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空无人机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军 陈磊 +1 位作者 高智杰 朵英贤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5,共13页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无人机是多样化技术设备的优良载体,高性能、智能化的低空无人机将成为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将低空无人机的模态、飞行、自主能力对应其结构材料与飞行...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无人机是多样化技术设备的优良载体,高性能、智能化的低空无人机将成为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将低空无人机的模态、飞行、自主能力对应其结构材料与飞行控制、定位导航、自主智能技术,并从这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低空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提出了低空无人机仿生构型与复合材料、多源融合定位、混合智能算法等低空无人机技术发展方向。为推动低空无人机技术的创新发展,研究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与基础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拓展应用场景与实施示范工程、构建全面安全的防护体系,实现我国无人机产业和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超低空 结构材料 飞行控制 定位导航 自主决策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铝热剂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陆泽涛 杨帆致 +1 位作者 夏敏 罗运军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445,共11页
超级铝热剂具有高放热和高活性的特点,其反应速率和能量释放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铝热剂,应用于固体推进剂有望改善释能速率、效率、感度等指标,已成为固体推进剂的发展方向。总结了超级铝热剂的制备工艺、特点及其工业化应用潜力;论述了... 超级铝热剂具有高放热和高活性的特点,其反应速率和能量释放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铝热剂,应用于固体推进剂有望改善释能速率、效率、感度等指标,已成为固体推进剂的发展方向。总结了超级铝热剂的制备工艺、特点及其工业化应用潜力;论述了超级铝热剂在固体推进剂中的适用性;综述了超级铝热剂的微结构(燃料/氧化剂界面控制、核壳结构、多层膜结构)和组分(金属氧化物、氟材料、碳纳米材料)对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和能量释放的影响。超级铝热剂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热反应活性和放热量,增强了推进剂的点火及燃烧性能,同时存在工业生产成本高、工艺控制要求复杂、燃烧过程精密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展望了未来超级铝热剂在固体推进剂中应用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反应 超级铝热剂 固体推进剂 高能燃料 燃速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术级任务规划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杜伟伟 陈小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41-3355,共15页
随着武器装备向多元多能和体系化运用发展,现代战争对指挥决策全局性、时效性和科学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军事强国任务规划系统建设需求迫切,且发展很快。为更好地推进任务规划系统研究,对战术级任务规划方法进行全面综述。总结任... 随着武器装备向多元多能和体系化运用发展,现代战争对指挥决策全局性、时效性和科学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军事强国任务规划系统建设需求迫切,且发展很快。为更好地推进任务规划系统研究,对战术级任务规划方法进行全面综述。总结任务规划系统的发展历程、战术级任务规划的方法框架,重点综述战术级任务规划主要实现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在主要实现方法方面,重点围绕任务描述、任务分解、任务分配、方案评估等业务中涉及的主要方法进行综述和分析;在未来发展方向方面,从规范性、通用性、可信性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级任务规划 任务分解 任务分配 方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4
作者 江碧涛 温广辉 +1 位作者 周佳玲 郑德智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随着智能化技术和无人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的概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无人系统技术竞争中的制高点。本文从我国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 随着智能化技术和无人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的概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无人系统技术竞争中的制高点。