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7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明天更辉煌——写在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建系50周年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立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404,共8页
叙述了20世纪光学的发展历程.光学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在于:20世纪初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二个最重大的发现都与光和光学相关;光学的研究和进展,特别是激光、光纤通信和光存储技术的发明,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形成.20世纪,传统光学迈向现代光... 叙述了20世纪光学的发展历程.光学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在于:20世纪初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二个最重大的发现都与光和光学相关;光学的研究和进展,特别是激光、光纤通信和光存储技术的发明,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形成.20世纪,传统光学迈向现代光学,光子学和光子技术破门而出.可以预期,21世纪光子技术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另一主要支柱.科技实践表明:光学的发展历程是人类创造性思维历程的一部分.对光和光子的认识和利用每前进一步,人类社会就前进一大步.昨天的光学成就非凡,今天的光学欣欣向荣,明天的光学将更加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光学综述 光子学进展 光子时代 光学与信息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时间因素的个性化信息过滤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战守义 井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82-785,共4页
提出一种加入时间因素的个性化信息过滤技术.在建立用户模型时,根据用户行为动态确定用户兴趣类别的数量并建立(调整)相应兴趣类别的特征向量.通过在表示用户兴趣类别的特征向量中添加时间因素,可以兼顾用户的短期和长期兴趣,跟踪用户... 提出一种加入时间因素的个性化信息过滤技术.在建立用户模型时,根据用户行为动态确定用户兴趣类别的数量并建立(调整)相应兴趣类别的特征向量.通过在表示用户兴趣类别的特征向量中添加时间因素,可以兼顾用户的短期和长期兴趣,跟踪用户的兴趣变迁.在信息过滤时,首先计算文档与用户兴趣类别的相似度,并根据时间参数调整最终得分.本系统每秒钟能学习文档267篇,为402篇文档评分;在召回率为70%时,精确率为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信息过滤 向量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网格技术实现地震减灾科学计算系统
3
作者 颜洪梅 杨方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213-216,共4页
通过创建网格计算服务,将原有地震减灾应用系统中的计算系统改造为网格计算服务,运用集中任务调度系统统一管理调度应用系统中的计算请求,进而将传统的单一的集中式的计算模式转变为分布式的网格计算模式。经试验显示改造为计算网格的... 通过创建网格计算服务,将原有地震减灾应用系统中的计算系统改造为网格计算服务,运用集中任务调度系统统一管理调度应用系统中的计算请求,进而将传统的单一的集中式的计算模式转变为分布式的网格计算模式。经试验显示改造为计算网格的应用系统计算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进一步证明作者提出的设计思路的可行性,从而为在地震减灾应用领域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计算 任务调度 资源管理 地震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信息融合技术的卫星定姿算法
4
作者 蔡琳 陈家斌 +2 位作者 吕少麟 丁露 宋春雷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39,42,共5页
姿态确定系统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姿态确定的精度直接影响卫星控制精度。为得到高姿态精度,针对由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红外地平仪和太阳敏感器组成的卫星姿态确定系统,分别采用BP网络算法和... 姿态确定系统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姿态确定的精度直接影响卫星控制精度。为得到高姿态精度,针对由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红外地平仪和太阳敏感器组成的卫星姿态确定系统,分别采用BP网络算法和径向基(RBF)网络算法对不同的姿态敏感器的输出数据进行融合,并用STK(Satellite Tool Kit)数据进行了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学习算法均可以提高卫星定姿精度,相对而言,RBF网络无论是精度上还是收敛速度上均优于BP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信息融合 卫星姿态确定 姿态敏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关键技术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志蕴 宋瀚涛 +3 位作者 牛振东 徐玮 吴萍 闭乐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66-1070,共5页
为了解决In ternet上大规模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问题,在原有OA I-PMH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框架——数字图书馆网格(DL grid),给出了3层DL grid体系结构,并对元数据资源的发现、采集、重组、利用等关键技... 为了解决In ternet上大规模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问题,在原有OA I-PMH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框架——数字图书馆网格(DL grid),给出了3层DL grid体系结构,并对元数据资源的发现、采集、重组、利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设计与实现.通过集成的元数据,实现了W eb上数字图书馆信息的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互操作 元数据 OAI-PMH 网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用捷联惯导系统/里程计自主式组合导航技术 被引量:25
