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关系与法律适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邹晓美 高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4,共4页
本文认为,第三方物流合同是第三方物流活动的法律形式,与一般民商事合同相比,它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诸多环节,合同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也更为复杂,除运输、储存等一般物流服务法律关系外... 本文认为,第三方物流合同是第三方物流活动的法律形式,与一般民商事合同相比,它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诸多环节,合同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也更为复杂,除运输、储存等一般物流服务法律关系外,也有代理、居间和行纪等法律关系。因此,第三方物流合同将受到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法律规范的调整,而不同法律调整的结果可能会使物流争议发生时其处理结果大为不同,其法律适用过程也具有特殊性,不同法律关系法律适用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也不同。作为第三方物流合同当事人,必须签订好物流服务合同,明确有关合同不同的法律关系和法律性质,确定责任分担,控制合同风险;提高物流法律意识,既要具备物流专业知识,还要深入了解物流法律,以准确使用物流相关法律妥善处理各种物流活动争议和纠纷,保障物流当事人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合同 法律关系 法律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爱华 邹晓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5,共3页
本文认为,现代物流是一个高度系统化、综合化的行业,只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加强物流立法,才能充分发挥整个物流系统的高效率。为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文章提出,必须合理构建物流法律框架(主要包括物流基本法、宏观调控法、物流... 本文认为,现代物流是一个高度系统化、综合化的行业,只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加强物流立法,才能充分发挥整个物流系统的高效率。为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文章提出,必须合理构建物流法律框架(主要包括物流基本法、宏观调控法、物流主体法、物流客体法、物流环境法及符合物流活动特点的物流标准),建立健全适应物流业发展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流法律体系,促进物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为物流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我国的物流立法必须尊重传统法学理论,切合物流行业发展特点,体现本土化特点,着重理顺现有单行法之间的层次结构与逻辑脉络。物流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应该是开放和动态的,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为建设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法律体系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体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淑文 赵晓英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86-89,共4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环节,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发达国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制度的相关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国外先进模式 政府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功能评价系数的模糊积分方法
4
作者 常大勇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Z1期117-119,75,共4页
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是价值工程中的核心活动。功能评价的目的是探讨功能的价值,找出低价值的功能区域即功能子系统。为此,必须确定各个功能的价值系数。功能的价值系数被定义为:
关键词 子系统 积分方法 功能评价系数 模糊积分 层次分析法 元素 模糊测度 价值系数 两两比较 价值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变通”的办法将统一的物资大市场培育起来
5
作者 祝文新 《中国流通经济》 1988年第3期60-63,共4页
石家庄市改革现行物资流通体制经验的实质是什么?是从现行物资流通体制的实际出发,用有计划进行补偿的“变通”方法,使计划内、外的物资市场合一,将统一的物资大市场培育起来,为企业行使自主权。
关键词 物资流通体制 市场培育 物资市场 自主权 石家庄市 实际出发 市场环境 补偿基金 指令性计划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 东欧物资供应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6
作者 陈静 《中国物资》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1-23,共3页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有序性与事前规定性的实现条件是,建立起社会生产与生产消费的中介环节——物资流通。整个社会生产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正确地组织物资的流转和使用。因此,物资...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有序性与事前规定性的实现条件是,建立起社会生产与生产消费的中介环节——物资流通。整个社会生产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正确地组织物资的流转和使用。因此,物资技术供应系统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物资技术供应体制也成为国家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状况充分反映在苏联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物资供应体制的建立与改革过程中。 一、苏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 供应 体制 苏联 东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功能评价系数的模糊积分方法
7
作者 常大勇 《中国物资》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7-119,75,共4页
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是价值工程中的核心活动。功能评价的目的是探讨功能的价值,找出低价值的功能区域即功能子系统。为此,必须确定各个功能的价值系数。
关键词 功能评价系数 模糊积分法 物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层次分析法及其在优化建材连锁配送方案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田德良 常大勇 《运筹与管理》 CSCD 1998年第3期43-50,共8页
本文首先说明模糊AHP方法是在传统的AHP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人们对复杂事物判断的模糊性,提出程度分析和综合决策理论,并介绍了模糊AHP方法的主要理论及步骤。最后把它用于建材连锁配送系统模式的评价,可将专家对诸方案指... 本文首先说明模糊AHP方法是在传统的AHP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人们对复杂事物判断的模糊性,提出程度分析和综合决策理论,并介绍了模糊AHP方法的主要理论及步骤。最后把它用于建材连锁配送系统模式的评价,可将专家对诸方案指标体系所进行的带有模糊性判断,通过定量计算,转化为对连锁配送系统模式的排序,从而达到选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优化建材 连锁配方 三角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加强国史学历史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世飞 胡占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前,史学界对国史学历史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制约了国史学理论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国史学历史理论的研究,必须解决好国史主线及其分期、国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评价三个问题。就历史分期理论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史学界对国史学历史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制约了国史学理论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国史学历史理论的研究,必须解决好国史主线及其分期、国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评价三个问题。就历史分期理论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就重大事件评价理论而言,目前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分析框架。就人物评价理论而言,也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此外,研究者应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加强学术积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史学 历史理论 历史分期 重大事件 重要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文玉 唐铭帅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5,共4页