本文从我国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的发展需求出发,梳理了海空、空地以及海陆/海陆空等典型无人场景跨域协同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需求以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从总体思路、体系架构、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4个层面,提出了推动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稳健与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无人系统应用能力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无人集群系统 跨域协同 协同控制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析锂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泽珩 徐磊 +9 位作者 姚雨星 闫崇 翟喜民 郝雪纯 陈爱兵 黄佳琦 别晓非 孙焕丽 范丽珍 张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92-2205,共14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心脏”,在推动人类社会的无化石燃料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低温条件下(0℃及以下)充电时,锂离子电池电极极化急剧增大,导致了严重的析锂问题。通过合理设计低温电解液,降低低温... 锂离子电池作为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心脏”,在推动人类社会的无化石燃料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低温条件下(0℃及以下)充电时,锂离子电池电极极化急剧增大,导致了严重的析锂问题。通过合理设计低温电解液,降低低温充电时电极极化,并构建稳定的电解液-电极界面,可以有效遏制析锂及其对锂离子电池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低温下锂离子电池析锂的形成机制,并指出低温电解液的设计是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析锂行为的有效途径。接着,本文进一步介绍了缓解低温析锂问题的几种电解液设计策略,包括降低去溶剂化能垒的弱溶剂化电解液和共嵌入电解液、衍生低阻抗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的局部高盐电解液以及钝化析锂的羧酸酯基高盐电解液,同时比较了这些策略的优劣势。最后,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展望了电解液调控低温析锂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发展实时析锂预警方法、采用实用化条件评估电解液抑制低温析锂能力以及设计兼顾电化学动力学和界面稳定性的高比能硅碳负极用低温电解液,以望实现低温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发挥和长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锂 低温 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 电极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输运功能表面的仿生设计与制备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明 陈少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62,共41页
液滴输运功能表面在绿色能源、医疗科技、新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例如雾中淡水收集、药物靶向治疗等.自然界具有多种可实现液滴定向运输与定点转移的生物表面,为液滴输运功能表面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绝美的范例,已涌现出大量新颖的、... 液滴输运功能表面在绿色能源、医疗科技、新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例如雾中淡水收集、药物靶向治疗等.自然界具有多种可实现液滴定向运输与定点转移的生物表面,为液滴输运功能表面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绝美的范例,已涌现出大量新颖的、巧妙的仿生设计研究成果,本文首先概括总结了自然界具有自发输运液滴的典型生物体功能表面,阐述了表征固体表面浸润性相关的基础理论;其次,综述了不同自驱动机制下液滴输运功能表面的仿生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功能表面的液滴自驱动机理及影响因素;进一步分类阐述和分析了磁场、电场、温度场等外场调控实现液滴定向运输或定点转移功能表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归纳总结了此类仿生功能表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对该方向的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输运 功能表面 仿生设计与制备 表面浸润性 外场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枝晶的原位观测及生长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沈馨 张睿 +3 位作者 程新兵 管超 黄佳琦 张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18-432,共15页
随着人们对储能设备需求的日益增加,开发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金属锂以其低密度、高理论比容量、最低的还原电势等优势成为高性能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首选。然而,枝晶生长及其随之而来的电池安全隐患和循环寿命的降低... 随着人们对储能设备需求的日益增加,开发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金属锂以其低密度、高理论比容量、最低的还原电势等优势成为高性能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首选。然而,枝晶生长及其随之而来的电池安全隐患和循环寿命的降低严重困扰着金属锂负极的实际应用。通过原位观测金属锂枝晶生长行为,探究其生长机理与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金属锂电池的安全性、利用率和循环寿命。本文综述了金属锂电池原位观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的原位实时观测装置,锂枝晶的原位观测现象以及模拟模型,最后对锂金属枝晶原位观测的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负极 枝晶 生长机理 原位观察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的抗辐照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豆艳坤 靳柯 +4 位作者 贺新福 杨文 钟巍华 曹晗 黄楚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68-1884,共17页
