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贾晓明 刘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37-140,144,共5页
构建社会工作实习体系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培养"创新性、实践型、国际化"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不断研究探索,... 构建社会工作实习体系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培养"创新性、实践型、国际化"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不断研究探索,不断付诸实践,形成了"价值为先、实践创新、循序渐进、制度保障"的完整实习体系。实习体系主要由独特的价值系统、系统的课程设置、完善的督导制度、特色的专项实习及有效的实习基地网络五个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实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红峻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4-49,共6页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理工科院校的普遍关注,但并不意味人们对此已经有了正确理解,更不意味人们已经进行着合理的实践。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上存在着种种误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需要...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理工科院校的普遍关注,但并不意味人们对此已经有了正确理解,更不意味人们已经进行着合理的实践。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上存在着种种误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少而精,要管用”,因材施教,需要正确处理好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教师愿望和学生需要、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课程教学与人文氛围等几个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理工科 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54
3
作者 李林英 陈会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66-668,671,共4页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应用JSDQ、EPQ -RSC、UCLA、SCL -90等对 42 4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与 ( 1)性格的外向性有显著的正相关 (r =0 2 9,P <0 0 1) ;( ...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应用JSDQ、EPQ -RSC、UCLA、SCL -90等对 42 4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与 ( 1)性格的外向性有显著的正相关 (r =0 2 9,P <0 0 1) ;( 2 )孤独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3 6,P <0 0 1) ,低表露者比高表露者的孤独感体验强烈 ;( 3 )SCL -90中的抑郁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16,P <0 0 1)。结论 :高、低不同表露者与其孤独或人格特征、情绪体验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表露 人格特征 孤独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利 吴建民 李林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86-91,共6页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探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北京理工大学于2007年暑假发起了一次社会调查,从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两个角度,通过翔实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准备现状及用人单位...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探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北京理工大学于2007年暑假发起了一次社会调查,从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两个角度,通过翔实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准备现状及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剖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帮助大学生更真实地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人才需求 素质能力 就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学业韧性量表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静 李林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94-98,102,共6页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量表和访谈结果筛选原始项目构成量表,施测660名大学生,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结构,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韧性量表包括学业效能感、学业坚持性、自我接纳、领悟性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量表和访谈结果筛选原始项目构成量表,施测660名大学生,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结构,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韧性量表包括学业效能感、学业坚持性、自我接纳、领悟性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和学业目标6个因子。46个项目均具有鉴别度,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0.934、分半系数0.965,间隔6周的重测信度0.834,该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韧性 心理测量学 大学生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波 王丹 +2 位作者 李林英 李红兵 田宝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对北京某街道的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方面、对社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多方面情况。通过调查对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其... 对北京某街道的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方面、对社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多方面情况。通过调查对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其影响的效果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对于今后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文化建设 社区归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教育模式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安芹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92-94,共3页
社会工作是助人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有最为深层次的接触,是一种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专业工作。作为专业助人者,社会工作者最有意义的资源是社会工作者自己。结合教学实践,文章探讨在专业教育中强调学生自我成长的... 社会工作是助人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有最为深层次的接触,是一种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专业工作。作为专业助人者,社会工作者最有意义的资源是社会工作者自己。结合教学实践,文章探讨在专业教育中强调学生自我成长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途径,具体阐释《自我探索与专业成长》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自我成长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林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2-84,共3页
本文以大学本科一年级1786名大学生为群体样本,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筛查出 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大学新生94名,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探讨与其心理问 题相关的因素。结果发现:①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以大学本科一年级1786名大学生为群体样本,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筛查出 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大学新生94名,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探讨与其心理问 题相关的因素。结果发现:①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低;②大学新生 对专业的满意度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大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水平 专业 非独生子女 大学本科 人格问卷 筛查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评估到工程的社会评价——兼论工程与技术的区别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世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3-46,59,共5页
探讨工程与技术之间的区别,分析了技术评价模式的局限性,指出就克服技术的负面社会作用而言,工程社会评价是较技术评估更为可行的措施,并介绍了工程社会评价的做法。
关键词 工程 技术 技术评估 项目的社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作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玲 洪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2-115,共4页
