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PE的流变性能和挤出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廖家志 陈伟 +1 位作者 邓毅 景振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8年第2期59-61,共3页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双螺杆挤出机对茂金属聚乙烯(mPE)的流变性能和挤出造粒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Z-N型高密度聚乙烯5000 S及Exxon公司生产的F-mPE作了对比。发现mPE具有特殊的流变性能,如高熔体表观粘度、挤出过程的压力振荡、剪切应力...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双螺杆挤出机对茂金属聚乙烯(mPE)的流变性能和挤出造粒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Z-N型高密度聚乙烯5000 S及Exxon公司生产的F-mPE作了对比。发现mPE具有特殊的流变性能,如高熔体表观粘度、挤出过程的压力振荡、剪切应力及粘度的反转现象。实验中,通过助剂的加入和工艺参数的调整,得到了粒子光滑、大小均匀的mPE粒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催化剂 聚乙烯 流变性能 加工性能 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聚合物的导电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全德 杜建强 +1 位作者 陈文淑 丁艳芬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1998年第3期39-42,共4页
研究了炭黑(CB)填充聚合物的导电特征,并着重讨论了CB种类、含量与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关系以及加工条件、交联剂和非导电填料对材料导电性的影响。
关键词 炭黑 填充 聚合物 导电性 高聚物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志芳 王灵肖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6,共5页
介绍了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在注塑制品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国内外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开发生产及应用现状。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在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产品刚性和韧性达到了很好的平衡,综合性能优异,在注塑过程中可缩短加工周期,降低加工温度、... 介绍了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在注塑制品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国内外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开发生产及应用现状。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在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产品刚性和韧性达到了很好的平衡,综合性能优异,在注塑过程中可缩短加工周期,降低加工温度、注塑压力和能耗。成型相同的薄壁制品时,熔体流动速率为65 g/10min的该类产品比传统熔体流动速率为35 g/10min的产品注射温度可以降低20~50℃,成型周期减少27%,由于其优良的加工性,可满足大型薄壁注塑制品的生产及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 注射成型 薄壁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开发应用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静辉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综述了各种交联聚乙烯的生产技术,包括辐射交联、过氧化物交联、硅烷交联、紫外光交联、盐交联等交联方法。同时对交联聚乙烯在电线电缆、管材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我国发展交联聚乙烯的建议。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辐射交联 过氧化物 硅烷 紫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聚烯烃及其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丁艳芬 《塑料》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2-56,共5页
对不同类型的茂金属聚烯烃产品从其特点、产品牌号、应用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茂金属聚烯烃产品发展较快 ,应用几乎渗透到传统聚烯烃的每一个应用领域 ,而且发展到可替代部分工程塑料。
关键词 茂金属聚烯烃 应用 产品特点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润滑剂TAS-2A在无机填充聚丙烯共混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红竹 马懿 孙颜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7期41-42,27,共3页
本文介绍了新型分散润滑剂TAS - 2A的结构、作用机理和在无机填充聚丙烯中的应用。通过试验和性能比较 ,认为TAS - 2A在改善聚丙烯的加工性能 ,提高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表面光泽和耐冲击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分散润滑剂TAS-2A 共混体系 应用 聚丙烯 无机填充 润滑分散剂 极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卤阻燃HDPE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永刚 曾伟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9期16-19,共4页
研制了低卤阻燃HDPE,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不同分子量分布的HDPE、不同种类的偶联剂对阻燃HDPE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氧指数的影响;对阻燃剂/HDPE/(E/VAC)三元体系的红外扫描电镜(SEM)照片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对材料... 研制了低卤阻燃HDPE,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不同分子量分布的HDPE、不同种类的偶联剂对阻燃HDPE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氧指数的影响;对阻燃剂/HDPE/(E/VAC)三元体系的红外扫描电镜(SEM)照片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对材料在拉伸过程容易出现的抽芯现象进行了解释。研制的低卤阻燃HDPE专用料,具有氧指数高(OI值为35.0)、力学性能优良(拉伸强度保持14.2MPa;断裂伸长率约200%)的特点。可广泛地用于以HDPE为基材的阻燃电线、电缆及管材和吹塑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卤阻烯 高密度聚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苯物系固液平衡测定与正规溶液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魏东炜 陈效宁 +1 位作者 张文想 李复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49,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邻二溴苯与间二溴苯、对二溴苯与间二溴苯和对二溴苯与邻二溴苯的3个二元固液平衡数据,同时绘制出相应的简单低共熔型二元相图。各物系低共熔摩尔分数组成和温度分别为:邻二溴苯(x)+间二溴苯(1?x),x=0.4485,T=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邻二溴苯与间二溴苯、对二溴苯与间二溴苯和对二溴苯与邻二溴苯的3个二元固液平衡数据,同时绘制出相应的简单低共熔型二元相图。各物系低共熔摩尔分数组成和温度分别为:邻二溴苯(x)+间二溴苯(1?x),x=0.4485,T=240.4K;对二溴苯(x)+间二溴苯(1-x),x=0.1002,T=260.9K;对二溴苯(x)+邻二溴苯(1?x),x=0.1306,T=272.3K。采用单参数正规溶液模型计算,温度均方根偏差不大于1.1K,说明正规溶液模型适用于上述弱极性异构体物系固液平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平衡 相图 邻二溴苯 间二溴苯 对二溴苯 差示扫描量热法 正规溶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透明改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朝晖 王锡臣 李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2-26,共5页
叙述了聚丙烯 (PP)的透明改性方法和机理 ,并分析了透明改性剂对PP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聚丙烯 透明改性剂 性能 无机物 羟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对甲酚与对二甲苯固液平衡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东炜 闫峰 +1 位作者 张文想 马海洪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为结晶提纯邻甲酚和对甲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邻甲酚和对甲酚分别与对二甲苯二元固液平衡数据,同时绘制出相应的简单低共熔型二元相图.低共熔组成和温度为:邻甲酚 (x)+对二甲苯 (1 -x),x=0.420 5,T=271.82K;对甲酚(x)+对二甲苯(1... 为结晶提纯邻甲酚和对甲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邻甲酚和对甲酚分别与对二甲苯二元固液平衡数据,同时绘制出相应的简单低共熔型二元相图.低共熔组成和温度为:邻甲酚 (x)+对二甲苯 (1 -x),x=0.420 5,T=271.82K;对甲酚(x)+对二甲苯(1-x),x=0.459 8,T=272.52K.采用Ott方程对固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温度标准偏差不大于 0. 8K;根据固液平衡热力学基本关系,应用UNIFAC基团贡献法计算溶液活度系数,所得固液平衡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接近,说明UNIFAC法对以上体系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平衡 对甲酚 邻甲酚 对二甲苯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对阻燃低密度聚乙烯氧指数值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桂琴 《中国塑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0-42,共3页
讨论了不同辐照剂量对有卤阻燃、无卤阻燃以及不同基础树脂的低烟低卤阻燃聚乙烯样品的氧指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
关键词 辐照 阻燃低密度聚乙烯 氧指数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辐照交联聚乙烯热收缩管专用料的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祝景云 李敬泽 +4 位作者 甄建 陈文淑 丁艳芬 郑梅梅 苏一凡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1998年第3期10-13,23,共5页
通过对辐照剂量及热塑性弹性体、交联敏化剂等用量的选择,研制出性能符合辐照交联热收缩管专用料技术指标的聚乙烯料。
关键词 辐照交联 聚乙烯 热收缩 管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