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爆炸型红外烟幕衰减特性模型的实验验证研究
1
作者 林娟 朱希娟 +3 位作者 刘兴润 李浩彤 吴开峰 董雁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9,共10页
赤磷基烟幕弹是对抗红外探测的有效干扰手段,烟幕弹爆炸后扩散形成的烟幕对被测目标的衰减分布特征是评估其遮蔽性能的基础。典型爆炸型红外烟幕衰减特性模型包括爆炸成烟的扩散模型和基于Mie散射理论的烟幕透过率计算模型,据此设计并... 赤磷基烟幕弹是对抗红外探测的有效干扰手段,烟幕弹爆炸后扩散形成的烟幕对被测目标的衰减分布特征是评估其遮蔽性能的基础。典型爆炸型红外烟幕衰减特性模型包括爆炸成烟的扩散模型和基于Mie散射理论的烟幕透过率计算模型,据此设计并开展了烟幕微观光学特征测量实验与赤磷烟幕弹红外衰减特性外场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烟幕颗粒尺度主要集中在10~75μm之间,形态趋近于球形粒子。与外场测试获取的烟幕随时间变化的透过率结果相比,烟幕衰减特性模型的中波透过率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值为16.3%,长波透过率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值为15.8%。由扩散模型计算得到的烟幕组分数密度与测得的烟幕透过率变化趋势一致,计算模型结果与实验数据分析相符。对烟幕粒子的球形假设、组分类型的设定与真实状态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进一步开展烟幕三维物理场的验证分析,以完善烟幕衰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幕 赤磷 MIE散射 透过率 粒子数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典型体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分类方法研究
2
作者 吴春光 张文林 孙宝全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22期77-81,共5页
针对雷达目标特性研究中目标分类识别需求,因复杂目标散射特性可等效为多类型体目标单元散射特性的合成,进而采用单元目标历程图数据训练神经网络(CNN)的方法,用以完成对平板、二面角、三面角、圆柱、圆形顶帽等5类典型体目标的分类识... 针对雷达目标特性研究中目标分类识别需求,因复杂目标散射特性可等效为多类型体目标单元散射特性的合成,进而采用单元目标历程图数据训练神经网络(CNN)的方法,用以完成对平板、二面角、三面角、圆柱、圆形顶帽等5类典型体目标的分类识别。其中设计了基于历程图数据训练CNN方法及流程,构建了典型仿真案例,实现了训练准确率为99%,验证准确率为97%,且在测试集上表现良好。设计方法能够准确完成典型体目标分类识别,为进一步开展复杂目标分类识别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体目标 历程图 卷积神经网络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射中心模型的目标电磁特性智能生成网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圣凯 何姿 +4 位作者 管灵 董纯柱 樊振宏 丁大志 殷红成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5-844,共10页
基于散射中心参数化模型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一种针对目标全角度、宽频段下的远场电场预测网络,该网络将利用目标的位置、幅度、频率等数据信息实现远场电场实部与虚部的快速预测.首先,将对目标强散射点的... 基于散射中心参数化模型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一种针对目标全角度、宽频段下的远场电场预测网络,该网络将利用目标的位置、幅度、频率等数据信息实现远场电场实部与虚部的快速预测.首先,将对目标强散射点的位置以及强度等参数进行提取;然后,对二维角域以及频域进行区域划分,构建并联式的智能网络架构,从而建立散射中心参数化模型与高精度远场电场间的关系.该方法能够通过新型并联网络的训练,减小传统散射中心模型的频率、角度依赖性的影响,实现目标远场电场的快速获取.由于在网络设计时,充分借鉴了现有的模型中各散射参数对目标电场的影响,因此该神经网络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以及突出的泛化能力.与传统的基于几何绕射理论(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GTD)模型的电场重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并联网络使得预测电场误差下降了18%以上,同时针对目标后向远场电场的预测,其相对均方根误差能够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中心 全角宽带 电场预测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吸波材料在太赫兹、红外段反射谱测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禾 李粮生 +4 位作者 朱先立 李进春 孙旺 朱勇 殷红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45-2752,共8页
