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MS用于北京市PM_(2.5)中铅及其同位素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曦 王小燕 +4 位作者 刘洋 张经华 刘景秀 闫赖赖 王京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518,共4页
对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所采集的24份北京市PM2.5样品进行序列连续提取,分别得到水溶态、脂溶态和不溶态3个分量的铅;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上述各分量中铅的浓度及同位素比值。采用GBW09133考察... 对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所采集的24份北京市PM2.5样品进行序列连续提取,分别得到水溶态、脂溶态和不溶态3个分量的铅;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上述各分量中铅的浓度及同位素比值。采用GBW09133考察铅浓度测定的准确度,并用SRM 981标准铅试剂校正质量歧视效应和仪器漂移。结果表明,采用ICP-MS分析大气PM2.5中不同形态铅浓度及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数据准确可靠。北京市大气PM2.5样品中水溶态、脂溶态和不溶态3个分量铅的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20.69%,0.32%和78.99%;相应的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7Pb的均值分别为1.1526,1.1374和1.2193;其中水溶态和不溶态铅的同位素比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位素比值的比对结果提示,北京市成人血铅可能源于北京市大气PM2.5中水溶态铅而非不溶态铅,故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态铅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化学形态分析 铅同位素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微塑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2
作者 汤庆峰 李琴梅 +6 位作者 魏晓晓 邵鹏 高丽娟 陈啟荣 胡光辉 刘伟丽 高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9-1019,共11页
微塑料一般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碎片或颗粒。环境中的微塑料来源广泛,性质稳定,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理想载体。微塑料易被浮游生物、鱼类及低等生物误食,并在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发生转移和富集,对食品安全存在潜在风... 微塑料一般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碎片或颗粒。环境中的微塑料来源广泛,性质稳定,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理想载体。微塑料易被浮游生物、鱼类及低等生物误食,并在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发生转移和富集,对食品安全存在潜在风险。开展微塑料分析技术研究是研究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归趋和生态毒理效应的基础。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采集、分离提取、定性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现阶段微塑料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了环境中微塑料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新型环境污染物 分离提取 光谱分析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相关联用技术在食品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祖文川 汪雨 +4 位作者 李冰宁 任敏 刘聪 武彦文 陈舜琮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7-256,共10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凭借其低检出限、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的元素分析。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元素的不同形态在物理、化学、营养、毒理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元素形态分析已经引起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凭借其低检出限、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的元素分析。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元素的不同形态在物理、化学、营养、毒理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元素形态分析已经引起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工作对近年来ICP-MS技术与各种分离手段联用,在食品中砷、硒及锡等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了ICP-MS相关联用技术应用于食品元素形态分析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食品 形态分析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分析4种发酵剂制作馒头中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28
4
作者 马凯 华威 +6 位作者 龚平 陈尔凝 白羽 刘杰 王衍生 李太华 高丽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28-132,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对传统老酵馒头与单一酵母馒头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NIST 08.L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文献对照,从旗舰馒头(传统老酵馒头)中检出5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天津自制馒头(传...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对传统老酵馒头与单一酵母馒头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NIST 08.L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文献对照,从旗舰馒头(传统老酵馒头)中检出5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天津自制馒头(传统老酵馒头)中检出51种,安琪馒头(单一酵母馒头)中检出47种,燕山馒头(单一酵母馒头)中检出43种,这些挥发性成分中主要包括醇类、烃类、酯类、醛类、酮类、芳香类等。不同发酵剂制作馒头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使用相同原料不同发酵方法制作馒头产生特别的风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固相微萃取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微区分析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保健食品中元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婷 池海涛 +4 位作者 刘奕忍 高峡 黄瞾 张梅 李琴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0-754,共5页
