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目标相对稳定散射中心的脱靶量估计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屈泉酉 郭琨毅 +1 位作者 穆海舰 盛新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2-699,共8页
主要针对无尾翼导弹弹头类体目标,研究其体目标效应对多普勒雷达脱靶量测量所引入的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类目标典型散射特性的脱靶量精确测量方法,可用于脱靶量测量的评估。通过对无尾翼导弹弹头目标的体散射特性研究,分析了该... 主要针对无尾翼导弹弹头类体目标,研究其体目标效应对多普勒雷达脱靶量测量所引入的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类目标典型散射特性的脱靶量精确测量方法,可用于脱靶量测量的评估。通过对无尾翼导弹弹头目标的体散射特性研究,分析了该类目标散射中心成因及随姿态角变化的影响,找出体目标上相对稳定散射中心,并利用该独立散射中心的多普勒频率曲线估计标量脱靶量,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体散射效应而造成的多普勒频率估计野值的影响,可获得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最后对所提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靶量测量 体目标效应 散射中心 散射特性 多普勒频率野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对半实物射频仿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波 盛新庆 +1 位作者 金从军 赵小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7-933,共7页
三元组射频仿真是电子系统进行外场试验前的必要步骤,仿真的有效性取决于电子系统在室内仿真与外场试验下的响应一致性。研究了耦合效应对三元组射频仿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全波电磁计算,分析了发射端三元组单元间的耦合、接收端单... 三元组射频仿真是电子系统进行外场试验前的必要步骤,仿真的有效性取决于电子系统在室内仿真与外场试验下的响应一致性。研究了耦合效应对三元组射频仿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全波电磁计算,分析了发射端三元组单元间的耦合、接收端单元间耦合对仿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接收端方向图在三元组邻域内均匀时,发射端的单元间耦合可以忽略;当接收端各支路的天线之间耦合参数与电磁波照射方向无关时,接收端耦合对射频仿真无影响。基于文中参数,发射端耦合、接收端耦合造成的仿真误差分别低于总仿真误差两个数量级、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组 射频仿真系统 耦合 仿真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集技术的射频仿真角度精度提高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波 盛新庆 +1 位作者 金从军 赵小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43-2148,共6页
研究了提高射频仿真系统的角度精度的方法。提出了三元组分集技术,该技术通过使用多个三元组同时对同一个点目标进行模拟来提高仿真角度精度。不同三元组具有相互独立的角度误差的电磁能流在空中汇集,称之为空间合并。当各三元组的能流... 研究了提高射频仿真系统的角度精度的方法。提出了三元组分集技术,该技术通过使用多个三元组同时对同一个点目标进行模拟来提高仿真角度精度。不同三元组具有相互独立的角度误差的电磁能流在空中汇集,称之为空间合并。当各三元组的能流配以合适的权重时,空间合并会给出最佳的角度精度。该文依据最大比率合并算法,给出了各三元组的最佳权重。当5个三元组进行分集时,仿真角度误差的方差可以减小到原来的60%以下。参与分集的三元组数目越大,仿真角度精度越高。这对于进一步提高三元组射频仿真精度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仿真 三元组 角度误差 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目标电磁散射的高效混合计算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晓燕 盛新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7-723,共7页
传统混合法在计算目标与粗糙面的耦合场时,需要耗费大量内存与时间。以计算复合目标后向电磁散射为目的,提出一种更为高效的混合计算方法。该混合法在单独处理粗糙面与目标方面与传统混合法一致,即使用基尔霍夫近似法(Kirchhoff approac... 传统混合法在计算目标与粗糙面的耦合场时,需要耗费大量内存与时间。以计算复合目标后向电磁散射为目的,提出一种更为高效的混合计算方法。该混合法在单独处理粗糙面与目标方面与传统混合法一致,即使用基尔霍夫近似法(Kirchhoff approach,KA)处理粗糙面区域;使用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MoM)并结合多层快速多极子(multilevel fast multipole algorithm,MLFMA)技术处理目标区域。与传统混合法所不同的是:根据大尺度粗糙面镜向散射最强的特点,只在粗糙面上截取一块很小的区域进行耦合场计算,从而极大减少内存与时间。大量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较高精度的同时,效率要远高于传统混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复合目标 混合法 多层快速多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目标散射中心建模的修正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琨毅 王嘉欣 盛新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79-1685,共7页
