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电力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基于广义迪氏指数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波 余涛 +1 位作者 王晓瑜 王雅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08-1611,共4页
为研究宁夏电力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其与电力产出量的脱钩效应,采用五因素广义迪氏指数模型及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2000—2020年宁夏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状况。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宁夏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和电力产出量呈... 为研究宁夏电力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其与电力产出量的脱钩效应,采用五因素广义迪氏指数模型及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2000—2020年宁夏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状况。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宁夏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和电力产出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单位电力产出量的能源消耗量和单位电力产出量的碳排放量大致呈下降趋势,单位能源消耗量的碳排放量几乎没有变化;(2)单位能源消耗量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是导致宁夏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3)宁夏电力行业碳排放量与电力产出量整体仍未脱钩,但有向脱钩状态转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广义迪氏指数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电力行业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产业转移视角下横向府际间合作利润分享策略演化研究
2
作者 于晓辉 王成林 +2 位作者 张志强 刘鸽 李郑思伊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57,共7页
面对日益减少的商业用地,为缓解企业因此而带来的库存成本增多、供货缓慢等问题,横向府际间的异地库存和收益共享是双方发展、共赢的必经之路。考虑政府所在地的物流服务水平,建立物流产业转移背景下横向府际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在一定的... 面对日益减少的商业用地,为缓解企业因此而带来的库存成本增多、供货缓慢等问题,横向府际间的异地库存和收益共享是双方发展、共赢的必经之路。考虑政府所在地的物流服务水平,建立物流产业转移背景下横向府际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在一定的惩罚机制下分别研究无政府约束、中央政府约束和横向政府自我约束三种情形下的演化稳定条件。研究表明:在无约束下,无法实现双方政府的合作;在中央政府约束和自我约束下,可以实现双方政府的合作,但是对于政府之间的收入分享比例有一定的要求,中央政府相比横向政府自我约束,收入分享比例约束的调节范围更高,而调节的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博弈 物流 服务水平 府际间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测度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武晓婷 张恪渝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19,共10页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对数字经济产业进行界定,并以此编制中国数字经济产业投入产出表。借助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将产业关联机制分解为部门内乘数效应、部门间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三部分。在考...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对数字经济产业进行界定,并以此编制中国数字经济产业投入产出表。借助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将产业关联机制分解为部门内乘数效应、部门间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三部分。在考察产业自循环能力的基础上,对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进行全面深入的测度。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乘数效应,其次是溢出效应,反馈效应的影响最小。部门内自循环机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大于部门间关联机制的作用,这点在制造业部门表现尤为明显。第二,数字经济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存在非对称性,制造业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显著,是二者融合的主要驱动力。第三,数字经济产业与中技术制造业的融合度最高,其次是高技术制造业,与低技术制造业的融合度较低。第四,对于细分的数字经济产业,数字产品制造业与中、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度最高,已形成良性互动融合机制;数字技术应用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最低,二者融合互动存在较大障碍。相关研究为理解产业增长动力以及产业间关联特征提供重要依据,可以针对不同制造业部门识别使其快速增长的关键数字经济产业,对于明确数字经济重点发展方向,提高产业政策实施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产业 制造业 融合测度 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数字化测度 被引量:9
4
作者 武晓婷 张恪渝 邓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105,共5页
基于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对数字产业的界定,文章借助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对我国产业数字化特征进行探析。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产业间循环,其次是产业内循环,而外循环的影响较弱... 基于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对数字产业的界定,文章借助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对我国产业数字化特征进行探析。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产业间循环,其次是产业内循环,而外循环的影响较弱。同时,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数字产业有所差异。数字产品制造业是推动中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数字产业,数字要素驱动业与数字产品服务业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数字技术应用业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表现最弱,与传统产业未形成全面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产业数字化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产业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视角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恪渝 武晓婷 何子龙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62,共13页
对数字产业合理定位是释放数字产业经济效应,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前提。通过编制2010—2020年的中国数字产业投入产出表,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下,利用结构分解技术测算中国数字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并利用最终需求诱发... 对数字产业合理定位是释放数字产业经济效应,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前提。通过编制2010—2020年的中国数字产业投入产出表,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下,利用结构分解技术测算中国数字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并利用最终需求诱发系数测算数字产业与消费、投资等最终需求关联的数量特征。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数字产业发展主要依赖国内经济循环,而国内经济循环中又以产业间循环为主导,在产业间循环中,溢出效应远高于反馈效应。第二,数字产业内部的产业关联效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数字产品制造业自循环能力较强且产业间关联性也高,具有“承上启下”的行业特征。数字产品服务业自循环能力较差,且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影响较微弱,行业发展滞后。数字技术应用业与数字要素驱动业行业成长性较差,但产业关联特征显著。第三,数字产业增加值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的诱发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数字产业对投资的扩张效应更加敏感,由出口依赖型逐渐转变为投资依赖型。研究结果对于有效识别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数字产业,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增长动力以及产业间的关联特征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 产业关联 诱发系数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构建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恪渝 武晓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共5页
卫星账户作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为基础,对其某些概念加以修改而建立的附属核算体系。既避免了对中心框架严谨统一性的破坏,又极大地扩展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功能。为保持数字经济卫星账户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紧密联系,... 卫星账户作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为基础,对其某些概念加以修改而建立的附属核算体系。既避免了对中心框架严谨统一性的破坏,又极大地扩展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功能。为保持数字经济卫星账户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紧密联系,文章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对数字经济产业的分类标准,基于全国投入产出表对数字经济相关活动进行剥离,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字经济产业进行生产核算以及产业关联效应分析,以期为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编制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投入产出表 卫星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