吸波材料是外形隐身技术的有效补充技术,电磁波进入到吸波材料内部后,应该被迅速地最大限度的衰减掉,因此,在设计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时,一方面要考虑阻抗匹配,使电磁波最大限度地进入到材料内部,另一方面,要确保进入到材料内部的电磁波... 吸波材料是外形隐身技术的有效补充技术,电磁波进入到吸波材料内部后,应该被迅速地最大限度的衰减掉,因此,在设计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时,一方面要考虑阻抗匹配,使电磁波最大限度地进入到材料内部,另一方面,要确保进入到材料内部的电磁波尽可能被全部衰减掉。对吸波材料来说,也就是材料要有较大的介电常数虚部和磁导率的虚部,它们会引起电磁波能量的衰减。传统的吸波材料主要针对于微波,随着技术的发展,太赫兹雷达已投入使用,传统的微波吸波材料能否对太赫兹频段、乃至红外段有效衰减,以及这些吸波材料在太赫兹频段的评估成为了有必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分别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微波暗室测量系统、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系统、以及傅里叶变换光谱系统对2种微波段吸波材料板开展深入测量研究,在微波段反射率测量基础上,拓展到太赫兹、红外波段,测量了这些材料1 GHz~180 THz的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量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升高,吸波材料表面形态、粗糙度对反射率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并针对这种影响在太赫兹、红外波段进一步开展了吸波材料反射特性随角度的变化的研究;为了弄清吸波材料在太赫兹、红外频段的吸波原理,将吸波涂层从金属衬板上剥离后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该吸波涂层2~180 THz的反射率、透射率,并基于Kamers-Kronig关系计算了该复合吸波材料等效的介电参数,测试结果证明,微波波段的吸波材料在太赫兹、远红外频段仍具备一定的吸波能力,太赫兹、红外不足以穿透该吸波材料的反射涂层到达金属衬板,其吸收主要来自反射吸收和吸波材料表面的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微波 太赫兹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紫外相机空间目标探测能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天宇 唐义 +3 位作者 刘婉玉 卞子煜 曾天机 徐文斌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卫星在发生由太阳翼导致的季节性闪烁时反射光谱会向短波偏移,波长更短的紫外段在空间目标太阳翼探测中具有潜在优势。针对空间目标探测,建立了空间目标探测信噪比和探测距离模型。针对模型中影响最大的材料特性,测量了典型卫星材料、... 卫星在发生由太阳翼导致的季节性闪烁时反射光谱会向短波偏移,波长更短的紫外段在空间目标太阳翼探测中具有潜在优势。针对空间目标探测,建立了空间目标探测信噪比和探测距离模型。针对模型中影响最大的材料特性,测量了典型卫星材料、太阳翼电池材料等紫外和可见光段的光谱反射率,也分析了模型中探测器和深空背景等其它影响因素。以“实践五号”和“天网5D”卫星为例,验证了紫外在太阳翼探测上的确存在显著优势。结果表明,相对于卫星主体可见光探测,太阳翼紫外探测信噪比增强1.3~1.6倍,由紫外和可见光复合探测距离可提升1.5~1.8倍。并且紫外在临边、掩星模式下,以及卫星变轨中发动机尾焰的探测中较可见光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因而紫外探测在空间目标探测中具有明显的费效比和探测能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紫外 紫外探测 空间目标 太阳翼 光谱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多尺度海面结构体辐射散射方向-光谱特性计算与分析
6
作者 周茜 李霞 +3 位作者 陈奇祥 袁远 刘兴润 王晓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针对3级以上海况的高精度海洋场景红外仿真问题,提出一种“先拆后建”的研究思路:将含泡沫和破碎波的多尺度海面抽象为粗糙海面、泡沫、破碎波的组合,进而拆解出“粗糙海面”、“含泡沫粗糙海面”、“含破碎波粗糙海面”3类典型多尺度... 针对3级以上海况的高精度海洋场景红外仿真问题,提出一种“先拆后建”的研究思路:将含泡沫和破碎波的多尺度海面抽象为粗糙海面、泡沫、破碎波的组合,进而拆解出“粗糙海面”、“含泡沫粗糙海面”、“含破碎波粗糙海面”3类典型多尺度海面结构体,最后通过海面栅格化、结构体匹配、方向-光谱特性重构渲染等方法,由3类典型多尺度结构体方向-光谱特性组合重构大范围海面辐射散射特性,完成多尺度海面“气-面-体”耦合辐射/散射特性的计算。对拆解出的3类典型多尺度海面结构体分别开展多尺度耦合辐射、散射特性建模研究,构建3类多尺度海面结构体辐射散射方向-光谱特性计算模型,并对结构体辐射散射方向-光谱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面风速的增大,海面典型结构体中的泡沫厚度及气泡浓度逐渐增大,使得结构体的散射能力增强,从而增大结构体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随着探测波长的增大,海水的吸收性显著增强,导致不同风速条件下结构体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之间的差异显著增大;对于不同的入射角,结构体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最大值对应的天顶角随入射天顶角的变化逐渐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多尺度海面结构体 大气-海洋辐射传输模型 蒙特卡洛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耗目标电磁散射缩比测量的相似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铁军 张向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2-19,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三个对有耗介质目标进行散射缩比测量时,所应遵循的相似法则。只要满足其中一个相似法则,就可以把所测的模型雷达散射截面(RCS)变换为原型的RCS。