实际雷达目标的散射中心属性非常复杂,如不规则的几何结构、遮挡,均会增加散射中心精确建模的难度。现有的散射中心模型并未考虑这些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建模精度,需对现有模型进行合理修正。对散射中心模型中的频率依赖项、不规则平面的... 实际雷达目标的散射中心属性非常复杂,如不规则的几何结构、遮挡,均会增加散射中心精确建模的难度。现有的散射中心模型并未考虑这些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建模精度,需对现有模型进行合理修正。对散射中心模型中的频率依赖项、不规则平面的反射、局部遮挡造成的散射强度变化问题,给出了具体的修正方法。通过数值验证,证实了修正模型模拟复杂目标雷达散射截面起伏特性、雷达距离-方位图像以及时频像特征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中心模型 复杂目标 修正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重心公式的射频仿真近场修正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波 盛新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6-1342,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快速、通用的射频仿真近场效应修正算法.利用重心公式以及待求的真实目标点方位所对应的三元组馈电系数表达出一个虚拟方位点.在近场修正中,利用虚拟方位点的收敛逼近来代替真实目标点的收敛逼近,而虚拟方位点的收敛逼近... 该文提出了一种快速、通用的射频仿真近场效应修正算法.利用重心公式以及待求的真实目标点方位所对应的三元组馈电系数表达出一个虚拟方位点.在近场修正中,利用虚拟方位点的收敛逼近来代替真实目标点的收敛逼近,而虚拟方位点的收敛逼近使用差分重心公式.基于差分重心公式的算法可以很快地实现收敛.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迭代公式非常简单,并且与后续雷达信号处理无关,具有更广的适用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该算法对于射频仿真近场修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仿真 近场修正 差分重心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射中心方位特性的大角度成像数据缩减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琨毅 王嘉欣 +1 位作者 张尊 盛新庆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96,共6页
实际雷达目标散射中心有别于理想散射中心,具有复杂的方位特性,其散射幅度和位置随雷达观测角度改变而变化.文中基于不同类型散射中心的方位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大角度成像数据复杂度缩减方法.通过分析和预估各散射中心的有效观... 实际雷达目标散射中心有别于理想散射中心,具有复杂的方位特性,其散射幅度和位置随雷达观测角度改变而变化.文中基于不同类型散射中心的方位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大角度成像数据复杂度缩减方法.通过分析和预估各散射中心的有效观测角度范围,仅选择有效观测范围之内的散射场数据用于后续成像.该方法可以实现利用较少观测角下的散射回波数据获得与大角度成像结果相同的图像特征.数值结果证实,弹头目标的数据压缩率可达到45%以上,飞机目标的压缩率则达到80%以上.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雷达成像仿真、雷达图像解译等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中心 大角度成像 方位特性 数据缩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对环形相控阵生成涡旋电磁波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波 白剑 盛新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91-2294,共4页
该文研究了环形天线阵列生成具有轨道角动量的微波频段涡旋电磁波的过程中,天线阵列单元间的耦合对生成的涡旋电磁波的模式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基于矩量法的全波电磁数值计算,给出了在一定的条件下,耦合对生成的涡旋电磁波的模式... 该文研究了环形天线阵列生成具有轨道角动量的微波频段涡旋电磁波的过程中,天线阵列单元间的耦合对生成的涡旋电磁波的模式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基于矩量法的全波电磁数值计算,给出了在一定的条件下,耦合对生成的涡旋电磁波的模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耦合的旋转对称性时,耦合不会对涡旋波的生成造成影响;而当不存在耦合的旋转对称性时,单元间耦合会使生成的涡旋波偏离理想结果.耦合对涡旋波的影响程度敏感于模式数、环形阵列半径、观测点方位.基于文中的参数,即使相邻单元间距大于两个波长,耦合也可能使模式数改变1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波 轨道角动量 环形阵列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翼平底弹头的属性散射中心模型改进与参数估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冯艾茜 郭琨毅 盛新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61-967,共7页
针对传统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在描述散射中心幅度随方位的变化存在不足,本文依据目标的逼真散射数据对属性散射模型中的方位依赖关系进行了修正,并通过图像匹配结合遗传算法对散射中心的各个参数进行了估计.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文中给出... 针对传统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在描述散射中心幅度随方位的变化存在不足,本文依据目标的逼真散射数据对属性散射模型中的方位依赖关系进行了修正,并通过图像匹配结合遗传算法对散射中心的各个参数进行了估计.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文中给出了修正模型的仿真结果与传统模型仿真结果以及全波法计算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属性散射中心模型,改进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真实散射中心的幅度随方位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散射中心 参数估计 遗传算法 时频图 图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空间电磁问题的积分方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比翼 杨明林 +1 位作者 黄晓伟 盛新庆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26,共13页
半空间电磁模型是从地、海目标电磁散射与辐射等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一个科学问题,这一问题是陆地、海洋的微波遥感遥控,地、海基目标的电磁隐身与反隐身设计,战场侦察,精确制导等具体工程应用的基础性关键问题.积分方程方法是解决半... 半空间电磁模型是从地、海目标电磁散射与辐射等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一个科学问题,这一问题是陆地、海洋的微波遥感遥控,地、海基目标的电磁隐身与反隐身设计,战场侦察,精确制导等具体工程应用的基础性关键问题.积分方程方法是解决半空间电磁问题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文中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半空间积分方程形式及其对应的半空间格林函数、Sommerfeld积分计算技术,以及半空间积分方程的快速算法三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面向半空间电磁环境下的工程应用需求,对半空间电磁算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空间 积分方程 矩量法 Sommerfeld积分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大矩形深腔的散射中心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奇峰 郭琨毅 盛新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2-508,共7页