本文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的基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和根本途径。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第一,要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化的人力资... 本文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的基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和根本途径。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第一,要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二,要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用人机制,不断调整优化员工结构,推行员工等级制;第三,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树立正确的“人财观”,培训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第四,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多元化的薪酬体系,实现薪酬的内部公平;第五,要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激发员工潜力,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泉 邹晓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0,共3页
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和重要经验,也是我国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保证内外资商业企业公平竞争及构建和谐商业,引导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商业网点规划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和重要经验,也是我国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保证内外资商业企业公平竞争及构建和谐商业,引导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商业网点规划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规范性文件效力层次低,内容不完善,约束力不足,政出多门,配套政策与法规缺乏等问题。因此,在加强并完善商业网点规划立法过程中,应使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商业网点规划的关系,明确商业网点规划的职责与分工,提高立法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明确商业网点规划立法的重点内容,增强可操作性与执行力,同时建立并完善配套的政策和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网点 规划 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4
12
作者 高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9-113,共5页
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对于培育合格的物流市场主体、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准入立法层次较低,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现代综合物流市场准入立法相对滞后,... 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对于培育合格的物流市场主体、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准入立法层次较低,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现代综合物流市场准入立法相对滞后,存在立法空白,物流市场准入规制不合理,缺乏明确的准入原则,外资物流企业准入制度还不能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应提高立法的层次和质量,增强立法的协调性和系统性,加快现代综合物流市场准入立法,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还要提高物流市场监管理念,明确市场准入原则,改革并完善外资物流企业准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市场准入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流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视角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邹晓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68,共4页
健全而完善的物流法制既是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依托和动力,也是贯彻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法制保障。但目前我国现行物流法律规范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物流立法相对滞后,仍然存在不少立法空白;物流立法... 健全而完善的物流法制既是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依托和动力,也是贯彻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法制保障。但目前我国现行物流法律规范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物流立法相对滞后,仍然存在不少立法空白;物流立法缺乏国际视野,立法质量不高。为加强和完善我国物流立法,有必要制定统一的物流立法规划,增强物流立法的协调性;建立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物流立法的系统性;加强物流重点领域立法,使物流业有法可依;重视借鉴国际经验,提高物流立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物流立法 物流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流保险现状及其法律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惠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3-26,共4页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物流保险制度正处于从传统物流保险向现代物流保险过渡的阶段,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保险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物流保险难以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而新开发的物流责任险则因物流经营者与第三人之间物流责任分配不明确而...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物流保险制度正处于从传统物流保险向现代物流保险过渡的阶段,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保险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物流保险难以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而新开发的物流责任险则因物流经营者与第三人之间物流责任分配不明确而缺乏实际应用性。文章提出,导致我国物流保险市场供需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物流法律制度不完善,二是保险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天然矛盾。这既使第三方物流经营者不愿意投保物流责任险,也使保险人在制定物流责任保险条款时表现保守。