文中给出了三个相似法则的使用范围,相似条件及RCS诱导相似比。对第一相似律进... 本文提出了三个对有耗介质目标进行散射缩比测量时,所应遵循的相似法则。只要满足其中一个相似法则,就可以把所测的模型雷达散射截面(RCS)变换为原型的RCS。文中给出了三个相似法则的使用范围,相似条件及RCS诱导相似比。对第一相似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原型的实测结果与由模型测量结果所变换的原型结果吻合很好,变换误差为1~2dB。同时,用电磁介质涂敷金属球的精确解,对三个相似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第二、第三相似律可适用于全频段,变换误差小于1dB。第一相似律只适用于光学区,在Rayleign区和谐振区有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缩比 测量 相似性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反射率先验信息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点云分割配准方法
8
作者 薛豪鹏 田江晓 +3 位作者 李荣华 周心晨 吴锦龙 林宸宇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9-1178,共10页
空间非合作目标点云配准是目标识别及姿态跟踪等关键环节的基础。针对非合作目标先验信息缺失导致建立点云配对关系准确率降低的问题,在通过激光雷达获取目标三维点云的同时,利用激光回波能量与目标表面材料反射率间的对应关系,提出基... 空间非合作目标点云配准是目标识别及姿态跟踪等关键环节的基础。针对非合作目标先验信息缺失导致建立点云配对关系准确率降低的问题,在通过激光雷达获取目标三维点云的同时,利用激光回波能量与目标表面材料反射率间的对应关系,提出基于目标表面反射率先验信息的聚类配准方法。首先,通过激光雷达获取目标表面的激光反射回波信息,以分析目标表面材料反射率;其次,建立目标表面材料反射率值与颜色空间的映射关系,对多帧目标点云特征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先验信息建立点云间的特征匹配关系,提高配准的精度与效率;最后,通过激光雷达对具有不同涂敷材料的目标进行周视扫描,开展半物理仿真地面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点云配准规模,提高了配准的精度与效率;与ICP算法相比,配准相对综合误差从7.296降低至4.001,效率提升61.31%。该方法为空间非合作目标高精度三维重建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合作目标 点云配准 先验信息 聚类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观测火箭尾喷焰红外动态场景生成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浩 刘栋 +1 位作者 毛宏霞 肖志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7-126,共10页
建立了一种星载吸收波段红外传感器连续观测助推段火箭飞行的场景生成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生成MODIS数据中第22、23波段高分辨率地表发射率图像的方法,生成了分辨率达到百米量级的地表发射率图像,并利用谱段关联计算了4.18~4.5... 建立了一种星载吸收波段红外传感器连续观测助推段火箭飞行的场景生成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生成MODIS数据中第22、23波段高分辨率地表发射率图像的方法,生成了分辨率达到百米量级的地表发射率图像,并利用谱段关联计算了4.18~4.5μm的地表光谱发射率;同时采用Runge-Kutta法生成火箭助推段的飞行轨迹,利用LOS方法计算尾喷焰气体的辐射传输,生成火箭尾喷焰图像。建立了尾喷焰、地表点和传感器的几何关系,对尾喷焰和背景投影成像,合成了卫星观测火箭尾喷焰的动态场景。对辐亮度图像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地面背景的辐亮度得到了压制,同时结合轨迹数据对不同时刻的目标辐亮度对比度和所占像元数进行了分析。此外,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尾喷焰总辐射强度曲线的差异。结果表明,场景生成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基于卫星图像序列的目标检测跟踪等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目标特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场景仿真 火箭尾喷焰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散射单元电磁散射特性可控方法综述
10
作者 郭杰 殷红成 满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6-723,共8页
从雷达目标和环境特性的模拟需求出发,对无源散射单元进行了定义及分类,分析了电磁散射特性可控技术的本质特征,介绍了常用的可控方法,并从外形控制技术、材料控制技术、雷达吸波材料技术、频率选择表面技术以及等离子技术5个方面对电... 从雷达目标和环境特性的模拟需求出发,对无源散射单元进行了定义及分类,分析了电磁散射特性可控技术的本质特征,介绍了常用的可控方法,并从外形控制技术、材料控制技术、雷达吸波材料技术、频率选择表面技术以及等离子技术5个方面对电磁散射特性可控方法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剖析。结合工程需求,阐述了该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简要展望了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 散射单元 电磁散射特性 可控方法 雷达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特性的实时视频烟雾检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大超 娄小平 唐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4,共4页
