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技术的现状与新进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梁志强 王西彬 +3 位作者 吴勇波 栗勇 赵文祥 庞思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30-1535,共6页
如何实现硬脆性材料的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加工是现代精密制造领域的技术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超声波振动磨削技术被引入到硬脆性材料的加工中。综述了超声振动磨削技术的现状,基于现有的一维振动磨削与二维振动磨削技术,着重分析了... 如何实现硬脆性材料的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加工是现代精密制造领域的技术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超声波振动磨削技术被引入到硬脆性材料的加工中。综述了超声振动磨削技术的现状,基于现有的一维振动磨削与二维振动磨削技术,着重分析了不同超声振动施加方式对磨削力、加工表面完整性、砂轮磨损等加工特性的影响。作为二维振动磨削技术的最新进展,对垂直型椭圆振动磨削技术的加工原理以及加工特性进行初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超声辅助磨削 椭圆振动 硬脆材料 磨削力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机电产品中的柔性线缆装配过程仿真技术 被引量:20
2
作者 尚炜 宁汝新 +1 位作者 刘检华 王志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2-831,共10页
针对复杂机电产品中柔性线缆结构复杂且在装配操作中发生变形而导致的装配过程仿真难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柔性线缆装配过程仿真的解决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元素包含关系和无向图的线缆数字化表达模型,实现了复... 针对复杂机电产品中柔性线缆结构复杂且在装配操作中发生变形而导致的装配过程仿真难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柔性线缆装配过程仿真的解决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元素包含关系和无向图的线缆数字化表达模型,实现了复杂线缆拓扑、几何和属性信息的统一表达,为装配过程仿真奠定了基础;然后提出一种改进的层次链装配过程模型,统一处理针对不同对象的装配任务和装配操作等,实现了装配过程中线缆和结构件交叉装配任务和装配操作的表达和存储;最后建立一种改进的线缆质点-弹簧模型,通过添加长度变化约束并设定典型装配操作中的约束条件,实现了线缆在装配仿真中柔性形变的实时仿真.在开发的原型系统中实现了柔性线缆的装配过程仿真,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线缆 装配仿真 质点-弹簧模型 装配过程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轴侧倾角对薄壁叶片加工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涛 刘志兵 +3 位作者 王西彬 潘霖 闫正虎 冷寿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7-583,共7页
加工变形是决定薄壁叶片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主要因素。针对薄壁叶片加工中出现的变形问题,分析了铣削加工中的刀轴倾角,建立了刀具-工件切削力系统下的工件变形模型,并预测加工后薄壁叶片的变形规律。以控制加工变形为目标,为叶片加... 加工变形是决定薄壁叶片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主要因素。针对薄壁叶片加工中出现的变形问题,分析了铣削加工中的刀轴倾角,建立了刀具-工件切削力系统下的工件变形模型,并预测加工后薄壁叶片的变形规律。以控制加工变形为目标,为叶片加工规划了合适的刀具路径和加工工艺。设置不同侧倾角的对比实验,测量了切削力和加工变形,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薄壁叶片的实际变形规律与模型预测的结果一致,15°~20°为较优的刀轴倾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叶片 侧倾角 刀具路径规划 残余应力 加工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钢18Cr2Ni4WA磨削烧伤实验及仿真预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梁志强 黄迪青 +4 位作者 周天丰 李宏伟 乔治 王西彬 刘心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95-2001,共7页
18Cr2Ni4WA钢以其韧性好和强度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螺旋伞齿轮等重载齿轮的生产与制造。磨齿作为齿轮加工的最后工序,磨削区域较高温度场容易引起磨削烧伤发生,使加工表面质量和疲劳寿命难以保证。针对齿轮钢18Cr2Ni4WA磨削烧伤问题,设... 18Cr2Ni4WA钢以其韧性好和强度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螺旋伞齿轮等重载齿轮的生产与制造。磨齿作为齿轮加工的最后工序,磨削区域较高温度场容易引起磨削烧伤发生,使加工表面质量和疲劳寿命难以保证。针对齿轮钢18Cr2Ni4WA磨削烧伤问题,设计SG砂轮磨削实验,研究其发生磨削烧伤时表面形貌、显微硬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预测烧伤层深。研究结果表明:当砂轮速度为20.3m/s、工件速度为0.03m/s、磨削深度大于0.05mm时工件发生磨削烧伤,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烧伤程度加重,磨削表面氧化层颜色由淡黄色转为褐色最后呈现青色,表面形貌由纹理清晰转为涂覆;工件产生回火烧伤时,产生硬度较低的回火索氏体;烧伤层深的仿真模拟值与实验测量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有限元仿真对磨削烧伤预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磨削烧伤 齿轮钢 显微硬度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技术的齿轮残余应力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潘勤学 刘帅 +1 位作者 肖定国 靳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57-1765,共9页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军用和民用机械装备中。