6
作者 缪玲娟 李春明 +1 位作者 郭振西 杨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08-811,共4页
利用里程计辅助捷联惯导系统构成一种自主式组合导航系统.用捷联惯导系统解算出的速度和里程计所测量的速度之差作为观测量,利用闭环卡尔曼滤波技术进行误差估计与校正,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导航系统可有效地减小速率... 利用里程计辅助捷联惯导系统构成一种自主式组合导航系统.用捷联惯导系统解算出的速度和里程计所测量的速度之差作为观测量,利用闭环卡尔曼滤波技术进行误差估计与校正,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导航系统可有效地减小速率、经度和纬度、航向角和姿态角及航迹推算下的位置等导航参数的累积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 里程计 自主式组合导航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仿真平台中的仿真组件技术及其实现 被引量:21
7
作者 燕雪峰 邸彦强 +2 位作者 战守义 王鹏 柴旭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3-460,共8页
在面向服务的理念指导下,将仿真组件技术引入协同仿真平台的应用开发中,即由元素模型、组件模型和成员模型三种层次的仿真组件组成仿真系统,使用仿真组件提供的服务完成仿真任务,并详细介绍三种组件的概念、构成、开发和部署等关键技术... 在面向服务的理念指导下,将仿真组件技术引入协同仿真平台的应用开发中,即由元素模型、组件模型和成员模型三种层次的仿真组件组成仿真系统,使用仿真组件提供的服务完成仿真任务,并详细介绍三种组件的概念、构成、开发和部署等关键技术。开发应用时采用面向组件的建模工具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根据静态结构自动生成三种组件的框架代码,用户加入功能实体后即完成了仿真的开发,运行时根据动态行为调度仿真组件进行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仿真 高层建模 仿真组件 高层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变形的监测方法及其对航向姿态信息的修正 被引量:30
8
作者 汪顺亭 汪湛清 +1 位作者 朱昀炤 王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6期635-641,共7页
分析了船体变形的原因、种类,以及船体变形对航姿信息的影响;介绍了监测船体变形的四种结构力学方法和包括惯性测量匹配法在内的三种船舶航行实时监测法,以及GPS姿态测量在船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惯性测量匹配法测定船体变形... 分析了船体变形的原因、种类,以及船体变形对航姿信息的影响;介绍了监测船体变形的四种结构力学方法和包括惯性测量匹配法在内的三种船舶航行实时监测法,以及GPS姿态测量在船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惯性测量匹配法测定船体变形技术在火控系统、舰载飞机和舰载导弹惯导系统传递对准、磁测量船、其它物理测量船等方面的应用。最后针对位于舰船的中心航姿系统和局部基准部位的陀螺和加速度计等测量部件的不同配置,详细给出了用惯性测量匹配法测定并消除船体变形影响的三种实施方案,比较了各方案的特点、计算过程和系统输出数据。这些方案对于在役舰船和现代舰船的船体变形监测和航向姿态修正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变形 航姿信息 惯性测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红外技术对金属管内壁缺陷的检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邢春飞 李艳红 +3 位作者 陈大鹏 邹鹏 陶宁 张存林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468,共4页
为提高管道的运送效率,及时检测排除管道内壁的缺陷非常重要。提出利用超声红外无损检测方法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超声主动热激励试件,高频红外热像仪记录试件表面温度变化,结合了超声摩擦生热和红外热成像的优点。对壁厚约为3.3 mm检... 为提高管道的运送效率,及时检测排除管道内壁的缺陷非常重要。提出利用超声红外无损检测方法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超声主动热激励试件,高频红外热像仪记录试件表面温度变化,结合了超声摩擦生热和红外热成像的优点。对壁厚约为3.3 mm检测难度较大的金属管内壁缺陷进行了检测。通过对采集数据和热图的处理分析,准确快速地确定缺陷所在的位置。实物对比分析表明:超声热激励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金属管道内壁缺陷进行准确检测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管 无损检测 超声激励 红外探测 内壁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与C/C++混合编程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潘大夫 汪渤 周志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468,F0003,共5页
Matlab具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等能力,而C/C++是目前最为流行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两者互补结合的混合编程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从Matlab调用C/C++代码及C/C++调用m文件两方面,深入地研究了它们之间混合编... Matlab具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等能力,而C/C++是目前最为流行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两者互补结合的混合编程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从Matlab调用C/C++代码及C/C++调用m文件两方面,深入地研究了它们之间混合编程的原理和实现机制,并且给出了具体条件下的混合编程方法和步骤。实例表明,提出的Matlab与C/C++混合编程方法是简洁、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C/C++ 混合编程 计算引擎 MEX D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健 王涌天 +2 位作者 唐宋元 周寿军 刘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5-661,667,共8页
