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络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小会 贾国华 +3 位作者 王琦 雷根平 谷浩荣 陈丽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究通络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链脲佐菌素+右肾切除联合高脂饮食),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通络益肾方早期组(成模时即灌胃给药)、中期组(成模后9周灌胃给药)、晚期组... 目的探究通络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链脲佐菌素+右肾切除联合高脂饮食),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通络益肾方早期组(成模时即灌胃给药)、中期组(成模后9周灌胃给药)、晚期组(成模后22周开始给药),正常对照组予假手术及普通饲料喂养。共持续26周。第9、22周末分别处死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中药早期组各10只大鼠,余大鼠26周末处死。检测24 h U⁃Pr,肾功能,电镜观察足细胞线粒体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FAM、PGC⁃1α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模型组大鼠线粒体损伤随时间延长持续加重;缬沙坦组及中药早期组线粒体损伤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早期组24 h U⁃Pr、Scr、BUN均降低(P<0.05,P<0.01)。26周时,与中药早期组比较,中期组、晚期组24 h U⁃Pr、Scr、BUN表达升高(P<0.01)。模型组PGC⁃1α、TFAM 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递减(P<0.01);早期组TFAM、PGC⁃1αmRNA表达升高(P<0.01);26周时,与早期组比较,中期组、晚期组表达降低(P<0.01);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持续下降,中药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结论通络益肾方通过改善DN足细胞线粒体功能而减轻肾损伤,早期给药效果优于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益肾方 糖尿病肾病 线粒体 TFAM PGC⁃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炎康复片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董艳华 朱桂栋 +1 位作者 王琳琳 王凤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MsPGN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MsPGN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 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 19%(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疲倦乏力、口干、盗汗、浮肿、蛋白尿及血尿等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尿蛋白(UAER)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肾炎康复片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治疗MsPGN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肾功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康复片 雷公藤多苷片 肾功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