国防工业的发展对齿轮传动的使用寿命、传动效率、可靠性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齿轮在服役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齿轮的失效,失效的模式多为轮齿齿面的疲...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军用和民用机械装备中。国防工业的发展对齿轮传动的使用寿命、传动效率、可靠性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齿轮在服役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齿轮的失效,失效的模式多为轮齿齿面的疲劳点蚀和根部疲劳断裂,失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装备的传动性能以及可靠性。引起这两种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过程中的疲劳,而残余应力是引起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齿轮的形状复杂,轮齿空间狭窄,传统方法很难准确、快速地进行齿轮残余应力的测量。提出了利用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测量齿轮残余应力的方法,研究了临界折射纵波在齿面及齿根附近的传播规律、设计了用于齿轮残余应力测量的传感器和自动化测量装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法能够实现齿轮残余应力的准确、快速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无损检测 残余应力 超声 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程的复杂产品结构化装配工艺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孟倩 刘检华 +1 位作者 唐承统 周子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1-312,共12页
针对复杂产品装配工艺设计过程复杂和逆向工艺信息管理困难的问题,在分析复杂产品装配工艺信息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流程的结构化装配工艺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流程的结构化装配工艺设计方法,给出了基于实例的装配工艺复用、基于模... 针对复杂产品装配工艺设计过程复杂和逆向工艺信息管理困难的问题,在分析复杂产品装配工艺信息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流程的结构化装配工艺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流程的结构化装配工艺设计方法,给出了基于实例的装配工艺复用、基于模板的装配工艺设计、面向装配生产现场的逆向工艺信息控制、结构化装配资源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最后开发软件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 结构化工艺 装配工艺设计 逆向工艺信息 工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曲线端铣加工过程铣削力的建模与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智文 赵文祥 +4 位作者 焦黎 王西彬 谭方浩 刘志兵 梁志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7-1735,共9页
针对平面曲线端铣加工过程,提出一种考虑瞬时进给方向的铣削力预测方法。铣削加工时每齿进给量、切入/切出角以及瞬时切屑厚度等铣削参量随着曲线曲率的改变而变化,将单个频齿周期内的曲线加工过程看做是一系列铣削条件恒定的微小稳态... 针对平面曲线端铣加工过程,提出一种考虑瞬时进给方向的铣削力预测方法。铣削加工时每齿进给量、切入/切出角以及瞬时切屑厚度等铣削参量随着曲线曲率的改变而变化,将单个频齿周期内的曲线加工过程看做是一系列铣削条件恒定的微小稳态加工过程,建立了等效进给量、切入/切出角的矢量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每一微小阶段的铣削参量,推导了平面曲线端铣中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的铣削力模型。以PCr Ni3Mo VA钢为工件材料,分别进行圆弧和Bezier曲线端铣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测的铣削力在幅值和变化趋势上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铣削力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铣削力 矢量模型 平面曲线端铣 傅里叶级数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刻蚀加工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玉德 王西彬 +2 位作者 石文天 杨玥 张翔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8-1031,共4页
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T.f菌)和氧化硫硫杆菌(T.t菌)生物刻蚀加工金属材料的协同作用.通过比较2种菌种及其混合菌种分别刻蚀加工紫铜、锡青铜、T10、40Cr,分析3种情况下刻蚀加工上述4种金属材料的速率.结果表明,混合菌刻蚀上述金属的最大... 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T.f菌)和氧化硫硫杆菌(T.t菌)生物刻蚀加工金属材料的协同作用.通过比较2种菌种及其混合菌种分别刻蚀加工紫铜、锡青铜、T10、40Cr,分析3种情况下刻蚀加工上述4种金属材料的速率.结果表明,混合菌刻蚀上述金属的最大速率分别为单独使用T.f菌时的3.4,3.6,2.5,2.5倍.在存在铁离子和适合的还原性硫化合物的条件下,T.t菌能增强T.f菌的生物刻蚀加工作用,提高刻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造 生物刻蚀 氧化亚铁硫杆菌 氧化硫硫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切削刀具及其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志兵 王西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758-1763,共6页
