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事件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爱中 刘玉兰 +1 位作者 程莉蓉 姜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9-472,共4页
提出一套针对重大环境事件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以高风险优先控制为原则,以指导场地应急修复为目的.在污染源识别中,依据事故企业所属行业,快速圈定可能出现的污染物种类及其对场地的影响范围,估算污染物总量,判定污染物... 提出一套针对重大环境事件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以高风险优先控制为原则,以指导场地应急修复为目的.在污染源识别中,依据事故企业所属行业,快速圈定可能出现的污染物种类及其对场地的影响范围,估算污染物总量,判定污染物分布及影响深度;在取样方案设计中,提出针对事故污染发生特点和场地特征设置的取样方案;在暴露评价中,暴露途径的选择以该途径能在应急修复技术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为原则,暴露途径一般应包括:食入消化,呼吸吸入,饮用场地内地下水3种;在风险表征中,分别对污染物在多种暴露途径下的总风险值和同一种污染物在不同暴露途径的风险值进行排序,优先控制高风险污染物和高风险的暴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环境事件 污染场地 健康风险评估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工业管控对临汾夏季挥发性有机物及臭氧污染的影响
2
作者 宁一 胡君 +4 位作者 孙洁亚 褚旸晰 段丽琴 陈炫 薛志钢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在2022年臭氧(O_(3))污染频发期的5—8月,临汾市强化了焦化管控。为了解焦化管控对市区O_(3)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影响,对比了2021年5—8月(管控前)与2022年5—8月(管控后)O_(3)及其前体物VOCs的变化。结果表明:(1)2022年临汾市O_(3)... 在2022年臭氧(O_(3))污染频发期的5—8月,临汾市强化了焦化管控。为了解焦化管控对市区O_(3)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影响,对比了2021年5—8月(管控前)与2022年5—8月(管控后)O_(3)及其前体物VOCs的变化。结果表明:(1)2022年临汾市O_(3)年评价值为179μg/m^(3),较2021年下降9.1%。管控后VOCs为(54.69±24.94)μg/m^(3),较管控前下降14.0%;烷烃、烯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和卤代烃均下降,其中OVOC降幅最大为44.9%。(2)2022年焦化源和机动车排放是临汾市环境VOCs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27%和18%。(3)夜间焦化工业的排放是市区VOCs浓度在6:00—9:00出现高值的重要原因。管控后臭氧生成潜势较管控前下降了18.8%。(4)临汾市O_(3)生成对VOCs敏感,在2022年增强VOCs污染管控后对VOCs更敏感。未来逐步深入氮氧化物减排后,预计临汾市O_(3)敏感性会向过渡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市 臭氧 焦化 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解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怀柔夏季大气中的VOCs及其对O_(3)和SOA的生成贡献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毕安 胡君 +5 位作者 奇奕轩 张逦嘉 霍鹏 张元勋 张阳 王淑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为研究北京郊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环境影响,于2016年夏季对北京市怀柔区大气中99种VOCs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体积分数平均值为20.02×10^(-9),其中烷烃占比最高为38.48%,其次是含氧挥发性有机... 为研究北京郊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环境影响,于2016年夏季对北京市怀柔区大气中99种VOCs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体积分数平均值为20.02×10^(-9),其中烷烃占比最高为38.48%,其次是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占比28.28%,卤代烃、芳香烃、烯烃和炔烃及乙腈占比较小。初始VOCs每小时的臭氧生成潜势为157.03μg·m^(-3),主要贡献来自于OVOCs、烯烃和芳香烃,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组分为芳香烃。源解析结果表明VOCs来自背景源和燃烧源、工业源、柴油车排放、汽油车排放、油气挥发、天然源和有机溶剂使用。后向轨迹结果表明,除北京本地源排放外,河北、河南和山东省对北京VOCs污染贡献最大,天津市、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也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源解析 后向轨迹 区域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强化抽出处理对地下水中1,2-二氯乙烷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宾 伍斌 +3 位作者 曹云者 李慧颖 杜晓明 李发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7-1536,共10页
对于地下水中的1,2-DCA(1,2-dichloroethane,1,2-二氯乙烷),表面活性剂强化抽出处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修复技术.为明确表面活性剂浓度、介质粒径及抽出速率等因素对1,2-DCA修复效果的影响,选取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1,2-DCA作为DNAPLs(d... 对于地下水中的1,2-DCA(1,2-dichloroethane,1,2-二氯乙烷),表面活性剂强化抽出处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修复技术.为明确表面活性剂浓度、介质粒径及抽出速率等因素对1,2-DCA修复效果的影响,选取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1,2-DCA作为DNAPLs(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重质非水相液体)代表,SDBS(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代表,在二维可视化砂箱中采用染色示踪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汇于凹陷弱透水层上的1,2-DCA开展SDBS强化抽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SDBS对1,2-DCA具有显著增溶作用.4组纯水试验的抽出液中ρ(1,2-DCA)最大值为219.15 mg/L,加入1倍CMC和3倍CMC(CMC为临界胶束浓度)的SDBS后,ρ(1,2-DCA)最大值分别升至650.95和800.44 mg/L.1,2-DCA去除总量随ρ(SDBS)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加入3倍CMC的SDBS条件下1,2-DCA的去除总量是纯水试验条件下的1.44-2.06倍.细粒径中的毛细力比粗粒径中更大,并且1,2-DCA的最大污染面积是粗粒径条件下的2.18-3.14倍,1,2-DCA与SDBS溶液接触面积的增大有利于提高SDBS对1,2-DCA的去除效果.同时增加抽出-回注流量可以扩大1,2-DCA与SDBS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1,2-DCA向溶液中的传质效率,进而提高1,2-DCA的去除效果.研究显示,SDBS强化抽出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地下水中1,2-DCA的去除总量和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抽出-回注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 2-二氯乙烷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PL泄漏事故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快速评估与决策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玉兰 程莉蓉 +1 位作者 丁爱中 姜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9-1224,共6页
根据环境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结合事故污染场地的特点,研究提出了非水相液体(NAPL)泄漏事故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由3个连续的阶段组成:第1阶段为事故与场地调查,采用场地调查的方法获取事故与污染物信息及场地水文... 根据环境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结合事故污染场地的特点,研究提出了非水相液体(NAPL)泄漏事故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由3个连续的阶段组成:第1阶段为事故与场地调查,采用场地调查的方法获取事故与污染物信息及场地水文地质参数;第2阶段为计算和评价,以NAPL泄露污染场地为例,采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判断事故对地下水影响的紧迫程度,以及对下游敏感点的影响;第3阶段为分析与决策,综合分析前两阶段的结果,制定场地应急控制措施.通过案例应用展示了该方法在事故污染场地地下水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模型 环境应急管理 NAPL泄露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生态工业园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赵伟 海热提·图尔逊 +1 位作者 夏训峰 严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5-148,共4页
文章提出了虚拟园区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列出了虚拟园区信息系统设计应遵循的5种原则,重点介绍了由数据采集管理子系统、基础地图和基础属性数据子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子系统、方法库子系统、应用模型子系统、环境信息管理子系统、... 文章提出了虚拟园区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列出了虚拟园区信息系统设计应遵循的5种原则,重点介绍了由数据采集管理子系统、基础地图和基础属性数据子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子系统、方法库子系统、应用模型子系统、环境信息管理子系统、行政管理信息子系统七个部分组成的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生态工业园 信息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