DSA血管三维重建技术作为有力的辅助手段能够弥补DSA设备在成像上的不足,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真实感的血管三维空间信息,便于医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病灶进行观察和分析。该技术在心血管的辅助诊断、手术仿真、引导治疗等方面都能够发挥... DSA血管三维重建技术作为有力的辅助手段能够弥补DSA设备在成像上的不足,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真实感的血管三维空间信息,便于医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病灶进行观察和分析。该技术在心血管的辅助诊断、手术仿真、引导治疗等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此从DSA造影设备的成像原理出发,详细分析了基于两幅单平面造影图像的血管三维重建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包括DSA系统设备的标定、血管骨架的分割、特征点的识别和匹配、血管空间点的重建和血管段的拟合、血管的截面的描述与血管树的三维显示技术等等。最后对DSA血管三维重建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三维重建 标定 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调制式寻北仪滤波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建华 谢玲 +1 位作者 高亚楠 陈家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研究用机械旋转和数字滤波的方法提高寻北仪精度.利用连续恒速旋转方法对陀螺信号进行调制,用积分方法进行解调,以抑制陀螺常值漂移、漂移趋势项和刻度因数误差对寻北精度的影响,用设计的低通滤波器对含有随机漂移和系统干扰的陀螺信号... 研究用机械旋转和数字滤波的方法提高寻北仪精度.利用连续恒速旋转方法对陀螺信号进行调制,用积分方法进行解调,以抑制陀螺常值漂移、漂移趋势项和刻度因数误差对寻北精度的影响,用设计的低通滤波器对含有随机漂移和系统干扰的陀螺信号进行滤波.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措施可有效提高寻北仪方位角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北仪 旋转调制 低通滤波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综合创新性实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兴浩 陶然 +2 位作者 鲁溟峰 冯远 单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133,136,共3页
介绍了综合创新性实验课程“基于DSP的新型信号处理技术实验”的课程建设情况,包括科研对实验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实验内容的设计、DSP信号处理平台以及教学效果分析。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 实验课程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调速技术的变速箱加载试验台 被引量:10
14
作者 葛楠 彭光正 +1 位作者 余麟 刘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研究了直流电封闭加载技术的实现,设计QR512系列手动变速箱交检加载试验台.利用三台直流电机模拟实车运行情况对变速箱进行驱动和加载,以西门子S7-315型PLC作为控制器,6RA70型直流调速器作为电机驱动器,构建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 研究了直流电封闭加载技术的实现,设计QR512系列手动变速箱交检加载试验台.利用三台直流电机模拟实车运行情况对变速箱进行驱动和加载,以西门子S7-315型PLC作为控制器,6RA70型直流调速器作为电机驱动器,构建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两级控制系统.设计的试验台最大测试功率为30 kW,动态转速控制精度为±5 r/min,转矩控制精度为±1 N.m.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台控制精度达到预期目标,电封闭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箱 试验台 电封闭加载 直流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尾蛇双模式细胞机理的可见光/红外图像彩色融合技术的优势和前景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倪国强 戴文 +1 位作者 李勇量 蒲恬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了使观测者作为信息处理链上的最后一环,能得到符合视觉颜色感知的图像融合结果,将图像融合技术的突破重点放在视觉模型神经动力学应用的基础上,以及对响尾蛇双模式细胞机理开展研究.使用视觉模型中普遍存在的ON-中心/OFF-环绕、OFF-... 为了使观测者作为信息处理链上的最后一环,能得到符合视觉颜色感知的图像融合结果,将图像融合技术的突破重点放在视觉模型神经动力学应用的基础上,以及对响尾蛇双模式细胞机理开展研究.使用视觉模型中普遍存在的ON-中心/OFF-环绕、OFF-中心/ON-环绕对抗结构构建融合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综述应用响尾蛇双模式细胞机理构造符合人类颜色视觉的图像彩色融合技术的突出优势和前景展望,简介已开展的部分工作及取得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式细胞 神经动力学 图像融合 响尾蛇 彩色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反射技术开放式检测棉籽中水分和油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晓芳 俞信 +1 位作者 阎吉祥 倪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3-476,共4页