针对室外或大空间环境下烟雾的动态特性,实现一种实时视频处理的烟雾检测算法。首先采用高斯混合模型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利用背景差分方法实现对运动目标的提取;其次在小波域上分辨出烟雾可能出现的图像区域;再次计算目标在... 针对室外或大空间环境下烟雾的动态特性,实现一种实时视频处理的烟雾检测算法。首先采用高斯混合模型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利用背景差分方法实现对运动目标的提取;其次在小波域上分辨出烟雾可能出现的图像区域;再次计算目标在空间扩散的动态特性;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区分出烟雾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应背景复杂场景,能够有效抑制环境扰动影响,快速、准确地检测视频图像中出现的烟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烟雾检测 混合高斯模型 离散小波变换 动态特性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纤维增强氰酸酯树脂选频透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青 车永星 +1 位作者 赵靖 柴朋军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以石英纤维布为增强材料,氰酸酯树脂为基体,芳纶纸蜂窝为芯材,氰酸酯/丙酮溶液为蜂窝浸渍液,采用真空袋压成型法制备出蒙皮平板、A-夹层和C-夹层复合材料平板。测试了蒙皮平板的力学性能,比较了不同浸渍液配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当氰酸酯... 以石英纤维布为增强材料,氰酸酯树脂为基体,芳纶纸蜂窝为芯材,氰酸酯/丙酮溶液为蜂窝浸渍液,采用真空袋压成型法制备出蒙皮平板、A-夹层和C-夹层复合材料平板。测试了蒙皮平板的力学性能,比较了不同浸渍液配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当氰酸酯/丙酮配比为1∶1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可满足雷达天线罩强度要求。对夹层结构平板的蒙皮厚度对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当蒙皮厚度为0.6 mm时,在14 GHz以上可明显降低电磁波损耗。将两种FSS膜分别嵌入复合材料的A-夹层和C-夹层结构,成功实现了两个频段(频段Ⅰ:33 GHz-34 GHz;频段Ⅱ:11.5 GHz-14.5 GHz)的选频透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纤维 氰酸酯树脂 树脂基复合材料 雷达天线罩 频率选择表面 透波 夹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卫星遥感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戴刘新 梁明珺 +6 位作者 张莹 谢一凇 刘兴润 李莉 张新伟 樊程 李正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81-2094,共14页
氧化亚氮(N_(2)O)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氮氧化物污染与治理也成为我国“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重点,气候变化评估与环境保护均对N_(2)O卫星遥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回顾了N_(2)O卫星遥感的主要进展,卫星载荷方面,从天底、临边、掩... 氧化亚氮(N_(2)O)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氮氧化物污染与治理也成为我国“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重点,气候变化评估与环境保护均对N_(2)O卫星遥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回顾了N_(2)O卫星遥感的主要进展,卫星载荷方面,从天底、临边、掩星3种观测方式介绍了N_(2)O卫星观测的历史进程;反演算法方面,根据观测方式的不同分别介绍了最优估计算法、剥洋葱算法、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相较于国际上N_(2)O卫星遥感起步早且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我国的N_(2)O卫星遥感监测能力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N_(2)O卫星遥感的发展趋势和建议,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 卫星遥感 反演算法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区域分解的无人机集群电磁特性快速分析
14
