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光(可见光)/红外彩色夜视技术处理算法及系统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骆媛 王岭雪 +3 位作者 金伟其 赵源萌 张长兴 李家琨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7-344,共8页
彩色夜视技术是国内外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将多波段图像融合成一幅适于人眼观察及目标探测的彩色图像。按照彩色夜视融合算法进展及融合结果的自然感程度,介绍并分析了基于色彩传递的自然感彩色夜视算法及最新进展,基于ICA域的真彩... 彩色夜视技术是国内外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将多波段图像融合成一幅适于人眼观察及目标探测的彩色图像。按照彩色夜视融合算法进展及融合结果的自然感程度,介绍并分析了基于色彩传递的自然感彩色夜视算法及最新进展,基于ICA域的真彩色融合算法。随着先进夜视成像装置和实时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已提出多种彩色夜视融合系统,部分已进入使用/装备阶段。介绍并分析了几种已使用/装备的光学式实时彩色夜视融合系统和数字式实时彩色夜视融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夜视 图像融合 色彩传递 ICA 微光(可见光)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系统低温极限成像探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初阳 曹峰梅 白廷柱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1-546,共6页
从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出发,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景物的辐射出射度,推导出真空低温密闭环境中景物辐射通过光学系统进入红外探测器的辐射通量的计算公式,得到了探测器接收到的辐射通量,研究了影响探测器性能的主要噪声,并且计算了系... 从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出发,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景物的辐射出射度,推导出真空低温密闭环境中景物辐射通过光学系统进入红外探测器的辐射通量的计算公式,得到了探测器接收到的辐射通量,研究了影响探测器性能的主要噪声,并且计算了系列红外探测器的最小可探测功率,进而分析得到了影响红外热成像系统可探测最低温度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得到了系列探测器的低温探测极限。该工作可为用于低温环境和目标探测成像的红外成像测温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可探测温度 最小可探测功率 辐射通量 红外探测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便携式热像仪的OMAP双核处理器触摸显示接口设计
3
作者 李飞 徐超 +1 位作者 金伟其 许文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72,共5页
便携式热像仪的触摸屏显示和操作模式是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OMAP3530双核处理器,研制了一种带触摸屏的液晶显示接口设计的便携式热像仪,给出了处理器显示接口DSS(DisplaySubsystem)与触摸显示屏的接口硬件设计并完成了相应的... 便携式热像仪的触摸屏显示和操作模式是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OMAP3530双核处理器,研制了一种带触摸屏的液晶显示接口设计的便携式热像仪,给出了处理器显示接口DSS(DisplaySubsystem)与触摸显示屏的接口硬件设计并完成了相应的驱动软件设计。通过对DSS中图像通道和输出路径的配置,实现触摸液晶屏作为显示和操控接口以显示处理后的红外图像和提供更直观、方便的操控输入。接口设计简便、实用,且能进行灵活的自定制,在手持、车载夜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像仪 显示接口 OMAP3530 液晶 触摸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和空域混合的低信噪比视频降噪算法及其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博 徐超 +1 位作者 金伟其 刘效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9-494,共6页
论述了几种基于时域和空域混合的对低信噪比视频图像进行降噪处理的算法。考虑单独使用时域或空域降噪算法对视频图像进行处理的缺点和不足。在时域上,由于视频图像帧与帧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采用递归加权算法;在空域上,分别采用第二代C... 论述了几种基于时域和空域混合的对低信噪比视频图像进行降噪处理的算法。考虑单独使用时域或空域降噪算法对视频图像进行处理的缺点和不足。在时域上,由于视频图像帧与帧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采用递归加权算法;在空域上,分别采用第二代Curvelet变换理论的Wrap算法(Wrapping-Based Transform)、全变差(TV)算法、Lee降噪算法、基于偏微分方程各向同性非线性扩散去噪算法(PM-AOS算法)以及中值滤波等降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时域和空域混合的降噪算法可提供较好的视觉效果,较好地保留视频图像的边缘、纹理等细节信息,超过单独使用时域或空域对视频图像降噪的算法,且部分算法处理时间相对较短,具有在硬件平台上移植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信噪比 视频图像降噪 时空域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像仪探测泄漏气体的信噪比建模与测试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秀丽 唐璟 +4 位作者 王岭雪 蔡毅 薛唯 张小水 王书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9,共8页
建立了能够定量预测热像仪探测泄漏气体能力的信噪比(SNR)与气体浓度(C)模型SNR-C,利用该模型对制冷热像仪GasFindIRTM在SNR=1时对应的甲烷气体浓度进行预测,预测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吻合。搭建了SNR-C室内测试装置,测试了非制冷热像仪Ph... 建立了能够定量预测热像仪探测泄漏气体能力的信噪比(SNR)与气体浓度(C)模型SNR-C,利用该模型对制冷热像仪GasFindIRTM在SNR=1时对应的甲烷气体浓度进行预测,预测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吻合。搭建了SNR-C室内测试装置,测试了非制冷热像仪Photon320在以298、303、308、313和318 K面源黑体为背景时探测乙烯气体的SNR-C曲线。数据分析发现,Photon 320在SNR≈5时,实测与预测乙烯浓度在各黑体背景温度下均比较接近。在SNR=5时,模型预测的乙烯气体浓度分别为3146、987、570、394和298 ppm,该变化规律与实际测量结果一致。建立的SNR-C模型能预测热像仪探测气体的能力,而搭建的测试装置能定量测量热像仪探测泄漏气体时信噪比与气体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于热像仪探测泄漏气体的室内性能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气体红外成像 热像仪 气体探测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