研究了近红外漫反射分析技术在棉籽,尤其是毛棉籽的水分和油含量检测中的应用。建立了毛棉籽水分和油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随机抽样验证了检测模型的检验精度。水分的相关系数为0.965,含油的相关系数0.953,定标标准偏差分别为0.226和... 研究了近红外漫反射分析技术在棉籽,尤其是毛棉籽的水分和油含量检测中的应用。建立了毛棉籽水分和油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随机抽样验证了检测模型的检验精度。水分的相关系数为0.965,含油的相关系数0.953,定标标准偏差分别为0.226和0.391。检测结果达到了代替传统检测方法的要求。另外利用部分样品建立了仁含油和仁出率的近红外检验模型,证明近红外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 开放式 毛棉籽 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制导武器能量特性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苏建刚 黄艳俊 +1 位作者 刘上乾 付梦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22-1725,共4页
分析了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导引头接受激光能量特性,提出了激光能量特性半实物仿真系统.根据半实物仿真条件下导引头接受能量与实战条件下导引头接受能量应一致的原则,建立了半实物仿真条件下的能量传输关系.根据假设的激光半主动制导武... 分析了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导引头接受激光能量特性,提出了激光能量特性半实物仿真系统.根据半实物仿真条件下导引头接受能量与实战条件下导引头接受能量应一致的原则,建立了半实物仿真条件下的能量传输关系.根据假设的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特性,对实现激光能量特性半实物仿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制导 激光能量 半实物仿真 激光目标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倪国强 李勇量 牛丽红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3-508,共6页
为了使系统自适应、并行、高速地融合多源数据,近代融合方法越来越多地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其中.详细论述了几种近10多年来出现的新的神经网络算法在数据级、特征级、决策级的应用,提出了部分改进算法,给出了融合结构及对算法的评价结果... 为了使系统自适应、并行、高速地融合多源数据,近代融合方法越来越多地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其中.详细论述了几种近10多年来出现的新的神经网络算法在数据级、特征级、决策级的应用,提出了部分改进算法,给出了融合结构及对算法的评价结果,同时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在融合数据前处理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神经网络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视觉神经网络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和流媒体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静 王军政 沈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2-686,共5页
设计一种网络多媒体监控系统,研究该系统的组成结构及软件实现关键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和Win-dows Socket套接字技术.借鉴流媒体和Browser/server(B/S)模式的思想,利用Windows Media Format开发包(WMFSDK)将实时采集的视频流存储为ad... 设计一种网络多媒体监控系统,研究该系统的组成结构及软件实现关键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和Win-dows Socket套接字技术.借鉴流媒体和Browser/server(B/S)模式的思想,利用Windows Media Format开发包(WMFSDK)将实时采集的视频流存储为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ASF)文件,实现本机作为服务器的本地广播或推入流媒体服务器进行发布的功能,使客户端仅需Web浏览器就可对CCD图像进行视频浏览,并可对云台实施远程控制.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延时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 流媒体 Windows MEDIA Format开发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技术进展及在遥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扬阳 金伟其 +1 位作者 苏秉华 张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介绍了超分辨力图像复原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进展,着重介绍了基于Bayes分析的单幅图像超分辨力算法———基于Poisson分布的最大似然法(PML)、基于Poisson分布的最大后验概率法(PMAP)和基于Markov约束的Poisson分布的最大后验概率法(MPM... 介绍了超分辨力图像复原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进展,着重介绍了基于Bayes分析的单幅图像超分辨力算法———基于Poisson分布的最大似然法(PML)、基于Poisson分布的最大后验概率法(PMAP)和基于Markov约束的Poisson分布的最大后验概率法(MPMAP)以及基于多画幅MPMAP超分辨力复原算法,并给出了单幅MPMAP法以及多画幅MPMAP超分辨力复原算法处理实际遥感图像数据源的结果,表明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技术在遥感成像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和应用前景,有效实现了遥感图像中高频分辨力的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遥感图像 超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