微细切削是实现金属、合金、复合材料、陶瓷、玻璃、硅等多种工程材料微小型结构件微细加工的有效技术途径,微细切削刀具的设计与制造是其中的基础性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外关于微细切削及其刀具的研究进展,从刀具材料、刀具设计思想、刀... 微细切削是实现金属、合金、复合材料、陶瓷、玻璃、硅等多种工程材料微小型结构件微细加工的有效技术途径,微细切削刀具的设计与制造是其中的基础性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外关于微细切削及其刀具的研究进展,从刀具材料、刀具设计思想、刀具精确成形方法、表面涂层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微细切削刀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介绍了刀具安装调整、变形补偿、切削状态监控、刀位路径优化,以及刀具磨损和破损失效特征、机理与预报等微细切削刀具相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切削 刀具设计 刀具制造 磨损 破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产品离散装配过程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章锦 刘检华 +1 位作者 唐承统 庄存波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1-891,共11页
为了解决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监控复杂、装配数据与管理层脱节等问题,对面向复杂产品装配的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复杂产品装配业务流程和组织人员的监控数据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信息流模型的复杂产品离散装配过程分级监控方法,阐... 为了解决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监控复杂、装配数据与管理层脱节等问题,对面向复杂产品装配的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复杂产品装配业务流程和组织人员的监控数据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信息流模型的复杂产品离散装配过程分级监控方法,阐述了该方法中的装配现场实时数据采集、装配过程实时监控、装配进度偏差分级调整、基于组织权限的工时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了系统软件,并验证了该软件,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 离散装配 信息流模型 分级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整体叶轮五轴联动微细铣削加工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志强 方亚楠 +4 位作者 周天丰 高鹏 张素燕 刘志兵 王西彬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5期45-49,69,共6页
微小整体叶轮作为微型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微型发动机的使用性能。针对微小整体式复杂叶轮流道狭窄、叶片扭曲大和长厚比大等特点,开展了微小复杂扭曲整体式叶轮五轴联动微细铣削加工方法研究。针对微小叶轮加工过... 微小整体叶轮作为微型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微型发动机的使用性能。针对微小整体式复杂叶轮流道狭窄、叶片扭曲大和长厚比大等特点,开展了微小复杂扭曲整体式叶轮五轴联动微细铣削加工方法研究。针对微小叶轮加工过程极易发生变形、过切和碰撞干涉等问题,对微小叶轮的加工过程进行工艺规划,建立了微小叶轮流道加工刀具选择的约束方程,计算出叶轮加工刀具的最大理论直径。通过CAM软件对叶轮进行切削仿真,验证了刀具选择和工艺规划的正确性。通过五轴联动微细铣削试验,得到了具有6个直径10mm的叶片、叶片最小厚度0.15mm、叶片最小相邻间距0.58mm的7075铝合金微小整体叶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整体叶轮 五轴加工 微细切削 刀具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微通道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海龙 闫雪亮 +3 位作者 王素梅 夏博 刘鹏军 姜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1-1003,共13页
综述了基于飞秒激光微通道制造的研究现状,包括加工机理、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飞秒激光改性辅助化学刻蚀和液体辅助飞秒激光烧蚀两大主要制造方法上的研究成果,概述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微通道 飞秒激光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高阶切触分析及其在曲面加工刀位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贵 刘志兵 +2 位作者 王西彬 何理论 闫正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7-1243,共7页