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法既有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简便、无损检测等特点,又可对保健食品表面的元素分布进行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具有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旨在建立一种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法和电感... 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法既有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简便、无损检测等特点,又可对保健食品表面的元素分布进行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具有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旨在建立一种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联合测定保健食品中元素种类、分布及含量的方法。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技术对一种保健食品进行了元素种类及元素在样品表面的分析,并对元素含量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确定保健品中含有钙(Ca)、铁(Fe)、钌(Ru)、钼(Mo)元素。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其中含有的主要元素Ca和Fe进行了定量分析。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Ca元素平均值为6.23%,相对标准偏差1.78%;Fe元素平均值3.82%,相对标准偏差2.14%。与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法半定量测试结果的样品中含有的Ca元素含量在6.0%~10.0%之间,样品中含有的Fe元素含量在2.0%~4.0%之间的结论一致。且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法得知保健食品表面的各元素分布不均匀。结果表明: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方法既可利用微量样品快速无损测得保健食品中的元素半定量含量,又可测得保健食品中的元素分布情况。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还可以对样品中感兴趣的元素含量进一步检测,得到定量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4个功能区春冬季大气重污染期间PM_(10)和PM_(2.5)化学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艳菊 杨峥 +4 位作者 刘庆阳 亓学奎 张婷婷 王欣欣 朱明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1-646,共16页
选取北京4个功能区,包括西三环(交通带)、花园北路(商业区)、昌平农村(乡村)、麋鹿苑(郊区)作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春冬季的4次重污染过程分别采集PM_(10)和PM_(2.5)样品,采用主成分分析解析采样期间PM_(10)和PM_(2.5)的污染来源,分析10... 选取北京4个功能区,包括西三环(交通带)、花园北路(商业区)、昌平农村(乡村)、麋鹿苑(郊区)作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春冬季的4次重污染过程分别采集PM_(10)和PM_(2.5)样品,采用主成分分析解析采样期间PM_(10)和PM_(2.5)的污染来源,分析10种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元素碳(OC/EC)、16种多环芳烃(PAHs)以及7种重金属元素(Zn、Mn、Pb、Ni、Cu、Cr和As)的污染特征,结合气象条件和后向轨迹,探讨几次典型污染事件形成的气象影响因素及颗粒物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采样期间,4月9日、15日的西三环,3月16—17日的花园北路,11月12—16日的昌平农村和3月28—29日的麋鹿苑日均PM_(10)和PM_(2.5)浓度分别大于200和100μg/m 3,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功能区浓度限值,属于重污染天气。4个采样点颗粒物中主要污染物均为二次水溶性离子NO 3-、SO 42-及NH 4+和二次有机碳(SOC)。颗粒物中PAHs以4~6环为主,重金属元素以Zn和Mn为主。4个功能区采样点50%~95%水溶性离子、43%~93%的PAHs、44%~97%的7种重金属元素富集在PM_(2.5)中。不同功能区采样点颗粒物化学组分各有特点,西三环的NO 3-、花园北路的Cl-和NH 4+、昌平农村的NH 4+以及麋鹿苑的Ca2+浓度在总水溶性离子中占比较高;花园北路的PAHs、昌平农村的PAHs和Ni在颗粒物中占比较高。采样期间PM_(10)和PM_(2.5)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煤源、交通和二次源以及生物质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大气颗粒物 化学组分 污染特征 功能区 重污染天气 沙尘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静雯 刘清珺 +4 位作者 杜美红 赵瑞雪 万宇平 吴小胜 冯月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9-1416,共8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凭借其化学发光的高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广泛应用。该文着重叙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核心检测体系在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涉及到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新方法进行了综述。化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凭借其化学发光的高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广泛应用。该文着重叙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核心检测体系在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涉及到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新方法进行了综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微生物用时短、成本低,但特异性识别方法和检测的灵敏度有待提升,新型的发光体系、发光放大方法、可替代抗体的识别分子以及相关的前处理技术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微生物检测 前处理 发光放大 识别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线SPE-LVI-GC-FID法分析婴儿配方奶粉中的饱和烃类矿物油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玲玲 张贞霞 +1 位作者 李冰宁 武彦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03-308,共6页
