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感染病原菌的DNA微阵列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勇 姜丽丽 +7 位作者 柴家科 蒋伟 逄建涛 周骋 马立人 常东 盛志勇 姚志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观察DNA微阵列检测烧伤感染病原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分别采用DNA微阵列法和常规培养分离鉴定法对不同含菌量的菌液进行检测,比较二者鉴定病原菌的灵敏度;采用微阵列法检测经常规方法鉴定明确的烧伤感染病原菌62株,观察二者的... 目的观察DNA微阵列检测烧伤感染病原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分别采用DNA微阵列法和常规培养分离鉴定法对不同含菌量的菌液进行检测,比较二者鉴定病原菌的灵敏度;采用微阵列法检测经常规方法鉴定明确的烧伤感染病原菌62株,观察二者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103份烧伤创面分泌物标本,观察其符合率。结果与常规方法相比,DNA微阵列检测烧伤创面细菌具有快捷、高通量的优势,鉴定单一菌株的灵敏度比常规方法高10-100倍,鉴定已知菌株与常规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为100%;在检测103份烧伤创面分泌物时,DNA微阵列除鉴定出常规方法鉴定出的所有菌株外,还检出了一些常规方法未检出的菌株。结论与常规方法相比,DNA微阵列检测烧伤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符合率和灵敏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阵列分析 细菌 烧伤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直接检测常见腹泻病致病菌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军 逄建涛 +5 位作者 李跃旗 程云 王全立 曲芬 姚志建 周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腹泻病粪便标本常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筛选7种常见腹泻病致病菌的特异基因作为检测目的基因,分别为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hilA基因、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空肠弯曲菌FlaA基因、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stxA2基...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腹泻病粪便标本常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筛选7种常见腹泻病致病菌的特异基因作为检测目的基因,分别为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hilA基因、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空肠弯曲菌FlaA基因、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stxA2基因、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st基因、霍乱弧菌ctxA2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及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对多重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将PCR扩增产物与带有7种特异探针的基因芯片杂交。检测标准菌株25株,模拟粪标本及临床腹泻病粪便标本64份。结果经优化多重PCR扩增出7种腹泻病致病菌特异的致病基因片段,与基因芯片特异的探针杂交后,全部产生特异性杂交信号。标准菌株及模拟粪标本检测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符合率均为100%。单一菌株最低检测量为10~100cfu/ml。64份腹泻病粪便标本检测出45份致病菌,其中33份志贺菌、12份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70.3%(45/64)。粪培养检出16份志贺菌,6份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34.4%(22/64),基因芯片法明显优于粪培养方法(P<0.01)。结论该基因芯片直接检测腹泻病致病菌,检出率高,达到了高效的检测目的,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聚合酶链反应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