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多主元固溶体合金,成分复杂、全局无序,且具有多主元效应,表现出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作为新型抗辐照结构材料应用于先进核能反应堆系统。本文介绍了目前高熵合金抗辐照性能的研究现状,主要涉及高熵合金辐照缺... 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多主元固溶体合金,成分复杂、全局无序,且具有多主元效应,表现出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作为新型抗辐照结构材料应用于先进核能反应堆系统。本文介绍了目前高熵合金抗辐照性能的研究现状,主要涉及高熵合金辐照缺陷演化、微观结构变化和性能退化等辐照损伤演化过程,梳理了多主元效应对辐照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规律。针对高熵合金的抗辐照性能研究,总结了目前高熵合金的几种抗辐照损伤机制,归纳了高熵合金抗辐照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高熵合金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多主元效应 辐照缺陷 抗辐照损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正侵彻钢筋混凝土靶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邓勇军 陈小伟 +1 位作者 钟卫洲 何丽灵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33,共11页
开展了直径156 mm的大尺寸弹体正侵彻钢筋混凝土靶试验,通过预埋压力传感器获得了侵彻过程中不同位置处混凝土的压力值;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凝土的损伤分区及不同位置的钢筋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处于弹道附近的混凝土压力最大,峰值脉... 开展了直径156 mm的大尺寸弹体正侵彻钢筋混凝土靶试验,通过预埋压力传感器获得了侵彻过程中不同位置处混凝土的压力值;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凝土的损伤分区及不同位置的钢筋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处于弹道附近的混凝土压力最大,峰值脉冲明显;随着距离的增加,峰值减小且脉宽增大,应力脉冲的形状由尖峰演变为相对平坦的波形。粉碎区内的钢筋达到其屈服强度,破裂区钢筋处于弹性状态,弹性区和未扰动区钢筋应力基本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侵彻试验 数值模拟 压力分布 钢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碰撞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成军 陈小伟 柳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1-274,共14页
接触-碰撞广泛存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是影响数值计算效率与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变形体间接触-碰撞问题的显式有限元计算,介绍接触-碰撞算法近30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首先,简要介绍接触-碰撞问题的界面离散模型;然后,从全局接... 接触-碰撞广泛存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是影响数值计算效率与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变形体间接触-碰撞问题的显式有限元计算,介绍接触-碰撞算法近30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首先,简要介绍接触-碰撞问题的界面离散模型;然后,从全局接触搜索、局部搜索、接触约束施加以及接触计算的并行化四方面详细阐述目前主要算法的基本思想与特点,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最后,对接触-碰撞算法相关研究方向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动力学 显式有限元 接触算法 接触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腐蚀行为与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鑫 张弛 +1 位作者 王俊升 田光元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9-70,共12页