建立婴儿配方奶粉中饱和烃类矿物油(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的离线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结合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large volume injection-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 建立婴儿配方奶粉中饱和烃类矿物油(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的离线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结合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large volume injection-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LVI-GC-FID)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经硝酸银渍硅胶SPE柱净化;通过比较不同长径比SPE柱的净化效果,确定以5 mL玻璃注射器作为分离MOSH的SPE柱,收集洗脱液5 mL,浓缩后注入LVI-GC-FID测定。GC的进样口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45℃,保持1 min(分流比200∶1),以250℃/min升温至360℃(分流阀关闭2 min),并保持27 min(分流比为100∶1);柱温箱升温程序为:35℃保持3 min,以25℃/min升温至350℃,再以5℃/min升温至370℃,保持10 min;FID温度380℃;进样量40μL。结果表明:MOSH的标准品液体石蜡在2~500 mg/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的定量限为0.05 mg/kg,加标回收率在92.62%~102.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85%~2.57%之间,适用于婴儿配方奶粉中MOSH的定量分析。应用该方法检测市售10种婴儿配方奶粉中的MOSH含量,其结果在0.24~1.30 mg/kg之间,其中MOSH(C16~C35)含量在0.12~0.85 mg/kg之间,表明有必要对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矿物油污染进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奶粉 饱和烃类矿物油(MOSH) 固相萃取(SPE) 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LVI-GC-F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不同分娩方式婴幼儿肠道菌群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安云鹤 安涛 +4 位作者 武会娟 程小艳 马凯 陈尔凝 高丽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婴幼儿时期肠道菌群的定殖是肠道菌群形成的关键时期,影响未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旨在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选取258例0~3岁北京地区健康婴幼儿肠道粪便样品,其中包括97例剖宫产样品、161例自然分娩样品。通过... 婴幼儿时期肠道菌群的定殖是肠道菌群形成的关键时期,影响未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旨在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选取258例0~3岁北京地区健康婴幼儿肠道粪便样品,其中包括97例剖宫产样品、161例自然分娩样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表明,某些细菌的相对丰度发生显著改变。与剖宫产婴幼儿相比,自然分娩婴幼儿肠道中的放线菌门(优势菌,13.92%VS 16.86%)和酸杆菌门(劣势菌,0%VS 0.00204%)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厚壁菌门(优势菌,67.17%VS 61.16%)和柔膜菌门(劣势菌,0.074%VS 0.051%)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P<0.05)。在属水平上,优势菌中的双歧杆菌属(13.01%VS 15.74%)在自然分娩婴幼儿肠道粪便中的含量显著升高,而梭菌属(2.25%VS 1.53%)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方式 婴幼儿 肠道菌群 年龄 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霾天气对北京市三环空气中羰基化合物浓度和来源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庆阳 蒲科 +2 位作者 刘艳菊 王欣欣 邵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羰基化合物 灰霾天气 浓度 北京市 区域大气环境 空气 三环 城市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杜美红 孙永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74-376,共3页
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对氢质子驰豫时间的分析,实现对样品中被检测项目定性或定量的检测,该技术以其无损、快速、精确等特点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中得到初步应用。通过对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水分检测、微生物快速检测、... 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对氢质子驰豫时间的分析,实现对样品中被检测项目定性或定量的检测,该技术以其无损、快速、精确等特点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中得到初步应用。通过对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水分检测、微生物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掺假识别的研究进行阐述,以推进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中更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辨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食品安全 无损检测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茶中茶多酚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成对 张经华 +1 位作者 宋莉晖 刘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7-309,共3页