针对自由曲面五轴加工的刀位规划问题,提出回转刀具二次曲面与自由曲面切触时刀轴矢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曲面间高阶切触性质,建立了曲面切触阶与曲面几何不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建立回转刀具加工自由曲面的运动学模型,推导出在离... 针对自由曲面五轴加工的刀位规划问题,提出回转刀具二次曲面与自由曲面切触时刀轴矢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曲面间高阶切触性质,建立了曲面切触阶与曲面几何不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建立回转刀具加工自由曲面的运动学模型,推导出在离散刀位处刀具包络面与自由曲面二阶切触时的刀轴倾角函数关系,并解析求解该状态下的刀具姿态方程。加工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刀具包络面与自由曲面间的切触关系,并保证加工过程中刀轴矢量变化的平稳顺滑性,从而获得较高的加工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高阶切触 切触阶 刀轴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烧结氮化硅陶瓷坯体加工缺陷抑制与精密成形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瑞斌 王西彬 +3 位作者 李秋怡 沈文华 周天丰 赵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2-87,共6页
采用金刚石涂层刀具对预烧结氮化硅Si3N4陶瓷坯体进行干铣削加工,研究了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探究了Si3N4陶瓷坯体加工表面崩边缺陷的形成机制与抑制方法,分析了金刚石涂层刀具的失效形式与磨损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干铣削Si3N4... 采用金刚石涂层刀具对预烧结氮化硅Si3N4陶瓷坯体进行干铣削加工,研究了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探究了Si3N4陶瓷坯体加工表面崩边缺陷的形成机制与抑制方法,分析了金刚石涂层刀具的失效形式与磨损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干铣削Si3N4陶瓷坯体时,进给方向的切削力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进给速度为50mm/min时,切削力取得最小值;陶瓷坯体断裂韧度较低是引起崩边缺陷的主要因素,通过降低进给速度能够抑制陶瓷坯体的崩边缺陷,由此确定最优的切削参数组合为主轴转速5000r/min,进给速度50mm/min,切削深度≤1.0mm;粉末状切屑形态降低了切屑与刀具前刀面之间的接触,因此金刚石涂层刀具的失效方式主要是后刀面磨损,磨损机制主要是塑性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陶瓷生坯 干切削 金刚石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微创切削微细铣刀设计制备及铣削实验研究
15
作者 高鹏 梁志强 +2 位作者 王西彬 李世迪 周天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60,共9页
针对医疗骨组织微创切削用超小直径微细铣刀的特殊需求,开展了异形结构微细铣刀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设计并制备了直径50μm的螺旋形、□形和△形3种超小直径微细铣刀,并对比研究其切削性能。分析不同形状的微细刀具几何结构特征,对微细... 针对医疗骨组织微创切削用超小直径微细铣刀的特殊需求,开展了异形结构微细铣刀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设计并制备了直径50μm的螺旋形、□形和△形3种超小直径微细铣刀,并对比研究其切削性能。分析不同形状的微细刀具几何结构特征,对微细铣刀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几何结构对微细铣刀刚度和强度的影响;分析3种微细刀具精密刃磨方法和刃磨质量;开展骨组织微创切削微细铣刀切削实验,对骨组织微细切削形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刀具对骨组织切削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微细铣刀切削骨组织实验中,螺旋形微细铣刀在切削过程中过早地发生了刀具的整体折断,△形和□形铣刀能够进行长时间切削;△形铣刀切削的沟槽毛刺和崩边较小,表面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刀具,更适合骨组织微创伤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铣刀 骨组织 微创切削 铣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公差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海博 刘检华 +2 位作者 何永熹 郭崇颖 蒋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5-592,共8页
为解决产品设计中的公差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公差多目标优化方法。以加工成本、质量损失成本和公差敏感性为优化目标,以装配功能要求和加工能力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公差多目标优化模型。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根... 为解决产品设计中的公差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公差多目标优化方法。以加工成本、质量损失成本和公差敏感性为优化目标,以装配功能要求和加工能力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公差多目标优化模型。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根据小生境数和Pareto优劣性确定孤立粒子,并通过个体历史最优粒子与孤立粒子的变异、选择操作更新粒子的个体历史最优位置;利用Pareto支配数排序更新粒子群的全局最优位置。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公差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分布均匀的Pareto前沿。设计并开发了原型系统,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差优化 多目标 PARETO最优解 小生境粒子群算法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产品离散装配过程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方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万峰 刘检华 +1 位作者 宁汝新 李章锦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19-1828,共10页
