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T和MRI表现(附2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白林 范占明 +2 位作者 曾庆玉 班润义 刘钟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12-112,共1页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T和MRI表现(附2例报告)白林,范占明,曾庆玉,班润义,刘钟生1临床病例例1,男,34岁。因间断心慌、胸闷7年,加重6个月入院。胸片示左前中纵隔边缘光滑的分叶状肿块。CT示:左前中纵隔5.5c...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T和MRI表现(附2例报告)白林,范占明,曾庆玉,班润义,刘钟生1临床病例例1,男,34岁。因间断心慌、胸闷7年,加重6个月入院。胸片示左前中纵隔边缘光滑的分叶状肿块。CT示:左前中纵隔5.5cm×5cm×6cm分叶状实性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纵隔疾病 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动态增强CT对恶性肝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占明 王惠芝 +5 位作者 曾庆玉 霍建伟 白林 班润义 罗凌飞 刘钟生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本文目的是确立快速动态增强CT对恶性肝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有快速动态增强CT检查的30例肝恶性肿瘤病人同平扫和延迟扫描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平扫CT肿瘤呈低密度22例,等密度8例。快速动态增强CT显... 目的:本文目的是确立快速动态增强CT对恶性肝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有快速动态增强CT检查的30例肝恶性肿瘤病人同平扫和延迟扫描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平扫CT肿瘤呈低密度22例,等密度8例。快速动态增强CT显示肿瘤29例,1例肿瘤呈等密度强化。延迟扫描显示肿瘤27例,3例肿瘤呈等密度强化。结论:对门静脉瘤栓、肿瘤包膜和原发肿瘤显示上,增强CT显示优于平扫,我们认为快速动态增强CT与平扫CT和延迟扫描比是发现肝肿瘤最敏感的方法,应该成为标准CT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动态增强 肝肿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二维TOF法磁共振血流成像
3
作者 范占明 黄连军 +5 位作者 曾庆玉 戴汝平 刘钟生 吕滨 刘建新 王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2期89-92,共4页
本文目的是确定二维TOF法磁共振血流成像对下肢周围血管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5例患者132段血管用二维TOF法磁共振血流成像检查,其中6例患者49段血管同时进行了常规血管造影检查。在132段血管中,MRA检查... 本文目的是确定二维TOF法磁共振血流成像对下肢周围血管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5例患者132段血管用二维TOF法磁共振血流成像检查,其中6例患者49段血管同时进行了常规血管造影检查。在132段血管中,MRA检查显示正常血管102段,异常血管30段。在30段异常血管中,轻度狭窄9段,明显狭窄11段,完全闭塞8段,动脉瘤2段。在同时进行MRA和常规血管造影检查的49段血管中,正常血管35段,异常血管14段。二者显示一致47段,仅2段显示有差异,其中1段是由于动脉内Strecker支架置入引起MRA信号丢失,考虑血管闭塞,而血管造影显示血管明显狭窄。另一段MRA显示一侧髂总动脉轻度狭窄,而血管造影正常。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MRA对下肢周围血管性疾病,特别是闭塞性血管疾病有较高准确性和可靠性。如能适当应用扫描序列和参数,将使其能达到常规血管造影对周围血管性疾病诊断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疾病 周围血管性疾病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