采用液相色谱-紫外-质谱联用技术对绿茶、茉莉花茶、苦丁茶和人参茶中的茶多酚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绿茶中含有5种儿茶素、茉莉花茶中含有7种儿茶素,苦丁茶和人参茶中未检测到儿茶素类组分。初步确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2%... 采用液相色谱-紫外-质谱联用技术对绿茶、茉莉花茶、苦丁茶和人参茶中的茶多酚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绿茶中含有5种儿茶素、茉莉花茶中含有7种儿茶素,苦丁茶和人参茶中未检测到儿茶素类组分。初步确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2%、茉莉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婴幼儿食品接触热塑性弹性体制品中潜在迁移物的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封棣 戚冬雷 +2 位作者 殷宇婷 王尉 胡光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5-230,共6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2种婴幼儿食品接触热塑性弹性体制品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的潜在迁移物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样品通过DVB/CAR/PDMS、CAR/PDMS、Polyacrylate三个固相微萃取纤维头进行非目标物的提取,气相色谱-...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2种婴幼儿食品接触热塑性弹性体制品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的潜在迁移物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样品通过DVB/CAR/PDMS、CAR/PDMS、Polyacrylate三个固相微萃取纤维头进行非目标物的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分离鉴定,检出的68种化合物结合标准品和保留指数进行确证,单点内标法进行半定量分析。根据检出率、保留指数及含量进行步分3级筛选,最后提出32种需要重点关注的化合物,包括硅氧烷类、芳香烃类、烷烃类、醛类、酯类及酚类等。该研究为后续的特定物质的迁移实验、暴露评估等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热塑性弹性体 潜在迁移物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标准物质连翘的中子活化定值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小琳 张永保 李慎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用仪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中药标样连翘中Cu、Fe、Mn、Ti、Zn等2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检验分析数据的可靠性,还分析了标准物质西红柿叶、茶叶和潞党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测定值与推荐值吻合。文中还给出了实验条件下各元素的探... 用仪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中药标样连翘中Cu、Fe、Mn、Ti、Zn等2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检验分析数据的可靠性,还分析了标准物质西红柿叶、茶叶和潞党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测定值与推荐值吻合。文中还给出了实验条件下各元素的探测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标准物质 中子活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火腿中肌内脂肪的提取和脂肪酸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闫文杰 李兴民 +1 位作者 艾秋实 冯海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2-94,共3页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金华火腿中肌内脂肪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氯仿和甲醇(2∶1,v/v)的用量为样品重量的14倍,振荡1.5h,取滤液加其1/2体积的1%NaCl溶液。处理60d的金华火腿中肌内脂肪的含量为12.4%,甘油酯、磷脂、游离脂肪酸分别占76.5%、18.8...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金华火腿中肌内脂肪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氯仿和甲醇(2∶1,v/v)的用量为样品重量的14倍,振荡1.5h,取滤液加其1/2体积的1%NaCl溶液。处理60d的金华火腿中肌内脂肪的含量为12.4%,甘油酯、磷脂、游离脂肪酸分别占76.5%、18.8%、4.7%。甘油酯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为47.89%;而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为50.94%;游离脂肪酸中则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41.56%)。甘油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中都是以C16∶0、C18∶1、C18∶2为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脂肪 提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猪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的水分变化 被引量:23
16
作者 甄少波 刘奕忍 +3 位作者 郭慧媛 王虎军 潘腾 任发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6-70,共5页
以三元杂交猪为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猪肉不同相态水分的弛豫时间和含量比例,研究了不同保水性猪肉在宰后成熟过程中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猪肉成熟过程中的核磁共振T_2弛豫谱显示3个峰,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_(21)(2.127~2.541 ... 以三元杂交猪为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猪肉不同相态水分的弛豫时间和含量比例,研究了不同保水性猪肉在宰后成熟过程中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猪肉成熟过程中的核磁共振T_2弛豫谱显示3个峰,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_(21)(2.127~2.541 ms)、T_(22)(31.248~48.817 ms)和T_(23)(167.086~275.782 ms)。宰后同一时间下低、中、高三组保水性猪肉T_(21)及P_(21)均无显著性差异,与低保水性组相比,高保水性猪肉T_(22)及T_(23)均显著降低,P_(22)显著升高,自由水比例P_(23)显著低于低保水性组(p<0.05)。宰后成熟过程中各组肉样T_(21)变化不大,T_(22)和T_(23)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宰后8 h达到最高值。成熟时间对P_(21)无显著性影响,但对P_(22)和P_(23)影响显著(p<0.05)。核磁成像图显示肉样亮度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该实验结果对于研究肉品成熟过程中的水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解释肉品保水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水分 弛豫时间 猪肉 成熟 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有机氯农药的质谱确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华 曹红 +1 位作者 蔡雪凤 林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70-271,共2页