由于镁电极电势较低,造成耐腐蚀性能较差,已经成为制约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核心难题。探索镁表面的腐蚀机理以及经过表面转化与涂镀之后表面的腐蚀速率变化,可为研发耐腐蚀镁合金及其表面防护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总结了镁合金腐蚀... 由于镁电极电势较低,造成耐腐蚀性能较差,已经成为制约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核心难题。探索镁表面的腐蚀机理以及经过表面转化与涂镀之后表面的腐蚀速率变化,可为研发耐腐蚀镁合金及其表面防护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总结了镁合金腐蚀的特征及其防护方法,概括了镁合金耐腐蚀技术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镁合金表面防护的研究方向。此外,重点突出了计算机模拟方法在腐蚀机理研究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腐蚀 表面防护 润湿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腐蚀镁合金的成分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弛 王俊升 +3 位作者 李鑫 田光元 王硕 苏辉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8,118,共15页
镁合金因其密度低,轻量化效果明显,矿产资源丰富,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21世纪新型绿色材料”。但镁的电化学活性强,耐腐蚀性能差,一直限制着镁合金的大规模应用。目前,探索镁合金的腐蚀机理,设计新型耐蚀镁合金的成... 镁合金因其密度低,轻量化效果明显,矿产资源丰富,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21世纪新型绿色材料”。但镁的电化学活性强,耐腐蚀性能差,一直限制着镁合金的大规模应用。目前,探索镁合金的腐蚀机理,设计新型耐蚀镁合金的成分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耐腐蚀镁合金的成分设计方法研究进展为题进行了讨论,主要阐述了镁的腐蚀反应机理和异常析氢现象等镁合金腐蚀机制,以及电偶腐蚀、点蚀、丝状腐蚀、应力腐蚀等腐蚀类型,并总结了不同合金元素对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重点概述了第一性原理模型、分子动力学以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在镁合金腐蚀方面的应用,期望能够为耐腐蚀镁合金的成分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腐蚀 合金元素 第一性原理 分子动力学 X-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硫电池中柔性正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梦 许睿 +1 位作者 黄佳琦 张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60-379,共20页
随着柔性电子器件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与之匹配的柔性电源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锂硫电池系统具有的高理论能量密度等优势,在高性能电子设备等器件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而高性能柔性锂硫电池的开发更能满足未来的柔性电子设备对柔性电源... 随着柔性电子器件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与之匹配的柔性电源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锂硫电池系统具有的高理论能量密度等优势,在高性能电子设备等器件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而高性能柔性锂硫电池的开发更能满足未来的柔性电子设备对柔性电源的性能需求。在柔性电池中,具有机械柔性的电极是核心组件之一,需同时实现提供电子导电骨架、离子扩散通道及活性材料载体等功能。随着纳米碳、高分子、金属泡沫等材料的引入,锂硫电池柔性正极材料领域已取得众多研究进展。本文介绍了锂硫电池及其柔性正极的特性,评述了锂硫电池柔性正极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柔性正极 集流体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式有限元侵蚀接触搜索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成军 陈小伟 柳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侵蚀接触是弹体穿甲/侵彻等冲击动力学问题数值模拟与显式有限元程序的核心算法.文中基于接触界面的点-面离散模型,发展了一种有效、精确的侵蚀接触搜索算法.新算法通过引入历史状态量跟踪从点对主片的穿透历史,并结合接触强度方法,克... 侵蚀接触是弹体穿甲/侵彻等冲击动力学问题数值模拟与显式有限元程序的核心算法.文中基于接触界面的点-面离散模型,发展了一种有效、精确的侵蚀接触搜索算法.新算法通过引入历史状态量跟踪从点对主片的穿透历史,并结合接触强度方法,克服从点对主片穿透定义的歧义性,精确确定出从点-主片接触对及其相应的接触方向;对于接触点计算,建立了一种非迭代的计算方法,提高了接触计算的稳定性.文中算法基于自主研发的大型并行显式有限元程序PANDA-Impact实现,并利用典型算例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侵蚀接触搜索算法可以用于复杂问题模拟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碰撞 侵蚀接触 接触搜索 显式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PB的含能结构材料冲击释能特性测试系统设计
15
作者 眭明斌 郭寻 +6 位作者 王本鹏 邢飞 张一博 曹泽凝 覃莒铭 曹堂清 薛云飞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为高效可靠地测试含能结构材料在冲击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和释能特性,该研究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平台,设计了一套冲击释能特性测试系统,并修正了释能计算模型。该测试系统既能获得含能结构材料的能量释放量和冲击释能阈值等关键... 为高效可靠地测试含能结构材料在冲击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和释能特性,该研究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平台,设计了一套冲击释能特性测试系统,并修正了释能计算模型。该测试系统既能获得含能结构材料的能量释放量和冲击释能阈值等关键释能参数,又能获得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断裂失效应变等力学性能参数,实现了含能结构材料力学性能与释能特性的定量化关联,能够为开发新型含能结构材料提供实验技术支撑。通过对典型含能结构材料进行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系统组装灵活、操作方便、准确高效,且测试成本大幅降低,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评估含能结构材料的冲击释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含能结构材料 冲击释能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率/温度耦合下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压缩力学行为与本构建模