作者 管灵 朱晨曦 +1 位作者 董纯柱 殷红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97-2705,共9页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集群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UAV集群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获取和分析对生成对抗策略及反UAV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UAV集群动态测量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成本高;而对于仿真数据,传统...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集群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UAV集群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获取和分析对生成对抗策略及反UAV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UAV集群动态测量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成本高;而对于仿真数据,传统计算电磁方法建模精度和效率较低,有效的特性数据不足。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区域分解的UAV集群目标电磁仿真方法,该方法在矩量法的基础上,引入特征模分解和区域分解技术,前者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未知量,后者有效地解决了建模精度问题,为UAV集群目标特性数据的生成提供了创新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电磁散射特性 模式分解 区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SSA-GRNN 的非接触式目标表面红外激光物性反演方法
15
作者 李荣华 周心晨 +3 位作者 翁传欣 薛豪鹏 吴锦龙 林宸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72,共12页
在目标物性反演时,接触式测量方法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存在困难,而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由于测量数据相比接触式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反演准确率受到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回波的非接触式目标表面物性反演方法。首先,... 在目标物性反演时,接触式测量方法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存在困难,而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由于测量数据相比接触式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反演准确率受到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回波的非接触式目标表面物性反演方法。首先,测量不同目标表面的激光回波强度信息,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并训练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红外激光回波强度预测模型;其次,分析测量距离、测量角度对激光回波强度的影响,建立材料表面激光回波强度数据库;最后,采集未知目标在四种距离下的表面激光回波强度信息,赋予材料种类编号,输入到回波强度预测模型中,计算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反演未知目标表面材料物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反演目标相同的情况下,回波强度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从传统网络的11.337降低到了优化后的2.482。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对反演准确率可达88.89%以上,与传统方法相比,平均反演准确率提高了45.83%,文中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推广性,为武器系统非合作目标的探测、材料反演提供方法,提高了目标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激光 回波强度 SSA-GRNN神经网络 物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密度聚类的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区域分割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承鑫 曾曙光 +5 位作者 管灵 董纯柱 曾祥云 郑胜 黄瑶 罗骁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0-266,共7页
散射中心是描述雷达目标高频散射机理的重要特征,准确提取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参数对解析雷达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提高散射中心参数计算速度,通常将整幅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分解为多个包含散射中... 散射中心是描述雷达目标高频散射机理的重要特征,准确提取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参数对解析雷达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提高散射中心参数计算速度,通常将整幅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分解为多个包含散射中心的小区域,对每个小区域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和参数计算。根据雷达目标散射中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密度聚类的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区域分割技术。首先,对雷达图像进行Frost滤波、基于水平集方法(level set method,LSM)的图像分割和面积滤波的一系列图像预处理获得目标感兴趣(region of interest,ROI)区域,然后对预处理后的图像利用局部密度聚类算法检测散射中心并进行区域分割。实验中,采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对所提方法和传统图像分割算法展开数值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区域分割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 散射中心 局部密度聚类 区域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射模型的球头锥目标几何结构参数估计