为解决复杂产品离散装配过程中数据采集和管理困难的问题,在分析装配数据采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引入工作流管理技术,建立了装配数据采集和管理的过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工作流的装配数据采集和管理方法,实现了数据采集过程定义、数据采... 为解决复杂产品离散装配过程中数据采集和管理困难的问题,在分析装配数据采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引入工作流管理技术,建立了装配数据采集和管理的过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工作流的装配数据采集和管理方法,实现了数据采集过程定义、数据采集过程实例生成和数据采集过程控制。阐述了该方法中数据采集表格的动态定制、异构采集数据的存取和组织、面向技术问题的装配数据采集和管理等关键实现技术。通过开发的软件系统进行了工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 离散装配 数据采集 过程控制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视觉的弯管空间参数测量方法 被引量:30
18
作者 张天 唐承统 刘检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0-267,共8页
针对大尺寸复杂弯管空间参数的测量精度难以保障、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视觉的非接触式弯管空间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根据多目视觉原理,利用基于中心轴线的匹配方法,从不同视点获取弯管空间轴线的三维坐标,并利用边缘线计... 针对大尺寸复杂弯管空间参数的测量精度难以保障、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视觉的非接触式弯管空间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根据多目视觉原理,利用基于中心轴线的匹配方法,从不同视点获取弯管空间轴线的三维坐标,并利用边缘线计算弯管外径,最后利用三维建模技术重建被测弯管的三维模型。设计并建立了一个八目相机的弯管空间参数测量系统,测量实验证明该方法和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弯管空间参数的快速测量,测量时间可控制在1 min内,两端面中心点测量误差为0.25 mm,外径测量误差为0.0721 mm,弯曲角度测量误差为0.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测量 多目视觉 三维重建 弯管 空间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刀具车削GH2132高温合金磨损及破损试验 被引量:12
19
作者 程剑兵 庞思勤 +2 位作者 王西彬 于启勋 林晨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1-915,共5页
用不同含钴量的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刀具与普通WC-Co硬质合金刀具对GH2132高温合金进行高速连续切削刀具寿命及断续切削刀具破损的对比试验.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建立了刀具寿命与切削速度之间关系的T-v经验公式,用ZEISS体视显微... 用不同含钴量的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刀具与普通WC-Co硬质合金刀具对GH2132高温合金进行高速连续切削刀具寿命及断续切削刀具破损的对比试验.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建立了刀具寿命与切削速度之间关系的T-v经验公式,用ZEISS体视显微镜及显微摄影系统观察了刀具刃口、前刀面和后刀面的磨损和破损形貌.试验结果表明:WC-Co硬质合金刀具的磨损和破损的主要机制是黏接磨损;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刀具的耐磨性明显高于普通硬质合金;适当增加钴黏接相含量有助于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刀具获得最佳的耐磨损和抗破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硬质合金 高温合金 高速切削 刀具寿命 黏接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产品离散装配过程的电子看板系统实现与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章锦 刘检华 +1 位作者 唐承统 庄存波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25,共13页
为了解决复杂产品装配过程可视化程度低、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并建立了面向复杂产品离散装配过程的电子看板系统。对复杂产品装配业务流程和组织人员的数据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流程的多级装配电子看板方法,并重... 为了解决复杂产品装配过程可视化程度低、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并建立了面向复杂产品离散装配过程的电子看板系统。对复杂产品装配业务流程和组织人员的数据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流程的多级装配电子看板方法,并重点阐述了该方法中的装配现场日常事务信息综合展示、装配现场实时数据采集和装配过程实时可视化监控三个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基于流程的多级装配电子看板方法的提出,实现了复杂产品离散装配现场的无纸化生产与装配过程的多级可视化监控。设计开发了软件系统,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 离散装配 电子看板 可视化 多级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