16
作者 黄庆丹 李红刚 +3 位作者 李璟秋 康煌 廖湘标 张超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共12页
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隔膜的力学性能对电池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系统评估隔膜在应变率和温度耦合条件下的压缩力学行为,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准静态和动态压缩测试,并深入分析了温度和应变率的耦合作用对隔膜力学性能的影... 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隔膜的力学性能对电池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系统评估隔膜在应变率和温度耦合条件下的压缩力学行为,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准静态和动态压缩测试,并深入分析了温度和应变率的耦合作用对隔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的力学行为对应变率和温度表现出显著的敏感性,在低应变率下,隔膜主要经历塑性变形,而在高应变率下则可能出现复杂的动态失效模式,温度升高导致隔膜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降低;温度与应变率的耦合作用通过改变隔膜的失效模式,进一步影响其压缩强度。基于实验数据,进一步建立了考虑温度和应变率耦合效应的电池隔膜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隔膜 应变率-温度耦合 本构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时间对锌银贮备电池隔膜的影响
17
作者 李行 吴启兵 +4 位作者 覃韬 董亚南 靖佳欣 白羽 孙克宁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58,共6页
作为锌银贮备电池关键部件的隔膜在长期贮存期间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电池的放电性能。研究锌银贮备电池隔膜的结构及性能随干态贮存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经过长期贮存后的隔膜,表面形貌未产生明显变化,最大吸碱率为296%,最... 作为锌银贮备电池关键部件的隔膜在长期贮存期间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电池的放电性能。研究锌银贮备电池隔膜的结构及性能随干态贮存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经过长期贮存后的隔膜,表面形貌未产生明显变化,最大吸碱率为296%,最大纵向收缩率仅为1.67%,最大横向收缩率仅为1.25%,表明吸碱率及收缩率等物理性能仍然满足技术要求;隔膜结构发生了一定的破坏,隔膜中的O H、C H和C O含量减少,导致OH-离子电导率从0.38 S/cm下降至0.18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贮备电池 隔膜 微观结构 性能 贮存时间 吸碱率 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V-G修饰增强工程化外泌体SARS-CoV2疫苗诱导呼吸道黏膜免疫
18
作者 陈泽虹 邢昊楠 +4 位作者 陆梅 王曦维 李蒙 高秀丽 郑爱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1-590,共10页
目的探究水泡性口腔炎病毒G蛋白(VSV-G)修饰对工程化外泌体疫苗黏膜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将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分为细胞对照组(无外泌体DMEM培养基处理)、受体结合域(RBD)组(转染RBD质粒)和RBD+VSV-G组(共转染RBD和VSV-G质... 目的探究水泡性口腔炎病毒G蛋白(VSV-G)修饰对工程化外泌体疫苗黏膜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将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分为细胞对照组(无外泌体DMEM培养基处理)、受体结合域(RBD)组(转染RBD质粒)和RBD+VSV-G组(共转染RBD和VSV-G质粒),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中RBD和VSV-G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评价RBD和VSV-G细胞阳性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RBD和VSV-G的膜定位情况;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子示踪分析仪分别测定外泌体的形态、粒径分布;Western印迹法验证外泌体中标志蛋白〔分化群抗原9(CD9)、CD101、CD63和高尔基体蛋白亚家族A成员2(GM130)〕,RBD和VSV-G蛋白表达。体内实验:①将雌性BALB/c小鼠分为Mock-Exo对照组(鼻滴源自细胞对照组的外泌体)、RBD-Exo组(鼻滴源自RBD组的外泌体)和RBD+VSV-G-Exo组(鼻滴源自RBD+VSV-G组的外泌体),鼻内接种相应外泌体疫苗后,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疫苗滞留鼻组织时间,流式细胞术评价疫苗将CD49B^(+)自然杀伤细胞、CD11c^(+)树突细胞和F4/80^(+)巨噬细胞招募至鼻组织的能力;初次免疫后每6 d对小鼠进行称重,周期为30 d。