深腔是飞行器类目标的必要几何构成,如进气道、深腔是隐身飞行器重要的散射源之一,也是识别该类目标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对深腔散射中心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针对电大矩形深腔的散射中心建模进行了研究,利用射线追踪确定多... 深腔是飞行器类目标的必要几何构成,如进气道、深腔是隐身飞行器重要的散射源之一,也是识别该类目标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对深腔散射中心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针对电大矩形深腔的散射中心建模进行了研究,利用射线追踪确定多次反射等效散射中心的位置,并以全波数值方法数据对散射中心的幅度参数进行精确估计,获得了高精度散射中心模型,该模型具有物理性,其参数与腔体的几何参数直接相关,便于模型的实际使用.验证结果表明,散射中心模型可以精确模拟电大深腔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起伏和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腔 多次反射 散射中心 高分辨一维距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内存的高效OpenMP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小敏 皮维超 盛新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69,共6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共享内存并行平台的OpenMP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结合OpenMP并行算法开发的要点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数据分布的特性,对多层快速多极子的填充矩阵模块、矩阵向量相乘中的远相互作用部分进行了OpenMP并行化设计....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共享内存并行平台的OpenMP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结合OpenMP并行算法开发的要点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数据分布的特性,对多层快速多极子的填充矩阵模块、矩阵向量相乘中的远相互作用部分进行了OpenMP并行化设计.在分析调度方式和循环次序对计算效率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的OpenMP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案.数值实验表明,并行算法与串行精度一致,OpenMP并行算法具有较好的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快速多极子(MLFMA) 并行 OPENMP 雷达散射截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特大目标散射的多层快速多极子高性能计算 被引量:11
13
作者 潘小敏 盛新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90-1693,共4页
针对电特大目标散射的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计算中出现的构造几何信息树所需资源过多、保存远场模式所需内存过大及计算雷达散射截面时间长等问题,根据主流并行计算机架构以及电特大目标的特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实现了电特大目标散射的高... 针对电特大目标散射的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计算中出现的构造几何信息树所需资源过多、保存远场模式所需内存过大及计算雷达散射截面时间长等问题,根据主流并行计算机架构以及电特大目标的特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实现了电特大目标散射的高效精确计算。通过对未知数超过5亿、电尺寸达到几千个波长的电特大目标的数值实验,表明本文方案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快速多极子 并行 高性能 散射 雷达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欠定盲分离的多目标微多普勒特征提取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琨毅 张永丽 +2 位作者 盛新庆 沈蓉辉 金从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1-695,759,846,847,共8页
连续波雷达多目标回波中多种微多普勒特征分离问题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实现,该方法在使用中存在较大局限性,要求待分离的微多普勒特征之间必须是统计独立的,且仅局限于恰定和超定的方程组求解问题。然而,在多目标雷达观测场景下,雷达... 连续波雷达多目标回波中多种微多普勒特征分离问题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实现,该方法在使用中存在较大局限性,要求待分离的微多普勒特征之间必须是统计独立的,且仅局限于恰定和超定的方程组求解问题。然而,在多目标雷达观测场景下,雷达接收的混叠回波的个数通常少于目标的个数,各目标的微多普勒特征可能存在相关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欠定盲分离的多目标回波微多普勒特征分离方法。该方法可以从少数原始混叠回波中分离出多个目标的微多普勒特征,对待分离的微多普勒特征限制性弱。通过数值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连续波雷达 欠定盲源信号分离 稀疏性 时频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小敏 盛新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0-584,共5页