而物流责任保险制度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必将成为降低物流经营者风险,保证客户利益的最终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物流保险 责任保险 法律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物流网络理论研究的创新性成果--鞠颂东教授《物流网络: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评介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桥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0-80,共1页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鞠颂东教授撰著的《物流网络: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8年2月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是物流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突破,是我国物流理论研究自主创新的积极探索,开辟了我国物流理...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鞠颂东教授撰著的《物流网络: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8年2月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是物流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突破,是我国物流理论研究自主创新的积极探索,开辟了我国物流理论研究和物流实践创新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资源 物流网络 网络理论 现代物流 共享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物流理论研究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耶克贫富差距理论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一种政治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世波 吴会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哈耶克主张,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同时,他也极为重视教育、法律规则、传统以及非政府组织在缩小贫富差距过程中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其中,最为突出地表现便... 哈耶克主张,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同时,他也极为重视教育、法律规则、传统以及非政府组织在缩小贫富差距过程中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其中,最为突出地表现便是贫富差距过大,较为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哈耶克的贫富差距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哈耶克理论的阶级本质和意识形态特征,它在本质上代表着资产阶级和国际垄断资本的利益。因此,我们对哈耶克理论吸收和借鉴的同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保障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富差距 社会保障 普遍教育 法律规则 社会传统 哈耶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违约可得利益的赔偿规则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仁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5期81-83,共3页
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主观赔偿规则与客观赔偿规则不应当是选择的关系,而应当以主观赔偿为主,客观赔偿为辅。因为客观赔偿可能造成过度赔偿,但它具有遏制恶意违约的作用,所以客观赔偿主要适用于恶意违约案件。
关键词 违约可得利益赔偿 主观赔偿规则 客观赔偿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可得利益赔偿证据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仁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我国合同法司法实践中,一般情况下所受损害都能较为顺利地得到赔偿,而法院却很少判决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原告实际得到的赔偿通常只是其要求的一部分。这里的部分原因在于,由所失利润构成的可得利益往往缺乏证据或法院对相关证据的认定... 在我国合同法司法实践中,一般情况下所受损害都能较为顺利地得到赔偿,而法院却很少判决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原告实际得到的赔偿通常只是其要求的一部分。这里的部分原因在于,由所失利润构成的可得利益往往缺乏证据或法院对相关证据的认定存在较大争议。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两大法系的经验,突破传统证据确定规则的束缚,对守约方给予充分的救济,降低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证明标准,扩大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证据种类,如原告以往的业绩、原告的利润预测、原告在其他场合的业绩、他人的类似业绩、被告后来的业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可得利益 赔偿 证明标准 证据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突发事件应对法》与应急物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晓美 樊守林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8-40,共3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地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文章指出,必须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加强应急物流体系研究。为进一步健...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地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文章指出,必须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加强应急物流体系研究。为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大风险隐患预防和排查化解力度,及时组织处置突发事件,应深刻理解并把握《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应急物流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把握新时期新阶段应急物流工作的重要性,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准则,深入探索应急物流的内在规律,牢牢掌握应急物流的主动权;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南,狠抓应急物流制度建设;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准,加强应急物流保障机制;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加强应急物流指挥、配送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应对法》 应急物流 体系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可得利益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仁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违约可得利益赔偿是个棘手的问题。中国《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应当赔偿违约可得利益,但审判实践中,法院对可得利益赔偿大体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如何理解可得利益这一概念至为重要,界定概念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比较,有必要探讨违约可得利益... 违约可得利益赔偿是个棘手的问题。中国《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应当赔偿违约可得利益,但审判实践中,法院对可得利益赔偿大体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如何理解可得利益这一概念至为重要,界定概念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比较,有必要探讨违约可得利益与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机会丧失等概念的关系,它们之间很容易发生混淆。通过对这些复杂关系的比较,期望能够为违约可得利益赔偿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可得利益 间接损失 机会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