  中国曾大量使用过以DDT和六六六为代表的有机氯农药,近年来,在对茶叶的检测中已很少检测到六六六,但仍经常检出DDT,甚至DDT超标的现象时有出现.本文建立了分析茶叶中DDT的GC-MS-TIC和GC-MS-SIM方法.……
关键词 GC-MS TEA Organo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扩散管法测定北京市大气中HNO_3和HNO_2的条件优化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亓学奎 王欣欣 +4 位作者 张婷婷 汪雨 刘艳菊 武彦文 孙珍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为研究北京市大气中HNO_3和HNO_2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环形扩散管法涂层溶液最佳浓度确定条件优化试验,并于2014年秋季在北京市开展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形扩散管中Na_2CO_3涂层溶液的浓度为2%时,大气中酸性气体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利... 为研究北京市大气中HNO_3和HNO_2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环形扩散管法涂层溶液最佳浓度确定条件优化试验,并于2014年秋季在北京市开展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形扩散管中Na_2CO_3涂层溶液的浓度为2%时,大气中酸性气体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利用优化的环形扩散管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大气中的HNO_3和HNO_2浓度进行了测定,观测期间大气中HNO_3和HNO_2的浓度分别为0.77~3.23和1.12~5.51μg/m^3,平均值分别为2.33和2.96μg/m^3。研究区大气中HNO_2浓度高于HNO_3,一方面可能由于采样期间光照较弱,HNO_2光解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可能由于采样点位于交通干道附近,来自汽车尾气排放的NOx发生均相和非均相反应。大气中HNO_3浓度在雾霾天时最高,其次为晴天;HNO_2浓度也是雾霾天最高,且远高于晴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扩散管 涂层溶液浓度 硝酸气体 亚硝酸气体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硅溶胶中未知杂质成分分析
19
作者 李琴梅 谢文博 +5 位作者 魏晓晓 董海峰 张梅 刘伟丽 王强 高峡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为提升高纯硅溶胶产品品质,采用有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高纯硅溶胶中未知杂质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有机元素分析确定高纯硅溶胶中包含有机物杂质,采用红外光谱对高纯硅溶胶中未知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定性与... 为提升高纯硅溶胶产品品质,采用有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高纯硅溶胶中未知杂质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有机元素分析确定高纯硅溶胶中包含有机物杂质,采用红外光谱对高纯硅溶胶中未知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定性与解析,综合GC-MS总离子流图与谱库检索结果,进一步确定高纯硅溶胶中未知杂质成分为松油醇。对松油醇杂质的来源进行分析和讨论,有助于高纯硅溶胶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硅溶胶 未知杂质 成分分析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PM_(2.5)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45
20
作者 张婷婷 马文林 +3 位作者 亓学奎 曲晶明 贾凯 刘艳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58-2766,共9页
为研究北京城区PM_(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与主要来源,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西三环交通带附近采集4个季节PM_(2.5)有效样品95组,利用热光反射法测定了PM_(2.5)中OC和EC的质量浓度,并对OC/EC值... 为研究北京城区PM_(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与主要来源,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西三环交通带附近采集4个季节PM_(2.5)有效样品95组,利用热光反射法测定了PM_(2.5)中OC和EC的质量浓度,并对OC/EC值、OC与EC相关性、二次有机碳(SOC)等特征及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109.9±7.99)μg·m^(-3). PM_(2.5)中OC的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3.49±4.32)μg·m^(-3),占PM_(2.5)的13.13%; EC的年平均质量浓度为(5.41±1.83)μg·m^(-3),占PM_(2.5)的5.2%.OC和EC平均浓度及OC和EC在PM_(2.5)中所占比例的季节变化特征均为冬季最高,秋季大于春季,夏季最低.4个季节PM_(2.5)中OC/EC比值均大于2.0,表明各季节存在二次有机碳(SOC)的生成,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对SOC含量进行了估算,SOC年平均浓度为(6.88±1.10)μg·m^(-3),占OC含量的50.86%,冬秋季节的SOC浓度水平高于春夏季节.夏季SOC对OC的贡献率为62.22%,高于其他季节.相关性分析表明,OC与EC的相关性在春季(R2=0.9046)和秋季(R2=0.8886)高于夏季(R2=0.4472)和冬季(R2=0.6018),表明春秋两季OC与EC来源相似且相对简单.进一步对PM_(2.5)中8个碳组分质量浓度进行分析显示,北京城区大气碳质气溶胶主要来自汽油车排放和燃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有机碳 元素碳 二次有机碳 季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