17
作者 陈汪翔 田鹤 +1 位作者 王吉儿 田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2-897,共6页
针对传统几何参数估计方法对成像质量要求较高,对低信噪比、稀疏孔径的散射回波数据估计精度低的问题,选择球头锥目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使用几何参数散射模型和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相结合的方法,简... 针对传统几何参数估计方法对成像质量要求较高,对低信噪比、稀疏孔径的散射回波数据估计精度低的问题,选择球头锥目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使用几何参数散射模型和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相结合的方法,简化了计算过程,提升了参数估计精度。该方法首先根据先验信息确定代估参数的取值范围,并等间隔地在取值范围内设置参数网格,再根据对应的参数值计算散射模型,生成二维像,之后通过OMP算法拟合回波信号的成像结果,得到精确的几何参数估计值。所提方法实现了在原始回波数据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对球头锥类目标的几何参数精确估计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散射模型 正交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红外辐照热平衡方程求解海面温度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尧 吴振森 姚连兴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7-360,共4页
针对海面红外仿真中需要输入实时海面温度的要求 ,本文从海面的热平衡方程出发 ,将平衡方程中的各项 ,如太阳辐射、天空辐射、海面自发射、海面与大气的热交换等用温度的函数表示 ,然后从平衡方程中解出海面温度 .最后模拟了海面温度随... 针对海面红外仿真中需要输入实时海面温度的要求 ,本文从海面的热平衡方程出发 ,将平衡方程中的各项 ,如太阳辐射、天空辐射、海面自发射、海面与大气的热交换等用温度的函数表示 ,然后从平衡方程中解出海面温度 .最后模拟了海面温度随太阳辐照、天空辐照、风速、相对湿度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温度 红外辐照 热平衡方程 温度模型 蒸发潜热 鲍恩比 涡流热扩散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噪声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的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罗继强 吴振森 +1 位作者 董雁冰 姚连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49,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强噪声背景下弱小目标的快速检测方法,解决了在此背景下存在厚云层和大运动杂波的问题。在分析了强噪声背景图像之后,提出了采用矩形结构元的形态滤波算子进行背景抑制,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双门滤波,实验结果令人满意,易于硬... 提出了一种强噪声背景下弱小目标的快速检测方法,解决了在此背景下存在厚云层和大运动杂波的问题。在分析了强噪声背景图像之后,提出了采用矩形结构元的形态滤波算子进行背景抑制,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双门滤波,实验结果令人满意,易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结构元 图像处理 形态滤波 双门滤波 自适应门限 强噪声 弱小目标 快速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角度旋转目标微波成象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培康 许小剑 +1 位作者 巢增明 肖志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4-60,共7页
本文讨沦了小角度旋转目标成象技术。导出了适用于双站、单站、近场和远场成象测量条件的统一的图象再现算法;研究了超分辨力成象处理技术,并给出了一种将谱外推技术与目标粗略“形状”信息相结合的新的图象再现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微... 本文讨沦了小角度旋转目标成象技术。导出了适用于双站、单站、近场和远场成象测量条件的统一的图象再现算法;研究了超分辨力成象处理技术,并给出了一种将谱外推技术与目标粗略“形状”信息相结合的新的图象再现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微波暗室成象实验结果及有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成象 雷达目标 图象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