化为目标基于强化学习的能量管理策略。首先建立了关键部件的效率模型与耦合机构效率模型,并基于复合传动无级调速通用结构,分析电功率分流系数对效率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构建了系统综合效率计算模型。而后以效率优化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能量管理策略。并进行仿真对比,结果显示:相比于基于规则的方法,所提出的策略能在实现优秀的燃油经济性的同时维持电池SOC处于更小的波动范围内。最后搭建了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证明了所建立的效率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车辆 效率优化 能量管理策略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封迈 陈楠 陈人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2-807,共16页
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运行时,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已经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存在容量迅速恶化的问题,这限制了其在极寒地区以及航空、国防军事等特殊领域的应用。因此,提高电池的低温性能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探讨,综述... 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运行时,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已经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存在容量迅速恶化的问题,这限制了其在极寒地区以及航空、国防军事等特殊领域的应用。因此,提高电池的低温性能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探讨,综述了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策略,着重介绍了电导率较高的新型锂盐、由低熔点和高介电常数组成的混合溶剂以及有助于形成稳定SEI膜的成膜添加剂对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上述因素对于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机制。综合分析表明,Li+的溶剂化结构与去溶剂化过程在电极界面上的行为直接决定了电池的低温性能。本文强调了从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入手来设计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性,为未来低温锂离子电池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 电解液 锂盐 溶剂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