初次免疫7 d时,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小鼠血清中血尿素氮、乳酸脱氢酶、甘油三脂、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和谷丙转氨酶含量,然后将小鼠处死,收集心、肝、脾、肺、肾和脑组织进行HE染色;②将雌性BALB/c小鼠分为Mock-Exo组、RBD+VSV-G-Exo组和RBD+VSV-G-Exo(im)组(肌肉注射RBD+VSV-G-Exo)。初次免疫7 d和21 d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RBD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肺泡灌洗液和鼻腔灌洗液中RBD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IgA)的滴度。结果体外实验:RBD和VSV-G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4.4%与31.2%,且RBD和VSV-G蛋白成功表达在细胞膜;提取的外泌体形态规整,高表达阳性标记物CD9、CD101和CD63,不表达阴性标记物GM130,粒径约138 nm且成功装载RBD和VSV-G蛋白。体内实验:与Mock-Exo和RBD-Exo相比,RBD+VSV-G-Exo鼻组织滞留时间达96 h;鼻组织中CD49B^(+)自然杀伤细胞、CD11c^(+)树突细胞和F4/80^(+)巨噬细胞含量显著增加;免疫后30 d内小鼠体重呈稳定增长趋势;免疫7 d后血尿素氮、乳酸脱氢酶、甘油三脂、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和谷丙转氨酶均正常表达,心、肝、脾、肺、肾及嗅球无明显病理改变。RBD+VSV-G-Exo引起高水平的RBD特异性免疫应答,其血清中IgG滴度达1∶5215,肺泡灌洗液中IgA滴度达1∶2560,鼻腔灌洗液IgA滴度达1∶1114;RBD+VSV-GExo(im)未在肺泡灌洗液和鼻灌洗液中检测到RBD特异性的IgA抗体滴度。结论VSV-G修饰可延长工程化外泌体疫苗在鼻组织的滞留时间,增强其对免疫细胞的招募能力,诱导高水平的抗原特异性呼吸道黏膜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化外泌体 SARS-CoV-2 水泡性口腔炎病毒G蛋白 黏膜疫苗 鼻黏膜免疫 免疫应答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C温度传感器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19
作者 郑德智 屈天驰 +4 位作者 胡纯 那睿 陈经昊 崔飞 杨晓君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622,共6页
台风内核区温度监测对气象学研究至关重要,准确的温度测量将直接影响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测。因此,对温度传感器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十分重要。针对当前台风内核区环境监测中温度传感器灵敏度低、响应速度慢、环境适应性差等不足,介... 台风内核区温度监测对气象学研究至关重要,准确的温度测量将直接影响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测。因此,对温度传感器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十分重要。针对当前台风内核区环境监测中温度传感器灵敏度低、响应速度慢、环境适应性差等不足,介绍了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的R-T特性,并对温度传感器的检定结果进行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在高温条件下,该负温度系数传感器最高标准不确定度为0.0140℃,最低为0.0278℃;在低温条件下,最高标准不确定度为0.2376℃,最低为0.2340℃。这表明该负温度系数传感器能够满足对台风内核区环境温度测量的高精度和快响应速度要求,为后续台风探测中温度传感器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热敏电阻 不确定度分析 台风探测 负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形弹超高速撞击加筋板架结构的破片群特征分析
20
作者 倪蓥锋 陈小伟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1-282,共12页
目前针对舰船加筋板架结构的超高速撞击问题,研究工作更侧重于残余弹体信息和靶板破口特征,缺乏对弹靶撞击后破片群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基于有限元-光滑粒子自适应耦合方法,加入Johnson-Cook失效判据和最大拉应变失效判据,数... 目前针对舰船加筋板架结构的超高速撞击问题,研究工作更侧重于残余弹体信息和靶板破口特征,缺乏对弹靶撞击后破片群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基于有限元-光滑粒子自适应耦合方法,加入Johnson-Cook失效判据和最大拉应变失效判据,数值模拟柱形弹撞击加筋板架结构时破片群的形成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柱形弹撞击加筋板架结构时,受到加强筋影响,会形成特殊“双马鞍形”的破片群形貌,破片群的主体部分集中在前端,由内部的风险破片和外围的微小破片组成,且破片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依据破片分布特征将撞击过程分为3个阶段,详细讨论不同阶段破片的形成方式和扩展过程。改变柱形弹的撞击位置,给出不同加筋形式下的破片群形貌特征。针对破片群中的风险破片,探究其质量和动能等特征参数,并讨论不同撞击点的影响程度,可用于评估对后板的威胁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撞击点背面的加强筋影响下,破片朝向特定区域集中,形成“双马鞍形”和“马鞍形”形貌,且风险破片的产生主要受主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破片群 有限元-光滑粒子自适应耦合方法 风险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