文章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作状况进行了分析,建议坚持北京市首都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采取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等各种措施来提高中小学和教育水平。
关键词 北京市 中小学教师 工作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权利保障的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鸿勤 于兆波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法律上的志愿服务不等同于政治上和道德上的“义务劳动”、“做好人好事”。北京市进行志愿服务立法是必要的,立法要保护志愿者权利,规定志愿者义务,要积极关注学校的和社会的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立法要规定经费保障和... 法律上的志愿服务不等同于政治上和道德上的“义务劳动”、“做好人好事”。北京市进行志愿服务立法是必要的,立法要保护志愿者权利,规定志愿者义务,要积极关注学校的和社会的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立法要规定经费保障和强制保险。同时,立法要注意法律视角与政策视角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志愿服务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的权力结构及其改革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7-89,共3页
大学的权力结构是高等院校微观管理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学权力结构特点及 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探索了我国大学权力结构改革的一些基本方向。
关键词 国外大学 权力结构 高等院校 改革 核心 中国 特点 微观管理 基本方向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北京慈善事业的主要变化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105,共5页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晚清北京地区慈善事业的施助主体与救助对象、救济手段与社会功能等均在传统基础上发生了深刻变化,显示出过渡性的时代特征。纵观晚清北京慈善救济事业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由于缺乏合理的社会制度保证,其整...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晚清北京地区慈善事业的施助主体与救助对象、救济手段与社会功能等均在传统基础上发生了深刻变化,显示出过渡性的时代特征。纵观晚清北京慈善救济事业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由于缺乏合理的社会制度保证,其整体上仍属消极救济。传统慈善事业在近代的转型对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发挥了重要的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北京 社会保障 慈善事业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关于普及人际关系课程之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前人际困扰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非常突出的心理问题之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发展的根本前提。通过分析引发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原因,提出对希望提升人际交往技能或者已经出现人际困扰的大学生普... 目前人际困扰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非常突出的心理问题之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发展的根本前提。通过分析引发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原因,提出对希望提升人际交往技能或者已经出现人际困扰的大学生普及人际关系课程,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起到预防和缓解的作用,特别是在高校心理咨询员短缺的情况下,针对目标人群有的放矢地开设相关课程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手段,最后还具体阐释了课程定位、课程内容以及授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课程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北京地区电话传入与大众心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1-54,共4页
近代中国的电话事业,是于19、20世纪之交由开埠城市上海推广到首善之地北京。电话传播的曲折过程折射出该时期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相互交织、新旧观念杂糅相间的时代特征。面对电话这个西方舶来品,晚清北京地区的社会大众呈现出迥然态度... 近代中国的电话事业,是于19、20世纪之交由开埠城市上海推广到首善之地北京。电话传播的曲折过程折射出该时期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相互交织、新旧观念杂糅相间的时代特征。面对电话这个西方舶来品,晚清北京地区的社会大众呈现出迥然态度与复杂心理,反映出近代北京民众在社会心态领域里的新陈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电话(德律风) 北京地区 大众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法律·法之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亚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7,共5页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社会生活条件和需要的反映。社会生活不仅产生各种问题即法律需求,还蕴藏着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资源。因此,每个国家的法律发展都是一种本土化的创造性活动。法之理也在社会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思考、发现、检验...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社会生活条件和需要的反映。社会生活不仅产生各种问题即法律需求,还蕴藏着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资源。因此,每个国家的法律发展都是一种本土化的创造性活动。法之理也在社会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思考、发现、检验和证明法之理,是促进法律发展和法学进步的方法。在社会调查中思考法之理,北京理工大学法学理论硕士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法律 法学 法之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对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影响——以北京为例
17
作者 王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72-76,共5页
以交通、通讯、新闻舆论等为典型代表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后,它们或便利救济物资的调配,或加速救助对象的区域流动,或监督与制约救济事务的运转,或宣传与流播新型慈善思想等,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慈善活动的近代转... 以交通、通讯、新闻舆论等为典型代表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后,它们或便利救济物资的调配,或加速救助对象的区域流动,或监督与制约救济事务的运转,或宣传与流播新型慈善思想等,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慈善活动的近代转型发挥强大的刺激与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 北京 慈善救助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慈善组织救助模式的转变——以北京地区为例的考察
18
作者 王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5-91,共7页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由于自身和外部条件的双重作用,北京地区的慈善组织从以施养为主的传统救助模式转变为以教养为主的新型救助模式,即不仅注重传授谋生技能,而且积极灌输和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知识。慈善组织传统救助模式的转型过程,...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由于自身和外部条件的双重作用,北京地区的慈善组织从以施养为主的传统救助模式转变为以教养为主的新型救助模式,即不仅注重传授谋生技能,而且积极灌输和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知识。慈善组织传统救助模式的转型过程,从一个侧面再次印证了这样的事实: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并非简单的"冲击-回应"的结果,而是内外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北京 慈善组织 救助模式 教养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军工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历史感的培养
19
作者 李赫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8-90,共3页
历史感体现为一种深沉的责任意识。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优秀人才,其历史感的形成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为重要。形成于战争年代的军工精神内涵深刻,其深厚的历史意蕴在大学生历史感的培育中意义深远。
关键词 军工精神 大学生 历史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与民众教育概念辨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佳余 杨才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3-146,共4页
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概念受日本影响极大,而社会教育学家中受日本影响极深的莫属马宗荣和吴学信。民众教育的概念乃国人独创,与"总理遗嘱"有政治渊源,其原理及实施方法大多依据平民教育实验而来。社会教育与民众教育名异实同,... 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概念受日本影响极大,而社会教育学家中受日本影响极深的莫属马宗荣和吴学信。民众教育的概念乃国人独创,与"总理遗嘱"有政治渊源,其原理及实施方法大多依据平民教育实验而来。社会教育与民众教育名异实同,是一个命题的两方面。民众教育名理混乱,从教育制度、行政、法规、受教对象、设施场所、具体事业六个方面的事实来看,社会教育的概念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社会教育 民众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