针对主流并行计算机架构以及电特大目标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一种高性能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采用由粗到细、多层次渐进展开的表述形式,并配以算例,具体分析算法每个环节的数值性能,充分研究、展示算法的效率和精度.使用本文算法,成功... 针对主流并行计算机架构以及电特大目标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一种高性能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采用由粗到细、多层次渐进展开的表述形式,并配以算例,具体分析算法每个环节的数值性能,充分研究、展示算法的效率和精度.使用本文算法,成功计算了未知数超过3亿1千万,电尺寸达到2000个波长的电特大目标的电磁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并行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积分方程中的对称稀疏近似逆预处理器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小敏 盛新庆 +3 位作者 张崎 宋东安 黄松高 侯冬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8-580,593,共4页
提出一种针对联合积分方程(CFIE)的对称稀疏近似逆(S-SAI)预处理技术.将联合积分方程中的非对称矩阵改造成对称矩阵,使用Cholesky分解构造出联合积分方程的对称SAI(S-SAI)预处理器.数值实验结果表明,S-SAI预处理器的收敛性能与非对称SAI... 提出一种针对联合积分方程(CFIE)的对称稀疏近似逆(S-SAI)预处理技术.将联合积分方程中的非对称矩阵改造成对称矩阵,使用Cholesky分解构造出联合积分方程的对称SAI(S-SAI)预处理器.数值实验结果表明,S-SAI预处理器的收敛性能与非对称SAI(A-SAI)相似,但是其构造时间比A-SAI的快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稀疏近似逆 预处理器 联合积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大不均匀腔体的并行高阶合元极分析
17
作者 杨明林 盛新庆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8-183,共6页
针对电大深腔目标散射问题的高阶合元极算法的瓶颈[1],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并行方案。通过计算各种复杂电大深腔散射问题,其中包括带有发动机且涂层的飞机进气道模型,含有不均匀段结构的腔体,以及口径电尺度为15λ×15λ、深度达100λ... 针对电大深腔目标散射问题的高阶合元极算法的瓶颈[1],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并行方案。通过计算各种复杂电大深腔散射问题,其中包括带有发动机且涂层的飞机进气道模型,含有不均匀段结构的腔体,以及口径电尺度为15λ×15λ、深度达100λ的电大深腔,充分展示了并行高阶合元极算法的计算能力。数值实验证实了此并行方案具有较高的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大不均匀深腔 并行算法 高阶合元极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向雷达目标回波成分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晓彤 郭琨毅 +1 位作者 盛新庆 屈泉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23-2529,共7页
一般认为双基地雷达在前向散射区(双基地角为135°~180°)的RCS较其他方向更大,前向雷达的应用正是建立在此优势的基础上。然而某些实际场景下天线所接收的电磁波并非散射波,而是散射波与发射天线辐射波的复矢量叠加。由于... 一般认为双基地雷达在前向散射区(双基地角为135°~180°)的RCS较其他方向更大,前向雷达的应用正是建立在此优势的基础上。然而某些实际场景下天线所接收的电磁波并非散射波,而是散射波与发射天线辐射波的复矢量叠加。由于相位和电磁场极化方向的差异,总场表现出与散射场不同的变化特性。用全波法计算了扩展目标分别在近场、远场观测条件下前向区散射场、总场随距离和方位的变化,分析和总结了总场与散射场的数值特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 前向 散射特性 全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均匀电大目标散射的有限元撕接区域分解法计算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红伟 盛新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2-606,共5页
针对非均匀电大目标的散射问题,将有限元撕接区域分解方法(finite element tearing and interconnecting,FETI)应用于非均匀电大目标散射的精确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以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吸收层作为吸收边界.数值实验表明,该计算模型比一... 针对非均匀电大目标的散射问题,将有限元撕接区域分解方法(finite element tearing and interconnecting,FETI)应用于非均匀电大目标散射的精确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以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吸收层作为吸收边界.数值实验表明,该计算模型比一般吸收边界条件模型精度高.更为重要的是,虽然该模型由于使用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吸收层导致计算效率略有降低,但降低十分有限,有限元撕接区域分解方法对于电大尺寸目标的该模型仍然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结果表明,有限元撕接区域分解方法是计算非均匀电大目标散射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撕接区域分解法 完全匹配吸收层 电磁散射 非均匀电大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复杂目标近区散射场的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红伟 巩莉 盛新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1,共4页
针对复杂目标近场电磁散射特性问题,应用有限元全波数值方法计算复杂目标在赫兹偶极子辐射球面波照射下的散射特性.由于有限元方法所计算的区域有限,为精确获得目标近区散射场,通过已得输出面上电流源和磁流源,推导得出空间中任意位置... 针对复杂目标近场电磁散射特性问题,应用有限元全波数值方法计算复杂目标在赫兹偶极子辐射球面波照射下的散射特性.由于有限元方法所计算的区域有限,为精确获得目标近区散射场,通过已得输出面上电流源和磁流源,推导得出空间中任意位置处的散射电场严格表达式,并将其用于计算复杂目标的近区广义雷达散射截面.通过数值试验验证该严格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展示该方法对复杂目标近场电磁散射特性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算法 球面波 近区散射场 广义雷达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